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分布式電路

分布式電路

發布時間:2021-12-01 22:38:26

❶ 輸電線路的分布式等值能應用於很長的線路(超過1公里)。對嗎

看你用來干什麼,如果是計算穩態潮流和機電暫態過程,就是幾百公里也用集中參數等值。如果計算雷電波,很短的都要用分布參數。

❷ 什麼叫分布式電力系統

分布式發電指的是在用戶現場或靠近用電現場配置較小的發電機組(一般低於30MW),以滿足特定用戶的需要,支持現存配電網的經濟運行,或者同時滿足這兩個方面的要求。
這些小的機組包括燃料電池,小型燃氣輪機,小型光伏發電,小型風光互補發電,或燃氣輪機與燃料電池的混合裝置。由於靠近用戶提高了服務的可靠性和電力質量。技術的發展,公共環境政策和電力市場的擴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分布式發電成為新世紀重要的能源選擇。

優點一:
通過分布式發電和集中供電系統的配合應用有以下優點:
分布式發電系統中各電站相互獨立,用戶由於可以自行控制,不會發生大規模停電事故,所以安全可靠性比較高;

優點二:
分布式發電可以彌補大電網安全穩定性的不足,在意外災害發生時繼續供電,已成為集中供電方式不可缺少的重要補充;

優點三:
可對區域電力的質量和性能進行實時監控,非常適合向農村、牧區、山區,發展中的中、小城市或商業區的居民供電,可大大減小環保壓力;

優點四:
分布式發電的輸配電損耗很低,甚至沒有,無需建配電站,可降低或避免附加的輸配電成本,同時土建和安裝成本低;

優點五:
可以滿足特殊場合的需求,如用於重要集會或慶典的(處於熱備用狀態的)移動分散式發電車;

優點六:
調峰性能好,操作簡單,由於參與運行的系統少,啟停快速,便於實現全自動。

❸ 分布式發電與微電網技術的目錄

第1章 從分布式發電到微電網 1
1.1 分布式發電 1
1.1.1 分布式發電的概念 1
1.1.2 分布式發電技術 2
1.1.3 分布式發電並網技術 3
1.1.4 分布式發電的研究與發展 4
1.2 微電網 5
1.2.1 微電網的概念 5
1.2.2 微電網技術 6
1.2.3 微電網的研究與發展 7
第一部分 分布式發電
第2章 典型分布式電源 11
2.1 概述 11
2.2 太陽能光伏發電 11
2.2.1 光伏發電基本原理 11
2.2.2 光伏電池數學模型 12
2.2.3 光伏發電功率特性 15
2.2.4 光伏發電運行失配現象及機理 17
2.3 風力發電 21
2.3.1 風力發電基本原理 21
2.3.2 風力發電機分類 22
2.3.3 感應發電機型風電機組 23
2.3.4 雙饋恆頻型風電機組 25
2.3.5 直驅型風電機組 30
2.4 燃料電池發電 34
2.4.1 燃料電池發電基本原理 34
2.4.2 PEMFC數學模型 38
2.4.3 PEMFC運行特性 40
2.5 微型燃氣輪機發電 40
2.5.1 微型燃氣輪機發電系統 41
2.5.2 微型燃氣輪機動態數學模型 44
2.5.3 微型燃氣輪機運行特性 45
2.5.4 不同結構MT運行特點比較 46
第3章 分布式電源並網及控制 48
3.1 概述 48
3.2 光伏發電並網及控制 48
3.2.1 並網系統描述 48
3.2.2 並網方式 49
3.2.3 並網控制策略 52
3.3 風力發電並網及控制 54
3.3.1 並網方式 54
3.3.2 控制系統 61
3.4 燃料電池發電並網及控制 70
3.4.1 並網系統結構 71
3.4.2 並網控制策略 72
3.5 微型燃氣輪機發電並網及控制 74
3.5.1 並網系統結構 74
3.5.2 系統建模 74
3.5.3 控制方式 76
第4章 含分布式發電的配電網潮流計算 78
4.1 概述 78
4.2 傳統配電網數學模型 78
4.3 傳統配電網潮流計算方法 79
4.3.1 牛頓類潮流計算方法 79
4.3.2 母線類潮流計算方法 80
4.3.3 支路類潮流計算方法 81
4.3.4 3類潮流演算法的比較 83
4.4 分布式電源在潮流計算中的節點處理方法 84
4.5 含分布式發電的配電網潮流計算方法 87
4.6 算例分析 88
第5章 分布式電源在配電網中的優化配置 93
5.1 概述 93
5.2 分布式電源的選址和定容 94
5.2.1 目標函數 94
5.2.2 約束條件 95
5.3 基於圖示的優化配置方法 95
5.3.1 功率分布 95
5.3.2 饋線電壓分布 97
5.3.3 目標函數與約束條件 99
5.4 基於「功率圓」的優化配置方法 101
5.4.1 假設條件與目標函數 101
5.4.2 功率圓 102
5.4.3 DG最佳接入位置 103
5.4.4 算例分析 106
第二部分 微電網
第6章 微電網概況 112
6.1 概述 112
6.1.1 微電網產生的背景 112
6.1.2 微電網的定義 112
6.1.3 微電網的典型結構 113
6.1.4 微電網的特點 114
6.1.5 儲能技術 116
6.2 國內外發展現狀 118
6.2.1 國外微電網的發展現狀 118
6.2.2 國內微電網的發展形勢 122
第7章 微電網管理與控制 125
7.1 微源介面類型 125
7.2 微電網基本控制策略 127
7.2.1 微電網控制的特殊性 127
7.2.2 主從控製法 129
7.2.3 對等控製法 129
7.3 典型主從控製法介紹 131
7.3.1 微電源控制器 131
7.3.2 中央控制器 135
第8章 孤島型微電網 143
8.1 孤島效應 143
8.2 孤島檢測的基本問題 144
8.2.1 注意事項 144
8.2.2 檢測標准 144
8.2.3 測試電路 145
8.2.4 基本原理 145
8.2.5 檢測盲區 147
8.3 孤島檢測方法 148
8.3.1 基於通信的孤島檢測方法 148
8.3.2 基於同步發電機的本地孤島檢測方法 149
8.3.3 基於逆變器的本地孤島檢測方法 150
8.3.4 各種孤島檢測方法的比較 156
第9章 市場環境下的微電網 157
9.1 微電網參與市場 157
9.2 競價流程 158
9.3 MCP規則 158
9.4 MCP理論 158
9.4.1 單邊競價市場 159
9.4.2 雙邊競價市場 160
9.5 案例分析 160
9.5.1 需求恆定時的線性供給競價 161
9.5.2 需求線性變化時的線性供給競價 162
9.6 對電力市場的影響 164
附錄1 分布式發電IEEE1547技術標准主要內容(中英文對照) 165
附錄2 其他分布式發電相關技術標准 178
參考文獻 182

❹ 均流電路工作原理

Droop法均流開關電源變換技術(圖)
作者: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五一○所 劉克承 王衛國 郭祖佑 日期:2006-1-1
對Droop法均流變換技術做了理論分析,建立了並聯供電的熱備份開關變換器的電路模型,進行了電路分析並給出了驗證結果
引言
航天用電源系統的發展方向之一是用分布式電源系統代替集中式電源系統,其好處是使供配電系統設計簡化,提高系統的整體可靠性。在分布式供配電系統中應用的DC/DC變換器為了進一步提高自身可靠性,一般採用並聯備份方式,形成可靠性並聯系統。
國內目前星上應用的DC/DC變換器常用的並聯備份方式為冷備份方式(主份承擔全部輸出功率,主份出現故障,需遙控指令進行主備份切換)、溫備份方式(主份承擔全部輸出功率,主份出現故障,備份自動輸出工作)。
國外有資料表明,電子元器件在工作溫度超過50℃時的壽命是常溫25℃時的1/6,或者說電子元器件的失效率隨溫度升高大大增加。為了更進一步提高 DC/DC變換器工作壽命和可靠性,主要影響DC/DC變換器壽命的功率器件要合理設計使用工作應力,在並聯供電系統中實現熱備份方式(主備份同時工作, 各承擔部分輸出功率)。
本文主要通過對Droop法DC/DC變換器並聯均流技術的研究,設計了一種基於反激式電路拓撲的兩個DC/DC變換器並聯輸出的均流變換器。
單端反激電路的電路拓撲及工作原理
• 電路拓撲

圖1 反激式變換器

反激式變換器是在基本Buck-Boost變換器中插入變壓器形成的,線路組成見圖1所示。變壓器原邊繞組其實是充當一個儲能電感的作用,後文將敘述到初級電感量的設計將影響到反激式變換器的工作模式。

電路工作的第一階段是能量存儲階段,此時開關管Tr導通,原邊繞組電流Ip的線性變化遵循式(1)。

(1)

電路工作的第二階段是能量傳送階段,此時開關管Tr關斷,原邊電流為零,副邊整流二極體D導通,出現感生電流。並且按照功率恆定原則,副邊繞組安匝值與原邊安匝值相等。副邊繞組電流Is遵循式(2)。

(2)

其中為副邊繞組電壓,為變壓器副邊的等效電感。
• 電路工作模式

(1)工作模式改變的條件

如圖1所示的變換器,設開關管導通占空比為D1,二極體導通占空比為D2,工作周期為Ts,按穩態電感電流增量相等原則有:

(3)

連續模式時,D1期間(開關管導通,二極體截止)存儲在L上的能量在D2期間(開關管截止,二極體導通)沒有完全放完,故有:

(4)

不連續模式時,D1期間(開關管導通,二極體截止)存儲在L上的能量在小於D2期間(開關管截止,二極體導通)已完全放完,故有:

(5)

從而可以推導臨界連續的條件是:
D1+D2=1且每周期開始時的IP=0
故有:

(6)

其中,Lc為臨界連續的電感值。
代入式(3)有:

(7)

利用狀態空間平均法可以建立CCM模式下的反激變換器的小信號模型,如圖2所示。

圖2 CCM模式下的反激變換器的小信號模型

從中可以導出開環輸出阻抗為:

(8)

其中

由式(8)可以看出,對設計好的Buck-Boost變換器,其輸出阻抗僅為開關管導通比的函數。通過PWM控制開關管的導通占空比D,就可以控制變換器的開環輸出阻抗。
Droop法均流原理
分布式電源系統並聯使用的好處是可以實現電源模塊化和標准化系統設計,可以實現冗餘設計,提高系統的可靠性。但同時要求並聯的電源之間採取均流(Current-sharing)措施,以保證並聯電源模塊之間的電流應力和熱應力均勻分配。
Droop法又叫改變輸出內阻法、斜率控製法、電壓下垂法、外特性下垂法、輸出特性斜率控製法,線路簡單,易於實現;均流精度不高,適用於電壓調整率要求不高的並聯系統。

圖3 開關電源電路模型

圖4 開關電源的輸出曲線
如圖3所示的單個開關電源,它的輸出特性曲線如圖4所示,其輸出電壓Vo與負載電流Io的關系為:

(9)

圖5 兩台開關電源並聯的電路模型
當兩台開關電源按圖5並聯時,每個開關電源的負載電流為:

(10)

(11)

其中

圖6 並聯後開關電源的外特性斜率
從圖6顯見,外特性斜率小(即輸出阻抗小)的電源,分配電流的增長量比外特性斜率大的電源增長量大。
Droop法實現均流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電流反饋調節每個變換器的外特性斜率,使並聯變換器的輸出阻抗接近一致,從而達到輸出均流。
由前文所述,反激電路的輸出阻抗為開關管導通占空比的函數,因此用反激電路實現Droop法均流的途徑,應該通過電流檢測信號控制開關管導通占空比來實現,或者說電流檢測信號要參與PWM控制。
本文用Droop法設計了兩個12V輸出的並聯DC/DC變換器,結構如圖7所示,技術指標要求如下。

圖7 Droop法均流DC-DC設計原理框圖
輸入電壓:17V~32VDC;
輸出電壓:12VDC;
輸出最大功率:30W;
工作頻率:200kHz。
電壓調整率:小於±3%;
負載調整率:小於±3%;
效率:大於70%;
紋波:於70mV。
設計結果
● 負載調整率
本文研究的反激式變換器的輸出方式是離線式設計,而且電壓采樣信號沒有從輸出端直接采樣,而是採用了磁隔離采樣技術。這種設計可以不藉助啟動隔離電 路和隔離驅動電路而實現離線式輸出,線路簡單,但帶來的缺點是負載調整率做不到很高。理論上很難把負載調整率做到±5%,有關文獻介紹這種 設計(輸出12V,電流從0.1~0.3A變化)可以實現的負載調整率±3%,本設計經過一些有效的措施,使得負載調整率在負載電流從 0.1~1.3A變化時達到±3%。
1. 變壓器耦合

由於電壓采樣信號是通過變壓器電壓采樣信號繞組耦合輸出電壓變化信號得到的,故信號耦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輸出電壓負載調整率的好壞。經過反復試驗,得到兩點實踐經驗:
1. 變壓器的繞制採用「三明治」式繞法,即初級繞組先繞一半,再繞次級繞組,繞後再將初級繞組剩餘的匝數繞完,將次級繞組包裹在裡面,這樣漏感最小,見圖8所示。

圖8 變壓器的繞制方法

2. 輸出繞組和電壓采樣繞組並繞以實現最佳耦合效果。
2. 工作模式

經過試驗發現,電路工作模式的不同對負載調整率影響也很大。當電路設計原邊電感較大,工作於連續模式(CCM)時,使得負載變化引起的電流信號(峰值電感電流)波形斜率比較平(變化率小),影響輸出電壓負載調整率;而電路工作於不連續模式(DCM)時,又影響效率。

所以經過反復試驗,電路設計原邊電感適中(變壓器初級匝數調整為6匝),電路工作於臨界連續模式,結果對輸出電壓負載調整率有一定改善。
3. 電壓采樣信號

試驗中還發現,減小電壓取樣繞組的輸出阻抗等效於對電壓采樣信號有一定的放大效果,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輸出電壓負載調整率,如圖9所示。

圖9 減小電壓取樣繞組的輸出阻抗可改善輸出電壓負載調整率
結論
根據本文的有關研究和討論,以及結合設計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解決,所設計的單端反激熱備份均流開關電源性能比較好,各項輸出參數見表1。

表1
兩個並聯DC-DC變換器的均流結果見圖10。

圖10 兩個並聯DC-DC變換器的均流結果
從結果來看,由於DC/DC1的輸出阻抗小於DC/DC2的輸出阻抗,穩態調整的結果DC/DC1的輸出電流始終大於DC/DC2 的輸出電流,輸出電流的不平衡度為12.78%左右。
可以通過串聯電阻調節DC/DC1的輸出阻抗,能進一步降低不平衡度,但這樣一來輸出效率下降,二來導致輸出負載調整率增大。
從設計結果看,基本實現了熱備份DC/DC輸出,整體效率和各項指標比較好地達到了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 張占松,蔡宣三著.開關電源的原理與設計.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9
2. 周志敏,周紀海著.開關電源實用技術設計與應用.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3.8
3. Marty Brown著, 徐德鴻,沈旭,楊成林,周鄧燕譯. 開關電源設計指南.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1
4. 北京半導體器件五廠. 最新開關集成穩壓器數據應用手冊
5. 劉樹棠譯.信號與系統(第二版).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1999.11
6. Gene F.Franklin [美]J.David Powell,Abbas Emami-Naeini著. 動態系統的反饋控制. 朱齊丹,張麗珂,原新等譯. 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5

❺ 什麼是集中式/分布式母線保護

集中式微機母線保護將各個連接元件的交流、直流迴路均引至主控制室的母線保護屏上,微機型母線保護對電流、電壓以及開關量進行處理,轉換為數字量,根據一定的演算法進行計算、判斷及處理。

集中式微機母線保護是從常規母線保護發展而來,簡化了迴路,增強了自檢功能,完善了保護判據及CT飽和檢測判據,有較高的靈活性及擴展性。但是近年來,隨著無人值班的變電站的出現和變電站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對保護下放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它可以節省投資。集中式微機母線保護依然要將每個連接元件的CT、電壓互感器(VT)、隔離開關輔助接點以及開關的跳閘接點接入母線保護屏內,位於主控制室。由於主控制室與開關場距離較遠,需要大量電纜。二次迴路十分復雜,給現場運行、維護帶來很多困難。此外,從變電站的建設和發展來看,變電站的最終規模不可能一次完成,有時母線的接線形式也可能發生變化。例如,母線的主接線從雙母線變成雙母線單分段。這類要求對運行的變電站來說是十分麻煩的事。分布式母線保護則能夠很好地適應上述要求因而備受關注。

分布式微機母線保護是將傳統的集中式母線保護分散成若干個(與被保護母線的迴路數相同)母線保護單元,分散裝設在各迴路保護屏上,各保護單元用計算機網路聯接起來,每個保護單元只輸入本迴路的電流量,將其轉換成數字量後,通過計算機網路傳送給其它所有迴路的保護單元,各保護單元根據本迴路的電流量和從計算機網路上獲得的其它所有迴路的電流量,進行母線差動保護的計算,如果計算結果證明是母線內部故障則只跳開本迴路斷路器,將故障的母線隔離。在母線區外故障時,各保護單元都計算為外部故障均不動作。這種用計算機網路實現的分布式母線保護原理,比傳統的集中式母線保護原理有較高的可靠性。因為如果一個保護單元受到干擾或計算錯誤而誤動時,只能錯誤地跳開本迴路,不會造成使母線整個被切除的惡性事故,這對於具有超高壓母線的系統樞紐非常重要。

集中式微機母線保護在微機母線保護發展初期是必經之路,它為分布式微機母線保護提供了大量的研究、運行經驗。分布式微機母線保護無疑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❻ 電力系統中分布式電源(DG)的 hunting behavior 什麼意思

這是優化演算法里的詞吧,跟DG沒有關系,通常在進行DG優化配置時用到了優化演算法,然後選擇了一個帶有Hunting Behavior(覓食行為)環節的演算法。
這類優化演算法主要是模擬動物的Hunting Behavior(覓食行為)來提出解的搜索策略,從而實現最優解的搜索,什麼企鵝優化,蟻群優化,都有這么個「Hunting Behavior」的概念。。。

❼ 分布式電阻

分布式電阻不是一種特殊的電阻,平時我們見到的電路板上的電阻那是集總參數的電阻,就是電阻完全集中在一個點上,分布式電阻不是集總參數的,比如集成電路里的硅基片,這整個矽片就是一個分布式電阻,通常是寄生的,計算時要比集總參數的復雜

❽ 集總參數電路和分布參數電路怎麼區分

集總電路

集總電路(Lumped circuit):在一般的電路分析中,電路的所有參數,如阻抗、容抗、感抗都集中於空間的各個點上,各個元件上,各點之間的信號是瞬間傳遞的,這種理想化的電路模型稱為集總電路。
這類電路所涉及電路元件的電磁過程都集中在元件內部進行。用集總電路近似實際電路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是實際電路的尺寸要遠小於電路工作時的電磁波長。
對於集總參數電路,由基爾霍夫定律唯一地確定了結構約束(又稱拓撲約束,即元件間的聯接關系決定電壓和電流必須遵循的一類關系)。
★以下為【科學男孩】編輯:
集總參數元件是指有關電、磁場物理現象都由元件來「集總」表徵。在元件外部不存在任何電場與磁場。如果元件外部有電場,進、出端子的電流就有可能不同;如果元件外部有磁場,兩個端子之間的電壓就可能不是單值的。集總(參數)元件假定:在任何時刻,流入二端元件的一個端子的電流一定等於從另一端流出的電流,且兩個端子之間的電壓為單值量。由集總元件構成的電路稱為集總電路,或稱具有集總參數的電路。
分布參數電路
分布參數電路
distributed parameter
在集總參數電路中,實際電路參數具有分布性,必須考慮參數分布性的電路,稱為分布參數電路. 又稱為高速電路,是指傳輸線的長度與工作波長可相比擬,需用分參數電路來描述的電路.
典型的分布參數電路是傳輸線(transmission line ) .

❾ 分布式光伏發電原理

分布式光伏發電原理以及應用詳解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時間:2016-03-23 10:41:27 作者:

一、分布式光伏發電概述

光伏發電是指利用太陽能光伏電池把太陽輻射能直接轉化成電能的發電方式。光伏發電是當今太陽能發電的主流,所以,現在人們通常說的太陽能發電主要是指光伏發電。

分布式光伏發電特指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運行方式以用戶側自發自用、多餘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徵的光伏發電設施。

分布式光伏發電遵循因地制宜、清潔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則,充分利用當地太陽能資源,替代和減少化石能源消費。

分布式光伏發電是一種新型的、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發電和能源綜合利用方式,它倡導就近發電,就近並網,就近轉換,就近使用的原則,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同等規模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同時還有效解決了電力在升壓及長途運輸中的損耗問題。

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是建在城市建築物屋頂的光伏發電項目。該類項目必須接入公共電網,與公共電網一起為附近的用戶供電。

二、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構成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構成主要包括:

1.太陽能電池組件2.保護裝置3.電路4.逆變器5.電網介面

太陽能電池組件:它是光伏系統中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把太陽能轉化成電能。

逆變器:將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的設備。由於太陽能電池組件產生的電為直流電,而實際應用過程中絕大部分負載都是交流負載,因此需要此裝置將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以供負載使用。

三、分布式光伏發電下特點

(一)、輸出功率相對較小。一般而言,一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容量在數千瓦以內。與集中式電站不同,光伏電站的大小對發電效率的影響很小,因此對其經濟型的影響也很小,小型光伏系統的投資收益率並不會比大型的低。

(二)、污染小,環保效益突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發電過程中,沒有雜訊,也不會對空氣和水產生污染。

(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環節局地的用電緊張狀況。但是,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能量密度相對較低,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功率僅約100瓦,再加上適合安裝光伏組件的建築屋頂面積有限,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電緊張問題。

(四)、可以發電用電並存。大型地面電站發電是升壓接入輸電網,僅作為發電電站而運行;而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接入配電網,發電用電並存,且要求盡可能地就地消納。

四、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應用

1.工業應用

特別是在用電量比較大、網購電比較高的工廠,通常廠房屋頂面積很大,屋頂開闊平整,適合安裝光伏陣列;同時由於用電負荷較大,分布式光伏發電可以做到就地消納,抵消一部分網購電量,從而節省用戶的電費。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工業應用

2.商業應用

與工業區的作用效果雷士,不同之處在於商業建築多為水泥屋頂,更有利於安裝光伏陣列,但是往往對建築美觀性有要求,按照商廈、寫字樓、酒店、會議中心等服務業的特點進行安裝。用戶負荷性一般表現為白天較高、夜間較低,能夠較好的匹配光伏發電的特性。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工業應用

3.居民應用

居民區有大量的可用屋頂,包括自有住宅屋頂、蔬菜大棚、魚塘等,居民區往往處在公共電網的末梢,電能質量較差,在居民區建設分布式光伏系統可提高用電保障率和電能質量。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居民應用

五、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政策與如何獲得補貼

國家針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出台了「度電補貼政策」,就是按照光伏系統所發出的電量進行補貼,其特點是「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即自發自用的光伏電量不做交易,國家按照自用電量給與補貼,富餘上網電量除了電網企業支付的脫硫燃煤火電機組上網標桿電價外,也享受國家的度電補貼,目前的補貼標準是每度電補貼0.42元。

電網企業負責指導項目單位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並網運行調試和驗收,與項目單位簽訂購售電合同。電網企業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全部發電量和上網電量分別計量,對全部發電量向項目單位轉付國家補貼資金,上網電量由電網企業按照當地脫硫燃煤火電標桿電價收購。

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申請

1.申請范圍

項目發電就地利用,10千伏及以下接入,單並網店容量不超過6兆瓦。

2.申請並網流程

分布式光伏項目業主准備好相關資料後,向地市或縣級電網公司客戶服務中心提出接入申請,項目業主向客戶服務中心提出並網驗收和調試申請,電網企業將完成電能計量表裝置安裝、購售電合同及調試協議簽訂、並網驗收及調試工作、之後項目即可並網發電。

3.自然人和法人申請分布式並網分別需要如下資料:

(1)自然人申請需提供資料:經辦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戶口本、房產證等項目合法性支持文件。

(2)法人申請需提供資料:1.經辦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和法人委託書原件。2.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土地證等項目合法性支持文件。3.政府投資主管部門同意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批復(需批准項目)。4.項目前期工作相關資料。

相關閱讀

分布式光伏發電原理應用以及補貼政策全解

中國分布式光伏市場究竟期待什麼?

責任編輯:陳卓陽

❿ 分布參數電路和極性參數的區別

一、兩者的實質不同:

1、分布參數的實質:分布參數模型中至少有一個變數與空間位置有關,所建立的模型對於穩態模型為空間自變數的常微分方程,對於動態模型為空間、時間自變數的偏微分模型組成電路模型的元件,都是能反映實際電路中元件主要物理特徵的理想元件。

2、極性參數的實質:集中參數模型中模型的各變數與空間位置無關,而把變數看作在整個系統中是均一的,對於穩態模型,其為代數方程,對於動態模型,則為常微分方程。

二、兩者之間不同的迴路:

1、參數分布電路:屬於長線路電路。

2、極性參數電路:短路。

三、三種系統的不同特點:

1、分布參數系統的特點:在分布參數控制系統中引入反饋的問題也比集中參數系統復雜得多。在大多數情況下,控制器和檢測裝置都採用集中參數類型,所以對於分布式參數系統很難實現完全狀態反饋或輸出反饋,系統的能控性和能觀性都比較弱。分布式參數控制系統的綜合設計問題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

2、極性參數:實際電路的尺寸遠小於其工作頻率所對應的波長。

閱讀全文

與分布式電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oost電路原理 瀏覽:225
飛塗外牆防水膠怎麼樣 瀏覽:8
如何查詢百邦維修進度 瀏覽:742
廣東gf防水材料多少錢一公斤 瀏覽:348
膠州仿古傢具市場在哪裡 瀏覽:249
汽車水泵保修期限 瀏覽:101
贛州市哪裡回收舊家電 瀏覽:293
深圳市邸高家居 瀏覽:539
房屋漏水物業如何維修 瀏覽:54
前鋒熱水器瀘州維修點 瀏覽:768
電動車維修技巧免費視頻教程全集 瀏覽:449
電影里的智能家居 瀏覽:277
塔吊維修怎麼寫 瀏覽: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瀏覽:927
多久壓電路 瀏覽:328
濟南歷城區家電維修地址 瀏覽:429
買華為平板如何注意買到翻新機 瀏覽:162
switch如何驗證是不是翻新 瀏覽:275
濟南lg空調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286
小米虹口維修點 瀏覽: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