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單向可控硅觸發電路
單向可控硅觸發電路非常多,需根據具體需求選擇。上圖是其中一種。
㈡ 單向可控硅觸發電路 求解!
這個電路肯定是不能觸發的,也不純粹是脈沖變壓器的問題,應該是觸發脈沖版位置不對。
建議采權用硅鋼片鐵芯作脈沖變鐵芯,用1:1變比再多繞幾匝,比如100T;
再把脈沖變的次級並R4接到可控硅的陰極上去(就是電流表的左邊),注意脈沖變次級極性。
可控硅的觸發是門極加上對陰極為正的觸發脈沖,觸發脈沖的產生是用BT33、BT35等雙基極二極體組成的張馳振盪器,不是三極體。電路不觸發要檢查振盪器是否故障,脈沖變壓器匝數太多就會使觸發電流不足,也觸發不了,同時還要注意脈沖極性。
㈢ 可控硅觸發電路有哪幾類
①觸發抄脈沖信號應具有足夠大的電壓和電流一般要求觸發電壓幅度為4~10V。
②觸發電路不輸出觸發脈沖時觸發電路因漏電流產生的漏電壓應小於0.15~0.2V以避免誤觸發。
③觸發脈沖要有一定的寬度以保證晶閘管可靠導通。觸發脈沖的寬度最好取20~40us。
④觸發脈沖前沿要陡,以保證觸發時間的灘確性口一般要求前沿時間不大於10us。
⑤觸發脈沖應與主迴路同步,保證主電路中的晶閘管在每個周期的導通角相等。
⑥觸發信號應具有足夠的移相范圍,相位應能連續可調。
㈣ 可控硅觸發電路
為什麼主迴路不用雙向可控硅?這個觸發電路不行。如果主迴路用雙向可控硅只需用1隻moc3052不用再2加只可控硅,moc3052的4、6腳直接接主迴路的雙向可控硅的T2(K)、G端即可
㈤ 可控硅的觸發電路的原理
你給出的圖片應該是固態繼電器,就是一個開關,你看他的工作原理,可以參照晶閘管的版工作原理權看看。性質一樣的。如果沒說錯的話,你的那兩個端子接負載的,那邊的三個接電源的,,你把那邊的兩個當成A/k,那邊的三個是通過電路產生門極觸發電流的,最後使可控硅導通,
1.晶閘管是一種比三極體更加復雜的半導體結構,具有3個PN節結構。主要用在大電流的功率控制電路里。
2.晶閘管的開通和關閉和三極體有很大的差別,可以視為一個雙穩態器件,只具有兩個工作狀態即開通和關閉。
3.晶閘管的開通受2個條件約束 陰陽極的正偏壓 和門極與陰極的正偏壓,關斷則只需要流過管子的電流小於一定的值,並且維持一定的時間就自然關斷。不受門極控制。
4.工作原理相當於兩個三極體的等效電路。
不知道,有沒有道理,你隨意理解吧
㈥ 雙向可控硅在交流電壓中的觸發電路
1、雙向可控硅在電路中的作用是:用於交流調壓或交流電子開關。
2、"雙向可控硅":是在普通可控硅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它不僅能代替兩只反極性並聯的可控硅,而且僅需一個觸發電路,是比較理想的交流開關器件。其英文名稱TRIAC即三端雙向交流開關之意。
3、可控硅的優點很多,例如:以小功率控制大功率,功率放大倍數高達幾十萬倍;反應極快,在微秒級內開通、關斷;無觸點運行,無火花、無噪音;效率高,成本低等等。
㈦ 如何做可控硅觸發電路
單相通用型可控硅觸發板是通過調整可控硅的導通角來實現電氣設備的電壓電流功率調整的一種移相型的電力控制器,其核心部件採用國外生產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軍品級可控硅觸發專用集成電路。輸出觸發脈沖具有極高的對稱性及穩定性,且不隨環境溫度變化,使用中不需要對脈沖對稱度及限位進行調整。現場調試一般不需要示波器即可完成。它可廣泛的應用於工業各領域的電壓電流調節,適用於電阻性負載、電感性負載、變壓器一次側及各種整流裝置等。
由於振盪電路的電源為梯形波,在主電路正弦波每一半波結束和開始的一段時間,振盪電路的電源電壓很小,電路不振盪,同時電容電壓釋放到0。當電源電壓接近梯形波的頂部時,振盪電路開始工作,當電容充電使兩端的電壓達到單結晶體管峰點電壓Vp時,單結晶體管導通電容放電,放電電流流過R1與被觸發晶閘管的門極的並聯電路形成輸出,為晶閘管提供觸發脈沖,使晶閘管導通。然後電路進入下一振盪周期,但晶閘管一經導通門極就失去控製作用,一個電源電壓半周中振盪電路輸出的脈沖只是第一個起到觸發作用,後面的脈沖是無效的。在主電路電壓的半周接近結束時,振盪電路的電源電壓進入梯形波的斜邊並迅速下降,振盪電路停振,同時電容電壓釋放到0。因此在主電路的每一個半波中,電容總是從0開始充電,保證了觸發脈沖與主電路電壓的同步。
㈧ 可控硅觸發電路圖 實際應用的,不要百度上一搜就有的 請發過來吧 謝謝了 我想自己做一個
這樣,你可以看看哪裡有不要了的風扇調速開關,要過來,裡面就是雙向可控硅和電阻電容組成的實際應用電路,那裡面的也是大電流的可控硅。
或者,你可以看看哪裡有調光台燈,不要的要過來,裡面是可控硅、雙基極二極體和電阻電容構成的(有些是大功率場效應管和可控硅,有些是雙向觸發二極體和可控硅等等)
實際應用電路 就要到實際中去尋找(畢竟你也是想自己做一個),我在這里,或者其他人在這里畫給你的,都是基本電路。不過可控硅在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基本電路完全可以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