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極體控制繼電器的電路
找那個圖搭電路,沒問題的,因為我用過,但注意裡面繼電器是用的5V的那種。
控制信號接基極,當為高電平時,管子導通,繼電器閉合,燈亮;當為低電平時,管子截止,繼電器不動作,所以燈不亮。
⑵ 怎麼用NPN三極體做開關電路控制led啊
1、用NPN三極體做開關電路控制led的電路圖:
2、一般控制LED,考慮到電壓輸入增高時電量充沛,令LED發光,輸入電壓低時節省電量。10K取樣電位器可以任意調節需要控制的電壓,所有電阻按電源電壓高低作相應改變使電路正常工作。
3、留有輸出端,供反向控制(輸入高時、輸出低)使用。
⑶ 三極體控制電源開關電路
你的要求是來要對35V進行通自斷控制,也就是三極體工作在開關狀態。此時,對三極體和電阻的要求非常寬泛,只要取經驗數值就足夠了,一般對於小功率管,基極電阻控制在基極電流在幾個毫安-十幾毫安。工作在稍大功率的晶體管的放大倍數一般可取50,小功率的可取100.由於三極體參數的離散性,在開關狀態的三極體放大倍數要稍小一些為好。
另外,你想限制輸出電流,只加一個R4是不夠的,需要採取限流措施。
看下圖。
工作電流250mA,那麼T1基極電流可取10mA左右,當T2飽和導通後,可認為35V全部加在R3上,可計算得到R3= 35/10=3.5k. 取標准值 3.3K。
這個10mA就是T2的集電極電流,已經很小了,那麼基極電流可取1mA保證可靠工作。當I/O口輸出5V時,可取R2=3.3k.
關鍵是R4. 在電流=250mA時候,要保證當電流超過限制時候,Q3要可靠工作。取三極體BE=0.7V,電流250mA,可計算得到R4=2.8. 調整R4大小,可調整限制電流的大小。
從模擬圖上可看到,當R5負載非常小的時候,輸出電壓已經降低到14V左右。輸出電流約280mA。
⑷ 一個NPN普通三極體控制一個PMOS的開關電路,開關ON時燈泡亮,求電路圖並說明原理
電路如圖所示:工作原理是在三極體基極輸入一個開關信號可以控制LED燈的亮和滅。輸入低電平時三極體截止,MOS管導通,燈亮。輸入低電平時,三極體導通,MOS管截止,燈滅。
⑸ 三極體開關電路
負載電阻被直接跨接於三極體的集電極與電源之間,而位居三極體主電流的迴路上,輸入電壓Vin則控制三極體開關的開啟(open) 與閉合(closed) 動作,當三極體呈開啟狀態時,負載電流便被阻斷,反之,當三極體呈閉合狀態時,電流便可以流通。 詳細的說,當Vin為低電壓時,由於基極沒有電流,因此集電極亦無電流,致使連接於集電極端的負載亦沒有電流,而相當於開關的開啟,此時三極體乃工作於截止(cut off)區。 同理,當Vin為高電壓時,由於有基極電流流動,因此使集電極流過更大的放大電流,因此負載迴路便被導通,而相當於開關的閉合,此時三極體乃工作於飽和區(saturation)。
截止狀態:
當加在三極體發射結的電壓小於PN結的導通電壓,基極電流為零,集電極電流和發射極電流都為零,三極體這時失去了電流放大作用,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相當於開關的斷開狀態,即為三極體的截止狀態。開關三極體處於截止狀態的特徵是發射結,集電結均處於反向偏置。
飽和導通狀態:
當加在三極體發射結的電壓大於PN結的導通電壓,並且當基極的電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時,集電極電流不再隨著基極電流的增大而增大,而是處於某一定值附近不再怎麼變化,此時三極體失去電流放大作用,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的電壓很小,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相當於開關的導通狀態,即為三極體的導通狀態。開關三極體處於飽和導通狀態的特徵是發射結,集電結均處於正向偏置。而處於放大狀態的三極體的特徵是發射結處於正向偏置,集電結處於反向偏置。這也是可以使用電壓表測試發射結,集電結的電壓值判定三極體工作狀況的原理。開關三極體正是基於三極體的開關特性來工作的。
⑹ 三極體控制電路為什麼控制不了LED
gzik550204 說的非常對。
按下圖改進:
當ON/OFF為高電平,Q1飽和導通,D1亮。專由於Q2基極屬電壓低,D2不亮。
當ON/OFF為低電平,Q1截止,D1不亮。由於Q2基極電壓升高導通,D2亮。
實際中,當Q1截止時,D1會有微弱電流流過,可在D1並聯一個電阻。
⑺ 單片機控制三極體導通電路
這樣連接 PNP這樣,P0不加排阻也沒事,NPN就必須加排阻上拉。
⑻ 簡單的三極體光控電路控制LED燈電路圖
不知道用多少個LED,算電阻值,每隻3.2V,調整100K電位器到恰當亮度時動作即可。
由2塊專N型半導體中間夾著一屬塊P型半導體所組成,發射區與基區之間形成的PN結稱為發射結,而集電區與基區形成的PN結稱為集電結,三條引線分別稱為發射極e (Emitter)、基極b (Base)和集電極c (Collector)。
(8)三極體控制電路擴展閱讀:
放大原理:
1、發射區向基區發射電子:
電源Ub經過電阻Rb加在發射結上,發射結正偏,發射區的多數載流子(自由電子)不斷地越過發射結進入基區,形成發射極電流Ie。
同時基區多數載流子也向發射區擴散,但由於多數載流子濃度遠低於發射區載流子濃度,可以不考慮這個電流,因此可以認為發射結主要是電子流。
2、基區中電子的擴散與復合:
電子進入基區後,先在靠近發射結的附近密集,漸漸形成電子濃度差,在濃度差的作用下,促使電子流在基區中向集電結擴散,被集電結電場拉入集電區形成集電極電流Ic。也有很小一部分電子與基區的空穴復合,擴散的電子流與復合電子流之比例決定了三極體的放大能力。
⑼ 三極體對管驅動電路
分別把8050和8550連接成為共射極電路。基極分別接上個1-5KΩ電阻到IO端。如果IO輸出高電平=5V時,則8550的射極端電平要取=5V,集電極各自連接負載即可
⑽ 三極體開關電路原理,
1、截止狀態
當加在三極體發射結的電壓小於PN結的導通電壓,基極電流為零,集電極電流和發射極電流都為零,三極體這時失去了電流放大作用,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相當於開關的斷開狀態,即為三極體的截止狀態。開關三極體處於截止狀態的特徵是發射結,集電結均處於反向偏置。
2、導通狀態
當加在三極體發射結的電壓大於PN結的導通電壓,並且當基極的電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時,集電極電流不再隨著基極電流的增大而增大。
而是處於某一定值附近不再怎麼變化,此時三極體失去電流放大作用,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的電壓很小,集電極和發射極之間相當於開關的導通狀態,即為三極體的導通狀態。
開關三極體處於飽和導通狀態的特徵是發射結,集電結均處於正向偏置。而處於放大狀態的三極體的特徵是發射結處於正向偏置,集電結處於反向偏置。這也是可以使用電壓表測試發射結,集電結的電壓值判定三極體工作狀況的原理。開關三極體正是基於三極體的開關特性來工作的。
3、工作模式
三極體的種類很多,並且不同型號各有不同的用途。三極體大都是塑料封裝或金屬封裝,常見三極體的外觀,有一個箭頭的電極是發射極,箭頭朝外的是NPN型三極體,而箭頭朝內的是PNP型。實際上箭頭所指的方向是表示電流的方向。
(10)三極體控制電路擴展閱讀
三極體的放大作用就是:集電極電流受基極電流的控制(假設電源能夠提供給集電極足夠大的電流的話),並且基極電流很小的變化,會引起集電極電流很大的變化。
且變化滿足一定的比例關系:集電極電流的變化量是基極電流變化量的β倍,即電流變化被放大了β倍,所以我們把β叫做三極體的放大倍數(β一般遠大於1,例如幾十,幾百)。
如果將一個變化的小信號加到基極跟發射極之間,這就會引起基極電流Ib的變化,Ib的變化被放大後,導致了Ic很大的變化。
如果集電極電流Ic是流過一個電阻R的,那麼根據電壓計算公式U=R*I可以算得,這電阻上電壓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將這個電阻上的電壓取出來,就得到了放大後的電壓信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