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防跳迴路的作用
作迴路的一個重要作用是提供防跳功能。防止開關跳躍的功能的簡稱。所謂跳躍是指由於台閘迴路手台或遙台接點粘連等原因,造成台閘輸出端一直帶有台閘電壓。當開關因故障跳開後,會馬上又台上,保護動作開關會再次跳開,因為一直加有台閘電壓,開關又會再次台上。
所以對此現象,通俗的稱為「開關跳躍」。一旦發生開關跳躍,會導致開關損壞,嚴重的還會造成開關爆炸。所以防跳功能是操作迴路里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
接線方式
1、板後接線方式
板後接線最大特點是可以在更換或維修斷路器,不必重新接線,只須將前級電源斷開。
由於該結構特殊,產品出廠時已按設計要求配置了專用安裝板和安裝螺釘及接線螺釘,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大容量斷路器接觸的可靠性將直接影響斷路器的正常使用,因此安裝時必須引起重視,嚴格按製造廠要求進行安裝。
2、插入式接線
在成套裝置的安裝板上,先安裝一個斷路器的安裝座,安裝座上6個插頭,斷路器的連接板上有6個插座。安裝座的面上有連接板或安裝座後有螺栓,安裝座預先接上電源線和負載線。使用時,將斷路器直接插進安裝座。如果斷路器壞了,只要拔出壞的,換上一隻好的即可。它的更換時間比板前,板後接線要短,且方便。由於插、拔需要一定的人力。
因此中國的插入式產品,其殼架電流限制在最大為400A。從而節省了維修和更換時間。插入式斷路器在安裝時應檢查斷路器的插頭是否壓緊,並應將斷路器安全緊固,以減少接觸電阻,提高可靠性。
3、抽屜式接線
斷路器的進出抽屜是由搖桿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的,在主迴路和二次迴路中均採用了
㈡ 電力設計中的防跳迴路,電流啟動電壓自保持是什麼
防跳繼電器有雙線圈,
電流啟動是防跳繼電器的電流線圈串聯在保護跳閘或手跳迴路中,在合閘瞬間保護跳閘時啟動防跳繼電器
電壓自保持:防跳繼電器啟動後,為防止手合迴路繼續導通導致開關又再合閘,電壓保持迴路在手合迴路仍在導通是保持防跳繼電器處於動作狀態(在開關跳閘後,保護迴路已經返回),確保合閘線圈在切斷。
壓啟動電流保持
是指保護裝置依靠電壓信號來啟動,但是用來啟動的電壓信號往往是瞬間的,而保護裝置需要一定時間的持續動作,這就要求保護裝置具有自動保持的功能,(通常還需要自動返回)一般採用電流型繼電器串聯來實現自保持。最常見的是斷路器控制電路「防跳」迴路。
㈢ 斷路器為什麼要設計防跳迴路
防止斷路器主輔助觸點的粘結或一些故障時,分閘後,立刻又合閘,合閘又開始分閘。。。
㈣ 繼電保護並聯式防跳迴路的基本結構和原理
一、跳躍
所謂"跳躍"是指當斷路器合閘時,由於控制開關未復歸或控制開關接點、自動裝置接點卡住,致使跳閘控制迴路仍然接通而動作跳閘,這樣斷路器將往復多次地"跳一合",我們把這種現象稱為"跳躍"。使斷路器合閘於故障線路而跳閘後,不再合閘,即使操作人員仍將控制開關放在合閘位置,斷路器也不會發生"跳躍"。
二、線路保護的防跳迴路原理及時間過程
(一)防跳迴路的作用
1.防止因控制開關或自動裝置的合閘接點未能及時返回(例如操作人員未松開手柄, 自動裝置的合閘接點粘連) 而正好合閘在故障線路和設備上, 造成斷路器連續合切現象。
2. 對於電流啟動、電壓保持式的電氣防跳迴路還有一項重要功能, 就是防止因跳閘迴路的斷路器輔助接點調整不當(變位過慢) , 造成保護出口接點先斷弧而燒毀的現象。這種現象對於微機保護裝置來說是不可容忍的, 而這一點卻常被人們忽視。
(二)線路保護的防跳迴路原理及時間過程
常用防跳迴路有串聯式防跳迴路、並聯式防跳迴路、彈簧儲能式防跳迴路、跳閘線圈輔助接點式
防跳迴路等。國產斷路器多採用串聯式防跳迴路
斷路器多採用並聯式防跳迴路。其中串聯式防跳迴路最合理,應用也最廣泛,它除具有防跳功能外,還具有防止保護出口接點斷弧而燒毀的優點,這也是應用微機保護裝置不可缺少的技術條件。其他防跳迴路只具有防止斷路器跳躍的功能,跳閘線圈輔助接點式防跳迴路在執行防跳功能時,跳閘線圈長期帶電有可能燒毀。
1.串聯式防跳迴路
所謂串聯式防跳,即防跳繼電器TBJ由電流啟動,該線圈串聯在斷路器的跳閘迴路中。電壓保持線圈與斷路器的合閘線圈並聯。當合閘到故障線路或設備上,則繼電保護動作,保護出口接點TJ閉合,此時防跳繼電器TBJ
的電流線圈啟動,同時斷路器跳閘,TBJ的常閉接點斷開合閘迴路,另一對常開接點接通電壓線圈並保持。若此時SK(5—8)或HJ接點不能返回而繼續發出合閘命令,由於合閘迴路已被斷開,斷路器不能合閘,從而達到防跳目的。另外,當TBJ啟動後,其並聯於保護出口的常開接點閉合並自保,直到「逼迫」斷路器常開輔助接點變位為止,有效地防止了保護出口接點斷弧。串聯式防跳迴路,如下圖1所示。
(三)應用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
1.對於沒有防跳裝置的斷路器應加裝電氣防跳迴路,串聯式防跳迴路性能最優,應優先採用,可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2.串聯式防跳繼電器的啟動電流線圈應按靈敏度不小於2選型,且安裝時應注意電流線圈與電壓線圈的極性一致。
3.當保護裝置內部和開關操作機構都有電氣防跳迴路時,推薦採用保護裝置內部的防跳迴路,而將操作機構中的防跳迴路甩掉,這樣使用可靠,維護方便。
4.對於彈簧儲能式操作機構,有人認為其儲能機構本身已具有防跳功能,似乎不必再加電器防跳迴路。但儲能機構並不能防止因合閘接點粘連而造成的開關跳躍,又沒有防止保護出口接點斷弧燒毀的功能,所以還是加裝電氣防跳迴路為好。
㈤ 一個迴路中,可以有幾個防跳迴路,為什麼
防跳迴路,是針對斷路器、接觸器等電磁控制開關而言的,如果沒有防跳迴路,開關合在有故障的電路時,手沒有離開之前,開關會反復跳躍閉合,沖擊設備和電路。通常情況下,一個迴路中,只有1個防跳迴路.
㈥ 求助電氣二次迴路中的防跳迴路如何解釋
簡單說就是防止跳躍,當出現故障時有可能分閘、合閘來回動作,損壞斷路器,比如轉換開關壞了粘連了,分閘、合閘信號同時輸入就會來回動作,如果加個防跳繼電器就會閉鎖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㈦ 什麼是防跳迴路
開關防跳迴路是為了防止手動電合開關時,線路有故障使保護動作溝通跳閘迴路,或者跳閘出口接點卡死而造成開關的跳躍,從而損壞開關或對系統造成沖擊。
35kV及以上的斷路器,常採用「電氣防跳」。此種防跳繼電器有有兩個線圈,一個是供啟動用的電流線圈,接在跳閘迴路中;另一個是自保持用的電壓線圈,通過本身的常開觸點(TBJ1)接入合閘迴路.當合閘過程中,如正遇永久性故障,因而保護出口繼電器觸點BCJ閉合,斷路器跳閘,並起動防跳繼電器TBJ。若控制開關手柄(合閘按鈕)未復歸或其觸點被卡住,以及自動合閘裝置的合閘觸點被卡住(沒有分開),由於防跳繼電器的觸點TBJ1已經閉合,致使TBJ的電壓線圈帶電,起自保持的作用。另外,觸點TBJ2業已斷開,能避免合閘線圈HQ再次導通,也就防止了斷路器發生「跳躍」。 觸點TBJ3(與BCJ的觸點並在一起)的作用,是為了防止保護出口繼電器BCJ的觸點被燒壞。因為自動跳閘時,BCJ的觸點可能較輔助觸點QF2(串在跳閘線圈TQ前的斷路器常開輔助觸點)先斷開,以致被電弧燒壞。由於TBJ3與它並聯,即使BCJ的觸點先斷,也不會被燒壞,而且還有跳閘出口存在。
㈧ 電氣原理圖的防跳迴路怎麼理解
說簡單點:當斷路器合在有故障的線路時,繼電保護將動作,跳開開關,切斷故障線路。為了防止在合閘後操作開關的觸點粘牢或人為將操作開關的把手搬在合閘位置返回過遲,使開關斷開故障線路後再次將斷路器重合在有故障的線路上,造成多次重合損壞電氣設備,故而加裝的防跳躍保護裝置。
保護裝置主要由防跳躍繼電器來實現。防跳原理需要用圖來進行講解。上述朋友說了一部分。
㈨ 什麼是防跳迴路
防跳迴路是為了防止手動電合開關時,線路有故障使保護動作溝通跳閘迴路,或者跳閘出口接點卡死而造成開關的跳躍,從而損壞開關或對系統造成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