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路是初中

電路是初中

發布時間:2021-11-23 00:49:51

『壹』 初中電路圖在線等

按初中的理解,短路現象就是在多條支路中存在一條沒有電阻的支路時,電流只會經過沒有電阻的支路,S2所在的支路沒有電阻,電流會經過S2所在的支路而不經過R2所在的支路,這時說R2被短路。

『貳』 初中的電路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⑴Q=I2Rt普適公式)
⑵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R=R1+R2
⑷U1/U2=R1/R2 (分壓公式)
在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串聯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與定值電阻的阻值相等時,滑動變阻器的功率最大.
兩燈泡串聯,電阻大的燈泡亮(P=I2R ),兩燈泡並聯,電阻小的燈泡亮(P=U2/R )

兩燈泡串聯時求電路兩端能加最大電壓,電路電流應取兩燈泡中額定電流較小的電流值(U=IR總),兩燈泡並聯時求幹路電流最大值,電路兩端電壓應取兩燈泡中額定電壓較小的電壓值

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路有三種狀態:(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2)開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有時也叫斷路);(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串聯:把元件逐個順序連接起來,叫串聯.(任意處斷開,電流都會消失)
並聯:把元件並列地連接起來,叫並聯.(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二, 電流
國際單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 A),1安培=1000毫安=1000000微安.
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三, 電壓
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國際單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使用規則: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熟記的電壓值: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於36伏(有些教材中為24伏,但通常情況下指天氣晴朗時不高於36伏,陰雨天時不高於12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四, 電阻
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麼電阻就越大,而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國際單位:歐姆(Ω);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00千歐;
1千歐=1000歐.
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R與它的U和I無關).
滑動變阻器: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銘牌: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 2A"表示的意義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A.
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五, 歐姆定律
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須是在同一段電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兩個量就可求另一個量;③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歐姆定律的應用:
①同一電阻的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其電流隨電壓增大而增大.(R=U/I)
②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小.(I=U/R)
③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
電阻的串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串聯,串得越多,電阻越大)
①電流:I=I1=I2(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②電壓:U=U1+U2(總電壓等於各處電壓之和)
③電阻:R=R1+R2(總電阻等於各電阻之和)如果n個等值電阻串聯,則有R總=nR
④ 分壓作用:=;計算U1,U2,可用:;
⑤ 比例關系:電流:I1:I2=1:1 (Q是熱量)
電阻的並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並聯,並得越多,電阻越小)
①電流:I=I1+I2(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②電壓:U=U1=U2(幹路電壓等於各支路電壓)
③電阻:(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電阻的倒數和)如果n個等值電阻並聯,則有R總=R
④分流作用:;計算I1,I2可用:;
⑤比例關系:電壓:U1:U2=1:1 ,(Q是熱量)
六, 電功和電功率
1. 電功(W):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電功,
2.功的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3.測量電功的工具:電能表
4.電功公式:W=Pt=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利用W=UIt計算時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②計算時單位要統一;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還有公式:=I2Rt
電功率(P):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國際單位:瓦特(W);常用:千瓦
公式:式中單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利用計算時單位要統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則P的單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則P的單位是千瓦.
10.計算電功率還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另有:額定電流
12.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13.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另有:實際電流
14.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亮,易燒壞.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暗,
當U = U0時,則P = P0 ;正常發光.
15.同一個電阻,接在不同的電壓下使用,則有;如:當實際電壓是額定電壓的一半時,則實際功率就是額定功率的1/4.例"220V 100W"如果接在110伏的電路中,則實際功率是25瓦.)
16.熱功率:導體的熱功率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17.P熱公式:P=I2Rt ,(式中單位P→瓦(W);I→安(A);R→歐(Ω);t→秒.)
18.當電流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電熱),則有:熱功率=電功率,可用電功率公式來計算熱功率.(如電熱器,電阻就是這樣的.)
七,生活用電
家庭電路由:進戶線(火線和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用電器.
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都是並聯的.而用電器要與它的開關串聯接火線. (另外,火線又可叫作相線)
保險絲:是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製成.它的作用是當電路中有過大的電流時,它升溫達到熔點而熔斷,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險的作用.
引起電路電流過大的兩個原因:一是電路發生短路;二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安全用電的原則是: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⑸P1/P2=R1/R2
6並聯電路:
⑴I=I1+I2
⑵U=U1=U2
⑶1/R=1/R1+1/R2 [ R=R1R2/(R1+R2)]
⑷I1/I2=R2/R1(分流公式)
⑸P1/P2=R2/R1
7定值電阻:
⑴I1/I2=U1/U2
⑵P1/P2=I12/I22
⑶P1/P2=U12/U22
8電功:
⑴W=UIt=Pt=UQ (普適公式)
⑵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⑴P=W/t=UI (普適公式)
⑵P=I2^R=U^2/R (純電阻公式)

『叄』 初中電路圖

正確,沒什麼大毛病,只是元件安排的位置不太合理。

『肆』 初中的電路圖

我的方法告訴你,希望你也適用,一般的,如果電路是很簡單的只有一條導線連接所有用電器的,這無疑是串聯,如果電路的導線在某一段有分叉,分成幾路的,一般是並聯,也有不是的,(比如電路分成兩路,其中一路只有一個開關,那麼開關斷開時是串聯,閉合時就會把跟它並聯的那段電路短路)實際需要你多做題,孰能聲巧嘛,自然就會分辨開來

『伍』 物理初中電路

經過用電器後,消耗的是電能(電流具有電能),而不是電流。
就相當於是車過收費站,消耗的是過路費,而不是車,因沒有分岔(串聯只有一條通路嘛),進多少車,就出多少車,所以在路上各處數車的數量都相等。
所以串聯電路中各處電流相等。

『陸』 關於初中的電路圖

復雜點啊,買個電流表測量范圍大點,回家隨便找個電器測量一下就OK啦!電流表要串聯在電器上!!!

『柒』 如何看懂初中電路圖

1、看實物畫出電路圖。

2、看圖連元件作圖。

3、根據要求設計電路。

4、識別錯誤電路,並畫出正確的圖。一般考試就以上四種作圖,下面就它們的作圖方法詳細說明。

(一)看實物畫電路圖,關鍵是在看圖,圖看不明白,就無法作好圖,中考有個內部規定,混聯作圖是不要求的,那麼你心裡應該明白實物圖實際上只有兩種電路,一種串聯,另一種是並聯,串聯電路非常容易識別,先找電源正極,用鉛筆尖沿電流方向順序前進直到電源負極為止。明確每個元件的位置,然後作圖。順序是:先畫電池組,按元件排列順序規范作圖,橫平豎直,轉彎處不得有元件若有電壓表要准確判斷它測的是哪能一段電路的電壓,在檢查電路無誤的情況下,將電壓表並在被測電路兩端。對並聯電路,判斷方法如下,從電源正極出發,沿電流方向找到分叉點,並標出中文「分」字,(遇到電壓表不理它,當斷開沒有處理)用兩支鉛筆從分點開始沿電流方向前進,直至兩支筆尖匯合,這個點就是匯合點。並標出中文「合」字。首先要清楚有幾條支路,每條支路中有幾個元件,分別是什麼。特別要注意分點到電源正極之間為幹路,分點到電源負極之間也是幹路,看一看幹路中分別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確的基礎上開始作電路圖,具體步驟如下:先畫電池組,分別畫出兩段幹路,幹路中有什麼畫什麼。在分點和合點之間分別畫支路,有幾條畫幾條(多數情況下只有兩條支路),並准確將每條支路中的元件按順序畫規范,作圖要求橫平豎直,鉛筆作圖檢查無誤後,將電壓表畫到被測電路的兩端。


(二)看電路圖連元件作圖


方法:先看圖識電路:混聯不讓考,只有串,並聯兩種,串聯容易識別重點是並聯。若是並聯電路,在電路較長上找出分點和合點並標出。並明確每個元件所處位置。(首先弄清楚幹路中有無開並和電流表)連實物圖,先連好電池組,找出電源正極,從正極出發,連幹路元件,找到分點後,分支路連線,千萬不能亂畫,順序作圖。直到合點,然後再畫另一條支路[注意導線不得交叉,導線必須畫到接線柱上(開關,電流表,電壓表等)接電流表,電壓表的要注意正負接線柱]遇到滑動變阻器,必須一上,一下作圖,檢查電路無誤後,最後將電壓表接在被測電路兩端。


(三)設計電路方法如下:


首先讀題、審題、明電路,(混聯不要求)一般只有兩種電路,串聯和並聯,串聯比較容易,關鍵在並聯要注意幹路中的開關和電流表管全部電路,支路中的電流表和開關只管本支路的用電器,明確後分支路作圖,最後電壓表並在被測用電器兩端。完畢檢查電路,電路作圖必須用鉛筆,橫平豎直,轉彎處不得畫元件,作圖應規范。


(四)識別錯誤電路一般錯誤發生有下列幾種情況:


1、是否產生電源短路,也就是電流不經過用電器直接回到電源負極;


2、是否產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電器不能工作;


3、是否電壓表、電流表和正負接線柱錯接了,或者量程選的不合適(過大或過小了);


4、滑動變阻器錯接了(全上或全下了)。

『捌』 初中電路

R1和R2的電阻分別為4Ω和12Ω,並聯在3V電路中,並聯後的總電阻__(3)___Ω通過幹路的電流是__(1)___A,R1R2中的電流之比 (1:3)
2.一個組織為12Ω的電阻與另一個電阻R 18 串聯後總電阻為30Ω,那麼兩個電阻並聯後的總電阻為__(7.2)___Ω
3.幾盞相同的電燈並聯在電路中,如過電路兩端的電壓不邊,同點的電燈越多,則電路中的電阻越__(小)___,幹路中電流越__(大)___.
4.將電阻R1R2串聯,已知R1:R2=3:2,若加在R1和R2兩端的總電壓為20V,則R2兩端電壓為___(8)___V

『玖』 初中電路圖的畫法

(1)電流分路法
此方法的要點是:從電源的正極出發,順著電流的方向找,直到電源的負極為止.不管電路如何彎曲,只要是電流不分路,即電流從一個用電器流向另一個用電器,一直流下去,那麼用電器就是串聯接法,組成的就是串聯電路.如果電路在某點出現分路,表明這個電路中既有幹路,又有支路,那麼電流通過支路上的用電器後將在另一點匯合,在回到電源的負極.當幹路上沒有用電器,而每條支路上只要一個用電器時,這些用電器就組成並聯電路.
(2)節點法
對於具有串.並聯電路初步知識的同學來說,從規范的電路中看出用電器的接法是很容易的.但當面對的是一個不規范的電路,特別是電路中的導線在多處交叉相連時,初學者往往會感到困惑.
識別這種電路可採用「節點法」.所謂節點指的是電路中那些「導線交叉相連」的點,包括分流點和匯流點.
利用節點法識別電路的具體步驟是:
a.先找出電路中的所有節點,並分別用字母(或數字)表示.
b.將所有用一根導線直接相連(不經過用電器)的節點視為同一節點.並改用同一字母(或數字)表示.
經過以上兩步的處理,從圖06-2中不難看出,燈L1、L2、L3的兩端,都是一端接在電路的A點上,另一端接在電路的D(B)點上,因而燈L1、L2、L3是並聯的.
4.連接電路
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是同學們應該具備的一種電學的實驗技能.連接電路通常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電流流向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依次連接實物,直到電源的負極.連接串聯電路時採用這種方法既快捷又准確.
(2)先支路後幹路法
顧名思義,這是連接並聯電路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先從電路圖中找出電路的分流點和匯流點,視它們為各個支路的「頭」和「尾」;把各個支路上的元件按電流流入方向連好,電流流入端是支路的「頭」,電流流出端是支路的「尾」,並將各個支路的「頭頭」相接,「尾尾」相連;再把幹路上的元件按電路圖中的順序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最後把各個支路的「頭」和「尾」分別與分流點和匯流點相連.
(3)先通後補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將幹路中的元件和某一支路的元件用導線接通,先形成一條電流的路徑,找出分流點和匯流點的位置;然後將其他各個支路中的元件連好,補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再形成所有電流的路徑.

閱讀全文

與電路是初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塔吊維修怎麼寫 瀏覽:373
成都家居用品公司 瀏覽:927
多久壓電路 瀏覽:328
濟南歷城區家電維修地址 瀏覽:429
買華為平板如何注意買到翻新機 瀏覽:162
switch如何驗證是不是翻新 瀏覽:275
濟南lg空調售後維修電話 瀏覽:286
小米虹口維修點 瀏覽:199
福臻傢具 瀏覽:322
單解碼電路 瀏覽:286
現代傢具簡約風格如何保養 瀏覽:440
國家電網延安公司怎麼樣 瀏覽:479
保亭家電維修師傅 瀏覽:344
老試房子怎麼翻新 瀏覽:37
內鹽橋電路 瀏覽:938
固鎮水電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45
京東維修服務多久自動取消 瀏覽:705
全自動模板機維修視頻 瀏覽:545
紙藝電路 瀏覽:969
電路布局中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