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檢測電路故障
電路故障分析
方法介紹
1.電路簡化
這是電路分析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只有把比較復雜的內電路簡容化才能進行電路的分析。對於電路的簡化概括為一下幾種方法:
⑴對於電路中存在的電流表,由於其電阻極小,因此可以用導線將其取代;
⑵對於電路中存在的電壓表,由於其電阻極大,因此可以看作斷路而直接將電壓表去掉;
⑶對於電路中存在的短路、斷路的這部分電路,由於實際沒有電流通過,因此也可以直接將該部分電路去掉;
⑷對於電路出現的導線端點可以不經電源、用電器、等任意移動;
⑸對於電路中出現的滑動變阻器,可以看作是有兩個定值電阻組成的電路。
經過以上幾種電路簡化後,電路就會變得比較簡單,容易識別出是並聯還是串聯,明確各用電器的關系,接下去進行第二個步驟是電表的對應。
2.電表對應
經過電路簡化後,電路中基本只出現電源、用電器,電路顯得比較簡單,把剛才去掉的電表復原上去,。
3.電路判斷
根據題目要求對簡化後、電表復原後的電路,結合串並聯電路的知識、綜合題意進行判斷,比如電表的測量分析、電路連接的分析、電路故障的分析、動態電路各電表的示數變化情況等。
2. 怎麼檢查電路啊
這個問題復,物理老師前幾天講過,制不過,當時不太認真聽,大概是以下這樣吧:
當檢測燈泡正常發光時,說明電路沒有問題,一切正常,
當檢測燈泡不亮的時,說明電路有問題,
只記得這些了,不過,好象都跟上面的朋友有些不同的,暈死,,,不知道了,總之就記得這些了,,應該不會有錯吧
3. 怎麼檢查電路原理圖
往往我們畫完電路原理圖後,也知道要檢查檢查,但從哪些地方入手檢查呢?檢查原理圖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下面聽我根據我的經驗一一道來。1. 檢查所有的晶元封裝圖引腳是否有誤 當然,我指的是自己畫的晶元封裝。我在項目中曾經把一個晶元的2個引腳畫反了,導致最後製版出來後不得不跳線,這樣就很難看了。 所以,檢查與原理圖前一定要從晶元的封裝入手,堅決把錯誤的封裝扼殺在搖籃中!2. 使用protel的Tools->ERC電氣規則檢查,根據其生成的文件來排錯 這個指的是protel99的ERC電氣規則檢查,DXP應該也會有相應的菜單可以完成這樣一個檢查。很有用,它可以幫你查找出很多錯誤,根據它生成的錯誤文件,對照著錯誤文件檢查一下你的原理圖,你應該會驚嘆:「我這么仔細地畫圖,竟然還會有這么多錯誤啊?」3. 檢測所有的網路節點net是否都連接正確(重點) 一般容易出現的錯誤有: (1) 本來兩個net是應該相連接的,卻不小心標得不一致,例如我曾經把主晶元的DDR時鍾腳標的是DDR_CLK,而把DDR晶元對應的時鍾腳標成了DDRCLK,由於名字不一致,其實這兩個腳是沒有連接在一起的。 (2) 有的net只標出了一個,該net的另一端在什麼地方卻忘記標出。 (3) 同一個net標號有多個地方重復使用,導致它們全部連接到了一起。4. 檢測各個晶元功能引腳是否都連接正確,檢測所有的晶元是否有遺漏引腳,不連接的劃X 晶元的功能引腳一定不要連錯,例如我使用的音頻處理晶元有LCLK、BCLK、MCLK三個時鍾引腳,與主晶元的三個音頻時鍾引腳一定要一一對應,連反一個就不能工作了。 是否有遺漏引腳其實很容易排查,仔細觀察各個晶元,看是否有沒有遺漏沒有連接出去的引腳,查查datasheet,看看該引腳什麼功能,如果系統中不需要,就使用X把該引腳X掉。5. 檢測所有的外接電容、電感、電阻的取值是否有根據,而不是隨意取值 其實新手在畫原理圖時,時常不清楚某些外圍電阻、電容怎麼取值,這時千萬不要隨意取值,往往這些外圍電路電阻、電容的取值在晶元的datasheet上都有說明的,有的datasheet上也給出了典型參考電路,或者一些電阻電容的計算公式,只要你足夠細心,大部分電阻電容的取值你都是可以找到依據的。偶爾實在找不到依據的,可以在網上搜搜其他人的設計案例或者典型連接,參考一下。總之,不要隨意設置這些取值。6. 檢查所有晶元供電端是否加了電容濾波 電源端的電容濾波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多說了,其實做過硬體的人都應該知道。一般情況下,電路電源輸入端會引進一些紋波,為了防止這些紋波對晶元的邏輯造成太大的影響,往往需要在晶元供電端旁邊加上一些0.1uf之類的電容,起到一些濾波效果,檢查電路原理圖時,你可以仔細觀察一下是否在必要地晶元電源端加上了這樣的濾波電路呢?7. 檢測系統所有的介面電路 介面電路一般包括系統的輸入和輸出,需要檢查輸入是否有應有的保護等,輸出是否有足夠的驅動能力等 輸入保護一般有:反沖電流保護、光耦隔離、過壓保護等等。 輸出驅動能力不足的需要加上一些上拉電阻提高驅動能力。8. 檢查各個晶元是否有上電、復位的先後順序要求,若有要求,則需要設計相應的時延電路 例如我項目中使用的DM6467晶元,對供電電壓的上電有先後順序要求,必須先給1.2V電源端供電,然後給1.8V電源端供電,最後給3.3V電源端供電。因此,我們將電源晶元產生的三種電壓通過一個時延晶元的處理(其實也可以使用一個三極體,利用鉗位電壓),然後再依次輸送到主晶元中。9. 檢查各個晶元的地,該接模擬地的接模擬地,該接數字地的是否接的數字地,數字地與模擬地之間是否隔開 一般處理模擬信號的晶元有:感測器晶元、模擬信號採集晶元、AD轉換晶元、功放晶元、濾波晶元、載波晶元、DA轉換晶元、模擬信號輸出晶元等等,往往只有當系統中存在這些處理模擬信號的晶元或者電路時才會涉及模擬地和數字地。 一般晶元的接地腳該連接模擬地還是數字地在晶元手冊中都有說明,按照datasheet上連接就可以了。10. 觀察各個模塊是否有更優的解決方案(可選) 其實,剛剛設計原理圖初稿時,往往沒有想那麼多,當整個系統成型後,你往往會發現其實很多地方是可以改進可以優化的。我們項目中的電源模
4. 檢測電路有幾種方法
觸摸法。試燈法。機械更換法。儀表診斷法。
5. 什麼是奇偶校驗電路
奇偶校驗電路是一種校驗代碼傳輸正確性的電路。
奇校驗電路,當輸回入有奇數個1時,輸出答為1;偶校驗電路當輸入有偶數個1時,輸出為0。奇偶校驗只能檢查一位錯誤,且沒有糾錯的能力。
奇校驗是通過增加一位校驗位的邏輯取值,在源端將原數據代碼中為1的位數形成奇數,然後在宿端使用該代碼時,連同校驗位一起檢查為1的位數是否是奇數,做出進一步操作的決定。
奇偶校驗器多設計成九位二進制數,以適應一個位元組,一個ASCII代碼的應用要求。
奇偶校驗是一種冗餘編碼校驗,在存儲器中是按存儲單元為單位進行的,是依靠硬體實現的,因而適時性強,但這種校驗方法只能發現奇數個錯,如果數據發生偶數位個錯,由於不影響碼子的奇偶性質,因而不能發現。
對於位數較少,電路較簡單的應用,可以採用奇偶校驗的方法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6. 怎麼檢測電路故障
家庭電路一般是由進戶線、總開關配電箱(這里主要指空氣開關、斷電保護器等)、插座/開關、電器等部分組成。
務必提醒大家,所有的檢查工作都要在切斷電源後進行。
首先是空氣開關。檢查空氣開關盒干凈無雜物,開關能順利開合,開關盒材料有耐高溫等級達標;每個開關控制的電路標識是否清晰,按照標識逐一檢查每條線路是否暢通,標識是否正確;使用萬能表測試開關在斷開、合閘狀態下的通斷,並測量電壓是否正常,可以找專業電工操作,確保電壓在安全范圍即可;詳細檢查箱內電線接頭牢固,電線擺放有序。
其次是電線的檢查。電路檢查主要分為外露和隱藏線路。外露的線可以在斷電後,觀察電線絕緣層是否有變色、開裂等情況,用雙手彎曲絕緣導線時導線僵硬,甚至絕緣層開裂、絕緣層脫落等,這說明該導線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嚴重老化。牆內的線我們需要分別接通每一條線路,觀察所接電器通電是否正常、電壓是否穩定。一般來說,正規出廠的電線都是會標明使用期限的。如果年代過於久了,建議換新。
然後就是開關的檢查。逐一打開,觀察做接燈泡是否正常點亮,如果不亮,從燈泡到開關到線路的順序逐一排查;如果遇到燈泡閃爍千萬不能忽視,檢查是否有接觸不良或者短路現象。
最後是插座檢查,先觀察插座外殼是否完好,用螺絲刀敲一敲是否松動,用螺絲刀打開開關盒檢查介面是否牢固,確保線路無老化現象,最後插上測電儀根據標識判斷每個插座的通電情況。
希望幫助到您!
7. 如何檢測電路板
飛針測試是一個檢查PCB電性功能的方法(開短路測試)之一。飛針測試使用四到八個回獨立控制的探針,答移動到測試中的元件。在測單元(UUT, unit under test)通過皮帶或者其它UUT傳送系統輸送到測試機內。然後固定,測試機的探針接觸測試焊盤(test pad)和通路孔(via)從而測試在測單元(UUT)的單個元件。測試探針通過多路傳輸(multiplexing)系統連接到驅動器(信號發生器、電源供應等)和感測器(數字萬用表、頻率計數器等)來測試UUT上的元件。當一個元件正在測試的時候,UUT上的其它元件通過探針器在電氣上屏蔽以防止讀數干擾。一般樣品和小批量PCB板用飛針測試,可以減少製作測試架的成本,從而也減少了製作測試架的時間,縮短了交貨周期。
傳統在線測試是另外一種批量PCB板測試方法,需要事先做好測試資料,將資料發給測試架供應商做測試架,每一個產品型號都有相應的測試架,然後將測試架固定在測試機上開始通斷測試。此種測試方法速度快,一般用於批量PCB板測試。
8. 萬用表如何檢測電路的正確
萬用表有兩種:機械表和數字表
1
、測電容:測電容主要是測其沖放電的好壞,調到歐姆檔,然後用兩個表筆分別接它的兩個腳,這時候表的數字就會慢慢變大,最後變成無窮大,然後調換表筆,情況也和前面一樣。
2、測電阻:測電阻主要是測其阻值是否准確,調到歐姆檔,隨便用表筆接它的兩個腳,看萬用表的讀數,是否和電阻的實際阻值相同。
3、測電感線圈:測電感線圈主要是測其是否導通,也是歐姆檔,隨便用表筆接它的兩個腳,電感說白了就是一根導線,測它的阻值應該很小才對。
4、測變壓器:測變壓器和測電感用很多相同之處。先介紹一下變壓器,變壓器由初級繞組、次級繞組和鐵心組成。有升壓和降壓變壓器兩種。
初級繞組主要是接電源的,如果你想測電視機的變壓器的初級繞組就把萬用表的兩個表筆接插頭的兩個端就行了,調到歐姆檔,直接接插座,阻值應該很小就說明是好的。
連接電源的是初級繞組那麼另一端就是次級繞組。測量也和初級一樣把表筆接次級繞組的兩個端子就可以測了,次級繞組的阻值相對來說會大一點。
9. 什麼叫檢測電路
檢測電路就是用來檢測各種物理量的電路呀。
可以被檢測的物理量當然有很多很專多了,大體上有光學量,屬力學量,熱學兩,位置······
當然也包括電學、磁學量了。
檢測電路的作用就是把要測的物理量轉換成要求的電學量(電壓、電流、電荷等等),共後續的電路進一步處理,比如放大、運算、最後顯示出來或者直接控制一些儀器儀表。
檢測電路需要用感測器進行感知,感測器就想我們的眼睛。首先你要知道自己要檢測那類物理量,然後據此選擇合適的感測器。感測器只是檢測電路的一部分,再為它設計好工作電路,做好輸出介面,就成了檢測電路了。
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買點電子元件,實踐一下,體會會更深的
10. CRC校驗的校驗電路實現
以下以CRC8x8+x5+x4+1為例說明,其它可以以此類推 一個簡單的RTL解釋,是上文「生成方法」的Verilog描述
mole CRC8(EN,data,crc);
parameter WIDTH=12;
input EN;
output[7:0]crc;
input[WIDTH-1:0]data;
reg[7:0]crc;
wire[7:0]poly=8'h31;//x8+x5+x4+1-->0x131,ignore MSB
reg[WIDTH-1+8:0]crc_reg;
integer len;
always@(EN)
begin
if(!EN)
begin
crc=8'h00;
crc_reg={data,8'h00};
end
else
begin
for(len=WIDTH+8;len>0;len=len-1'b1)
begin
if(crc_reg[WIDTH-1+8])
begin
crc_reg[WIDTH-1+8:WIDTH]=crc_reg[WIDTH-1+8:WIDTH]^poly;
crc_reg=crc_reg<<1'b1;
end
else
crc_reg=crc_reg<<1'b1;
end
crc=crc_reg[WIDTH-1+8:WIDTH];
$display(Convertion done! CRC is: 0x%2x,crc);
end
end
endmole
mole crc(dataout,datain,clk,rst);
input clk,rst,datain;
output dataout;
DFF a1(clk,dataout,Q7,rst),
a2(clk,Q7,Q6,rst),
a3(clk,Q6,Q5,rst),
a4(clk,Q5,Q4,rst);
xor a5(temp5,Q4,dataout);
DFF a6(clk,temp5,Q3,rst);
xor a7(temp4,Q3,dataout);
DFF a8(clk,temp4,Q2,rst),
a9(clk,Q2,Q1,rst),
a10(clk,Q1,Q0,rst);
xor a11(dataout,Q0,datain);
endmole
////////////////////////////////////////
mole DFF(clk,D,Q,rst);
input clk,D,rst;
output Q;
reg Q;
always@(posedge clk or posedge rst)
begin
if(rst)
Q<=0;
else
Q<=D;
end
endm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