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家對於硅麥怎麼看
你這個問題在13年提出來的,現在站在2020年也來展望一下未來的硅麥走向吧。權當MARK一下。
首先,因為硅麥特性,硅麥的銷量會越來越大,MEMS麥克風銷量逐步替代ECM麥克風,市場空間還是有的,因為進入這個市場的人多了,價格肯定是往下走的。對於硅麥性能要求不是太高的產品,除了服務外,價格是主要的競爭砝碼了。類似於其他行業,誰的供應鏈更有優勢,誰就能勝出。低端市場的洗牌是在所難免的。
其次,這個行業是靠專利、穩定質量、產能取勝的,如果沒有自己的技術,終究是替別人在教育市場。目前國內在這一領域的工程師人才也越來越多了,對於行業來說是好事,從另一方面來說,人員的流動,對於專利技術的泄漏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所以對於核心人才,多數公司是採取股權激勵或者分配股份的方式,以此留人。
最後,中美貿易的發生,讓國產硅麥的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銷量也會越來越大,這是好事,關鍵就在誰的交付能力越來越快。我跟好多的硅麥廠家接觸後,他們對於硅麥測試機的測試速度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我們的硅麥測試設備測試速度,他們還是很驚訝的。測試速度是我們跟他人的重要區別之一。
feel free to contact Endy (伯肯森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蘇州/上海)
② 雙向可控硅隔離驅動電路怎麼設計
供參考;
光電耦合器(簡稱光耦),是一種把發光元件和光敏元件封裝在同一殼版體內,中間通過電→光→電權的轉換來傳輸電信號的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光電耦合器可根據不同要求,由不同種類的發光元件和光敏元件組合成許多系列的光電耦合器。目前應用最廣的是發光二極體和光敏三極體組合成的光電耦合器。
光耦以光信號為媒介來實現電信號的耦合與傳遞,輸入與輸出在電氣上完全隔離,具有抗干擾性能強的特點。對於既包括弱電控制部分,又包括強電控制部分的工業應用測控系統,採用光耦隔離可以很好地實現弱電和強電的隔離,達到抗干擾目的。但是,使用光耦隔離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① 光耦直接用於隔離傳輸模擬量時,要考慮光耦的非線性問題;
② 光耦隔離傳輸數字量時,要考慮光耦的響應速度問題;
③ 如果輸出有功率要求的話,還得考慮光耦的功率介面設計問題。
③ 電子產品上面有耳機,眼也有麥克風,是什麼東西
一、麥克風的應用介紹
TWS耳機主動降噪功能的普及也帶動了降噪頭戴耳機的發展,支持主動降噪功能的產品愈來愈多,正在朝向如耳機能通話一樣的標准功能發展。而主動降噪效果最初所應用的產品也正是頭戴耳機,並且由於頭戴耳機體積可以容納更多固件配置,以及包耳式的佩戴方式,使其更能發揮主動降噪的效果。
從我愛音頻網近兩年的頭戴耳機拆解報告來看,實現主動降噪效果,主要是通過為耳機配備前後饋麥克風分別拾取環境噪音和耳機內噪音,協同降噪晶元運算,反方向發出抵消音波,其中降噪麥克風在中間起到了重要作用。
從拆解中發現,目前主動降噪耳機採用的麥克風單元主要分為ECM駐極體麥克風和MEMS硅麥,兩種產品各有優缺點。
新港電子ECM ANC降噪麥克風除被索尼旗下所有降噪耳機產品採用外,還被拜亞動力、OPPO、愛奇藝、HiVi惠威、233621、Haylou嘿嘍等旗下產品採用。新港電子MEMS硅麥產品也被應用到了許多品牌旗下的耳機產品上,包括華為、漫步者、Urbanista愛班、Linner聆耳、Anker等。
關於新港電子
新港電子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9月1日,是一家電聲產品專業製造商。主要從事聲學、感測器等精密零組件、智能傳輸器件的研發、製造和服務,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一流「元器件+半成品模組+整機」的整體解決方案。以前主要做日本及歐美市場,對於品質有著較高的要求,並重研發及新技術的投資。
新港電子08年開始給Sony供應ANC降噪麥克風,目前為止Sony的ANC耳機均採用新港電子產品。跟Sony合作的1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ANC應用的經驗;17年打造的首款ANC降噪硅麥被華為Type-C降噪耳機CM-Q3採用。近年來,新港電子通過合作一流客戶,逐漸形成了「小而精,精而優,優而強」的獨有特點,現已成為業內高端、特殊性能電聲器件供應商中的領先者。
④ 求教關於可控硅觸發電路設計相關知識
如果你只是控制電機的啟動與停止可以考慮以下方案
1.利用小型PLC與接近開關(或光電開關)組成控制系統,幾百塊錢,方便安全可靠!
2.有關555的使用,請看555集成電路應用800例(電子製作不可多得的珍藏)
http://soft1.wxdown.net:84/soft200604/555%BC%AF%B3%C9%B5%E7%C2%B7%D3%A6%D3%C3800%C0%FD.rar
3.關於TCA785,我看也可以考慮,我記得在數字電路大全-功率器件里有相關的資料,不妨去查一查!
為你提供TCA785等相關晶元的使用說明
下載地址:http://www.champion11.com/read.php?tid=28235
4.有關可控硅的典型應用請參閱:
http://www.ht-box.com/zgdz/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40
5.學習有關變頻器的相關知識,因為變頻器可以組成一個簡單的電機控制系統。相關學習請參考:
http://www.18ic.com/htm/instry/2006-2/24/2006_02_24_62.html
6.針對你所說的:「在觸電端加一個3V(假設)電壓,需要停止時,關端門極3V電壓,這樣是不是行?」
回答如下:
為了保證晶閘管電路能正常可靠地工作,觸發電路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一、觸發脈沖信號應有足夠的功率和寬度
為了使所有的元件在各種可能的工作條件下均能可靠的觸發,觸發電路所送出的觸發電壓和電流,必須大於元件門極規定的觸發電壓UGT與觸發電流IGT的最大值,並且留有足夠的餘量。另外,由於晶閘管的觸發是有一個過程的,也就是晶閘管的導通需要一定的時間,不是一觸即通,只有當晶閘管的陽極電流即主迴路電流上升到晶閘管的擎住電流IL以上時,管子才能導通,所以觸發脈沖信號應有一定的寬度才能保證被觸發的晶閘管可靠導通。例如:一般晶閘管的導通時間在6μs左右,故觸發脈沖的寬度至少在6μs以上,一般取20~50μs,對於大電感負載,由於電流上升較慢,觸發脈沖寬度還應加大,否則脈沖終止時主迴路電流還未上升到晶閘管的擎任電流以上,則晶閘管又重新關斷,所以脈沖寬度下應小於300μs,通常取1ms,相當廣50Hz正弦波的18°電角度。
二、觸發脈沖的型式要有助於是晶閘管導通時間的一致性
對於晶閘管串並聯電路,要求並聯或者串聯的元件要同一時刻導通,使兩個管子中流過的電流及 或承受的電壓及 相同。否則,由於元件特性的分散性,在並聯電路中使導通較早的元件 超出允許范圍,在串聯電路中使導通較晚的元件 超出允許范圍而被損壞,所以,針對上述問題,通常採取強觸發措施,使並聯或者串聯的晶閘管盡量在同一時間內導通。
三、觸發脈沖要有足夠的移相范圍並且要與主迴路電源同步
為了保證晶閘管變流裝置能在給定的控制范圍內工作,必須使觸發脈沖能在相應的范圍內進行移相。
同時,無論是在可控整流、有源逆變還是在交流調壓的觸發電路中,為了使每—周波重復在相同位置上觸發晶閘管,觸發信號必須與電源同步,即觸發信號要與主迴路電源保持固定的相位關系。否則,觸發電路就不能對主迴路的輸出電壓Ud進行准確的控制。逆變運行時甚至會造成短路事故,而同步是由相主迴路接在同一個電源上的同步變壓器輸出的同步信號來實現的。
所以你提供3V電流,而沒有提到電流,不能確保一定可以,但是如果你提供5V電壓,再加上400mA左右的電流,一般的可控硅都可以可靠導通了!
⑤ 可控硅BTA41或BTA40,用作家庭電路中作開關用怎麼樣設計這個電路圖請手幫忙,謝謝!
可控硅的特性要知道,不管BTA41或BTA40,其中有一腳為控制極,掌握好控制極,開關,調光,調速都可以。你當開關用時控制極連接一個電阻加開關就行。電阻大小同輸出電壓有關。一般市場調光開關就是這樣,這叫小開關控制大電流。
⑥ 請問有誰知道半導體MEMS的工作原理
MEMS壓力感測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及應用技術 MEMS是指集微型壓力感測器、執行器以及信號處理和控制電路、介面電路、通信和電源於一體的微型機電系統。 MEMS壓力感測器可以用類似集成電路(IC)設計技術和製造工藝,進行高精度、低成本的大批量生產,從而為消費電子和工業過程式控制制產品用低廉的成本大量使用MEMS感測器打開方便之門,使壓力控制變得簡單易用和智能化。
MEMS壓力感測器原理:
目前的MEMS壓力感測器有硅壓阻式壓力感測器和硅電容式壓力感測器,兩者都是在矽片上生成的微機械電子感測器。硅壓阻式壓力感測器是採用高精密半導體電阻應變片組成惠斯頓電橋作為力電變換測量電路的,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較低的功耗,極低的成本。惠斯頓電橋的壓阻式感測器,如無壓力變化,其輸出為零,幾乎不耗電。
MEMS硅壓阻式壓力感測器採用周邊固定的圓形的應力杯硅薄膜內壁,採用MEMS技術直接將四個高精密半導體應變片刻制在其表面應力最大處,組成惠斯頓測量電橋,作為力電變換測量電路,將壓力這個物理量直接變換成電量,其測量精度能達0.01%~0.03%FS。硅壓阻式壓力感測器結構如圖3所示,上下二層是玻璃體,中間是矽片,矽片中部做成一應力杯,其應力硅薄膜上部有一真空腔,使之成為一個典型的絕壓壓力感測器。應力硅薄膜與真空腔接觸這一面經光刻生成如圖2的電阻應變片電橋電路。當外面的壓力經引壓腔進入感測器應力杯中,應力硅薄膜會因受外力作用而微微向上鼓起,發生彈性變形,四個電阻應變片因此而發生電阻變化,破壞原先的惠斯頓電橋電路平衡,電橋輸出與壓力成正比的電壓信號。
傳統的機械量壓力感測器是基於金屬彈性體受力變形,由機械量彈性變形到電量轉換輸出,因此它不可能如MEMS壓力感測器那樣做得像IC那麼微小,成本也遠遠高於MEMS壓力感測器。相對於傳統的機械量感測器,MEMS壓力感測器的尺寸更小,最大的不超過1cm,使性價比相對於傳統「機械」製造技術大幅度提高。
⑦ 電路設計,雙向可控硅觸發電路,MOC3063,MOC3061,MOC3041系列. 哪位大神能詳細的說明以下幾個問題,高分請教
電阻計算方式是電網電壓峰值除以3063的ITSM (一般是1A),即220*1.414/1=311,一般取330歐
⑧ 導電硅膠按鍵存在電阻,如何設計按鍵電路
低電平不一定需要0v的呀,某些MCU只要電壓低於0.8v就會判斷為低電平的,具體的值看你的回MUC要求。
電源上拉答10k左右的電阻,在通過按鍵接地。按下按鍵時,電源電壓被10k電阻和100左右的按鍵電阻分壓。電壓比為10/0.1 ,判斷為低電平沒問題了。
⑨ 電路創新設計高手給幾個方案
那就要用完全不延時的、靈敏度超前、手感空前的下一代鍵盤,國際市場上還沒有商品,終將要出現!
如果你能將其送上2010年上海世博會、每年的德國漢諾威信息展覽會、每年8月份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IFA,可以借用。
中國人在1982年提出的,本人下崗,就不堅持了,昨天還有西洋人來參觀過,向他展示了核心圖紙,全模擬計算機控制的,關鍵材料國產。
這就是宣傳奧運,展現中國的實力!
這個鍵盤吧
樓上說的是1980年時期的IBM公司286型、386型號計算機用的鍵盤,是機械鍵盤,當時都是原裝進口,後來國內基本未生產過,現在有少量走私的舊機械鍵盤,比普通鍵盤要貴很多,其結構合理,製作成本高,舊的可以是50元一個,新的一般要上千元為公道。
相比之下,現在的鍵盤都是低成本製造,就普通的花膠(指的是透明或半透明和軟的膠,硅橡膠就是其中一種,薄膜接觸鍵盤內部用的結構件,產生鍵向上復位彈力,將所有的鍵結構連接在一起)而已。
昨天,一個有長期工作經驗的斯坦福大學畢業的碩士到本人家裡來作客,這個西洋人能明白本人的下一代鍵盤的性能。
你上網路檢索就是了。
國際上還沒有商品,其造價一萬元還下不來,作為奢侈品合適,是中國創新核心價值的體現,是創意設計和產業結構轉型的範例,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獨立創新的象徵,具有明確的和不可替代的政治含義。
打的是品牌,就是要強勢展現,要做高端市場。
國內的聯想、騰訊、新浪等等CEO自己不做,本人也不會認真做這些活,點到就可以了。
如果有人能將其送上2010年上海博覽會、每年的德國漢諾威信息展覽會、每年8月份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IFA,本人可以自費製造,國內的專用鍵盤製造商和普通鍵盤製造商都參加這些展覽會,他們只關心訂單,無所謂企業文化,本人何必認真?
那個西洋碩士能當場看懂本人的鍵盤控制模擬計算機的局部單元部分,現在國內名牌大學的對口專業博士後卻不懂,本人何必較真?
如果毛澤東、周恩來在世,一定有生機。現請示僑辦主任。
西洋人的精髓,亞洲人能吃透嗎?
他宣傳了中國在鋼琴上的創新了嗎?
他將中國人製造的原型帶到國際音樂會上和國際樂器展覽會上了嗎?
是否愛國、是否堅持原則、有無民族氣節,一測試就暴露無遺了!
這要產生鍵盤完整的標准、新的演奏方法、律制、音效的變革等等。
本人對到中國的外國樂器人士、工程技術人員面對面地宣傳中國的獨創,叫板歐美人士!
鋼琴的質量主要取決於哪個零件的質量
這是整體質量所決定的。
各部分的木材處理的工藝、費用。
基本結構就決定了音質,例如音板、琴弦、鋼骨架、梁的結構方式,這就是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工業基礎、文化積淀,企業的核心技術,不是實行各種技術標准,花上2萬元一天請西方的鋼琴技師就能學到的,例如,國際上有鋼琴技師協會,那裡的技師都花錢請來,而真本事是學不到的。
中國人都在國外鋼琴企業見到人家的擊弦機構、鍵盤是在消聲室內調整的,國內就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技師也沒有這個水平和耐心,而且中國加工質量也犯不著再修整。
就算是國外生產的鋼琴,你踩下踏板,壓制弦的振動,都能聽見擊弦機構、鍵盤的沖擊噪音,你平時不在意而已。而且,不同的擊鍵力度和擊鍵方式,這個噪音的特點和大小也在變化之中。
現在中國的琴錘國家標准就十分簡單,更不要提擊弦機構、鍵盤的標准了,如何制定完善的標准,研製出完整的檢測儀器,這就要看××××****洋&&&&同志的改革魄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