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源逆變和無源逆變的區別
有源逆變:
在逆變電路中,把直流電能經過直交變換,向交流電源反饋能量的變換電路稱之為有源逆變電路,通常是將直流電能轉換為50hz(或60hz)的交流電能並饋入公共電網,相應的裝置稱為有源逆變器。
無源逆變:
當交流側不與電網連接而直接接入負載(即把直流電逆變為某一頻率或可調頻率的交流電供給負載)
有源逆變與無源逆變的區別:
逆變電源就是把直流電逆變成交流電。有有源逆變也有無源逆變。比如說直流電壓,經過一個簡單的單相h型晶閘管橋,h的橫就是那個輸出,h的豎線上各有四個晶閘管,編號上12,下34,則分別開通14和23就得到正負相隔的輸出電壓和電流了,逆變電源的應用是很廣的,
無源逆變電路出端交流電能直接輸向用電設備的逆變電路。生產實踐中常要求把工頻交流電能或直流電能變換成頻率和電壓都可調節的交流電能供給負載,這就需要採用無源逆變電路。在電力電子電路中,除指明為有源逆變電路者外,均為無源逆變電路。
『貳』 無源逆變電路的換流方式
換流方式:
1、器件換流:利用全控器件的自關斷能力進行換流。全控型器件採用此換流方式。
2、電網換流:由電網提供換流電壓,只要把負的電網電壓加在欲換流的器件上即可。
3、負載換流:由負載提供換流電壓,當負載為電容性負載即負載電流超前於負載電壓時,可實現負載換流。
4、強迫換流:設置附加換流電路,給欲關斷的晶閘管強迫施加反向電壓換流稱為強迫換流。通常是利用附加電容上的能量實現,也稱電容換流。
逆變電路的開關狀態由加於其控制極的電壓信號決定,橋式電路的PN端加入直流電壓Ud,A、B端接向負載。當T1、T4打開而T2、T3關合時,u0=Ud;
相反,當T1、T4關合而T2、T3打開時,u0=-Ud,於是當橋中各臂以頻率 f(由控制極電壓信號重復頻率決定)輪番通斷時,輸出電壓u0將成為交變方波,其幅值為Ud。
重復頻率為f,其基波可表示為把幅值為Ud的矩形波uo展開成傅立葉級數得:uo=4Ud/π (sinwt+1/3 sin3wt+1/5 sin5wt+.)由式可見,控制信號頻率f可以決定輸出端頻率,改變直流電源電壓Ud可以改變基波幅值,從而實現逆變的目的。
『叄』 有源逆變與無源逆變的區別
逆變電源就是把直流電逆變成交流電。有有源逆變也有無源逆變。比如說直流電壓,經過一個簡單的單相H型晶閘管橋,H的橫就是那個輸出,H的豎線上各有四個晶閘管,編號上12,下34,則分別開通14和23就得到正負相隔的輸出電壓和電流了,建議樓主看電力電子學方面的書,比較基礎,然後看逆變電源方面的,
逆變電源的應用是很廣的,就我所接觸過的,有把太陽能的伏打電池(直流)逆變成交流,當作電源供電,也有通過逆變電路實現電池的放電(電池測試很重要的一節),還有一些專家級的補充,在逆變電源的書第一章一般都有介紹,
無源逆變電路
出端交流電能直接輸向用電設備的逆變電路。生產實踐中常要求把工頻交流電能或直流電能變換成頻率和電壓都可調節的交流電能供給負載,這就需要採用無源逆變電路。在電力電子電路中,除指明為有源逆變電路者外,均為無源逆變電路。
『肆』 有源逆變電路和無源逆變電路有何不同
兩種電路的不同主要是:
有源逆變電路的交流側接電網,
即交流側接有電源。
而無源逆變電路的交流側直接和負載聯接。
逆變電路採用三相橋式結構。由於採用負載換流方式,故橋中開關元件可採用普通晶閘管。其出端a、b、c經限流電感lа、lb和lc與公共電網聯結。此處三相電網作為逆變電路負載接受其饋入電能,橋中各晶閘管t1~t6均工作於開關狀態,採用相控方式(見電力電子電路)。各晶閘管的導通時刻由加到各門極脈沖的相位決定。逆變橋可視為按一定時序依次輪番通斷的
6隻開關。但在任何穩定導通狀態中,橋中只有兩支元件處於導通狀態(其餘為阻斷狀態)。例如在某一時刻有t1和t2導通,則有id=ia=-ic,即直流電流
id此時作為電網相電流ia和ic流向公共電網;而在另一時刻有t4和t5導通,則id=ic=-ia,由前述id為平滑連續直流電流。由於橋中各開關的輪番通斷,ia和ic均為交變方波。同理可知ib也為交變方波。由此可見,若門極脈沖的基本重復頻率保持與公共電網同步,則各相電流的重復頻率也必然與電網同步,這樣電網就得到由直流端提供的、由逆變電路轉換的交流功率。
當變換裝置交流側接在電網上,把直流電逆變成同頻率的交流電回饋到電網上去,稱為有源逆變。當變換裝置交流側和負載連接時,將由變換裝置直接給電機等負載提供頻率可變的交流電,這種工作模式稱為無源逆變。
有源逆變本質上是觸發角大於90度的整流,有源逆變的拓撲結構與整流一模一樣,只是當觸發角大於90度時整流電路的功率方向發生了變化,相當於實現了逆變功能。所以有源逆變的交流側一定需要電源。
『伍』 無源逆變電路和有源逆變電路有何不同
有源逆變電路是把交流低壓或220V通過改變頻率的方法,逆變成我們需要的電壓或電流。
無源逆變電路應是純逆變電路,它是將儲存在電瓶中的電能變成我們所需要的交流電源。
交流電源是現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插頭與插座指用來接上用來將市電提供的交流電,使家用電器與可攜式小型設備通電可使用的裝置。
『陸』 什麼叫有源逆變,無源逆變
有源逆變:
在逆變電路中,把直流電能經過直交變換,向交流電源反饋能量的變換電路稱之為有源逆變電路,通常是將直流電能轉換為50Hz(或60Hz)的交流電能並饋入公共電網,相應的裝置稱為有源逆變器。
無源逆變:
當交流側不與電網連接而直接接入負載(即把直流電逆變為某一頻率或可調頻率的交流電供給負載)
有源逆變與無源逆變的區別:
逆變電源就是把直流電逆變成交流電。有有源逆變也有無源逆變。比如說直流電壓,經過一個簡單的單相H型晶閘管橋,H的橫就是那個輸出,H的豎線上各有四個晶閘管,編號上12,下34,則分別開通14和23就得到正負相隔的輸出電壓和電流了,逆變電源的應用是很廣的, 無源逆變電路出端交流電能直接輸向用電設備的逆變電路。生產實踐中常要求把工頻交流電能或直流電能變換成頻率和電壓都可調節的交流電能供給負載,這就需要採用無源逆變電路。在電力電子電路中,除指明為有源逆變電路者外,均為無源逆變電路。
『柒』 無源逆變和有源逆變電路有何不同,舉例說明
無源逆變和有源逆變電路的區別表現在:連接形式不同、應用范圍不同。
1、連接形式不同
有源逆變是將逆變電路的交流側接到交流電網上,把直流電逆變成同頻率的交流電返送到電網。
無源逆變是逆變器的交流側直接接到負載,即將直流電逆變成某一頻率或可變頻率的交流電供給負載。
2、應用范圍不同
有源逆變應用於直流電機的可逆調速、繞線轉子非同步電機的串級調速、高壓直流輸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方面。
蓄電池、干電池、太陽能電池等直流電源向交流負載供電時,需要採用無源逆變電路。
工作原理
逆變電路採用三相橋式結構。由於採用負載換流方式,故橋中開關元件可採用普通晶閘管。其出端A、B、C經限流電感Lа、Lb和Lc與公共電網聯結。此處三相電網作為逆變電路負載接受其饋入電能,橋中各晶閘管T1~T6均工作於開關狀態,採用相控方式。
各晶閘管的導通時刻由加到各門極脈沖的相位決定。逆變橋可視為按一定時序依次輪番通斷的6隻開關。但在任何穩定導通狀態中,橋中只有兩支元件處於導通狀態(其餘為阻斷狀態)。
『捌』 無源逆變和有源逆變電路有何不同
兩種電路的不同主要是: 有源逆變電路的交流側接電網, 即交流側接有電源。 而無源逆變電路的交流側直接和負載聯接。
逆變電路採用三相橋式結構。由於採用負載換流方式,故橋中開關元件可採用普通晶閘管。其出端A、B、C經限流電感Lа、Lb和Lc與公共電網聯結。此處三相電網作為逆變電路負載接受其饋入電能,橋中各晶閘管T1~T6均工作於開關狀態,採用相控方式(見電力電子電路)。各晶閘管的導通時刻由加到各門極脈沖的相位決定。逆變橋可視為按一定時序依次輪番通斷的 6隻開關。但在任何穩定導通狀態中,橋中只有兩支元件處於導通狀態(其餘為阻斷狀態)。例如在某一時刻有T1和T2導通,則有id=iA=-iC,即直流電流 id此時作為電網相電流iA和ic流向公共電網;而在另一時刻有T4和T5導通,則id=ic=-iA,由前述id為平滑連續直流電流。由於橋中各開關的輪番通斷,iA和ic均為交變方波。同理可知iB也為交變方波。由此可見,若門極脈沖的基本重復頻率保持與公共電網同步,則各相電流的重復頻率也必然與電網同步,這樣電網就得到由直流端提供的、由逆變電路轉換的交流功率。
當變換裝置交流側接在電網上,把直流電逆變成同頻率的交流電回饋到電網上去,稱為有源逆變。當變換裝置交流側和負載連接時,將由變換裝置直接給電機等負載提供頻率可變的交流電,這種工作模式稱為無源逆變。
有源逆變本質上是觸發角大於90度的整流,有源逆變的拓撲結構與整流一模一樣,只是當觸發角大於90度時整流電路的功率方向發生了變化,相當於實現了逆變功能。所以有源逆變的交流側一定需要電源。
『玖』 無源逆變電路的換流方式有哪些
換流方式:
1、器件換流:利用全控器件的自關斷能力進行換流。全控型器件採用此換流方式。
2、電網換流:由電網提供換流電壓,只要把負的電網電壓加在欲換流的器件上即可。
3、負載換流:由負載提供換流電壓,當負載為電容性負載即負載電流超前於負載電壓時,可實現負載換流。
逆變電路的開關狀態由加於其控制極的電壓信號決定,橋式電路的PN端加入直流電壓Ud,A、B端接向負載。當T1、T4打開而T2、T3關合時,u0=Ud;
相反,當T1、T4關合而T2、T3打開時,u0=-Ud,於是當橋中各臂以頻率 f(由控制極電壓信號重復頻率決定)輪番通斷時,輸出電壓u0將成為交變方波,其幅值為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