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並聯電路圖和實物圖怎麼畫
1、分析電路圖,在電路上找出分點和合點並標出
2、連好電池組(找出電源內正極,從正極出發容),
3、連幹路元件;
4、支路連線:找到分點後,分支路連線,直到合點,然後再畫另一條支路 (高手可以直接連接兩個支路,這種法比較好理解)
5、檢查有無遺漏、短路、斷路和錯誤。
注意:
1、連接時,按順序作圖,從電源的「十」極開始,直接到電源「一」極為止,導線必須畫到接線柱上(開關,電流表,電壓表等)
2、接滑動變阻器時,必須一上,一下作圖;
3、電壓表連接為並聯,即電流從表的正極流入,從負極流出。
4、電流表連接為串聯,千萬注意不要短路。也是電流從表的正極流入,從負極流出。
5、如遇多個支路連接,此時連接注意一個迴路一個迴路依次連接,不要一個迴路沒接好,就接另一個迴路,這樣很容易出問題。
6、檢查電路是否和電路圖一致,有無遺漏、短路、斷路和錯誤。
7、導線不能交叉
Ⅱ 看電路圖連接實物圖,或畫電路圖時有什麼方法和技巧。
分清正負極 電源 開關 和各個元件間的關系
Ⅲ 電路圖講解和實物圖
畫電路圖的要點:1、採用規定的元件符號;2、導線要橫平豎直、電路內圖的形狀呈長方形容;3、元件分布均勻;4、交叉相連打結點。
連實物圖的要點:1、識別要連接的電路是串聯還是並聯;2、對於串聯從電源正極逐個順次連接到負極;3、對於並聯可以「先支後干」或「先干後支」的方法;「先支後干」是把幾個支路分別連接好,再並聯在幹路上。「先干後支」是先從電源正極再連接好一個支路一直接到電源負極,再把另一個支路接在電源幹路上。
Ⅳ 怎樣畫電路圖和實物圖
先把主線畫好,在適當的地方畫上元件,把元件連線畫上。線路要盡量減少線的交叉,實接的位置畫完馬上點上接點,防止交叉點多了後忘記或漏畫。丁字接點的圓點可畫可不畫,因為不會造成誤解。十字交叉點實接時,必須畫上點,表示實接。
實物圖是示意性的,線不用畫得平直,不要在線上分岔,每條線要連在接線點(柱)上。物理不是美術和繪畫課,元件不必畫得特別像或非常逼真(當然越像越好),只要讓人看了認識是什麼就行了,不易看錯就可以。電池根據需要可以畫方形的(蓄電池)或圓柱形(干電池),電池要標+-。電流表要標上A,電壓表要標上V。有一些元件可以畫上底座。
有一些元件的畫法按教材或實驗書上常用的畫法就可以了(不同教材的畫法也不盡相同)。
見如下示例(主要是看導線連接點的電路圖與實物圖的不同畫法):
Ⅳ 電路圖講解和實物圖是什麼
電路圖講解:首先,要了解各個元件的有什麼功能,有什麼特點。說白了就是版要了解各個元件有什麼作用權,其次,要了解各個元件間的組合有什麼功能,再者,要知道一些基本的電路,比如:基本的電壓源與電流源之間的相互轉換電路,基本的運算放大電路等等。然後,就是可以適當的看一點復雜的電路圖,慢慢了解各個電路間電流的走向。
以上所說的模擬電路,還有數字電路就是要多了解一些『門』的運用,比如說:與非門,與或門等等。還有在一些復雜的電路圖上會有集成晶元,所以,你還要了解給個晶元引腳的作用是什麼,該怎麼接,這些可以在網上或書上查到,再有,提到一點就是一些電路中的控制系統,有復雜的控制系統,也有簡單的控制系統,我說一個簡單的,比如說單片機的,你就要了解這個單片機有多少引腳,各個引腳的功能是什麼,這個單片機要一什麼鋪助電路想連接,這樣組成一個完整的電路。
實物圖:就是用實際元件表示電路連接的圖
Ⅵ 如何畫好實物圖和電路圖
畫電路圖題型大約可分為以下幾種: 1、看實物畫出電路圖。2、看圖連元件作圖。3、根據要求設計電路。4、識別錯誤電路,並畫出正確的圖。一般考試就以上四種作圖,下面就它們的作圖方法詳細說明。 (一)看實物畫電路圖,關鍵是在看圖,圖看不明白,就無法作好圖,中考有個內部規定,混聯作圖是不要求的,那麼你心裡應該明白實物圖實際上只有兩種電路,一種串聯,另一種是並聯,串聯電路非常容易識別,先找電源正極,用鉛筆尖沿電流方向順序前進直到電源負極為止。明確每個元件的位置,然後作圖。順序是:先畫電池組,按元件排列順序規范作圖,橫平豎直,轉彎處不得有元件若有電壓表要准確判斷它測的是哪能一段電路的電壓,在檢查電路無誤的情況下,將電壓表並在被測電路兩端。對並聯電路,判斷方法如下,從電源正極出發,沿電流方向找到分叉點,並標出中文「分」字,(遇到電壓表不理它,當斷開沒有處理)用兩支鉛筆從分點開始沿電流方向前進,直至兩支筆尖匯合,這個點就是匯合點。並標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幾條支路,每條支路中有幾個元件,分別是什麼。特別要注意分點到電源正極之間為幹路,分點到電源負極之間也是幹路,看一看幹路中分別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確的基礎上開始作電路圖,具體步驟如下:先畫電池組,分別畫出兩段幹路,幹路中有什麼畫什麼。在分點和合點之間分別畫支路,有幾條畫幾條(多數情況下只有兩條支路),並准確將每條支路中的元件按順序畫規范,作圖要求橫平豎直,鉛筆作圖檢查無誤後,將電壓表畫到被測電路的兩端。 (二)看電路圖連元件作圖 方法:先看圖識電路:混聯不讓考,只有串,並聯兩種,串聯容易識別重點是並聯。若是並聯電路,在電路較長上找出分點和合點並標出。並明確每個元件所處位置。(首先弄清楚幹路中有無開並和電流表)連實物圖,先連好電池組,找出電源正極,從正極出發,連幹路元件,找到分點後,分支路連線,千萬不能亂畫,順序作圖。直到合點,然後再畫另一條支路[注意導線不得交叉,導線必須畫到接線柱上(開關,電流表,電壓表等)接電流表,電壓表的要注意正負接線柱]遇到滑動變阻器,必須一上,一下作圖,檢查電路無誤後,最後將電壓表接在被測電路兩端。 (三)設計電路方法如下: 首先讀題、審題、明電路,(混聯不要求)一般只有兩種電路,串聯和並聯,串聯比較容易,關鍵在並聯要注意幹路中的開關和電流表管全部電路,支路中的電流表和開關只管本支路的用電器,明確後分支路作圖,最後電壓表並在被測用電器兩端。完畢檢查電路,電路作圖必須用鉛筆,橫平豎直,轉彎處不得畫元件,作圖應規范。 (四)識別錯誤電路一般錯誤發生有下列幾種情況: 1、是否產生電源短路,也就是電流不經過用電器直接回到電源負極; 2、是否產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電器不能工作; 3、是否電壓表、電流表和正負接線柱錯接了,或者量程選的不合適(過大或過小了); 4、滑動變阻器錯接了(全上或全下了)。
Ⅶ 怎麼把電路圖轉化為實物圖或者實物圖轉化為電路圖
電路圖轉化為實物圖:很簡單的,串聯你一定會了,就是並聯哈!
你看哈,因為並聯電路專時由幾個簡屬單電路組成的,所以你可以先捂住一部分的電路圖(就留下一副串聯電路圖),然後先連好這幅串聯電路圖。然後放手,繼續連好剩下的電路,你會發現很簡單很簡單啊!!還有,實物圖的線不可以交叉連接。
實物圖轉化為電路圖:恩,這個有點麻煩哦。
先在實物圖中找到結點,(就是一個接線處上接了兩根導線,沒有結點的就是串聯,很好連的)也就是說從這個點開始,這里出現了兩個分支,並且你一定可以找到兩個結點,然後你就從電源出發,開始連接,就是有兩個簡單電路。然後要注意畫圖要橫平豎直,不可以歪歪扭扭。還要依次連接,不可以把電路的組成部分到處亂換!!
就這些了,你可以慢慢來,先從簡單題目做起啊!
Ⅷ 電路圖與實物圖
電路圖——實物來圖:一般並自聯比較難,作圖時,從正極出發可以先連接好其中一條支路,再找准並聯點,將另外的支路畫上去(電路元件有兩個接線柱,一定要注意電流有沒有過這個元件,從而找准並聯點,如圖先畫紅色的線路,再畫藍色的,l2沒有過開關開始分支)
實物圖——電路圖,先看清連接方式,以並聯為例。看清哪些在幹路,哪些在支路,先畫好大致的框架,在把元件畫進去,如圖中兩條支路分別是l2和l1、s2.
Ⅸ 電路圖 和 實物圖的區別物理
1、直觀性不同
實物圖是用實際元件表示電路連接的圖,直觀易操作比電路圖更直觀。
2、繪制方便度不同
電路圖比實物圖方便繪制。
3、學習分析度不同
電路圖結構清晰簡單是學習物理電學的基礎,實物圖不便於理解分析。
先串後並,關鍵找分支點。
2、對於較復雜的實物圖(一般有並聯元件)的連接,可以從以下小竅門來完成:
(1)在電路圖中任選一條支路,並將這個支路的元件與幹路的元件連接好;
(2)再找出電路中電流的分支點;
(3)將迴路以外的元件連接在兩點之間。
特別注意:實物圖中元件的連接順序必須與電路圖中各元件的順序一致 。
Ⅹ 物理實物圖和電路圖怎樣畫與連接
一、根據
連接實物圖時,一般有以下幾個方法 :
1、先串後並法:
從電源正極開始,先連接電路中元件最多的一條支路,再將其它支路並聯在此支路上。
2、標號法:
從電源正極開始,在
各元件符號兩端標出號碼,再在對應的實物圖中各元件兩端標上對應的號碼,最後按
連接實物。
3、標路徑法:
當你看到一個電路圖,你先識別是串聯還是並聯。
如果是串聯,比如說一個電路依次是從正極到開關S到用電器L1到用電器L2到負極,那麼我們不妨先在草稿紙上寫出電流的方向:+ → S→L1→L2→ - ,然後根據這個就可以依次連接實物圖。
如果是並聯,那麼我們先分清楚電流從正極到負極有幾條路,比如說一個並聯電路,它的幹路是從正極到開關S,支路一是從開關S1到用電器L1,支路二是從開關S2到用電器L2,那麼我們分別寫出兩條支路的電流方向:
+ →S→S1→L1→ - 和+ →S→S2→L2→ - ,然後找出相同的部分,那麼這些相同的部分就是一條路了,再在不同的部分開始分岔,這樣連接實物圖,很有效,
二、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
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是初中物理中常見的題目,在這里可做如下假設:
(1)、導線像橡皮筋,可伸長可縮短,不會被扯斷。
(2)、接點即可以拆分,又可以合並。並且能夠移動,只要不跨過任何電路元件。
(3)、電路元件可以挪動,只要不跨過任何接點。
(4)、導線可拆股,可並股。一股可以拆分為多股,多股可合並為一股。
1、替換法:
將事物圖中的元件用特定的符號替換下來,再將圖形整理成規范的電路圖的一種方法。
替換時要注意:(1)必須用特定的符號代替電路元件;(2)接線柱上的接線位置不能改變;(3)電源極性、
正負接線柱不能顛倒。
2、節點法:
A、在實物圖中將各元件用字母標好。
B、從電源正極出發,找到一個節點(就像三岔路口一樣的,兩條或三條或更多導線交的一點),假定為A點。
C、從電源負極出發找到一個分支點,假定為B點。
D、在A、B之間有電源的部分是幹路,在A、B之間但沒有電源的部分是支路。
E、畫出幹路,並標出A、B點。
F、畫出支路:
G、對照實物圖,按照從A點到B點的元件順序畫出第一條支路。
H、用同樣的方法畫出其他支路。
I、檢查整理,使電路圖規范、美觀。
註:畫圖時,隨時將畫出的元件用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