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導率是什麼
電導率,物理學概念,也可以稱為導電率。在介質中該量與電場強度E之積等於傳導電流密度J。對於各向同性介質,電導率是標量;對於各向異性介質,電導率是張量。生態學中,電導率是以數字表示的溶液傳導電流的能力。單位以西門子每米(S/m)表示。
電導率(conctivity)是用來描述物質中電荷流動難易程度的參數。在公式中,電導率用希臘字母κ來表示。電導率σ的標准單位是西門子/米(簡寫做S/m),為電阻率ρ的倒數,即σ=1/ρ。
當1安培(1 A)電流通過物體的橫截面並存在1伏特(1 V)電壓時,物體的電導就是1 S。西門子實際上等效於1安培/伏特。如果σ是電導(單位西門子),I是電流(單位安培),E是電壓(單位伏特),則:
σ = I/E
通常,當電壓保持不變時,這種直流電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導成比例關系。如果電導加倍,則電流也加倍;如果電導減少到它初始值的1/10,電流也會變為原來的1/10。這個規則也適用於許多低頻率的交流電系統,如家庭電路。在一些交流電電路中,尤其是在高頻電路中,情況就變得非常復雜,因為這些系統中的組件會存儲和釋放能量。
電導和電阻也有關系,如果R是一個組件和設備的電阻(單位歐姆Ω),電導為G(單位西門子S),則:G = 1/R[1]。
影響因素
溫度
電導率與溫度具有很大相關性。金屬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半導體的電導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一段溫度值域內,電導率可以被近似為與溫度成正比。為了要比較物質在不同溫度狀況的電導率,必須設定一個共同的參考溫度。電導率與溫度的相關性,時常可以表達為,電導率對上溫度線圖的斜率。
摻雜程度
固態半導體的摻雜程度會造成電導率很大的變化。增加摻雜程度會造成電導率增高。水溶液的電導率高低相依於其內含溶質鹽的濃度,或其它會分解為電解質的化學雜質。水樣本的電導率是測量水的含鹽成分、含離子成分、含雜質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標。水越純凈,電導率越低(電阻率越高)。水的電導率時常以電導系數來紀錄;電導系數是水在 25°C 溫度的電導率。
各向異性
有些物質會有各向異性(anisotropy) 的電導率,必需用 3 X 3 矩陣來表達(使用數學術語,第二階張量,通常是對稱的)。
⑵ 求解電路電導!很簡單白送分!
電導等於電阻的倒數,即D=1 / R。
圖中的數據是各電阻的電導數值,先換成相應的電阻值,即左上的電阻是(1 / 8)歐,
右上的電阻是(1 / 4)歐,左下的電阻是(1 / 2)歐,右下的電阻是(1 / 6)歐,
中間下方的電阻是(1 / 12)歐。
左上電阻和右上電阻是並聯的,它們並聯的總電阻是
R1=(1 / 8)*(1 / 4)/ [ (1 / 8)+(1 / 4)]=1 / 12歐。
右下、中間這兩個電阻是串聯的,它們串聯的總電阻是R2=(1 / 6)+(1 / 12)=1 / 4 歐。
左下電阻與R2是並聯的,它們並聯的總電阻是
R3=(1 / 2)*(1 / 4)/ [(1 / 2)+(1 / 4)]=1 / 6 歐
最後,R1和R3是串聯的。
可見,總電阻是R總=R1+R3=(1 / 12)+(1 / 6)=1 / 4歐
所以,所求的總電導是D=1 / R總=4 西門子(即D=4 S)
註:也可直接用電導來計算。(一般的人比較熟悉電阻的計算方式,所以我是先換成電阻再算電導)
⑶ 電路的導線的電導是什麼
電流方向,用右手定則判斷:大拇指指運動方向,四指指的是電流方向。
而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的方向用左手定則判斷:四指指電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為指受力運動的方向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⑷ 什麼是「電導」﹖
電導是用於表示某一種導體傳輸電流能力的強弱程度,是反映泄漏電流和空氣游離所引起的有功功率損耗的一種參數。電導的符號表示為S,單位是Siemens(西門子)。
本身結點電壓產生電流所通過的電導為自導,這個電流的方向一定是流出結點的,自電導總是正的,他等於連接於各結點支路電導之和。互導(互電導)總是負的,他等於連接於兩結點間支路的電導的負值。
(4)電路中電導擴展閱讀:
輸電線路中的電導
輸電的基本過程為創造條件使電磁能量沿著輸電線路的方向傳輸。線路輸電能力受到電磁場及電路的各種規律的支配。以大地電位作為參考點(零電位),線路導線均需處於由電源所施加的高電壓下。
架空輸電線路的電導,用來反映線路帶電時絕緣介質中,產生泄漏電流及導線附近空氣游離而產生有功功率損失。一般線路絕緣良好,泄漏電流很小,可以忽略不計,主要是考慮電暈現象引起的功率損耗。
⑸ 物理電路:電導與電阻的區別與聯系
電阻單位是Ω,電導率的單位是s,電阻值是電導率的倒數,s=1/Ω;以電導率為單位元件可以在電路中獨立使用,如果以電導率計算,應用歐姆定律,可以先轉換為阻值或直接 U=i/s。
⑹ 《電路》中電導串聯實際電路是
按照電阻串聯是其阻值相加,一個導體的阻值等於它的電導值的倒數,所以對應R1的電阻值應該是是其電導值的倒數,即1/G1,對應R2的阻值就是1/G2,因此,兩元件串聯後總阻值應該是1/G1 + 1/G2=(G1+G2)/G1*G2。
例如,兩個電導值為0.5s的導體串聯,相當於兩個電阻值為1/0.5=2Ω的電阻串聯,兩個2Ω電阻串聯總阻值為2+2=4Ω,兩個0.5s的導體串聯時阻值相當於(0.5+0.5)/(0.5×0.5)=1/0.25=4Ω。或者串聯後總電導為1/((G1+G2)/G1*G2)=G1*G2/(G1+G2)=0.25/1=0.25s,即阻值為4Ω。
⑺ 物理電路:電導G和電阻R的區別
1)電導G和電阻R,互為倒數;
2)電導,強調的是導電能力、電阻,強調的是阻礙電流的能力;
⑻ 物理電路:電導G和電阻R的區別
電路理論基礎中的G是電阻R的倒數,既是電導。
對於某一種導體允許電流通過它的容易性的量度:電阻的倒數,歐姆是測量電阻的單位,它就是歐姆的倒數表述導體導電性能的物理量,符號是G。
對於純電阻線路,電導與電阻的關系方程為G=1/R, 其中G為物體電導,導體的電阻越小,電導就越大,數值上等於電阻的倒數: G = 1/R。 在交流電路中電導定義為導納的實部(注意:不是電阻的倒數):Y = G + jB。電導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有所變化。
歐姆定律是R=U/I;其中, U是電壓, I是電流。
所以,可以得到歐姆電導定律的關系方程:G=I/U。
電導是用來反映泄漏電流和空氣游離所引起的有功功率損耗的一種參數。在輸電線路中,電導用來反映線路帶電時絕緣介質中產生泄漏電流及導線附近空氣游離而產生有功功率損失。
⑼ 請問電路中並聯電路的電導怎麼求
電導率(G)=電阻(R)的倒數
⑽ 在電路中電導和電阻有區嗎
沒有區別的,電導就是電阻的倒數,即
G=1/R G為電導,R 為電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