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單敘述反接制動的工作原理
反接制動是在電動機切斷正常運轉電源的同時改變電動機定子繞組的電源相序,使之有反轉趨勢而產生較大的制動力矩的方法。
反接制動用在需要快速制動的場合。如加工機床要減少工人換工件的輔助時間,就要求機床能快速停下來。反接制動原理簡單,制動力大,沖擊也大,在轉速很接近於0時要及時切斷電源,不使其反向啟動。
在精密機械上是不應該使用的反接制動,因為經常的沖擊會破壞機床精度。能耗制動制動平穩,制動時間較長,沖擊小。能耗制動時,電樞要串入一隻電阻,以控制制動電流(制動力矩)的大小。其它場合也可以類比應用。
(1)反向制動電路擴展閱讀:
如果在C點時,電動機的轉矩大於負載轉矩(絕對值)而沒有切除電源,則電動機在電磁轉矩作用下將反向起動,作為反轉的電動機運行。如圖中的T點。
對於頻繁正反轉的電力拖動系統,常採用這種先反接制動停車,再反向起動的運行方式,達到迅速制動並反轉的目的。對於要求准確停車的系統,採用能耗制動較為方便。
電動機拖動位能性恆轉矩負載運行。電樞支路突然串入較大的電阻,則工作點A→B→C→D,D點位於第iv象限,轉速為負,電磁轉矩為正,屬於制動運行。
在C點後,負載轉矩大於電磁轉矩,轉速反向,感應電勢也反向,所以稱為電勢反接制動。這種運行方式通常用在起重設備低速下放物體的場合。電動機的電磁轉矩起制動作用,限制了重物的下放速度。
㈡ 電機正反轉控制反接制動電路論文
電機正反轉的控制也要論文?????
這個控制電路很簡單吧??????????
㈢ 電動機反接制動電路圖
將電動機來的三根電源線源的任意兩根對調稱為反接。若在停車前,把電動機電源反接,則其定子旋轉磁場反向旋轉,在轉子上產生的電磁轉矩也隨之反向,成為制動轉矩,在制動轉矩作用下,電動機轉速便很快降到零,稱為反接制動。當然,在電動機轉速降到零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否則電動機將反轉,在控制電路中常用時間繼電器來實現這個要求。
下圖所示為單方向起動的反接制動控制電路。由於反接制動時,制動電流比直接起動時的起動電流還要大,因此在主電路中需要串入限流電阻R。
按下起動按鈕SB1,接觸器KM1得電動作並自鎖,電動機直接起動,其動斷觸點KMl(8~9)斷開起互鎖作用。當電動機轉速升高後,速度繼電器的動合觸點KS閉合,為反接制動接觸器KM2接通做准備。停車時,按下復合停止按鈕SB2,其動斷觸點斷開,動合觸點閉合,此時接觸器KM1斷電釋放,其動斷互鎖觸點KM1(8~9)恢復閉合,使KM2通電吸合,將電動機的電源反接,進行反接制動。電動機轉速迅速降低,當轉速接近於零時,速度繼電器的動合觸點KS斷開,KM2斷電釋放,電動機脫離電源,制動結束。
㈣ 電動機的反接制動過程與正、反轉之間的聯系
電動機的反接制動過程與正、反轉之間的聯系:
反接制動是電動機切斷正常運轉電源的同時改變電動機定子繞組的電源相序,使之有反轉趨勢而產生較大的制動力矩的方法。反接制動的實質:使電動機欲反轉而制動,因此當電動機的轉速接近零時,應立即切斷反接轉制動電源,否則電動機會反轉。實際控制中採用速度繼電器來自動切除制動電源。反接制動控制電路其主電路和正反轉電路相同。由於反接制動時轉子與旋轉磁場的相對轉速較高,約為啟動時的2倍,致使定子、轉子中的電流會很大,大約是額定值的10倍。因此反接制動電路增加了限流電阻R。其主觸頭閉合,電動機改變相序進入反接制動狀態,一般地,速度繼電器的釋放值調整到90轉/分左右,如釋放值調整得太大,反接制動不充分;調整得太小,又不能及時斷開電源而造成短時反轉現象。 反接制動制動力強,制動迅速,控制電路簡單,設備投資少,但制動准確性差,制動過程中沖擊力強烈,易損壞傳動部件。因此適用於l0kw以下小容量的電動機制動要求迅速、系統慣性大,不經常啟動與制動的設備,如銑床、鏜床、中型車床等主軸的制動控制。
㈤ 並勵直流電動機雙向啟動反接制動控制電路原理反向啟動和反接制動的工作原理分析
正反轉啟動是以調整直流電機轉子或勵磁繞組電壓極性來改變電磁力作用方向來完成換向的,
㈥ 星三角啟動,反接制動電路圖
星三角啟動http://hiphotos..com/200612038/pic/item/66e87fb78a6318e630add15a.jpg
反接制動電路http://hiphotos..com/200612038/pic/item/54093b24d31b82218744f99d.jpg
星三角啟動、反接制動
http://hiphotos..com/200612038/pic/item/f27bbf8b70be3700c9fc7a4f.jpg
㈦ 在反接制動控制電路中,為什麼要用速度繼電器,如果不用速度繼電器,能不能實現反接制動
如果不用速度繼電器,怎能判斷電機轉動已經停止而及時的停止制動,以防止電機反向起動?
㈧ 什麼是反向電流制動
給電動機一個和當前運動方向相反的電流 使電動機產生相反方向的力來達到制動的目的。
㈨ 飛機反向制動器的原理
原理:
飛機是重於空氣的飛行器,當飛機飛行在空中,就會產生作用於飛機的空氣動力,飛機就是靠空氣動力升空飛行的。在了解飛機升力和阻力的產生之前,我們還要認識空氣流動的特性,即空氣流動的基本規律。流動的空氣就是氣流,一種流體,這里我們要引用兩個流體定理:連續性定理和伯努利定理:
流體的連續性定理:當流體連續不斷而穩定地流過一個粗細不等的管道時,由於管道中任何一部分的流體都不能中斷或擠壓起來,因此在同一時間內,流進任一切面的流體的質量和從另一切面流出的流體質量是相等的。
連續性定理闡述了流體在流動中流速和管道切面之間的關系。流體在流動中,不僅流速和管道切面相互聯系,而且流速和壓力之間也相互聯系。伯努利定理就是要闡述流體流動在流動中流速和壓力之間的關系。
1.摩擦阻力——空氣的物理特性之一就是粘性。當空氣流過飛機表面時,由於粘性,空氣同飛機表面發生摩擦,產生一個阻止飛機前進的力,這個力就是摩擦阻力。摩擦阻力的大小,決定於空氣的粘性,飛機的表面狀況,以及同空氣相接觸的飛機表面積。空氣粘性越大、飛機表面越粗糙、飛機表面積越大,摩擦阻力就越大。
2.壓差阻力——人在逆風中行走,會感到阻力的作用,這就是一種壓差阻力。這種由前後壓力差形成的阻力叫壓差阻力。飛機的機身、尾翼等部件都會產生壓差阻力。
3.誘導阻力——升力產生的同時還對飛機附加了一種阻力。這種因產生升力而誘導出來的阻力稱為誘導阻力,是飛機為產生升力而付出的一種「代價」。其產生的過程較復雜這里就不在詳訴。
4.干擾阻力——它是飛機各部分之間因氣流相互干擾而產生的一種額外阻力。這種阻力容易產生在機身和機翼、機身和尾翼、機翼和發動機短艙、機翼和副油箱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