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電路板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稱為印製線路板,簡稱印製板,是電子工業的重要部件之一。幾乎每種電子設備,小到電子手錶、計算器,大到計算機,通訊電子設備,軍用武器系統,只要有集成電路等電子元器件,為了它們之間的電氣互連,都要使用印製板。在較大型的電子產品研究過程中,最基本的成功因素是該產品的印製板的設計、文件編制和製造。印製板的設計和製造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產品的質量和成本,甚至導致商業競爭的成敗。
一.印製電路在電子設備中提供如下功能:
提供集成電路等各種電子元器件固定、裝配的機械支撐。
實現集成電路等各種電子元器件之間的布線和電氣連接或電絕緣。
提供所要求的電氣特性,如特性阻抗等。
為自動焊錫提供阻焊圖形,為元件插裝、檢查、維修提供識別字元和圖形。
二.有關印製板的一些基本術語如下:
在絕緣基材上,按預定設計,製成印製線路、印製元件或由兩者結合而成的導電圖形,稱為印製電路。
在絕緣基材上,提供元、器件之間電氣連接的導電圖形,稱為印製線路。它不包括印製元件。
印製電路或者印製線路的成品板稱為印製電路板或者印製線路板,亦稱印製板。
印製板按照所用基材是剛性還是撓性可分成為兩大類:剛性印製板和撓性印製板。如今已出現了剛性-----撓性結合的印製板。按照導體圖形的層數可以分為單面、雙面和多層印製板。
導體圖形的整個外表面與基材表面位於同一平面上的印製板,稱為平面印板。
電子設備採用印製板後,由於同類印製板的一致性,從而避免了人工接線的差錯,並可實現電子元器件自動插裝或貼裝、自動焊錫、自動檢測,保證了電子設備的質量,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成本,並便於維修。
印製板從單層發展到雙面、多層和撓性,並且仍舊保持著各自的發展趨勢。由於不斷地向高精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發展,不斷縮小體積、減輕成本、提高性能,使得印製板在未來電子設備地發展工程中,仍然保持強大的生命力。三.印製板技術水平的標志:
印製板的技術水平的標志對於雙面和多層孔金屬化印製板而言:既是以大批量生產的雙面金屬化印製板,在2.50或2.54mm標准網格交點上的兩個焊盤之間 ,能布設導線的根數作為標志。
在兩個焊盤之間布設一根導線,為低密度印製板,其導線寬度大於0.3mm。在兩個焊盤之間布設兩根導線,為中密度印製板,其導線寬度約為0.2mm。在兩個焊盤之間布設三根導線,為高密度印製板,其導線寬度約為0.10-0.15mm。在兩個焊盤之間布設四根導線,可算超高密度印製板,線寬為0.05--0.08mm。
B. 怎麼維修電子電路板
原始的檢測方法大致分為三種:觀察法;靜態測量法;在線測量法
1 觀察法
當我們拿到一塊待維修的電路板時, 首先對它的外觀進行仔細的觀察。如果電路板被燒過, 那麼在給電路板通電前, 一定要仔細檢查電源電路是否正常, 在確保不會引起二次損傷後再通電。觀察法是屬於靜態檢查法的一種,在運用觀察法時,一般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觀察電路板有沒有被人為損壞, 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① 看是否電路板被摔過, 導致了板角發生變形,或是板上晶元被摔變形或摔壞的。
② 觀察晶元的插座, 看是否由於沒有專用工具,而被強制撬壞的。
③ 觀察電路板上的晶元,若是帶插座的,首先觀察晶元是否被插錯, 這主要是防止操作者自己維修電路板時將晶元的位置或方向插錯。如果沒有及時把錯誤改正,當給電路板通電時,有可能會燒壞晶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④ 如果電路板上帶有短接端子的,觀察短接端子是否被插錯。
電路板的維修需要的是理論上的扎實功底,工作上的仔細認真,通過維修者的仔細觀察,有時在這一步就能判斷出發生問題的原因。
第二步觀察電路板上的元器件有沒有被燒壞的。比如電阻、電容、二極體有沒有發黑、變糊的情況。正常情況下,電阻即使被燒糊了,它的阻值也不會有變化,性能不會改變,不影響正常使用,這時需要使用萬用表輔助測量。但是如果是電容、二極體被燒糊了,他們的性能就會發生改變,在電路中就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將會影響整個電路的正常運行,這時必須更換新的元器件。
第三步觀察電路板上的集成電路, 比如74 系列、CPU、協處理器、AD 等等晶元, 有沒有鼓包、裂口、燒糊、發黑的情況。如果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基本可以確定晶元已經被燒壞,必須更換。
第四步觀察電路板上的走線有沒有起皮、燒糊斷路的情況。沉銅孔有沒有脫離焊盤的。
第五步:觀察電路板上的保險(包括保險管和熱敏電阻),看保險絲是否被熔斷。有時由於保險絲太細,看不清楚,可以藉助輔助工具-萬用表來判斷保險管是否損壞。
以上四種情況的發生, 大都是由於電路中電流過大造成的後果。但是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電流過大, 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查找問題的總體思路是首先要仔細分析電路板的原理圖, 然後根據所燒毀的元器件所在電路,查找它的上級電路,一步一步向上推導,再憑工作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分析最容易發生問題的地方,找出故障發生的原因。
2 靜態測量法
對大部分的電路板來說,通過前面的觀察法,並不能發現問題。只要少部分的電路板會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發生物理變形,輕易的找出故障原因,大部分發生故障的電路板,還是需要藉助萬用表,對電路板上的一些主要元器件、關鍵點進行有序的測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測量之前, 首先要判斷電路是以模擬信號為主, 還是以數字信號為主。對於有原理圖的電路板來說,通過查看原理圖就能判斷。但是對於沒有原理圖的電路板來說,一般通過以下兩種方法判斷:①觀察電路板上的元器件,看電路板上是否有微處理器,不管是早期的80、51 系列,還是現在廣泛應用的DSP,只要電路板上出現這樣的晶元,就說明板子上有匯流排結構,數字信號必將佔有很大的一部分, 就可以把它當做數字板來處理。②對於沒有微處理器的電路板,觀察板上元器件,看應用5V 電源的晶元多不多。如果5V 電源晶元很多,也可以把它當做數字電路來進行修理。對於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的維修方式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模擬電路維修起來更簡單一些,可以一步一步的向前推導,找出問題。但是對於數字電路來說,由於電路都掛在匯流排上,沒有明確的上下級關系。因此維修起來要更困難一些,下面只著重闡述數字電路的靜態測量法,維修主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使用萬用表檢查電源與地之間是否短路。
檢查的方法是:找一個5V 電源供電的晶元,測量對角線上的兩點(比如14 腳的晶元,則測量7 腳與14 腳。
16 腳的晶元,則測量8 腳與16 腳)。如果兩點之間沒有短路,說明電源工作大致正常。若發生短路現象,則需要通過排查法找到原因。
這些步驟只是電源維修的基本思路, 具體到特別復雜的電路板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電源是電路的基礎,只有電源工作正常,才能談到後續電路的應用。因此電源的測量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是特別容易被維修者忽略的一步。
第二步:使用萬用表測量二極體,觀察其工作是否正常。正常情況下,用電阻檔測正負極,正相測量為幾十到幾百歐,反相為一千到幾千歐。一般來說二極體發生損壞的情況,都是由於電路中的電流過大導致二極體被擊穿。
第三步:使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電容,看是否有短路、斷路的情況,如果有,則說明這部分電路有問題。下一步就需要確定是元件本身有問題, 還是跟它相連的電路有問題, 方法是將可疑元件的一腳焊下來,看元件是否有斷路、斷路情況。這樣就可以一步確定問題所在。
第四步: 同樣使用萬用表對電路板上的集成電路、三極體、電阻等進行測量,看其是否符合本身的邏輯性能。如果電路板上包括匯流排結構的, 一般在匯流排上,都會有提拉電阻排。電阻排的測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過它的好壞可以初步檢驗掛在匯流排上的晶元的好壞。
通過觀察法和靜態測量法的檢查之後, 電路板維修中出現的大部分問題可以被解決,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一定要確保電源的正常, 避免在下一步進行後造成對電路板的二次損傷。
3 在線測量法
在線測量法一般應用在批量生產電路板的廠家,生產廠商為了維修方便,一般會搭建一個比較通用的調試維修平台, 它可以方便的提供電路板所需的電源以及一些必要的初始信號。在線測量法主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將上兩個步驟中發現的問題細分, 最終鎖定到出現問題的元器件。二是通過上面兩步的檢查,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的,需要通過在線測量找出故障原因。在線測量法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步: 給電路板通電, 在這步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電路板電源並不是單一的,可能需要5V,還會需要正負12V,24V 等等,不要把該加的電源漏加了。電路板通電後,通過手摸電路板上的元器件,看是否有發燙發熱的元件, 重點檢查74 系列晶元,如果元件有燙手的情況, 則說明此元件有可能已經損壞。更換元件後,檢查電路板故障是否已解決。
第二步:用示波器測量電路板上的門電路,觀察其是否符合邏輯關系。若輸出不符合邏輯, 需要分兩種情況分別對待,一種是輸出應該是低電平的,實際測量為高電平,可以直接判斷晶元損壞;另一種是輸出應該是高電平的,實際測量為低的,並不能就此判定晶元已經損壞, 還需要將晶元與後面的電路斷開,再次測量,觀察邏輯是否合理,判定晶元的好壞。
第三步:用示波器測量數字電路里的晶振,看其是否有輸出。若無輸出, 則需要將與晶振相連的晶元盡可能都摘掉後再進行測量。若還無輸出, 則初步判定晶振已經損壞;若有輸出,需要將摘掉的晶元一片一片裝回去,裝一片測一片,找出故障所在。
第四步: 帶匯流排結構的數字電路, 一般包括數字、地址、控制匯流排三路。用示波器測量三路匯流排,對比原理圖,觀察信號是否正常,找出問題。
在線測量法主要用於兩塊好壞電路板的對比,通過對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完成電路板的維修。
隨著現代技術發展越來越成熟,各種新型儀器、設備不斷涌現,檢測手段也層出不窮,原始的檢測設備、方法越來越不被重視。但是對一個從事電子工程的人員來說,依賴簡單的檢測工具,如萬用表、示波器等進行測量、檢修,仍然是一個電子工程師必備的技能。
而電路板的維修也要注意幾個原則:
原則一:先看後量
對待修的電路板首先應對其進行目測。必要時還要藉助於放大鏡觀察。
主要看:
1.是否有斷線和短路處;尤其是電路板上的印製電路板連接線是否存在斷裂粘連等現象;
2.有關元器件如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三極體等是否存在斷開現象;
3.是否有人修理過?動過哪些元器件?是否存在虛焊漏焊插反插錯等問題。
排除上述狀況後這時候先用萬用表測量電路板電源與地之間的阻值通常電路板的阻值不應小於70Ω。若阻值太小,才幾或十幾歐姆。說明電路板上有元器件被擊穿或部分擊穿就必須採取措施將被擊穿的元器件找出來。具體辦法是給被修板加電(注意!此時一定要搞清該板的工作電壓的電壓值與正負極性不可接錯和加入高於工作電壓值。否則將對待修電路板有傷害!老故障沒排除又增新毛病!!)用點溫計測電路板上各器件的溫度,溫度升的較快較高的視為重點懷疑對象。
若阻值正常後再用萬用表測量板上的阻容器件二、三極體場效應管以及剝段開關等元器件。其目的就是首先要確保被測量過的元器件是正常的。能用一般測試工具(如萬用表等)解決的問題就不要把它復雜化。
原則二:先外後內
如果情況允許最好是有一塊與待修板一樣的好電路板作為參照。然後使用測試儀的雙梆VI曲線掃描功能對兩塊板進行好、壞對比測試。開始的對比測試點可以從電路板的埠開始;然後由表及裡尤其是對電容器的對比測試。這可彌補萬用表在線難以測出電容是否漏電的缺憾。
原則三:先易後難
為提高測試效果在對電路板進行在線功能測試前應對被修板做一些技術處理以盡量削弱各種干擾對測試過程中帶來的影響。具體措施如下:
1.測試前的准備
將晶振短路(注意對四腳的晶振要搞清那兩腳為信號輸出腳可短路此兩腳。記住一般情況下另外兩腳為電源腳千萬不可短接!!)對於大容量的電解電容器也要焊下一腳使其開路。因為大容量電容的充放電同樣也會帶來干擾。
2.採用排除法對器件進行測試
對器件進行在線測試或比較測試過程中凡是測試通過(或比較正常)的器件請直接確認測試結果給以記錄。對測試未通過(或比較超差)的可再測試一遍。若還是未通過也可先確認測試結果。這樣一直測試下去直到將板上的器件測試(或比較)完。然後再來處理那些未通過測試(或比較超差)的器件。
對未通過功能在線測試的器件有些測試儀器還提供了一種不太正規卻又比較實用的處理方法:由於該種測試儀器對電路板的供電還可以通過測試夾施加到器件相應的電源與地線腳上若對器件的電源腳實施刃割則這個器件將脫離電路板供電系統。
這時再對該器件進行在線功能測試;由於電路板上的其他器件將不會得電工作消除了干擾作用。此時的實際測試效果將等同於「准離線測試」測准率將獲得很大提高。
C. 什麼是FPC線路板
FPC柔性電抄路板,也叫做軟板襲,是pcb的一種,具有絕佳的可撓性。FPC柔性電路板是以聚酯薄膜或聚酯亞胺製成的,輕而薄、密度高、靈活度高、可彎曲折疊,有著其他類型電路板所沒有的優勢。
FPC柔性電路板的優點可概括為:
1. 可自由彎曲、折疊、卷繞,易於連接;
2. 可隨意移動、伸縮、排布,易於縮小電子產品的體積;
3. 具有良好的散熱性和可焊性,易於實現裝配連接一體化。
智能手機對於FPC軟板的需求量很大,電池、屏幕、攝像頭模組等硬體都需要用到FPC軟板。FPC測試時需要接通電路,測試其電流傳輸能力和可承受電壓的能力,大電流彈片微針模組作為連接模組,能在1-50A的范圍內,進行電流的傳輸和導通,過流能力強,還具有穩定的連接性。
D. 怎樣手工製作PCB電路板
首先要在電腦上用protel等電路設計軟體先繪制電路原理圖和PCB(元器件封裝圖)。如下圖:專
E. 晶元如何焊到電路板
看什麼封裝的晶元...
QFP.. 個人可以用烙鐵焊接..工廠內可以用SMT貼片.
DIP...個人可以用烙鐵...工廠可以用波峰焊容.
BGA..個人可以用熱風槍...工廠用SMT貼片.
還有一種, IC是純裸片沒有腳的..一般是邦定...用金線或鋁線將IC和電路板連接.
F. 如何製作電路板
FPC電路板嗎? 我是電子學院畢業的 以前自己做過 這是我在書上抄下來的 希望你能有用 PCB是Printed Circuit Board的縮寫,中文名即印刷電路板。PCB是每一種電子器件的必備部件,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電子元器件都是固定在PCB版上。
PCB板的基板是由不易彎曲的絕緣材料所製作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粗細不一的線路材料是銅箔,原本銅箔是覆蓋在整個板子上的,而在製造過程中部份被蝕刻處理掉,留下來的部份就變成網狀的細小線路了。這些線路被稱作導線(conctor pattern)或稱布線,並用來提供PCB上電子元器件的電路連接。
PCB單面板的正反面分別被稱為器件面(Component Side)與焊接面(Solder Side),板上有大小不一的鑽孔,一般來說,電子元器件是穿過鑽孔被焊接在PCB板上。工業用的PCB板上的綠色或是棕色,是阻焊漆(solder mask)的顏色。這層是絕緣的防護層,可以保護銅線,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確的地方。
用來製作電路板的銅板的專業名稱為:敷(覆)銅板,通常是由1-2毫米厚的環氧樹脂板或紙板等絕緣且有一定強度和方便加工的材料構成基板,並在基板上覆上一層0.1毫米左右的銅箔而成,如果只有一面覆有銅箔,就叫單面敷銅板,如果兩面都有銅箔,就叫雙面敷銅板。
當前流行電路板的材料是FR-4,厚度是0.062英寸(1.6毫米),敷銅厚度一般用未經切割的電路板上敷銅的質量來表示,通常有0.5 oz(盎司),1.0 oz,1.5 oz,對於手刻板來講,通常用1.0 oz,太薄或太厚,都會給製作帶來困難。
目前工業界的PCB製作工藝發展很快,適合大批量的PCB板製作。但是,對於無線電業余愛好者來說,一些簡單,易操作且成本低的PCB製作方法則更加實用,下面將介紹七種簡易的PCB板製作方法,供參考。此外,本文還將介紹目前工業化製作PCB板的常用方法,以拓寬讀者的思路。
註:在製作PCB板之前,需保證有完整的印版圖。
一、蠟紙腐蝕法
1、製作敷銅板
按照印版圖的尺寸裁切敷銅板,使其與實際電路圖的大小一致,並使敷銅板保持清潔。
2、將電路印在敷銅板上
將蠟紙平鋪在鋼板上,用筆將印版圖按照1:1的比例刻在蠟紙上,將蠟紙上的印版圖根據電路板尺寸剪裁,並將其平放在敷銅板上。用少量油漆與滑石粉調成稀稠合適的材料,用毛刷蘸取印調好的材料,均勻地塗蠟紙上,反復幾遍,即可將電路印在印製板上(敷銅板)。
註:可反復使用,適用於少量PCB板製作。
3、腐蝕敷銅板
將敷銅板放入三氯化鐵液體中腐蝕。
4、清洗印製板
將腐蝕好的印製板反復用水清洗。用香蕉水擦掉油漆,再清洗幾次,使印製板清潔,不留腐蝕液。抹上一層松香溶液待干後鑽孔。
二、膠帶腐蝕法
此法是用預先制好的類似不幹膠材料製成的各種符號(點、圓盤等)貼在電路板上。
1、繪制印版圖
用點表示焊盤,線路用單線表示,保證位置、尺寸准確。
2、製作敷銅板
按照印版圖的尺寸裁切敷銅板,並使敷銅板銅箔面保持清潔。
3、將印版圖印在敷銅板上
首先,可用復寫紙將印版圖復制在敷銅板上,根據所用元器件的實際大小粘貼不同內外徑的焊盤(即印刷電路板上用來焊接電子元器件的圓孔);其次,根據電路中電流的大小決定採用不同寬度的膠帶(大電流採用寬膠帶,小電流窄膠帶即可),按照印版圖將膠帶粘貼在敷銅板上(代表電路中元器件之間的連線);用軟一點的小錘,如光滑的橡膠、塑料等敲打圖貼,使之與銅箔充分粘連。重點敲擊線條轉彎處、搭接處。天冷時,最好用取暖器使表面加溫以加強粘連效果。
註:焊盤規格:D373(外徑:2.79毫米,內徑:0.79毫米),D266(外徑:2.00,內徑:0.80),D237(外徑:3.50,內徑:1.50)等幾種,最好購買紙基材料做的(黑色),塑基(紅色)材料盡量不用。膠帶常用規格有0.3、0.9 、1.8、 2.3、 3.7等幾種,單位均為毫米。
4、腐蝕、清洗敷銅板
將粘有膠帶的敷銅板放入三氯化鐵液體中腐蝕。腐蝕完後應及時取出用水沖洗干凈。
在焊盤處用鑽頭打孔,用細砂紙打亮銅箔,再塗上松香酒精溶液,涼干則製作完畢了。
三、激光列印法
傳統的印刷電路板製作方法皆採用抗腐蝕材料(如膠帶、蠟紙等)粘在敷銅板表面以代表電路連線,然後用腐蝕液將敷銅板上不需要的銅片腐蝕掉。一般的工業用法是採用絲網印刷,或者照相法。
這里介紹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的PCB製作方法,只需使用一台舊激光列印機,一個家用電熨斗和一張熱轉印紙,就可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一塊印刷電路板的製作。
這一方法是基於熱轉移原理,激光列印機墨盒的碳粉中含有黑色塑料微粒,在列印機硒鼓靜電的吸引下,在硒鼓上形成高精度的圖形和文字(印版圖),當靜電消失後,高精度的圖形和文字便轉移到列印紙上,這里使用的是經過特殊處理的熱轉印紙,具有耐高溫不粘連的特性。
當溫度達到180度時,在高溫和壓力的作用下,熱轉印紙對融化的墨粉吸附力急劇下降,使融化的墨粉完全吸附在敷銅板上,敷銅板冷卻後,形成緊固的有圖形的保護層,經過腐蝕後,印刷電路板便製作成功了。
這種方法製作精度高,成本低。製作一塊110mmx170mm單面電路板的制板費僅相當於半張熱轉印紙的成本(0.5~0.75元)。
具體製作過程如下:
1、列印印版圖
用激光列印機將畫好的印版圖列印在熱轉印紙上,注意在列印前後,不要用手或其他東西碰熱轉印紙上的印版圖位置。
2、將電路印在敷銅板上
將熱轉印紙的印有印版圖部分剪下,四邊留些空白,面朝下覆蓋在平坦、干凈的敷銅板上(可用砂紙打磨敷銅板),用家用電熨斗(非蒸汽式)熨燙貼有熱轉印紙的敷銅板,可多燙幾次,使融化的墨粉完全吸附在敷銅板上。
3、揭去熱轉印紙
有兩種方法:濕揭法和干揭法。
濕揭法:將貼有熱轉印紙的敷銅板放入熱水中浸泡5-10分鍾,可揭去一層熱轉印紙,再泡10多分鍾,再揭去熱轉印紙,如板上粘有剩餘的紙,可用牙刷或拇指擦去。
干揭法:敷銅板冷卻後揭去熱轉印紙。
4、腐蝕、清洗敷銅板
將揭去熱轉印紙的敷銅板放入三氯化鐵液體中腐蝕,腐蝕完後取出用「Laquer Thinner」(一種稀釋劑)沖洗,並用紙巾迅速擦去墨粉,印刷電路板便製作成功了。
小技巧: 建議使用惠普(HP)列印機和硒鼓,質量較好。
列印紙可選用噴墨列印機用來列印相片的相片紙,繪圖紙等,請自行試驗選定最合適的紙張。
熨燙時,最好將熨斗覆蓋整個敷銅板上的電路部分,用力熨燙紙的背面至少1.5分鍾,可站在高處熨燙。當印版圖透過紙張顯現出來時,說明印版圖已經印在敷銅板上了。
如果在擦去列印紙的同時,將一些墨粉也擦掉了,用防腐材料填上即可。
也可使用照片過塑機代替熨斗。將列印好的熱轉印紙覆蓋在敷銅板上,送入照片過塑機(調到180.5~200℃)來回壓幾次,使融化的墨粉完全吸附在敷銅板上。
四、即時貼腐蝕法
將即時貼(或包裝用的寬透明膠帶)粘在敷銅板的銅箔上,然後在貼面上繪制好印版圖,再用刻刀刻透貼面層,形成所需電路,揭去非電路部分,最後用三氯化鐵腐蝕敷銅板即可。
腐蝕溫度可在55度左右進行,腐蝕速度較快。腐蝕好的電路板用清水沖洗干凈,揭去電路上的即時貼,打好孔,擦乾凈塗上松香酒精溶液以備使用。
五、手工及繪圖儀直接描繪法
這種方法利用繪圖儀的繪圖筆在敷銅板上直接畫印版圖,有手畫和繪圖儀自動畫兩種做法,下面分別介紹。
1、手畫法
調制繪圖液 在三份無水酒精中,放入一份漆片(即蟲膠,化工原料店有售),並適當攪拌,待其全部溶解後,滴上幾滴醫用紫葯水(龍膽紫),使其呈現一定的顏色,攪拌均勻後,繪圖液便製成了。
繪制印版圖 用細砂紙把敷銅板打亮,然後採用繪圖儀器中的鴨嘴筆(或圓規上用來畫圖形的墨水鴨嘴筆),在敷銅板上描繪印版圖,由於鴨嘴筆上有調整筆劃粗細的螺母,可通過調節筆劃粗細去改變電路圖中連線的粗細,也可借用直尺、三角尺描繪出很細的直線。此法描繪出的線條光滑、均勻,無邊緣鋸齒。
在繪制過程中,如果發現繪出的連線向周圍浸潤,則說明繪圖液濃度太小,可以加一點漆片;若是繪制時拖不開筆,則說明繪圖液太稠了,需滴上幾滴無水酒精。
如果發現描錯了,只要用一小棍(如火柴桿),做一個小棉簽,蘸上一點無水酒精,即可方便地擦掉,然後重新描繪即可。 此外,可以在敷銅板的空白處寫上相應的說明文字。
腐蝕電路板 將畫好的電路板(敷銅板)放入三氯化鐵溶液中腐蝕,腐蝕完成後,用棉球蘸上無水酒精,就可以將板子上的繪圖液擦掉,晾乾後,塗上松香水即可。
註:由於酒精揮發快,配製好的繪圖液應密封保存在瓶中(如墨水瓶),用完後蓋緊瓶蓋,若在下次使用時,發現濃度變稠了,只要加上適量無水酒精即可。
2、繪圖儀自動畫法
可採用惠普公司的HP7440A型號繪圖儀,關鍵是改裝繪圖儀的繪圖筆,下面是一個參考實例。
改裝繪圖筆 將原始的繪圖儀上的繪圖筆的兩端切掉一部分,這樣便得到一根中間有定位環的短一點的繪圖筆,定位環是筆架用來固定筆的部分。將筆架上用來固定筆的圓孔用銼刀銼大些,使得切短後的繪圖筆可以通過。將簽字筆(felt tipped pen)切短,蓋上筆帽,把它擠入切短後的繪圖筆中,定位環的位置距筆尖約35mm。
繪制電路圖 將改裝後的繪圖筆裝好,將打磨干凈的敷銅板放在一張A4大小的膠片上,置於繪圖筆的下方,便可使用繪圖儀自動列印印版圖了。
將列印好的電路板進行腐蝕後,沖洗干凈,塗上松香即可
G. 困惑電路板、
一:220V交流電壓經過橋式整流變成300V脈動直流電。交流電是電壓,代表能量,那麼交流信號又是怎麼回事。我的意思是比如聲音信號或者其他什麼信號。它們也是電信號嗎?
交流電不是電壓代表能量,能量=功率X時間=電壓X電流X時間。交流,就是電流方向交替變化的電流,當然,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所以其電壓也是時正時負,時高時低的,其變化規律恰好是按照正弦波規律變化的,所以220V交流電是正弦交流電,頻率固定,我國為50赫茲。220V只是交流電的有效值,其瞬時值是在+310V—-310V之間變化。交流信號也是交流電,只是多數的信號頻率不是固定的,波形也不完全是正弦波,另外,交流信號幅度一般較小,需要經過放大器放大,末級放大後的功率也受電源功率限制,不可能大於電源功率。
二:積分電路,微分電路具有運算功能又是怎麼回事?
積分電路,微分電路是波形整形電路,整形後提供給後級電路。本身不具有運算功能。
三:半導體材料怎麼具有存儲數據的功能呢,那麼把硬碟中的文件格式化又究竟是怎麼回事?
普通的三極體是不具備存儲功能的,要高阻抗的絕緣柵型場效應管才具有存儲功能。主要依靠其工作狀態存儲,由於阻抗高,帶電時充給結電容的電不易泄放,因而保持了工作狀態不變,一般能保持10年左右。格式化是用外電場重新使存儲單元的工作狀態改變為初始狀態。
四:《數字電子技術》與計算機又有什麼聯系呢?修理之餘我也自學《數字電子技術》可惜看不懂啊。
《數字電子技術》和《模擬電子技術》都是電子產品應用電路的理論教材,都講述基本電路工作原理,只是使用的信號是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而已。數字信號主要是方波或脈沖波,模擬信號主要是正弦波、調頻條幅波。集成電路的區別要看各集成塊的手冊。
H. 電路板的牛人過來看下
要想知道電路板上的圖原理。你要先學習會這些電路的原理圖才可以知道電路板上的電路,才能看明白的。你要先學習一些簡單的電路原理圖然後才能看電路板上的圖的。先學習一些電子原件類的書箱。希望對你有幫助,用後請點擊我的回答下方【選為滿意答案】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