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鎳鎘電池怎麼充電
用充電手燈里的那一套就行,可充1.2至12伏電池。
⑵ 鎳鎘電池充電方法
鎳鎘電池充電在0.05C至大於1C的范圍內對電池恆流充電。一些低成本充電器使用絕對溫度終止充電。雖然簡單、成本低,但這種充電終止方法不精確。更好的方法是通過檢測電池充滿時的電壓跌落終止充電。
⑶ 鎳鎘電池充電的問題
12小時 我上中學時候是沖這么長時間的
⑷ 鎳鎘電池充電時間需要多久
1、鎳鎘電池充電時,充電時間估算方法是以電池容量除以充電器充電電流再乘以l到1.5,就是充電時間的小時數。如果充電電池容量標為800mAh的電池,充電電流為100mA,充電8到12小時即為充電的最佳時間。
2、若低於8小時,電池可能充不滿;高於12小時會太多,可能對電池造成損害。若手中充電器無充電電流的標注又一時無法測量,可根據上面介紹的方法和所購充電器對某一容量電池充電時間段的說明,推算出充電器的充電電流。從而使該充電器適應所有容量的充電電池。如充電器說明對600mAh的電池充電時間為3-4.5小時,則可估算充電電流在200mA左右。
⑸ 鎳鎘電池充電電極方程式
陰極:Cd(OH)2 + 2e = Cd + 2OH-
陽極:Ni(OH)2 - e + OH- = NiO(OH) + H2O
⑹ 鎳鎘電池充不進去電了,怎麼辦
給鎳鎘電池加一個它本身的5倍電壓,也就是大於6V,充電電流控制在電池的1倍C10上,例如1.2V1700MAH的電池,給他加6~7V的電壓,充電電流維持在1.5A~1.7A左右,充20分鍾,停上20分鍾,持續8個小時左右,一般的電池都能恢復60%以上的容量。你可以試試。
在充電的過程中,以保證電池的溫度不超過40度為宜,當溫度超過40度時,就停止充電,等電池溫度降下來再重新充電,並且把充電電流降一點,不管怎樣都得完成8個小時的過程。1、長時間放置後,電池容量會有所降低,一般採用小電流充放電的方式進行活化,0.1C充電16h,再0.2C放電放電到1.0V,做個2~3次就可以了。
2、充電時,室溫最好控制在10℃-30℃之間進行,右高於30攝氏度最好採取降溫措施,避免因電池內部過熱發生變形;室溫低於5攝氏度時,會造成充電不足,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
3、電池經一段時間的使用後,由於放電程度不同和老化或多或少的存在充電不足和性能下降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鎳鎘電池可在10次左右的充放電循環之後,進行一次過充電。方法是延長充電時間比正常充電時間延長一倍左右。具體舉例如下:用SONY的BC--1WA(B)充電器對NP-1電池充電...
⑺ 鎳鎘電池隨時充電的問題
鎳鎘電池最致命的缺點是,在充放電過程中如果處理不當,會出現嚴重的記憶效應,使得服務壽命大大縮短。
所謂記憶效應就是電池在充電前,電池的電量沒有被完全放盡,久而久之將會引起電池容量的降低,在電池充放電的過程中(放電較為明顯),會在電池極板上產生些許的小氣泡,日積月累這些氣泡減少了電池極板的面積也間接影響了電池的容量。
此外,鎘是有毒的,因而鎳鎘電池不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眾多的缺點使得鎳鎘電池已基本被淘汰出數碼設備電池的應用范圍。
拓展資料:
鎳鎘電池是一種直流供電電池,鎳鎘電池可重復500次以上的充放電,經濟耐用。其內部抵制力小,既內阻很小,可快速充電,又可為負載提供大電流,而且放電時電壓變化很小,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直流供電電池。
⑻ 鎳鎘電池充電時間需要多久(謝謝高人)
一次電池:用完即丟,無法重復使用者,如:碳鋅電池、鹼性電池、水銀電池、鋰電池。 ■二次電池:可充電重復使用者,如:鎳鎘充電電池、鎳氫充電電池、鋰充電電池、鉛酸電池、太陽能電池。 依用途區分 ■工業用 例:工廠使用於產品內建者,屬特定外型或多粒組成,如:電動工具、通訊用電池等。 ■消費性使用 例:一般消費者使用,可於市面購置更換者,使用量最多的為圓柱形凸頭電池。 服務壽命 電池是一種化學物質,因而也是有一定服務壽命的,諸如干電池(包括普通的鹼性電池)等一次電池是不能充電的,服務壽命當然只有一次。對於充電電池,一般我們以充電次數來衡量其服務壽命的長短。鎳鎘電池的循環使用壽命在 300~700 次左右,鎳氫電池的可充電次數 一般為 400~1000 次,鋰離子電池為 500~800 次。充電電池的服務壽命不僅受製作電池採用 的原料、 制 作工藝等因素的影響,還與電池的充放電方法及實際使用情況有密切關系。例如,某人於 1985 年開始使用的 6 節 HITACHI (日立)鎳鎘電池,一直到現在還在繼續使用,只是電池容量有些降低了。看來,只要使用方法合理,充電電池是完全可以達到甚至大大超過標稱的服務壽命的。 干電池carbon-zincdry batteries 鹼錳電池alkaline 一次性電池manganese batteries) primary batteries 鋰電池lithium batteries 鉛酸電池lead batteries 化學電池 二次電池 鎳鎘電池(Ni-Cd ) chemical batteries (secondary batteries 鎳氫電池Ni-MH 鋰離子電池Li-ion 其它other 燃料電池fuel cell 物理電池physical energy 太陽電池solar cellbatteries 微生物電池 常用設備 常用電池 一次/二次電池 酸性/鹼性/有機類 常見尺寸 汽車用啟動電源 鉛酸電池 二次電池 酸性 方型 普通攝像機電池 鉛酸電池 二次電池 酸性 方型 火車啟動電源、電動車 鎳鎘/鎳氫電池 二次電池 鹼性 方性、圓柱型 手機電池 鎳氫/鋰電池 二次電池 鹼性/有機介質 方型 手電筒 鋅錳電池 一次電池 酸性/中性/鹼性 1號/2號/5號 傳呼機 鋅錳電池 一次電池 鹼性 5號/7號 高檔模擬相機 鋰電池 一次電池 有機介質 圓柱型 具體解釋參考: 電池有多少種類? 化學電池按工作性質可分為:一次電池(原電池);二次電池(可充電電池)鉛酸蓄電池。其中:一次電池可分為:糊式鋅錳電池、紙板鋅錳電池、鹼性鋅錳電池、扣式鋅銀電池、扣式鋰錳電池、扣式鋅錳電池、鋅空氣電池、一次鋰錳電池等。二次電池可分為:鎘鎳電池、氫鎳電池、鋰離子電池、二次鹼性鋅錳電池等。鉛酸蓄電池可分為:開口式鉛酸蓄電池、全密閉鉛酸蓄電池。 什麼是鋅-錳干電池? 鋅-錳電池又稱勒蘭社(Leclanche)電池,是法國科學家勒蘭社(Leclanche)於1868年發明的由鋅(Zn)作負極,二氧化錳(MnO 2 )為正極,電解質溶液採用中性氯化銨(NH 4 C1)、氧化鋅(ZnC1 2 )的水溶液,面澱粉或漿層紙作隔離層製成的電池稱鋅錳電池,由於其電解質溶液通常製成凝膠狀或被吸附在其它載體上而呈現不流動狀態,故又稱鋅錳干電池。按使用隔離層區分為糊式和板式電池兩種,板式又按電解質液不同分銨型和鋅型電池紙板電池兩種。 什麼是鹼性鋅錳電池? 指20世紀中期在鋅錳電池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鋅錳電池的改進型。電池使用氫氧化鉀(KOH)或氫氧化鈉(NaOH)的水溶液做電解質液,採用了與鋅錳電池相反的負極結構,負極在內為膏狀膠體,用銅釘做集流體,正極在外,活性物質和導電材料壓成環狀與電池外殼連接,正、負極用專用隔膜隔開製成的電池。 電池由哪幾部分構成? 任何一種電池由四個基本部件組成,四個主要部件是兩個不同材料的電極、電解質、隔膜和外殼。 什麼是綠色環保電池? 指近年來已投入使用和正在研製的一類高性能、無污染電池,包括目前已投入使用的金屬氫化物鎳蓄電池、鋰離子蓄電池,正在推廣使用的無汞鹼性鋅錳原電池,及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等。 什麼是鉛酸蓄電池? 1859年法國普
⑼ 鎳鎘電池充電一般用多長時間忘記的話充時間長了可以嗎 會不會爆炸
第一個問題,鎳鎘電池充電正常來說呢!第一次充電最好充足24小時,以後用完電充8-10小時就可以了
第二個問題,鎳不可以,有一定的危險性,鎘電池盡量不要充電時間過長。好的電池帶有泄壓系統過充後會導致泄壓空動作,可以防止電池爆炸。
第三個問題,任何電池過充都會爆炸或燃燒的幾率。
鎳鎘電池正確的充電方法與注意
1、在日常工作中,應該熟悉自己使用電池所屬類型,它所具有的基本特點和性能。這對於指導我們正確的使用和保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也是極為重要的。
2、充電時,室溫最好控制在10℃-30℃之間進行,右高於30攝氏度最好採取降溫措施,避免因電池內部過熱發生變形;室溫低於5攝氏度時,會造成充電不足,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
3、電池經一段時間的使用後,由於放電程度不同和老化或多或少的存在充電不足和性能下降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鎳鎘電池可在10次左右的充放電循環之後,進行一次過充電。方法是延長充電時間比正常充電時間延長一倍左右。
4、電池充放電應嚴格按要求規范操作,切忌長期過充、過放或經常充電不足。放電不徹底、電池使用時長期小電流深度放電或短路都是造成電池容量下降、壽命縮短的重要因素。長此以往違章使用操作不僅會影響使用,而且勢必會影響電池的容量與壽命。
5、在常用BC-1WA(B)充電器中,電池充電過程應一次完成,不可中途斷電或在快速充電結束後,電池處於高溫狀態,而重新接通電源,使得充電器再次給電池快速充電,結果會造成過充電。在使用中當電池告警指示燈閃爍告警時,應及時更換電池,避免電池過量放電。
6、鎳鎘電池長期不用時勿需充電保存,但須將電池放電至終止電壓後(攝錄機電池告警燈閃爍)方可封裝存放在原包裝紙盒或用布、紙包裝後,置於乾燥、通風處存放。
⑽ 請描述鎳鎘電池的充電方法
1新電 充電至1.4,停止;
2開始放電,放電至0.9即停;
3以上動作循環2-3次,即所謂、激活『;
4即可以投入正常使用了、注意不要過放電(低於0.9V)才充電;
5使用原則必須充滿和盡量減少1.1V 1.2V就充電,避免記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