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路圖靈

電路圖靈

發布時間:2021-10-21 07:39:41

① 計算機最高獎項為什麼是圖靈獎而不是馮諾依曼獎

第一,圖靈在計算機方面所作的工作早於馮諾依曼,而且其偉大的貢獻要早於馮諾依曼,圖靈被稱為計算機科學(注意科學二字,包含范圍極廣)之父、人工智慧之父。

而馮諾依曼在發明電子計算機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他被西方人譽為「計算機之父」,顯然,無論是在時間的先後上,還是研究的范圍上,圖靈都處於鼻祖的地位。先入為主,這個很重要。

第二,馮諾依曼在數學方面的貢獻遠比計算機方面的大,用個不恰當的形容:研究計算機只是馮的「業余愛好」(馮是在參加曼哈頓計劃時遇到大量復雜的計算需要處理時,才去研究計算機的)。

雖然說現代電子計算機離不開馮諾依曼的貢獻,但我更願意說:馮諾依曼這個偉大的數學家在計算機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實際上馮諾依曼是20世紀最偉大的全才之一,全才是不可以代表某一學科的。

第三,關於設獎還有其他因素要考慮,圖靈獎是1966年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CM)設立的,他們設此獎項之時,肯定考慮得更加周全,具體他們怎麼想我也不知道,但我覺得圖靈最能代表計算機這門科學。設獎就應該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來當。

(1)電路圖靈擴展閱讀:

圖靈獎是美國計算機協會於1966年設立的,又叫"A.M.圖靈獎",專門獎勵那些對計算機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其名稱取自計算機科學的先驅、英國科學家艾倫·圖靈,這個獎設立目的之一是紀念這位科學家。

獲獎條件

由於圖靈獎對獲獎條件要求極高,評獎程序又是極嚴,一般每年只獎勵一名計算機科學家,只有極少數年度有兩名合作者或在同一方向作出貢獻的科學家共享此獎。因此它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最崇高的一個獎項,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

每年,美國計算機協會將要求提名人推薦本年度的圖靈獎候選人,並附加一份200到500字的文章,說明被提名者為什麼應獲此獎。任何人都可成為提名人。美國計算機協會將組成評選委員會,對被提名者進行嚴格的評審,並最終確定當年的獲獎者。

獎金金額

獎金金額不算太高,設獎初期為20萬美元,1989年起增到25萬美元,獎金通常由計算機界的一些大企業提供(通過與ACM簽訂協議)。目前圖靈獎由Google公司贊助,獎金為1,000,000美元。

約翰·馮諾依曼獎,目的是表揚在計算機科學和技術上具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該獎牌是以對計算機科學具有重大貢獻的現代電腦創始人之一約翰·馮·諾伊曼命名。

EDVAC方案明確奠定了新機器由五個部分組成,包括: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和輸出設備,並描述了這五部分的職能和相互關系。報告中,諾伊曼對EDVAC中的兩大設計思想作了進一步的論證,為計算機的設計樹立了一座里程碑。

設計思想之一是二進制,他根據電子元件雙穩工作的特點,建議在電子計算機中採用二進制。報告提到了二進制的優點,並預言,二進制的採用將大簡化機器的邏輯線路。

計算機基本工作原理是存儲程序和程序控制,它是由世界著名數學家馮·諾依曼提出的。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被稱為「計算機之父」。

實踐證明了諾伊曼預言的正確性。如今,邏輯代數的應用已成為設計電子計算機的重要手段,在EDVAC中採用的主要邏輯線路也一直沿用著,只是對實現邏輯線路的工程方法和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作了改進。

② 圖靈有哪些著作

著作很少,主要是科學方面
主要成就

圖靈機
1936年,圖靈向倫敦權威的數學雜志投了一篇論文,題為"論數字計算在決斷難題中的應用」,這是他對理論計算機的研究成果。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計算機房現在以圖靈為名
在這篇開創性的論文中,圖靈給「可計算性」下了一個嚴格的數學定義,並提出著名的「圖靈機」的設想。「圖靈機」與「馮·諾伊曼機」齊名,被永遠載入計算機的發展史中。。「圖靈機」不是一種具體的機器,而是一種思想模型,可製造一種十分簡單但運算能力極強的計算裝置,用來計算所有能想像得到的可計算函數。基本思想是用機器來模擬人們用紙筆進行數學運算的過程。

圖靈機被公認為現代計算機的原型,這台機器可以讀入一系列的零和一,這些數字代表了解決某一問題所需要的步驟,按這個步驟走下去,就可以解決某一特定的問題。這種觀念在當時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因為即使在50年代的時候,大部分的計算機還只能解決某一特定問題,不是通用的,而圖靈機從理論上卻是

圖靈機模型的理論
通用機。在圖靈看來,這台機器只用保留一些最簡單的指令,一個復雜的工作只用把它分解為這幾個最簡單的操作就可以實現了,在當時他能夠具有這樣的思想確實是很了不起的。他相信有一個演算法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而困難的部分則是如何確定最簡單的指令集,怎麼樣的指令集才是最少的,而且又能頂用,還有一個難點是如何將復雜問題分解為這些指令的問題。

「圖靈機」想像使用一條無限長度的紙帶子,帶子上劃分成許多格子。如果格里畫條線,就代表「1」;空白的格子,則代表「0」。想像這個「計算機」還具有讀寫功能:既可以從帶子上讀出信息,也可以往帶子上寫信息。計算機僅有的運算功能是:每把紙帶子向前移動一格,就把「1」變成「0」,或者把「0」變成「1」。「0」和「1」代表著在解決某個特定數學問題中的運算步驟。「圖靈機」能夠識別運算過程中每一步,並且能夠按部就班地執行一系列的運算,直到獲得最終答案。

圖靈機」是一個虛擬的「計算機」,完全忽略硬體狀態,考慮的焦點是邏輯結構。圖靈在他那篇著名的文章里,還進一步設計出被人們稱為「萬能圖靈機」的模型,它可以模擬其他任何一台解決某個特定數學問題的「圖靈機」的工作狀態。他甚至還想像在帶子上存儲數據和程序。「萬能圖靈機」實際上就是現代通用計算機的最原始的模型。

美國的阿坦納索夫在1939年果然研究製造了世界上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ABC,其中採用了二進位制,電路的開與合分別代表數字0與1,運用電子管和電路執行邏輯運算等。ABC是「圖靈機」的第一個硬體實現,看得見,摸得著。而馮·諾依曼不僅在上個世紀40年代研製成功了功能更好、用途更為廣泛的電子計算機,並且為計算機設計了編碼程序,還實現了運用紙帶存儲與輸入。

圖靈是第一個提出利用某種機器實現邏輯代碼的執行,以模擬人類的各種計算和邏輯思維過程的科學家。而這一點,成為了後人設計實用計算機的思路來源,成為了當今各種計算機設備的理論基石。今天世界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最高榮譽就被稱為「圖靈獎」,相當於計算機科學界的諾貝爾獎;

人工智慧
1950年,圖靈被錄用為泰丁頓(Teddington)國家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始從事「自動計算機」(ACE)的邏輯設計和具體研製工作。他提出關於機器思維的問題,他的論文「計算機和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和深遠的影響。1952年的論文今天被視為生物數學的奠基之作,這至多可以算的上他短暫科學生涯中第三大的貢獻之一。圖靈的三大貢獻是:對理論計算機的研究、破譯二戰德軍U-潛艇密碼和對人工智慧的研究。圖靈在數學,邏輯學,神經網路和人工智慧等領域也作出了很多貢獻。在新舊世紀交替的2000年,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的二十世紀對人類發展最有影響的一百名人物中,圖靈、沃森和克里克都在僅有二十名的「科學家,思想家」欄中榜上有名。

破譯德軍密碼
圖靈領導了英國政府破譯二戰德軍U-潛艇密碼的工作,為扭轉二戰盟軍

阿蘭·麥席森·圖靈雕像
的大西洋戰場戰局立下汗馬功勞。

二戰爆發後不久,英國對德國宣戰,圖靈隨即入伍,在英國戰時情報中心「政府編碼與密碼學院」服役。當時,德國人研製出了「謎」式密碼機,能將平常的語言文字(明文)自動轉換為代碼(密文),再通過無線電或電話線路傳送出去。即使被截獲,對方也難破譯。

圖靈帶領200多位密碼專家,研製出效率更高、功能更強大的密碼破譯機,將英國戰時情報中心每月破譯的情報數量從39000條提升到84000條。這些情報發揮了重要作用。歷史學家認為,圖靈讓二戰提早了2年結束,至少拯救了2000萬人的生命。圖靈因此在1946年獲得「不列顛帝國勛章」。

圖靈試驗
1950年10月,圖靈又發表了另一篇題為「機器能思考嗎」的論文,其中提出了一

圖靈試驗
種用於判定機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試驗方法,即圖靈試驗。每年都有試驗的比賽。

1950寫文章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測試是讓人類考官通過鍵盤向一個人和一個機器發問,這個考官不知道他問的是人還是機器。如果在經過一定時間的提問以後,這位人類考官不能確定誰是人誰是機器,那這個機器就有智力了。

圖靈在對人工智慧的研究中,提出了一個叫做圖靈試驗的實驗,嘗試定出一個決定機器是否有感覺的標准。

圖靈試驗由計算機、被測試的人和主持試驗人組成。計算機和被測試的人分別在兩個不同的房間里。測試過程由主持人提問,由計算機和被測試的人分別做出回答。觀測者能通過電傳打字機與機器和人聯系(避免要求機器模擬人外貌和聲音)。被測人在回答問題時盡可能表明他是一個「真正的」人,而計算機也將盡可能逼真的模仿人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過程。如果試驗主持人聽取他們各自的答案後,分辨不清哪個是人回答的,哪個是機器回答的,則可以認為該計算機具有了智能。這個試驗可能會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但是卻不能使所有的哲學家感到滿意。

圖靈試驗雖然形象描繪了計算機智能和人類智能的模擬關系,但是圖靈試驗還是片面性的試驗。通過試驗的機器當然可以認為具有智能,但是沒有通過試驗的機器因為對人類了解的不充分而不能模擬人類仍然可以認為具有智能。

圖靈試驗還有幾個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試驗主持人提出問題的標准,在試驗中沒有明確給出;被測人本身所具有的智力水平,圖靈試驗也疏忽了;而且圖靈試驗僅強調試驗結果,而沒有反映智能所具有的思維過程。所以,圖靈試驗還是不能完全解決機器智能的問題。

其實,要求電腦這樣接近地模仿人類,以使得不能和一個人區分開實在是太過分了。一些專家認為,我們不該以電腦能否思維為目標,而是以能多大程度地模仿人類思維為目標;然後,讓設計者再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③ 詳細介紹下圖靈

1936年,圖靈向倫敦權威的數學雜志投了一篇論文,題為「論數字計算在決斷難題中的應用」。在這篇開創性的論文中,圖靈給「可計算性」下了一個嚴格的數學定義,並提出著名的圖靈機"(Turing Machine)的設想。「圖靈機」不是一種具體的機器,而是一種思想模型,可製造一種十分簡單但運算能力極強的計算裝置,用來計算所有能想像得到的可計算函數。"圖靈機"與"馮.諾伊曼機" 齊名,被永遠載入計算機的發展史中。1950年10月,圖靈又發表了另一篇題為"機器能思考嗎"的論文,成為劃時代之作。也正是這篇文章,為圖靈贏得了"人工智慧之父"的桂冠。

故事從謎開始

英國現代計算機的起步是從德國的密碼電報機——Enigma(謎)開始的,而解開這個謎的不是別人,正是阿蘭·圖靈,一個在計算機界響當當的人物,可與美國的馮·諾依曼相媲美的電腦天才。在他短暫的生涯中,圖靈在量子力學、數理邏輯、生物學、化學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在晚年還開創了一門新學科—— 非線性力學。

圖靈英年早逝。在他42年的人生歷程中,他的創造力是豐富多彩的,他是天才的數學家和計算機理論專家。24歲提出圖靈機理論,31歲參與COLOSSUS的研製,33歲設想模擬系統,35歲提出自動程序設計概念,38歲設計"圖靈測驗"。這一朵朵靈感浪花無不閃耀著他在計算機發展史上的預見性。特別是在60年代後當然,圖靈最高的成就還是在電腦和人工智慧方面,他是這一領域開天辟

地的大師。為表彰他的貢獻,專門設有一個一年一度的"圖靈獎",頒發給最優秀的電腦科學家。這枚獎章就像"諾貝爾獎"一樣,為計算機界的獲獎者帶來至高無上的榮譽。而阿蘭·圖靈本人,更被人們推崇為人工智慧之父,在計算機業十倍速變化的歷史畫卷中永遠佔有一席之地。他的驚世才華和盛年夭折,也給他的個人生活塗上了謎一樣的傳奇色彩。

神童圖靈

阿蘭·圖靈,1912年6月23日出生於英國倫敦。其祖父曾獲得劍橋大學數學榮譽學位,但他父親的數學才能平平。因此,圖靈的家庭教育,對他以後在數學及計算機方面的成就並沒有多少幫助。小時侯的圖靈生性活潑好動,很早就表現出對科學的探索精神。據他母親回憶,3歲時,小圖靈就進行了他的首次實驗,嘗試把一個玩具木頭人的小胳膊、小腿掰下來栽到花園里,等待長出更多的木頭人。到了8歲,他更開始嘗試寫一 部科學著作,題目為《關於一種顯微鏡》。在這部很短的書中,天才兒童圖靈拼錯了很多單詞,句法也有些問題,但寫得還能讓人看懂,很像那麼一回事兒。在書的開頭和結尾,他都用同一句話"首先你必須知道光是直的"作前後呼應, 但中間的內容卻很短,短得破了科學著作的記錄。圖靈曾說 :"我似乎總想從最普通的東西中弄出些名堂。"就連和小朋友們玩足球,他也能放棄當前鋒進球這樣出風頭的事,只喜歡在場外巡邊,因為這樣能有機會去計算球飛出邊界的角度。他的老師認為 :"圖靈的頭腦思維可以像袋鼠一樣進行跳躍。" 圖靈是個天才。他16歲就開始研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1931年,圖靈考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開始他的數學生涯,研究量子力學、概率論和邏輯學。在校期間,圖靈還是現代語言哲學大師維特根斯坦班上最出色的學生。他對由劍橋大學的羅素和懷特海創立的數理邏輯很感興趣。數理邏輯的創建,主要源於古希臘克里特島上有個叫愛皮梅尼特的"智者",他說 :"所有的克里特島人都說謊"。我們可以把它簡化為:"我說的這句話是假話"。這就出現一種兩面都無法自圓的怪圈:如果他沒有說謊,那他這句話是錯的,他是在說謊;如果他真的在說謊,那他說自己在說謊是對的,所以他又沒有說謊。羅素和懷特海把它從邏輯、集合論以及數論中驅逐出去,最後又想盡辦法歸入《數學原理》之中。

圖靈一上大學,就迷上了《數學原理》。在1931年,著名的"哥德爾定理"出現後(該定理認為沒有一種公理系統可以導出數論中所有的真實命題,除非這種系統本身就有悖論),天才的圖靈在數理邏輯大本營的劍橋大學提出一個設想 :能否有這樣一台機器,通過某種一般的機械步驟,能在原則上一個接一個地解決所有的數學問題。大學畢業後,圖靈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還順手發明過一個解碼器。在那裡,他遇見了馮·諾依曼,後者對他的論文擊節贊賞,並隨後由此提出了"存儲程序"概念。圖靈學成後又回到他的母校任教。在短短的時間里,圖靈就發表了幾篇很有份量的數學論文,為他贏得了很大的聲譽。

怪才圖靈

在劍橋,圖靈可稱得上是一個怪才,一舉一動常常出人意料。他是個單身漢和長跑運動員。在他的同事和學生中間,這位衣著隨便、不打領帶的著名教授,不善言辭,有些木訥、害羞,常咬指甲,但他更多地以自己傑出的才智贏得了人們的敬意。圖靈每天騎自行車上班,因為患過敏性鼻炎,一遇到花粉,就會鼻涕不止,大打噴嚏。於是,他就常常在上班途中戴防毒面具,招搖過市,這早已成為劍橋的一大奇觀。圖靈的自行車經常半路掉鏈子,但他就是不肯去車鋪修理。每次騎車時,他總是嘴裡念念有詞,在心裡細細計算,這鏈條也怪,總是轉到一定的圈數就滑落了,而圖靈竟然能夠做到在鏈條下滑前一剎那停車,讓旁觀者佩服不已,以為圖靈在玩雜技。後來圖靈又居然在腳踏車旁裝了一個小巧的機械記數器,到圈數時就停,歇口氣換換腦子,再重新運動起來。

1936年,圖靈向倫敦權威的數學雜志投了一篇論文,題為《論數字計算在決斷難題中的應用》。在這篇開創性的論文中,圖靈給"可計算性"下了一個嚴格的數學定義,並提出著名的"圖靈機"(Turing Machine)的設想。"圖靈機"不是一種具體的機器,而是一種思想模型,可製造一種十分簡單但運算能力極強的計算機裝置,用來計算所有能想像得到的可計算函數。裝置由一個控制器和一根假設兩端無界的工作帶(起存儲器的作用)組成。工作帶被劃分為大小相同的方格,每一格上可書寫一個給定字母表上的符號。控制器可以在帶上左右移動,它帶有一個讀寫出一個你期待的結果。外行人看了會墜入雲里霧里,而內行人則稱它是"闡明現代電腦原理的開山之作",並冠以"理想計算機"的名稱。這篇論文在紙上談了一把兵,創造出一個"圖靈機"來。但現代通用電腦確實是用相應的程序來完成任何設定好的任務。這一理論奠定了整個現代計算機的理論基礎。"圖靈機"更在電腦史上與"馮·諾依曼機"齊名,被永遠載入計算機的發展史中。

圖靈機理論不僅解決了純數學基礎理論問題,一個巨大的"意外"收獲則是,理論上證明了研製通用數字計算機的可行性。雖然早在100年前的1834年,巴貝奇(Chark Babbage,1792~1871)就設計製造了"分析機"以說明具體的數字計算,但他的失敗之處是沒能證明"必然可行"。圖靈機理論不僅證明了研製"通用機"的可行性,而且比世界上第一台由德國人朱斯(K·Zuze)於1941年製造的通用程序控制計算機Z-3整整早5年。這不得不使人驚嘆這一理論的深刻意義。

謎語圖靈

正當圖靈的理論研究工作進一步深入時,戰爭爆發了。他被派往布雷契萊庄園承擔"超級機密"研究。當時的布雷契萊庄園是一所"政府密碼學校",即戰時的英國情報破譯中心。在這座幽靜的維多利亞式建築里,表面上鳥語花香、人跡罕見,其實每天都有12000多名志願者在這里夜以繼日地工作,截獲、整理、破譯德國的軍事情報,有些結果甚至直達丘吉爾首相本人手中。在這里,圖靈被人們稱為"教授",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名。當時德國有一個名為"Enigma"(謎) 的通信密碼機,破譯高手們絞盡腦汁也難以破解。這個難題交到了圖靈手中,他率領著大約200多名精幹人員進行密碼分析,其中甚至還包括象棋冠軍亞歷山大。分析和計算工作非常復雜,26個字母在"Enigma"機中能替代8萬億個謎文字母。如果改動接線,變化會超過2.5千萬億億。最後多虧波蘭同行們提供了一台真正的"Enigma",圖靈才憑借著他的天才設想設計出一種破譯機。這台機器主要由繼電器構成,還用了80個電子管,由光電閱讀器直接讀入密碼,每秒可讀字元2000個,運行起來咔嚓咔嚓直響。它被圖靈戲稱為"羅賓遜",至今沒人能搞懂圖靈究竟如何指揮它工作。但"羅賓遜"的確神通廣大,在它的密報下,德國飛機一再落入圈套,死無葬身之地。

1945年,圖靈帶著大英帝國授予的榮譽勛章,來到英國國家物理研究所擔任高級研究員。兩年後,圖靈寫了一份內部報告,提出了"自動程序"的概念,但由於英國政府嚴密、死板的保密法令,這份報告一直不見天日。1969年,美國的瓦丁格(Woldingger)發表了同樣成果,英國才連忙亮出壓在箱底的寶貝,終於在1970年給圖靈的報告"解密"。圖靈的這份報告後來收入愛丁堡大學編的《機器智能》論文集中。由於有了布雷契萊的經驗,圖靈提交了一份"自動計算機"的設計方案,領導一批優秀的電子工程師,著手製造一種名叫ACE的新型電腦。它大約用了800 個電子管,成本約為4萬英鎊。1950年,ACE電腦就橫空出世,開始公開露面,為感興趣的人們玩一些"小把戲",贏得陣陣喝彩。圖靈在介紹ACE的內存裝置時說:"它可以很容易把一本書的10頁內容記住。"顯然,ACE是當時世界上最快、最強勁的電子計算機之一。

1946年,在紐曼博士的動議下,皇家學會成立電腦實驗室。紐曼博士是皇家學會會員,又是當年破譯小組的成員,正是他對"赫斯·魯賓遜"的製造起了關鍵作用。皇家學會的這一新實驗室不在倫敦,而是設在曼徹斯特大學,由紐曼博士牽頭負責。1946年7月,研製基金到位,紐曼博士開始招募人選。阿蘭·圖靈也在次年9月加盟電腦實驗室。一時間,曼徹斯特大學群英會萃。實驗室設在一幢維多利亞時代的老房子里,條件十分簡陋,但因圖靈他們的到來,也算是蓬蓽生輝了。在1948年6月,這里造出了一台小的模型機,大家都愛叫它"嬰兒"(Baby)。這台模型機用陰極射線管來解決存儲問題,能存儲32個字,每一字有32位字長。這是第一台能完全執行存儲程序的電子計算機的模型。

大師圖靈

到了1949年10月,各項改進工作都已展開,夾在兩層存儲器之間的自動控制系統已正常運轉,並能在程序的控制下,實現磁鼓和陰極射線管存儲單元間信息交互。圖靈設計出一些協同電路來做輸入和輸出的外設。有關電動打字設備也是圖靈通過老關系從他戰時供職的外交部通信部門弄過來的,其中甚至包括一個戰後從德國人那裡收繳來的穿孔紙帶鍵盤。這樣,整個模型機已大功告成。在整個試驗階段,大家忙上忙下。1949年底,模型機交付給曼徹斯特當地的一家叫弗蘭尼蒂(Ferranti)的電子公司,開始正式建造。1951年2月完工,通稱"邁可1型"。它有4000個電子管,72000個電阻器,2500個電容器,能在0.1秒內開平方根、求對數和三角函數的運算。比起先前的模型機,"邁可1型"功能更為齊全,靜電存儲器的內存容量已翻倍,能存256個40位字長字,分別存在8個陰極射線管中,而磁鼓的容量能擴容到16384個字,真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

與馮·諾依曼同時代的富蘭克爾(Frankel,馮氏同事)在回憶中說:馮·諾 依曼沒有說過"存儲程序"型計算機的概念是他的發明,卻不止一次地說過,圖靈是現代計算機設計思想的創始人。當有人將"電子計算機之父"的頭銜戴在馮·諾依曼頭上時,他謙遜地說,真正的計算機之父應該是圖靈。當然,馮·諾依曼問之無愧,而圖靈也有"人工智慧之父"的桂冠。他倆是計算機歷史浩瀚星空中相互映照的兩顆巨星。

早在1945年,圖靈就提出"模擬系統"的思想,並有一份詳細的報告,想建造一台沒有固定指令系統的電腦。它能夠模擬其他不同指令系統的電腦的功能, 但這份報告直到1972年才公布。這說明圖靈在二戰結束後就開始了後來被稱 為"人工智慧"領域的探索,他開始關注人的神經網路和電腦計算之間的關聯。

1950年,圖靈又來到曼徹斯特大學任教,同時還擔任該大學自動計算機項目的負責人。就在這一年的十月,他又發表了另一篇題為《機器能思考嗎?》的論文,成為劃時代之作。也正是這篇文章,為圖靈贏得了一頂桂冠--"人工智慧之父"。在這篇論文里,圖靈第一次提出"機器思維"的概念。他逐條反駁了機器不能思維的論調,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他還對智能問題從行為主義的角度給出了定義,由此提出一假想:即一個人在不接觸對方的情況下,通過一種特殊的方式,和對方進行一系列的問答,如果在相當長時間內,他無法根據這些問題判斷對方是人還是計算機,那麼,就可以認為這個計算機具有同人相當的智力,即這台計算機是能思維的。這就是著名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ing)。當時全世界只有幾台電腦,根本無法通過這一測試。但圖靈預言,在本世紀末,一定會有電腦通過"圖靈測試"。終於他的預言在IBM的"深藍"身上得到徹底實現。當然,卡斯帕羅夫和"深藍"之間不是猜謎式的泛泛而談,而是你輸我贏的彼此較量。

故事以謎結束

1951年,圖靈以他傑出的貢獻被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就在他事業步入輝煌之際,災難降臨了。1952年,圖靈遭到警方拘捕,原因是他是一個同性戀者。與其他一些智慧超群的人物一樣,圖靈在個人生活方式上也"與眾不同"。當時,人們對同性戀還沒有像現在這樣寬容,而是把這種行為當作一樁傷風敗俗的罪孽。事情的敗露是這樣的,當時有一位叫瓊·克拉克(Joan Clarke)的姑娘愛上了圖靈,圖靈也對對方很有好感,並向對方求婚,瓊欣然接受。但不久,圖靈自己退縮了,告訴瓊,他是同性戀者。在1948年,圖靈就由於同性戀傾向,離開了當時屬於高度保密的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但也有人說,圖靈是被英國軍事情報部門"開除"出去的,對於這位天才的離去,許多人悵惜不已。

1952年3月31日,圖靈更因為和曼徹斯特當地一位青年有染,被警方逮捕。在法庭上,圖靈既不否認,也不為自己辨解。在庄嚴的法庭上,他鄭重其事地告訴人們:他的行為沒有錯,結果被判有罪。在入獄和治療兩者中間,圖靈選擇了注射激素,來治療所謂的"性慾倒錯"。此後圖靈開始研究生物學、化學,還和一位心理醫生有很深的交往。那時,他的脾氣已變得躁怒不安,性格更為陰沉怪僻。1953年3月,他因為接待過一位被英國警方注意的挪威客人,成為警方的目標,甚至去希臘度假時也被跟蹤。

1954年6月8日,圖靈42歲,正逢進入他生命中最輝煌的創造頂峰。一天早晨,女管家走進他的卧室,發現台燈還亮著,床頭上還有個蘋果,只咬了一小半,圖靈沉睡在床上,一切都和往常一樣。但這一次,圖靈是永遠地睡著了,不會再醒來……經過解剖,法醫斷定是劇毒氰化物致死,那個蘋果是在氰化物溶液中浸泡過的。圖靈的母親則說他是在做化學實驗時,不小心沾上的,她的"艾倫"從小就有咬指甲的習慣。但外界的說法是服毒自殺,一代天才就這樣走完了人生。

④ 模仿游戲中alan turing給他發明的機器起名叫什麼

《模仿游戲》中,alan turing給他發明的機器起名叫「Christopher」,但在現實原型中,alan turing發明的機器叫做bombe,而「Christopher」是來源於alan turing初戀的名字。

Bombe是二戰時期alan turing研發的一台高級計算機,主要用於密碼破譯。Bombe演化出了一個龐大的家族。Bombe系列破譯不列顛製表機公司(BTW)製造,而該機傳入美國後,另一家更著名的製表機和穿孔卡片機公司也開始生產Bombe,這就是當時還沒有成為藍色巨人的IBM。

Bombe的結構

Bombe用一種增強疊層塑料製作,通過158萬億個密碼組合,這台解碼機可以揭開看似隨意實則復雜、每天變換的納粹「謎團」密碼。解碼機外形像是打字機,通過三四個旋轉輪拼湊字母。通常情況下,操作人員是不可能看到「圖靈甜點」解碼機的內部構造的。

右側的一扇牆其實是鉸鏈門,裡面放滿了電子電路,左側一扇牆則是「圖靈甜點」的機械部分。五顏六色的正方形是電阻器,一圈圈的紅色金屬絲則是電路。

⑤ 我想知道圖靈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就是計算機最本質的工作原理

圖靈機是阿蘭·圖靈(1912-1954)在1936年提出的一種抽象的計算模型 —— 圖靈機 (Turing Machine)。

人類通過對圖靈機的研究,了解了大量的計算機的知識,也提出了許多問題,現在的計算機,不管多麼復雜,都可以看成是圖靈機的具體應用。

⑥ 關於圖靈和圖靈獎的介紹

1. 圖靈是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奠基人.阿倫 · 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 是英國人,1912年6月23日生於倫敦近郊。其父母早期在印度工作,退休後在法國生活,沒有回英國定居。圖靈和他的一個哥哥在英國由從軍隊退休的Ward夫婦帶大的。圖靈13歲進入中學,學習成績並不特別好,只有數學例外,演算能力特別強,此外,就是擅長賽跑。1931年中學畢業後,進入英國劍橋大學的"King's College " 攻讀數學。他的學位論文是關於概率論的中心極限定理(the Central Limit Theorem of Probability),1936年圖靈因就同一課題所發表的論文而獲得史密斯獎(Smith Prize)。

1935年,圖靈開始對數理邏輯發生興趣。數理邏輯又叫形式邏輯或符號邏輯(symbollogic),是邏輯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數理邏輯用數學方法,也就是用符號和公式、公理的方法去研究人的思維過程、思維規律,其起源可追溯到17世紀德國的大數學家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其目的是建立一種精確的、普遍的符號語言,並尋求一種推理運算,以便用演算去解決人如何推理的問題。在萊布尼茲的思想中,數理邏輯、數學和計算機三者均出於一個統一的目的,即人的思維過程的演算化、計算機化、以至於在計算機上實現。兩個多世紀以來,許多數學家和邏輯學家沿著萊布尼茲的思路進行了大量實質性工作,使數理邏輯逐步完善和發展起來,許多概念開始逐步明朗。但是,「計算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在圖靈之前,沒有任何人清楚地說明過。

1936年圖靈發表了論文「論可計算及其在判定問題中的應用」(On Computable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stcheings Problem)。有趣的是,該論文的主題是回答德國大數學家戴維 · 希爾伯特在1900年提出的著名的「23個數學難題」中的一個問題,只是在其論文的一個腳注中「順便」提出來一種計算機抽象模型,利用這種計算機,可以把推理化作一些簡單的機械動作。可真是「歪打正著」,正是這個腳注,開辟了計算機科學技術史的新紀元。圖靈提出的該計算模型現在被大家稱為「圖靈機」(Turing Machine)。圖靈的論文發表後,立刻引起了美國科學家的重視。暜林斯頓大學立即向圖靈發出邀請,,於是圖靈首次遠涉重洋,到美國和邱奇合作,並於1938年在暜林斯頓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在美國,圖靈還遇到了計算機科學理論的另一位重要奠基人、出生在匈牙利的天才科學家馮 · 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馮 · 諾依曼對圖靈十分欣賞並邀請他到他那裡工作,但圖靈沒有接受這個邀請,1938年回到英國劍橋大學。

第二次大戰爆發後,圖靈正值服役年齡,開始為戰爭服務。主要是破譯德軍密碼,曾立不少功勞,戰後被光榮授勛,被稱為OBE(Officer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這是對非戰斗人員的極高榮譽。

戰後,圖靈繼續從事計算機理論和技術方面的研發工作 先是在英國國家物理實 驗室NPL(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進行了計算機ACE(Automatic Computing Engine)的研究,後在曼徹斯特大學從事過存儲程序式計算機MARK I 的研究。由於圖靈的一系列傑出貢獻和重大創造,1951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1954年6月,因吃了有毒蘋果而在家中死去,年僅42歲。

2. 圖靈獎

後人為紀念這位「計算機科學之父」,在英國曼徹斯特的Sackville公園為他建造了一尊真人大小的青銅坐像,這尊塑像是2001年6月23日,也就是圖靈89歲誕辰那天揭幕的,銅像本身則是在中國鑄造的。

圖靈去世後的12年,即1966年,美國的計算機協會ACM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確定設立圖靈獎。ACM是於1947年9月15日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成立的。成立的目的旨在推動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學術交流。ACM建立以來,積極開展各種活動,目前已成為計算機界最有影響的兩大國際性學術組織之一(另一為IEEE的計算機協會,即IEEE Computer Society)。圖靈獎是ACM於1966年第一個設立的獎項,專門獎勵那些在計算機科學研究中作出創造性貢獻、推動計算機科學技術發展的傑出科學家。獎金金額不算太高,設獎初期為2萬美元,1989年起增至2萬5千美元。圖靈獎對獲獎條件要求極高,評獎程序極嚴,一般每年只獎勵一名計算機科學家,只有極少數年度有兩名合作者或在同一方向作出貢獻的科學家共享此榮。它是計算機界最負盛名、最崇高的一個獎項,有「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之稱。

⑦ 香農的資訊理論和圖靈的圖靈機,哪一個對人類的進步貢獻大

大學畢業後的香農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注意到公告欄上張貼的招聘操作微分分析儀助理研究員的廣告。香農申請到這個職位,並在職攻讀碩士學位。香農為什麼申請這個職位呢?這源於他對布爾邏輯維持一生的興趣。當時的微分分析儀其實是一種早期的模擬計算機,它通過上百個繼電器組成的結點電路控制運算,可以求解高階微分方程。香農在密歇根大學時,曾學過符號邏輯和布爾代數,這成為他後來研究二元系統的數學理論基礎。中國人早就注意到二元現象的普遍性,並發展出陰陽哲學體系。但遺憾的是,中國人從未用數學的觀點去形式化描述二元現象,把對這一對象的認識模糊在玄學,而非精確在科學。這是值得我們當代國人思考的。

閱讀全文

與電路圖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東家電為什麼沒帶鑰匙代言人 瀏覽:553
玉溪板式傢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258
防水什麼牌子好還便宜 瀏覽:822
蘋果維修服務中心需要什麼地方 瀏覽:790
高壓注漿防水管子貴港什麼地方有銷售嗎 瀏覽:171
插座裝外面怎麼防水 瀏覽:111
電路又可稱為 瀏覽:44
北京松下相機維修中心 瀏覽:447
2級電機繞組維修視頻 瀏覽:908
家電行業屬於什麼類型的行業 瀏覽:64
蘇州逐鹿傢具 瀏覽:666
防水接頭什麼材質 瀏覽:982
三分頻電路原理 瀏覽:897
oppor9m保修期是多久 瀏覽:34
挖機維修行業如何 瀏覽:430
學2手車翻新要多少錢 瀏覽:387
在門面里怎麼做洗澡防水 瀏覽:638
香港歐米伽維修中心 瀏覽:21
美的電壓力鍋沒有壓力了怎麼維修 瀏覽:856
傢具修復補漆怎麼接活 瀏覽: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