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路圖轉PCB布線圖
電來路圖轉PCB布線圖如下:自
電路圖(circuit diagram)的定義:用導線將電源、開關(電鍵)、用電器、電流表、電壓表等連接起來組成電路,再按照統一的符號將它們表示出來,這樣繪制出的就叫做電路圖。電路圖是用符號表示實物圖的圖示。電路圖採用電路模擬軟體進行電路輔助設計、虛擬的電路實驗(教學使用),可提高工程師工作效率、節約學習時間。
② 如何看著電路板畫出電路原理圖
第一步:設置圖紙屬性。
關於圖紙屬性的設置,可執行菜單命令Design Options,系統將彈出Document Options 對話框,並在其中選擇 Sheet Options 選項卡進行設置,如下圖所示。確保Grids下的Snapon的值設置為10,Visible的值設置為10 ,Grid Range 的值設置為8,Standard Style的值設置A4,其他採用默認設置,然後點「OK」按鈕確認。
③ 珍妮紡紗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一、珍妮紡紗機的結構如下所示:
二、珍妮紡紗機的工作原理:
珍妮紡紗機的工作過程和工作原理:
這種紡紗機是在一個框架的底部安上有若干繞滿粗紗的線軸,框架上有若干個錠子。每一個線軸都用帶子連在一個錠子上。在兩個橫條之間通過的錠子形成一根桿,桿在框架上前後滑動。紡紗工人把桿向後移動抽出粗紗,然後橫條擠攏來把帶子夾緊,同時桿向後移,轉動輪子,輪子轉動錠子。待絞合到一定程度時,桿又向前移動,同時錠子慢慢轉動,把紗線繞上。此時,紡紗工人拉動控制桿,控制桿壓下一根鐵絲,鐵絲將線推到能被錠子繞起來的位置。珍妮紡紗機實際上就是將一個錠子變成了N個錠子。拉起走車上的壓板使粗紗進一小段料。重復上面的過程就能將粗紗紡成細紗了。
拓展資料
用途
蒸汽機作為動力,從紡織業開始,逐漸被廣泛應用於采礦、冶金、磨面、製造和交通運輸等各行各業。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汽船。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火車。當進入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英國的主要產業均已採用機器,完成了工業近代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的資本主義國家。
就這樣,從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的工業革命,是先從英國的紡織業開始的。繼而,工業革命的先進技術又被美、法、德、俄等歐美列強廣泛吸收和採用,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力,又促進了商業和運輸業的發展,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④ 怎麼對電路板畫電路圖
1. 選擇體積大、引腳多、在電路中起主要作用的器件如變壓器、三極體、集成電路等作畫圖的參照物,然後從選擇的參照物的引腳開始畫圖,這樣可大大減少出錯機會。
2. 當印刷電路板上標有元件序號時,如VQ870、R330、C466等,注意這些序號的編排是有規律的,即英文字母後的第一個阿拉伯數字相同的元件屬於同一功能分區。早期的電路板上的元件序號為英文字母前的阿拉伯數字代表功能分區,如3BG12、2L15、7R21等。正確區分同一功能分區的元器件,是畫圖布局的基礎。
3. 如果印刷電路板上沒有標出元器件的序號,為便於分析與校對電路,要給元器件編號。在設計印刷電路板進行元器件布局時,為使銅箔走線最短,一般把同一功能分區的元器件相對集中地布置在一起。確定了起主要作用的參照器件後,只要順藤摸瓜就能找到屬於同一功能分區的其他元件。
4. 正確區分印刷電路板上的地線、電源線和信號線。如電源變壓器次級所接的整流二極體的負端為電源正極,它與地線兩端一般接有大容量的濾波電容器,且電容器外殼上有極性標志。也可根據三端穩壓集成電路引腳找出電源線和地線。通常在設計印刷電路板進行布線時,為防止電路自激、抗干擾等,一般把地線銅箔設置得最寬(高頻電路中往往有大面積接地銅箔),電源線銅箔次之,信號線銅箔最窄。此外,在既有模擬電路又有數字電路的混合電路中,印刷電路板上往往將各自的地線分開形成獨立的接地網路,這些都可作為識別判斷的依據。
5. 為避免元器件引腳之間的連線過多的交叉穿插?導致電路圖雜亂無章?對電源和地線應盡可能地使用電源與接地符號。如果元器件較多,可將每個單元電路分開來畫,然後組合在一起。
6. 畫草圖時,推薦採用透明描圖紙,用多色彩筆將地線、電源線、信號線、元器件等分色分類畫出。修改時,將顏色逐步加深,使圖紙直觀醒目,便於分析電路。
7. 熟練掌握一些單元電路的基本組成形式和經典畫法,如整流電路、穩壓電路和某些運放集成電路等。畫圖時先將這些單元電路直接畫出來,形成電路原理圖的框架,這樣可提高畫圖效率。
8. 在畫電路圖時,盡可能地找一幅類似的電路圖做參考,這樣或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⑤ 一台翻布機0.2小時可以織布0.05米,0.2÷0.05表示什麼
一台翻布機0.2小時可以織布0.05米,
0.2÷0.05表示織布1米需要的時間。
0.2÷0.05=4小時
如果換成0.05÷0.2則表示1小時可以織布多上米
0.05÷0.2=0.25米
希望能幫到你。
⑥ 提花機的工作原理
提花機的工作原理:
在提花機上,紋板套在花筒上,每織一緯翻過一塊紋板,花筒向橫針靠壓一次。當紋板上有孔眼時,橫針的頭端伸進紋版及花筒的孔眼,使直針的鉤端仍掛在提刀上。當提刀上升,直針跟著上升,通過首線鉤子和通絲帶動綜絲提升,此時穿入綜眼的經絲也隨著提升,形成梭口的上層。在綜絲的下綜環中吊有綜錘,在梭口閉合時,依靠其重量起回綜作用。當紋板上無孔眼時,橫針後退通過凸頭,推動對應的直針,使直針鉤端脫離提刀,因此與直針相連的綜絲和經絲均不提升,經絲就沉在下面,形成梭口的下層。所以每根經絲的運動是根據紋板上有孔或無空來決定的,紋板上的孔則是根據花紋和組織的設計要求軋成的,因此經絲的運動也就符合紋樣和組織的要求。
提花的工藝方法源自原始腰機挑花,漢代時這種工藝方法已經用於斜織機和水平織機。花本式提花機出現於東漢,又稱花樓。是我國古代織造技術最高成就的代表。提花機後經絲綢之路傳入西方,對現代電子計算機發展中程序控制與存儲技術的發明有啟示作用。
操作規程:
1、維修時必須先按下左右兩只紅色停止按紐,表示該機正在維修過程中。
2、嚴禁跨越護攔,上下樓梯緩慢小心,當心滑跌。
3、嚴禁將紋板過橋橫棍拆離,任意掛放龍門架地面而滾落,傷及設備和擋車工。
4、不得將工具隨意擺放,以防操作中脫手跌落而造成事故。
5、因維修需要而移動安全擋板時,待維修結束應及時復原歸位。
6、維修後開機,應先進行慢車運行2緯以上,確認正常方能進行快車運行,確認布面質量正常,設備運行正常才能離開該維修機台。
⑦ 升降機的控制電路圖
電路看起來密密麻麻,非常復雜,實際上它遵從簡單的規律。一切的電路,都是多個類似下邊這樣簡單電路的組合。電路圖一般分為電氣圖和電子電路圖,請關註:容濟點火器
電工怎麼樣才能看懂電路圖?
一、看電流走向,教你一個簡單適用的,先把理論的東西放在一邊,然後以電源為中心,記住下面三句話:正極永遠是起點,負極永遠是終點,不管中間的電路是什麼圈圈。
起點開跑,終點結束,只是中間有很多條通向終點的路而已,並且每條路都有人在跑。所以,你現在知道它是怎麼走的了把。「看這個圖,電流從電燈過去後它是不是就從電阻那條路回去了呢?於是電阻那條路就短路了?是不是啊?」。既然終點在負極,它是不會跑迴路的哦
然後再把仍在一邊的理論拿來分析。
看電壓,電壓的形成有點復雜,什麼電荷電場。不過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電壓就沒有電流,也就是說,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就好比比賽者心裡的信念,因為如果他心裡沒有必勝的信念,他就不會從起點一直跑到終點了,我想信念這個東西也很難解釋吧,但是個個都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你知道了把。對了,以前物理中喜歡用水流來比喻,但我覺得好象少了點本質。
『測用電器兩端的電壓是什麼意思?』我怎麼說呢?還是舉例把。
把圖中的R和L看成是障礙物,現在起點有A、B兩個人賽跑,A會跑R著條路,B會跑L著條路,因為他們心裡裝著信念,所以在遇到障礙物時,肯定會翻過去,只是會受點小傷,這會導致他們的速度減慢,到底A、B誰快誰慢?記住:障礙越大,信念就越大(他在為自己鼓氣),付出也就越大,受傷就越重,速度就越慢。
好了,障礙是電阻,信念是電壓,速度是電流的大小,所以也就說明了他們三者的關系U=I*R,所以測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就是測「用電器翻過障礙時的信念(這個障礙是用電器的自身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