1. 如何用單片機89c51通過uln2803驅動5V的繼電器需要具體的電路圖!!!
2803工作條件是輸入高輸出地電平,所以你要用低電平控制繼電器,繼電器線圈一端接電源,另一端接2803輸出端,只要給2803輸入端一個高電平,繼電器就會閉合,2803輸入低電平繼電器斷開。
2. 繼電器模塊的原理圖及工作原理
摘要 繼電器工作原理
3. 繼電器控制電路圖
通過第一個信號,用一個NPN三極體來控制常開繼電器動作。
用另外一個三極體控制第一個三極體的B極來關斷它。
4. 請幫忙分析一個繼電器驅動電路
1,當Autobox 1為低電位的時候Con 1 也為低電位,Q11基極沒有偏置電流,截止。Q12由於Q11截止柵極亦沒有電壓故而也截止,P11接的是繼電器,這時候由於Q11截止繼電器沒有迴路電流,不工作
2,反之當Autobox 1為高電位,光耦沒有電流,Q11通過R12提供基極偏置電流導通,在R13上產生電壓,使之Q12導通,繼電器從12V經過其線圈通過Q12 Id到地,工作。
~~~~~~~~~~~~~~~~~~~~~~~~~~~~~~~~~~~~~~~~~~~~
這顆MOSFET是邏輯電位輸入控制高電位4~6V
5. 51單片機如何驅動12個繼電器 求電路圖
1,使用5V驅動線包的繼電器,不需要三極體.線包一端接5V,一端接單片機.輸出5時斷開,輸出0時導通.
2,使用12V或者24V驅動線包的繼電器,需要三極體,用9012或者9013就行.線包一端接12/24,一端接NPN的C端(並且C端上拉到12/24).單片機的I/O接NPN的B端,NPN的E端通過小電阻接地.
3,繼電器記得加續流二極體.4007就行,
圖不知道怎麼貼上來.
6. 繼電器電路的原理 繼電器電路圖怎麼看
繼電器很簡單,就是靠線圈通電,吸合銜鐵,使開關動作,公共觸點與常開觸點短接,與常閉觸點斷開。
7. 時間繼電器控制電路圖
時間繼電器控制電路圖: http://www.schneider-electric.cn/sites/china/cn/procts-services/automation-control/procts-offer/function-presentation.page?p_function_id=5008
8. 電路圖中的繼電器如何控制
繼電器(英文名稱:relay)是一種電控制器件,是當輸入量(激勵量)的變化達到規定要求時,在電氣輸出電路中使被控量發生預定的階躍變化的一種電器。它具有控制系統(又稱輸入迴路)和被控制系統(又稱輸出迴路)之間的互動關系。通常應用於自動化的控制電路中,它實際上是用小電流去控制大電流運作的一種「自動開關」。故在電路中起著自動調節、安全保護、轉換電路等作用。
繼電器如何控制:
1、繼電器額定工作電壓;
繼電器額定工作電壓是繼電器最主要的一項技術參數。在使用繼電器時,應該首先考慮所在電路(即繼電器線圈所在的電路)的工作電壓,繼電器的額定工作電壓應等於所在電路的工作電壓。一般所在電路的工作電壓是繼電器額定工作電壓的0.86.注意所在電路的工件電壓千萬不能超過繼電器額定工作電壓,否則繼電器線圈容易燒毀。另外,有些集成電路,例如NE555電路是可以直接驅動繼電器工作的,而有些集成電路,例如,COMS電路輸出電流小,需要加一級晶體管放大電路方可驅動繼電器,這就應考慮晶體管輸出電流應大於繼電器的額定工作電流。
2、觸點負載:
觸點負載是指觸點的承受能力。繼電器的觸點在轉換時可承受一定的電壓和電流。所以在使用繼電器時,應考慮加在觸點上的電壓和通過觸點的電流不能超過該繼電器的觸點負載能力。例如,有一繼電器的觸點負載為28V(DC)×10A,表明該繼電器觸點只能工作在直流電壓為28V的電路上,觸點電流為10A,超過28V或10A,會影響繼電器正常使用,甚至燒毀觸點。
3、繼電器線圈電源:
這是指繼電器線圈使用的是直流電(DC)還是交流電(AC)。通常,初學者在進行電子製作活動中,都是採用電子線路,而電子線路往往採用直流電源供電,所以必須是採用線圈是直流電壓的繼電器。
9. 如何看懂繼電器控制的電路圖
【根據繼電器電路圖設計PLC梯形圖】
PLC使用與繼電器電路圖極為相似的梯形圖語言。如果用PLC改造繼電器控制系統,根據繼電器電路圖來設計梯形圖是一條捷徑。這是因為原有的繼電器控制系統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和考驗,已經被證明能完成系統要求的控制功能,而繼電器電路圖又與梯形圖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可以將繼電器電路圖「翻譯」成梯形圖,即用PLC的外部硬體接線圖和梯形圖有很多想似之處,繼電器系統的功能。這種設計方法一般不需要改動控制面板,保持了系統原有的外部特性,操作人員不用改變長期形成的操作習慣。
1、基本方法
繼電器電路圖是一個純粹的硬體電路圖。將它改為PLC控制時,需要用PLC的外部接線圖和梯形圖來等效繼電器電路圖。可以將PLC想像成是一個控制箱,其外部接線圖描述了這個控制箱的外部接線,梯形圖是這個控制箱的內部「線路圖」,梯形圖中的輸入位和輸出位是這個控制箱與外部世界聯系的「介面繼電器」,這樣就可以用分析繼電器電路圖的方法來分析PLC控制系統。在分析梯形圖時可以將輸入位的觸點想像成對應的外部輸入器件的觸點,將輸出位的線圈想像成對應的外部負載的線圈。外部負載的線圈除了受梯形圖的控制外,還右能受外部觸點的控制。
將繼電器電路圖轉換成為功能相同的PLC的外部接線圖和梯形圖的步驟如下:
1)了解和熟悉被控設備的工作原理、工藝過程和機械的動作情況,根據繼電器電路圖分析和掌握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
2)確定PLC的輸入信號和輸出負載。繼電器電路圖中的交流接觸器和電磁閥等執行機構如果用PLC的輸出位來控制,它們的線圈在PLC的輸出端。按鈕、操作開關和行程開關、接近開關等提供PLC的數字量輸入信號繼電器電路圖中的中間繼電器和時間繼電器的功能用PLC內部的存儲器位和定時器來完成,它們與PLC的輸入位、輸出位無關。
3)選擇PLC的型號,根據系統所需要的功能和規模選擇CPU模塊,電源模塊和數字量輸入和輸出模塊,對硬體進行組態,確定輸入、輸出模塊在機架中的安裝位置和它們的起始地址。
4)確定PLC各數字量輸入信號與輸出負載對應的輸入位和輸出位的地址,畫出PLC的外部接線圖。各輸入和輸出在梯形圖中的地址取決於它們的模塊的起始地址和模塊中的接線端子號。
5)確定與繼電器電路圖中的中間、時間繼電器對應的梯形圖中的存儲器和定時器、計數器的地址。
6)根據上述的對應關系畫出梯形圖。
2、注意事項)根據繼電器電路圖設計PLC的外部接線圖和梯形圖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應遵守梯形圖語言中的語法規定。由於工作原理不同,梯形圖不能照搬繼電器電路中的某些處理方法。例如在繼電器電路中,觸點可以放在線圈的兩側,但是在梯形圖中,線圈必須放在電路的最右邊。
2)適當的分離繼電器電路圖中的某些電路。設計繼電器電路圖時的一個基本原則是盡量減少圖中使用的觸點的個數,因為這意味著成本的節約,但是這往往會使某些線圈的控制電路交織在一起。在設計梯形圖時首要的問題是設計的思路要清楚,設計出的梯形圖容易閱讀和理解,並不是告別在意是否多用幾個觸點,因為這不會增加硬作的成本,只是在輸入程序時需要多花一點時間。
3)盡量減少PLC的輸入和輸出點。
PLC的價格與I/O點數有關,因此輸入、輸出信號的點數是降低硬體費用的主要措施。
在PLC的外部輸入電路中,各輸入端可以接常開點或是常閉點,也可以接觸點組成的串並聯電路。PLC不能識別外部電路的結構和觸點類型,只能識別外部電路的通斷。
4)時間繼電器的處理
時間繼電器除了有延時動作的觸點外,還有在線圈通電瞬間接通的瞬動觸點。在梯形圖中,可以在定時器的線圈兩端並聯儲器位的線圈,它的觸點相當於定時器的瞬動觸點。
5)設置中間單元
在梯形圖中,若多個線圈都受某一觸點串並聯電路的控制。為了簡化電路,在梯形圖中可以設置中間單元,即用該電路來控制某存儲位,在各線圈的控制電路中使用其常開觸點。這種中間元件類似於繼電器電路中的中間繼電器。
6)設立外部互鎖電路
控制非同步電動機正以轉的交流接觸器如果同時動作,將會造成三相電源短路。為了防止出現這樣的事故,應在PLC外部設置硬體互鎖電路。
7)外部負載的額定電壓
PLC雙向晶閘管輸出模
10. 三極體驅動繼電器電路圖分析
利用三極體飽和導通和截止的的特性,本身就可以實現接通和斷開的功能,但由於它的內帶載功率有限,所容以需配繼電器擴流,並且可以擴充觸點的數量,該電路是PNP三極體,所以採用集電極接低電平方式輸出,P37為上拉電阻,當基極沒有輸入脈沖或電壓時,基極為高電平,因為這是反極性三極體,所以平時是截止的,只有基極輸入低電平,降低基極電壓,這時三極體導通,繼電器線圈得電吸合,原常閉觸點斷開,常開觸點吸合,完成設備的接通與斷開功能。圖中二極體反向接在線圈兩端,是保護線圈不受反峰電壓的沖擊,對繼電器起到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