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建工程維修費計入哪個科目
1,在建工程(沒有驗收)時的維修費應當計入「在建工程」的會計科目。
2. 稅務 多少金額以上定為大修理費用
按照新的《會計准則》規定,大修理支出達到原值50%時,計入固定資產價值;支出不足50%,計入修理費。
1、支出超過50%時:
借:固定資產——大修理支出
貸:在建工程
2、支出不足50%時:
借:管理費用(製造費用等)——修理費
貸:銀行存款或原材料等
《大修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九條明確規定: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才是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如果大修理完工時,經測試所有支出均不符合資本化條件或達不到《實施條例》第六十九條規定的標准,則應將全部大修理支出從在建工程中轉入當期損益。
3. 大額固定資產維修費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維修費在實際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如果是達到了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 需要並入固定資產原值或計入長期待攤費用。
4. 維修費達到多少金額才能入在建工程
一般達到原值50%以上的,可以入在建工程,進而轉到固定資產原值。
5. 在建工程發生的維修費下到那個科目
和最後形成固定資產有關的,在資產在建是發生的費用記到「在建工程」,工程完工後轉到「固定資產」。
6. 在建工程已轉固定資產,又發生大額裝修費用怎麼入賬
再把固定資產轉入在建工程,大額裝修費也記入在建工程,一起轉入固定資產。
7. 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計入在建工程還是管理費用
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既不計入在建工程,又不計入管理費用,而是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然後按照固定資產的不同用途分別分期攤入製造費用和管理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九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長期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攤銷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項費用。長期待攤費用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當在以後年度內分期攤銷,具體包括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攤費用。根據新會計准則規定,開辦費和修理費均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其中開辦費計入當期管理費用,修理費計入銷售費用或管理費用(即修理費一律費用化)。其中開辦費是指企業在籌建期間內所發生的費用,包括員工薪酬、辦公費用、培訓支出、差旅費、印刷費、注冊登記費以及不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的借款費用等。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待攤費用,都在本科目按規定進行攤銷。其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數額,反映的是企業各項尚未攤銷完的長期待攤費用的攤余價值。
8. 設備大額維修改造費用按幾年攤銷
設備維修改造費用抄的帳務處理,按以下情況進行:
1、小額的維修費用,直接計入當期「製造費用」或「管理費用」中。
2、大額的維修改造費用,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直接計入當期「製造費用」或「管理費用」中。
3、大額的維修改造費用,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計入設備價值中。
4、對於資本化設備維修改造費用的,應先將要改造的設備轉入「在建工程」,改造費用發生時計入「在建工程」,改造完成後,將改造好的設備轉入「固定資產」。
5、對改造好的設備「固定資產」進行評估尚可使用年限,按尚可使用年限進行折舊。
9. 在建工程屬於對固定資產的大修理,那麼在建工程轉長期待攤費用時,可否把修理期間的費用全部攤銷
如果修理後,固定資產的性能提高了,能帶給企業更多的效益,比如優化了設備,可以生產出更新的產品。
或者,修理後,能夠使該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延長。
如上兩種情況都可以算做是對固定資產的改良,都是可以資本化的,改良支出可以計入固定資產的價值,根據剩餘壽命重新計算折舊。
如果不屬於改良支出,那麼一般修理費用在發生的時候直接入管理費用。如果你這個計入在建工程的話,多半都屬於改良支出,可以入資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