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一家家用電器公司曾經進入過汽車行業
中國車市2002—2003年的井噴行情,吸引了許多現金流充足、同時在市場營銷方面取得初步成功的企業的目光,以家電企業為主。其中包括波導、五糧液、比亞迪、春蘭、格林科爾,也包括奧克斯。
答案是:D
2. 中國有哪些企業生產汽車車燈
最大的就是上海小糸車燈有限公司,在其周邊還有常州大茂偉世通,常州星宇,遠一點的有廣州小糸,福州大億, 南寧燎旺車燈公司,佛山法雷奧車燈,長春海拉,廣州斯坦雷,北京三立等等,還有很多小作坊式的小車燈廠。
3. 家電龍頭企業是哪幾家
家電龍頭企業有美的,格力,海爾,海信,西門子。
1、美的
美的集團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包括以廚房家電、冰箱、洗衣機、及各類小家電的消費電器業務、以家用空調、中央空調、供暖及通風系統的暖通空調業務。
2、格力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擁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營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空氣能熱水器、手機、生活電器、冰箱等產品。
3、海爾
海爾集團創立於1984年,擁有海爾、卡薩帝、統帥、美國GE Appliances、紐西蘭Fisher&Paykel、日本AQUA、義大利Candy等智能家電品牌。
4、海信
海信擁有海信電器(600060)和海信家電(00921)兩家分別在滬、深、港三地上市的公司,持有海信(Hisense)、科龍(Kelon)和容聲(Ronshen)三個中國商標。
5、西門子
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創立於1847年,2014年9月,西門子股份公司和博世集團達成協議:羅伯特·博世公司將收購西門子所持有的合資企業博世和西門子家用電器集團(簡稱博西家電)50%的股份,交易完成後博西家電將成為博世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4. 國內有哪些生產汽車空調的企業
格力集團。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2017年2月4日下午,董明珠透露了一項新計劃——格力汽車空調。董明珠表示,2017年,通過和珠海銀隆的合作,格力電器將正式進入汽車空調領域。
董明珠稱,格力的汽車空調已研發數年,並且產品非常不錯,但由於汽車空調行業的封閉性,此前格力一直未能找到好的突破口。珠海銀隆的純電動客車已進入全國數十個城市,同銀隆的合作正是契機。
(4)生產家用電器的企業與汽車公司是擴展閱讀:
據悉,格力電器與珠海銀隆的合作不止汽車空調,格力內部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格力還會做汽車模具,電器、容等相關的汽車產品。「汽車模具從內到外都可以做,包括汽車用的鈑金件等各個方面。」
董明珠認為,之前用戶對於汽車空調的使用體驗並不好,使用舒適度不盡如人意,「我希望通過格力空調產品的延伸為汽車空調舒適性差的問題帶來改變。」
「與銀隆的合作為格力電器汽車空調未來的發展打開了一扇門,為格力帶來了空調領域新的突破。」董明珠這樣評價此次合作,「我們也想通過銀隆汽車首先使用格力汽車空調讓產品走出去,從而讓更多汽車領域的企業與格力有合作。」
5. 生產家用電器的企業與房地產公司是() A.願望競爭者B.屬類競爭者C.品牌競爭者D.形式競爭者
A
願望競爭來者是指提供不同產源品滿足不同需求的競爭者.
屬類競爭者是指提供不同產品滿足同一需求的競爭者。
形式競爭者是指提供同類產品但規格,款式,型號等不同的競爭者。
品牌競爭者是指提供同種產品,即規格,型號,款式等都相同但品牌不同的競爭者。
6. 通用電器和通用汽車公司之間有什麼聯系嗎(為什麼都用」通用」兩字)
二者沒有內在的聯系,重名只是巧合。
通用電氣公司(GE)是大發明家愛迪生創立的。愛迪生於1878年創立了愛迪生電燈公司。1892年,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和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合並,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GE),通用電氣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務性公司,同時也是高質量、高科技工業和消費產品的提供者。從飛機發動機、發電設備到金融服務,從醫療造影、電視節目到塑料,GE致力於通過多項技術和服務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通用汽車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年工業總產值達1000多億美圓。其標志GM取自其英文名稱(General Motro Corporation)的前兩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它是由威廉杜蘭特於1908年9月在別克汽車公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成立於美國的汽車城底特律。現總部仍設在底特律。
7. 一、單項選擇題 61.生產家用電器的企業與房地產公司是( a )。 A.一般競爭者 B.行業競爭者 C.品牌競爭者 D.
D.產品形式競爭者
8. 中國生產家用電器廠要求
電風扇、電飯鍋兩項能效標准預計明年初實施,新規出台後將直接淘汰一批市場上不合格的產品。中國標准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標准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偉特別提醒電風扇、電飯鍋生產企業,要對新標准進行深度解讀和剖析,按照新的能效標准組織生產,加快技術改造,調整生產模式,提高技術實力。另外,符合能效標準的產品,要積極申請能效標識,爭取市場主動權。
小家電能效標准明年實施
小家電產量巨大,並且某些產品增長速度驚人,產量和增長速度都相當可觀,所消耗能源總量及增長速度不容忽視。因此,國家對電飯鍋、電風扇和微波爐等小家電產品的節能問題越來越重視,有關主管部門希望小家電新能效標准能盡快實施。
作為微波爐、電風扇等能效標准制定的主要牽頭人,劉偉向《中國電子報》記者介紹說,上述能效標准由全國能標委合理用電分委員會技術歸口,由中國標准化研究院以及行業的部分研究、質檢機構和重點企業共同起草。2008年5月11日,電風扇和自動電飯鍋能效標准和能效等級兩項標准通過了審定。「目前,兩項標准正在WTO網站公示。公示於10月中旬結束。如果順利,將很快出版發布,並於明年年初實施。微波爐能效標准目前尚在制定,目前正在形成徵求意見稿過程中。年底之前將完成報批。」劉偉說。
劉偉表示,《電風扇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是對1989年發布的《電風扇電耗限定值及測試方法》強制性國家標準的修訂。標准內容的重要變化是增加了能效等級、節能評價值,試驗方法也採用經IEC標准轉化的國家標准。適用的產品包括單相額定電壓不超過250V、其他額定電壓不超過480V、由交流電動機驅動的台扇以及轉頁扇、壁扇、台地扇、落地扇和吊扇。
而《自動電飯鍋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准則是對1989年發布的《自動電飯鍋效率、保溫電耗限定值及測試方法》(GB12021.6-1989)的首次修訂,由於原標准實施了近20年,修訂的內容較多,變化較大。這項標准適用於電熱元件為加熱源的、在常壓下工作的額定功率小於等於2000瓦的電飯鍋,並將電飯鍋分成5個不同的額定功率產品,標准中各能效等級產品的能效指標、保溫能耗指標,包括在能效指標基礎上確定的能效限定值、節能評價值都是根據5個額定功率的產品分別確定的。「電飯鍋可分為金屬內鍋和非金屬內鍋兩類,雖然目前非金屬內鍋的電飯鍋比例不大,但市場份額會有所增加,所以標准對其能效限定值和節能評價值作了特殊規定。」劉偉說。
不達標產品將被淘汰
目前,中國小家電產品量大面廣。據統計,2007年我國電風扇的產量達到1.4億台左右,同比增長達0.5%;2007年,我國自動電飯鍋的產量達到1億台,同比增長13%。與此同時,我們看到,電風扇、電飯鍋這兩個產品的主要生產地都在中國,並且其產能占據全球70%以上。目前中國的電風扇市場基本上沒有進口產品,在中國電飯鍋市場上也只有松下、三洋等少數幾家日資品牌產品,而且其生產製造地也主要在中國。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鋼表示,由於過去我們在小家電檢測過程中過於強調強制性的安全檢測,而忽視了產品性能的檢測,使得消費者和企業片面產生了只要有了3C認證就是合格產品的錯誤認識,造成多年來我國小家電產品總體質量水平呈下降趨勢。
據了解,未來能效等級所提供的產品能效信息,是實施能效標識制度的依據。同時,能效限定值屬強制性指標,以防止能源利用率低的產品進入市場,是淘汰高耗能產品的依據。「這項標准將我國電風扇能效標準的能效等級分為3級,將電飯鍋的能效等級分為5級,其中1級能效最高,是目標值。標准實施後,低於3級能效的電風扇產品和低於5級能效的電飯鍋產品為淘汰產品,應該禁止其生產和銷售。」劉偉說,「目前在電風扇和電飯鍋市場,大約有10%左右的產品將因為能效不達標而被淘汰。」
面對能效升級,企業更多擔心的還是成本問題。特別是今年以來,鋼鐵、銅、能源、塑料等生產性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後的人力成本提高、人民幣匯率上升帶來的出口成本上漲、物流成本提高等因素已經使小家電企業的利潤不斷攤薄,未來能效標準的實施勢必還將加劇企業的生產成本。電風扇製造商湛江鴻智電器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吳華容經過粗略計算後表示:「新能效標准未來至少還將使總成本提升5%-10%。」
對此,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鋼表示,在國家「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節能需要靠技術突破,技術升級必然帶來成本上升,能效標准對小家電企業來講將是一道門檻。「未來1/3的知名企業會很順利地跨過去;1/3中等規模企業努努力也能過得去;而另外1/3的企業必然是過不去的。」陳鋼說。
新標准提高行業准入門檻
對於能效標准所帶來的成本提高,更多主流的企業還是給予了理解。美的電風扇、艾美特、雙喜炊具、格蘭仕、先鋒、聯創等廠商表示,目前微波爐、電風扇、電飯鍋這三類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能效標準的制定將有助於產業的洗牌,將成為電風扇和電飯鍋行業的准入門檻。與此同時對於現有廠商而言,提高能效門檻對小家電廠商的影響不言而喻,不僅僅是成本問題,還有技術問題,同時還將進一步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增強產品的競爭力。
雙喜電器有限公司研發技術部主任鍾華表示,企業認為家電產品節能標准出台將使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不少,在目前整體經濟環境趨緊的情況下各廠家擔心負擔加重。其實家電產品節能並不意味成本就會提升,不能走入誤區。企業完全可以通過優化設計、優化工藝來降低成本,但它的前提是企業必須投入一定的資金進行自主研發,使企業擁有自主的核心技術。
與企業產品升級相對應的是,現在消費者的購買也進入了擇優而取的階段。龍的小家電品牌營銷總監洪仕斌介紹說,過去一些價格較高的小家電產品通常都是單位采購或者買來送人,現在一個明顯的變化是個人購買增多,而且過去賣不動的高價小家電現在都有了不錯的銷路,比如過去電風扇、電飯鍋賣得最好的是200元以下的產品,現在三四百元的產品銷售情況也不錯。「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開始越來越多地考慮節能、健康的因素,價格已不是主導因素。」洪仕斌。
從目前來看,空調、冰箱、洗衣機行業能效標准出台並對市場銷售帶來巨大影響,這也證明了在電風扇、電飯鍋等小家電產品能效標準的帶動之下,雖然產品價格在持續上漲,但產業卻得到了升級,產品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結果是產品的銷量不會減少,消費者的消費積極性同樣不會被挫傷。
劉偉最後表示,小家電迅猛擴張的市場空間需要能效標准來保駕護航,這既跟國家的節能減排政策相符合,又能迫使向來不重視節能的小家電企業,加快技術開發和產業升級,謀求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