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看懂電腦主板上的電路圖
先了解硬體等知識, 然後對著電腦電路一個一個對應、就看的懂了。
看懂電腦主板電路版圖可以按以下步驟來權:
1、從CPU出發來看,CPU出來有數據匯流排,地址匯流排,控制匯流排,分類去尋找相應的元器件。
2、分模塊來看,弄懂各個模塊的功能。
3、清楚每個元器件的功能和接線關系,這是最基本的。
先認識符號所表達的含義, 然後根據實物和油路或者電路的走向, 慢慢理解原理圖中所表示的意思 多看看就會了。學好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
『貳』 台式電腦電路主板
現在維修電腦的方式,基本上都是什麼配件壞了就換什麼配件。
沒有相同型號版的配件,也可以使用權其它品牌、型號的替換使用。
你的電腦是什麼時候買的,是否過保了。如果沒有過保,那麼找商家應該是可以免費維修或更換的。
如果過保了,那麼也得看你的主板是什麼品牌什麼型號的,更換主板是不是需要一千多。
建議你把你電腦的配置單發來看看。
『叄』 如何看懂電腦主板電路圖
看論壇有人問有沒有好辦法看懂主板電路圖,我搞家電維修,所有維修基本全是自學,不過學修電腦主板也是初學者,我談談我的經驗,說的不對的地方請高手指教。要想看懂圖紙首先你得具備電子元件基礎常識,就是認識這些元器件,二極體
三極體
MOS管
電阻電容電感
晶元等,了解這些元器件外觀、作用和工作原理,常用型號以及這些元器件在電路圖中的標注符號,這是基礎,沒有這些你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看懂電路圖的。其次是了解主板的工作原理,不要認為很難,我把工作原理圖總結了兩個方面,一個是電路功能方框圖,一個是信號流程圖,圖紙上的各部分連接線基本上就是各個功能的電源供電線路和信號線路,功能方框圖和信號流程圖自己去找吧,網上有很多,大部分的主板原理都是一樣的。第三
你需要逐步了解各部分方塊圖的具體電路,主要元件在電路中擔任的任務功能,電腦主板一般都是以晶元為中心,南橋
北橋
IO
等等這個需要你慢慢的掌握,不過總體上要有個思路。最後利用信號流程圖把功能方框圖系統的連接在一起,這就是完整的電路圖了。我自學的時候都是這么學的。我認為學會看圖紙只是維修中最基本的,我不同意某些師傅說,大學生學會看圖紙都得學幾年,初學者總是看起來簡單實際做起來難,其實我認為是基本功不扎實,只要基本功過硬,一切難事都會迎刃而解,想速成的話由於經驗少,可以找個有經驗的師傅指導,這樣可以事半功倍。再有,真正怎樣利用圖紙來檢測關鍵點的電壓或數據,修復主板,這個是要我們努力學習的,需要長期學習,積累經驗。以上純屬個人經驗,純手打。
『肆』 電腦主板有幾大電路
不同的主板都不相同 但是每塊主板都有相同的電路:電腦在沒有開機的時候有一個RTC電路,就是由主板上面的那個電池和南橋溝通的 和時間還原有關的電路.還有主板的CPU核心供電電路,主要給CPU一個 0.8~1.65V的電壓的 由南橋和電源管理晶元共同完成 .以及內存供電,南北橋的供電 等等 說實話 如果你要詳細了解這些情況的話 最好是買本書,但是現在修主板覺得有點過了,不好找工作
『伍』 電腦主板原理圖
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1]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1]。主板,也叫母板,安裝在計算機主機箱內,是計算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整個計算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主板製造質量的高低,決定了硬體系統的穩定性。主板與CPU關系密切,每一次CPU的重大升級,必然導致主板的換代。主板是計算機硬體系統的核心,也是主機箱內面積最大的一塊印刷電路板。主板的主要功能是傳輸各種電子信號,部分晶元也負責初步處理一些外圍數據。計算機主機中的各個部件都是通過主板來連接的,計算機在正常運行時對系統內存、存儲設備和其他I/O設備的操控都必須通過主板來完成。計算機性能是否能夠充分發揮,硬體功能是否足夠,以及硬體兼容性如何等,都取決於主板的設計。主板的優劣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一台計算機的整體性能、使用年限以及功能擴展能力[2] 。
主板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15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總之,主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可以說,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3] 。
『陸』 電腦主板復位電路
1、手動按鈕復位
手動按鈕復位需要人為在復位輸入端RST上加入高電平(圖1)。一般採用的辦法是在RST端和正電源Vcc之間接一個按鈕。當人為按下按鈕時,則Vcc的+5V電平就會直接加到RST端。手動按鈕復位的電路如所示。由於人的動作再快也會使按鈕保持接通達數十毫秒,所以,完全能夠滿足復位的時間要求。
2、上電復位
AT89C51的上電復位電路,只要在RST復位輸入引腳上接一電容至Vcc端,下接一個電阻到地即可。對於CMOS型單片機,由於在RST端內部有一個下拉電阻,故可將外部電阻去掉,而將外接電容減至1uF。上電復位的工作過程是在加電時,復位電路通過電 容加給RST端一個短暫的高電平信號,此高電平信號隨著Vcc對電容的充電過程而逐漸回落,即RST端的高電平持續時間取決於電容的充電時間。為了保證系統能夠可靠地復位,RST端的高電平信號必須維持足夠長的時間。上電時,Vcc的上升時間約為10ms,而振盪器的起振時間取決於振盪頻率,如晶振頻率為10MHz,起振時間為1ms;晶振頻率為1MHz,起振時間則為10ms。復位電路中,當Vcc掉電時,必然會使RST端電壓迅速下降到0V以下,但是,由於內部電路的限製作用,這個負電壓將不會對器件產生損害。另外,在復位期間,埠引腳處於隨機狀態,復位後,系統將埠置為全「l」態。如果系統在上電時得不到有效的復位,則程序計數器PC將得不到一個合適的初值,因此,CPU可能會從一個未被定義的位置開始執行程序。
3、積分型上電復位
常用的上電或開關復位電路如圖3所示。上電後,由於電容C3的充電和反相門的作用,使RST持續一段時間的高電平。當單片機已在運行當中時,按下復位鍵K後松開,也能使RST為一段時間的高電平,從而實現上電或開關復位的操作。
根據實際操作的經驗,下面給出這種復位電路的電容、電阻參考值。
C=1uF,Rl=lk,R2=10k
『柒』 電腦主板是不是電路板
主板pcb(印刷電路板)層數。一般來說pcb層數相對多的主板,電氣性能會比pcb層數相對少的主板要好,所以對於系統的穩定性來說,pcb層數多的要好,當然,也不是越多越好,只是相對來說。一般主板pcb是6層的為宜,低於6層的建議不要考慮。
『捌』 怎樣看電腦主板電路圖
電腦是電路中除了內存顯卡等配件外,沒其它好修的了,估計你現在是回換換各配件,電答腦主板壞的大多是電源電路,你可以著手於開關電源,和DCDC(直流變直流)電路,可以先看一下<<電子線路>>,再看一些開關電源與DCDC電路。還有就是串聯型穩壓電路。至於晶元,修是沒的修的,只能換,確定了電源正常,就可以考慮換,但要看看有沒有維修價值了,當然,開始經驗不足時可能要吃點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