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家用電器的使用壽命
我們生活中的家用電器都是有使用壽命的,隨著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家用電器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塊,然而,每年我國因使用家電造成觸電傷亡的人數就超過了1000人,因使用家電引發火災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十分驚人。而導致這些事故的原因,家電超齡服役是最重要的一點。
在使用電器的同時也要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以電視為例,有不少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往往認為按下遙控器上的電源按鍵,就是正常關機了。其實則不然,雖然遙控器上帶有電源按鍵,但是按下後只是讓電視處於待機狀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關機。如果此時電源插座還處於通電的狀態,這時候電視同樣在通電,處於待機的情況,並沒有完全關機。這種情況下,正確的做法是要切斷插座的電源。對於有硬開關的電視來說,則應該關閉掉硬開關。而沒有硬開關的電視,關閉電源插座開關或者拔掉插頭才是是最好的做法。
除此之外,對於家電產品的日常保養,也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比如一些用戶家中使用的還是老式的直冷冰箱,這種冰箱不同於風冷無霜冰箱,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冰霜,這樣會讓冰箱的製冷效果降低,增加壓縮機的運轉時間,從而減少了使用壽命。所以超過壽命的電器我們一定要注意更換,和檢查。
2. 3。 家用電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家用電器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太多了。讓我們方便,節省時間,讓我們便利,快捷。。。總之太多好處了。
3.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巨大改變(用事例,數據)
改革開放40年來,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40年風雨同舟,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奮進,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
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動搖,勇敢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不斷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79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82.7萬億元,年均實際增長9.5%,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來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增長到超過4萬億美元,累計使用外商直接投資超過2萬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達到1.9萬億美元。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斷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黨和國家領導體制日益完善,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益健全,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
人權事業全面發展,愛國統一戰線更加鞏固,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民主權利的內容更加豐富、渠道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樣,掌握著自己命運的中國人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展現出氣吞山河的強大力量!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以科學理論引路指向,以正確輿論凝心聚力,以先進文化塑造靈魂!
40年來,我們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萬元,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
我國貧困人口累計減少7.4億人,貧困發生率下降94.4個百分點,譜寫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輝煌篇章。教育事業全面發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8%。我國建成了包括養老、醫療、低保、住房在內的世界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9億人,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
40年來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捨的,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在中國人民手中,不可能成為了可能。我們為創造了人間奇跡的中國人民感到無比自豪、無比驕傲!
(3)40年來家用電器使用情況變化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
一、當年國家的現狀需要改變
「文化大革命」給國家留下了嚴重的局面:生產力發展緩慢,人民溫飽沒有解決,科技教育落後等。這種局面不改變不行。怎樣改變?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二、中國需要第二次革命
新中國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但新中國成立以後模仿蘇聯建立起來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已嚴重阻礙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中國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產力。這種局面不改變不行。怎樣改變?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三、社會主義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都需要根據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時地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使社會主義制度充滿生機和活力。生機和活力哪裡來?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新思路在哪裡?答案只有一個:改革。
4. 家裡電器發生了什麼變化30年前和現在
60年前只有少數很有錢的家庭才有電子管收音機、手搖留聲機、電風扇。
30年前一般的家庭家用有一內台容半導體收音機、電唱機就很不錯了,很少的家庭有電風扇,黑白電視機到1980年以後才開始進入百姓家。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擁有彩色電視,而且是大屏幕,很多家庭超過2台以上;擁有電冰箱、洗衣機、電腦、家庭影院、微波爐、電磁爐、電熱水器等幾十種家用電器的家庭已不是少數。
5. 家用電器有哪些發展史
簡史 家用電器問世已有近百年歷史,美國被認為是家用電器的發祥地。年,美國T.A.愛迪生發明白熾燈,開創了家庭用電時代。美國電力工業的發展,為家用電器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20世紀初,美國E.理查森發明的電熨斗投放市場,受到普遍歡迎。電熨斗的廣泛使用改變了當時僅在夜間供電的傳統並促使其他家用電器相繼問世。因此,人們認為美國的家用電器工業發軔於電熨斗。1907年,具有現代產品雛型的吸塵器問世。1910年,電動洗衣機和壓縮機式家用電冰箱相繼問世。1914年電灶出現。1930年,房間空氣調節器問世。1937年,全自動洗衣機研製成功。從此,電氣類產品的產量迅速增長,品種不斷增加和更新。
19世紀末,愛迪生效應的發現和驗證電磁波存在的實驗,為電子學的誕生創造了條件。1895年,義大利G.馬爾可尼發明無線電報,促成了無線電話和無線電廣播的出現。1904年,英國J.A.弗萊明發明了二極電子管。1906年,美國L.D.福雷斯特發明具有放大能力的三極電子管。之後,四極管、五極管、更多極的電子管和復合管相繼問世。電子管作為第一代的電子器件,在晶體管發明以前的近半個世紀里,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1919年,超外差式接收機問世,為收音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同年,第一個定時播發語言和音樂的無線電廣播電台在英國建成,次年,在美國的匹茲堡又建成一座無線電廣播電台。1923年和1924年,美國V.K.茲沃雷金相繼發明了攝像管和顯像管;1931年,他組裝成世界上第一個全電子電視系統。約在30年代末,英、美先後開始了試驗性的電視廣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視廣播便在各國逐漸普及。1954年,美國採用NTSC制正式開始彩色電視廣播。1963年和1966年,聯邦德國、法國分別確定了兼容的PAL和SECAM彩色電視制式。1898年丹麥人發明了磁性(鋼絲)錄音機,1935年德國通用電氣公司製成了磁帶錄音機,1963年荷蘭飛利浦公司發明了盒式磁帶,從此盒式磁帶錄音機很快普及。
50年代電子工業和塑料工業的興起,促進了家用電器的迅速發展。晶體管的發明應用,尤其是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技術進入微電子技術時代,出現了巨大的飛躍,使家用電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70年代,微型計算機的問世,推動著家用電器向自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一批高技術型的家用電器相繼出現。
分類 家用電器的范圍,各國不盡相同,世界上尚未形成統一的家用電器分類法。目前,主要有按產品功能與用途和按產品電氣工作原理分類的兩種方法。後者將家用電器分為製冷、電熱、電動、電子電器4類,這種分類並不很完善。按產品功能與用途分類較為常見,但具體分法各國有異,大致分為8類。
①製冷電器:又稱冷凍電器。用於物品(主要是食物)的冷凍、冷藏,包括家用冰箱、冷飲機等。
②空氣調節電器:簡稱空調電器。用於調節室內空氣流動、溫度、濕度以及清除空氣中的灰塵,包括房間空氣調節器、電扇、換氣扇、冷熱風器、空氣去濕器等。
③清潔電器:用於織物清洗、保養和室內環境與設備的保養,包括洗衣機、乾衣機、電熨斗、吸塵器、地板打蠟機等。
④廚房電器:用於食物配製、烹調及廚房衛生,包括電灶、微波爐、電磁灶、電烤箱、電飯鍋、洗碟機、電熱水器、食物加工機等。
⑤電暖器具:用於生活取暖,包括電熱毯(墊)、電熱被、電熱服、空間加熱器。
⑥整容保健電器:用於理發、顏面清潔和家庭醫療護理,包括電動剃須刀、電吹風、整發器、超聲波洗面器、電動按摩器、空氣負離子發生器等。
⑦聲像電器:用於家庭文娛生活,包括電視機(見電視接收機)、收音機、錄音機、錄像機、攝像機、組合音響等。
⑧其他電器:如煙火報警器、電鈴等。
有的國家將照明器具列為家用電器的一類,將聲像電器列入文娛器具,而文娛器具還包括電動電子玩具;有的國家將家用煤氣器具(包括燃油器具)和太陽能器具也列入家用電器內。美國採用混合分類法,將家用電器分為大件器具類、小件器具類、空氣調節器具類、家用電子消費器具類、辦公器具類、商業和公共設施用器具類、售貨及錢幣器具類。
產品基本要求 主要有安全、實用、可靠、新穎、耗能少等。
安全 家用電器使用廣泛,且使用者不一定具備電學知識,故其安全性能十分重要,要求電器在發生機械或電氣故障時不會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多數國家頒布了家用電器安全管理法規和標准,有些國家還用法律形式強制執行。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頒布了家用電器的安全規則。中國規定家用電器的國家標准等同或等效採用IEC的安全規則。
實用 實用性是家用電器的基本特徵。產品應具有基本的使用功能,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做到使用者不需具有專門技能也能正確使用。
可靠 可靠性是反映家用電器產品質量的綜合性指標。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是家用電器產品可靠性的一個主要指標。對產品的生產過程需要實行嚴格的全面質量管理,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新穎 家用電器具有美化家庭的特點,因此應具有裝飾性。產品造型和外觀不僅要有鮮明的時代性,反映一定時期的科學技術水平和人們的審美志趣,並且要體現出結構的科學性、選材的合理性及工藝的先進性。
耗能少 提高家用電器的效率指標,降低能耗是家用電器主要生產國家長期努力的方向。美國1975年12月制訂的能源政策和保護法(Energy Policy and Conser-vation Act)對 14種耗能多的家用電器規定了最低能耗效率標准。日本於1979年6月頒布了合理使用能源法,對耗能多的電冰箱、空調器的能耗效率確定了判斷標准,並規定在特定產品上設置能耗效率標記,以便於消費者選擇。
普及率 家用電器普及率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化經濟水平。通常,國民總產值高、人均收入高、人均耗電量大的國家,家用電器的普及率也高(見表)。 發展超勢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智能化 廣泛採用電腦控制,提高家用電器的智能化程度,表現出更富有時代性。裝有聲音合成和聲音識別系統的家用電器,將可以實現真正的人-機對話。家庭機器人已經問世。
自動化 多種自動化的產品如洗、漂、烘全自動化的家用洗衣機,能自動烹調的微波爐等已相繼問世。將家用電器和計算機相結合的家庭自動化控制系統,可使未來的家庭實現在家工作、在家上學、在家購物、在家醫療。這種家庭生活的高度自動化,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傳統的生活方式,成為人類文明的新標志。
塑料化 家用電器使用塑料具有良好的電氣絕緣性能和經濟性,適合大批量生產。家用電器塑料化將會更快發展。
節能和多種能源利用 家用電器節能技術研究已取得明顯的進展。電冰箱在高效壓縮機、低導熱的隔熱層、改進製冷劑、合理的製冷系統匹配方面不斷發展,耗電量大幅度降低。利用多種能源的吸收式冰箱亦有新的發展,產量迅速增加。節電效果最有前景的途徑是在家用電器上應用微電子技術和太陽能,如高性能大容量的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太陽能家用電器將會很快地發展起來。
6. 家用電器發展史
簡史 家用電器問世已有近百年歷史,美國被認為是家用電器的發祥地。1879年,美國T.A.愛迪生發明白熾燈,開創了家庭用電時代。美國電力工業的發展,為家用電器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20世紀初,美國E.理查森發明的電熨斗投放市場,受到普遍歡迎。電熨斗的廣泛使用改變了當時僅在夜間供電的傳統並促使其他家用電器相繼問世。因此,人們認為美國的家用電器工業發軔於電熨斗。1907年,具有現代產品雛型的吸塵器問世。1910年,電動洗衣機和壓縮機式家用電冰箱相繼問世。1914年電灶出現。1930年,房間空氣調節器問世。1937年,全自動洗衣機研製成功。從此,電氣類產品的產量迅速增長,品種不斷增加和更新。
19世紀末,愛迪生效應的發現和驗證電磁波存在的實驗,為電子學的誕生創造了條件。1895年,義大利G.馬爾可尼發明無線電報,促成了無線電話和無線電廣播的出現。1904年,英國J.A.弗萊明發明了二極電子管。1906年,美國L.D.福雷斯特發明具有放大能力的三極電子管。之後,四極管、五極管、更多極的電子管和復合管相繼問世。電子管作為第一代的電子器件,在晶體管發明以前的近半個世紀里,起過非常重要的作用。1919年,超外差式接收機問世,為收音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同年,第一個定時播發語言和音樂的無線電廣播電台在英國建成,次年,在美國的匹茲堡又建成一座無線電廣播電台。1923年和1924年,美國V.K.茲沃雷金相繼發明了攝像管和顯像管;1931年,他組裝成世界上第一個全電子電視系統。約在30年代末,英、美先後開始了試驗性的電視廣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視廣播便在各國逐漸普及。1954年,美國採用NTSC制正式開始彩色電視廣播。1963年和1966年,聯邦德國、法國分別確定了兼容的PAL和SECAM彩色電視制式。1898年丹麥人發明了磁性(鋼絲)錄音機,1935年德國通用電氣公司製成了磁帶錄音機,1963年荷蘭飛利浦公司發明了盒式磁帶,從此盒式磁帶錄音機很快普及。
50年代電子工業和塑料工業的興起,促進了家用電器的迅速發展。晶體管的發明應用,尤其是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技術進入微電子技術時代,出現了巨大的飛躍,使家用電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70年代,微型計算機的問世,推動著家用電器向自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一批高技術型的家用電器相繼出現。
分類 家用電器的范圍,各國不盡相同,世界上尚未形成統一的家用電器分類法。目前,主要有按產品功能與用途和按產品電氣工作原理分類的兩種方法。後者將家用電器分為製冷、電熱、電動、電子電器4類,這種分類並不很完善。按產品功能與用途分類較為常見,但具體分法各國有異,大致分為8類。
①製冷電器:又稱冷凍電器。用於物品(主要是食物)的冷凍、冷藏,包括家用冰箱、冷飲機等。
②空氣調節電器:簡稱空調電器。用於調節室內空氣流動、溫度、濕度以及清除空氣中的灰塵,包括房間空氣調節器、電扇、換氣扇、冷熱風器、空氣去濕器等。
③清潔電器:用於織物清洗、保養和室內環境與設備的保養,包括洗衣機、乾衣機、電熨斗、吸塵器、地板打蠟機等。
④廚房電器:用於食物配製、烹調及廚房衛生,包括電灶、微波爐、電磁灶、電烤箱、電飯鍋、洗碟機、電熱水器、食物加工機等。
⑤電暖器具:用於生活取暖,包括電熱毯(墊)、電熱被、電熱服、空間加熱器。
⑥整容保健電器:用於理發、顏面清潔和家庭醫療護理,包括電動剃須刀、電吹風、整發器、超聲波洗面器、電動按摩器、空氣負離子發生器等。
⑦聲像電器:用於家庭文娛生活,包括電視機(見電視接收機)、收音機、錄音機、錄像機、攝像機、組合音響等。
⑧其他電器:如煙火報警器、電鈴等。
有的國家將照明器具列為家用電器的一類,將聲像電器列入文娛器具,而文娛器具還包括電動電子玩具;有的國家將家用煤氣器具(包括燃油器具)和太陽能器具也列入家用電器內。美國採用混合分類法,將家用電器分為大件器具類、小件器具類、空氣調節器具類、家用電子消費器具類、辦公器具類、商業和公共設施用器具類、售貨及錢幣器具類。
產品基本要求 主要有安全、實用、可靠、新穎、耗能少等。
安全 家用電器使用廣泛,且使用者不一定具備電學知識,故其安全性能十分重要,要求電器在發生機械或電氣故障時不會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多數國家頒布了家用電器安全管理法規和標准,有些國家還用法律形式強制執行。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頒布了家用電器的安全規則。中國規定家用電器的國家標准等同或等效採用IEC的安全規則。
實用 實用性是家用電器的基本特徵。產品應具有基本的使用功能,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做到使用者不需具有專門技能也能正確使用。
可靠 可靠性是反映家用電器產品質量的綜合性指標。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是家用電器產品可靠性的一個主要指標。對產品的生產過程需要實行嚴格的全面質量管理,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新穎 家用電器具有美化家庭的特點,因此應具有裝飾性。產品造型和外觀不僅要有鮮明的時代性,反映一定時期的科學技術水平和人們的審美志趣,並且要體現出結構的科學性、選材的合理性及工藝的先進性。
耗能少 提高家用電器的效率指標,降低能耗是家用電器主要生產國家長期努力的方向。美國1975年12月制訂的能源政策和保護法(Energy Policy and Conser-vation Act)對 14種耗能多的家用電器規定了最低能耗效率標准。日本於1979年6月頒布了合理使用能源法,對耗能多的電冰箱、空調器的能耗效率確定了判斷標准,並規定在特定產品上設置能耗效率標記,以便於消費者選擇。
普及率 家用電器普及率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化經濟水平。通常,國民總產值高、人均收入高、人均耗電量大的國家,家用電器的普及率也高(見表)。 發展超勢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智能化 廣泛採用電腦控制,提高家用電器的智能化程度,表現出更富有時代性。裝有聲音合成和聲音識別系統的家用電器,將可以實現真正的人-機對話。家庭機器人已經問世。
自動化 多種自動化的產品如洗、漂、烘全自動化的家用洗衣機,能自動烹調的微波爐等已相繼問世。將家用電器和計算機相結合的家庭自動化控制系統,可使未來的家庭實現在家工作、在家上學、在家購物、在家醫療。這種家庭生活的高度自動化,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傳統的生活方式,成為人類文明的新標志。
塑料化 家用電器使用塑料具有良好的電氣絕緣性能和經濟性,適合大批量生產。家用電器塑料化將會更快發展。
節能和多種能源利用 家用電器節能技術研究已取得明顯的進展。電冰箱在高效壓縮機、低導熱的隔熱層、改進製冷劑、合理的製冷系統匹配方面不斷發展,耗電量大幅度降低。利用多種能源的吸收式冰箱亦有新的發展,產量迅速增加。節電效果最有前景的途徑是在家用電器上應用微電子技術和太陽能,如高性能大容量的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太陽能家用電器將會很快地發展起來。
7. 改革開放30年屋內電器變化
1978年1月,國務院決定將輕工業部同紡織工業部分開。為了發展家用電器工業,在組織機構設置上成立了五金電器工業局。同年,國家計劃委員會(以下簡稱計委)計委決定,由輕工業部統一歸口管理全國各系統、各地區家用電器工業,並將洗衣機、冰箱、電風扇、房間空調器、吸塵器、電熨斗等6個產品列入國家和部管計劃,同時對國內尚不能生產的家用電器零配件和原材料(如冰箱壓縮機、洗衣機定時器、ABS工程塑料等),由國家列入進口計劃,輕工業部統一分配,解決了重要零部件配套問題,這對促進各地主管部門重視發展家用電器工業起到了積極作用。同年,國家還批准引進第一條彩電生產線,定點在原上海電視機廠即現在的上廣電集團。
1979年4~5月,以輕工業部部長梁靈光為團長的中國輕工業代表團訪問日本。在考察期間,同日本著名家電公司洽談引進冰箱心臟部分——壓縮機項目,該項目於1984年正式列為國家重點項目。7月,輕工業部五金電器工業局在蘇州召開了全國家用電器發展規劃座談會,此次會議被稱為「家用電器發展誓師大會」。會上規劃重點省市二輕系統集團所有制機械修配廠、五金廠、工具廠轉產洗衣機、冰箱、電風扇和電飯鍋等家用電器產品定點生產工作,利用集體經濟資金發展家用電器生產,並對轉產的家用電器生產的供產銷和基建投資技術改造措施費用,納入國家和地方計劃進行了綜合平衡,妥善安排;會上同時制定了1979年~1981年3年發展規劃。為了加強產品質量檢測和制定統一標准,1979年在廣州成立了中國日用電器工業標准化質量檢測中心。
1981年,中國家用電器工業標准質量檢測中心在北京成立。
1982年,家用電器工業局從五金電器工業局獨立出來,主要負責洗衣機、冰箱、電風扇、房間空調器、吸塵器、電熨斗等6個產品的生產管理工作。10月,國內第一個彩管廠——咸陽彩虹廠成立。這期間中國彩電業迅速升溫,很快形成規模,全國引進大大小小彩電生產線100多條,並涌現出熊貓、金星、牡丹、飛躍等一大批國產品牌。
1983年,輕工業部根據國務院關於對市場需求變化預測的指示精神,對全國421個家用電器企業、192個商店(商場)和20196戶城市職工和農民家庭進行了調查,這是中國第一次大規模的家用電器產銷調查和預測。這一年洗衣機產量由1978年的400台上升到365萬台,此後全國各地掀起了大規模的技術引進熱潮,大約有40多個廠家先後從洗衣機技術先進國—日本、英國、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等引進技術60多項。從1983年起,中國開始引進冰箱壓縮機的生產技術和設備。
1984年2月,電子工業部做出了加快彩電國產化步伐的決策,開始實施彩電國產化「一條龍」工程。
1985年3月和9月,計委、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以下簡稱經貿委)、輕工業部聯合在北京召開了全國冰箱、洗衣機專業會議。這是國家對家用電器工業發展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最後形成了國務院以國發[1985]77號文件,批轉計委、經貿委、輕工業部《關於加強電冰箱行業管理,控制盲目引進的報告》,確定了「七五」計劃期間42個定點廠,引進規模為842萬台。9月,電子工業部承建的23套衛星電視接收站全部開通,實收效果良好。年底,第一批採用國外技術設備生產的冰箱壓縮機投放市場。
1986年,廣州建成了從日本松下電器株式會社引進年產百萬台的冰箱壓縮機廠。與此同時,北京也建成了從飛利浦設在義大利的「伊瑞」公司引進年產百萬台的冰箱壓縮機廠。這兩個冰箱壓縮機廠對保證發展冰箱國產化起到了重要作用。7月30日,經貿委等8個部委聯合發出《關於認真落實三包的規定通知》,對冰箱、洗衣機、電風扇、彩色電視機、黑白電視機和收錄機這6類家用電器(包括進口零部件組裝的家用電器)的三包辦法做出了統一規定,1986年10月1日起實行包修、包退、包換。10月,國家決定把彩電國產化作為重大項目列入「七五」計劃。12月底,頒發洗衣機生產許可證大會在上海召開,首推生產許可證制,當時共計43家企業和43個產品領取到生產資格證明。
1987年3月,彩電國產化的工作方針被確定為「引進、消化、開發、創新」。7月,中國彩電(北京牌8308型PS47cm彩電)首次獲國際金獎。同時,為表彰在促進科學技術進步中做出的重大貢獻,「家用電動洗衣機及其安全要求」國家標准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這是中國家電行業首次獲得國家級重大獎勵。這一年,首屆「全國家用電器展覽會」在北京召開,展覽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以全國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參展團的300多個家電製造企業參加了展覽,由此拉開了中國家電業會展文化和會展經濟的序幕。
1988年,第一台國產分體壁掛機空調—KF-19G1A「雪蓮」在華寶空調廠誕生,開啟了中國家用空調行業的一個新時代,這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標志著中國空調行業的發展迎來了歷史上第一個高峰。同年,琴島—利勃海爾四星BCD-212升雙門冰箱,上菱四星BCD-180升雙門冰箱獲國家優質產品金獎,這是家電行業首次獲得國家質量最高榮譽獎。10月,第二屆全國彩色電視機質量評比結果揭曉,熊貓、金星、牡丹等58種型號的18英寸彩電和海燕、金星、宇航的3種型號22英寸彩電獲一等獎。這次評比結果表明,中國自己生產的彩電從整體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已接近或達到20世紀80年代世界先進水平。1988年國家機構進行改革,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於12月13日在北京正式成立;12月19日,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家電分會也在北京正式成立。
1989年1月,國務院發出通知,決定從該年2月1日起對彩色電視機實行專營管理,並開始徵收彩電特別消費稅和國產化發展基金。8月,機械電子工業部和國家技術監督局在京發布《彩電綜合標准》,總共包括344個標准,其中國家標准173個,行業標准171個,它的貫徹實施標志著中國家電的質量和可靠性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11月,北京市利用外資建成的最大合資企業——北京松下彩色顯像管公司舉行開工典禮,該公司是中國第一個被認證向美國出口的顯像管生產企業。
1990年1月,中國第一條自行設計建造的錄像機生產線在南京無線電廠投入試生產。5月底,「第二屆全國家電產品展覽會」在北京舉行,這是20世紀90年代家電行業最為宏大的展覽會,展示了許多名優新產品,小家電品種數量占絕對優勢。7月份,廣東珠海壓縮機廠生產的空調壓縮機成功出口,這是中國壓縮機行業首次打入國際市場。華飛彩色顯示系統有限公司於11月在南京成立,至此,中國「七五」期間規劃的陝西咸陽、北京松下、上海永新、南京華飛4個項目全面投產,中國彩電生產配套能力大大提高。11月,「全國電子工業引進消化吸收國產化工作會議」和「全國第五次彩電國產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1991年,眾多家電企業積極開發新產品。杭州冰箱廠率先研製成功替代氟利昂的新型冰箱製冷劑R500,並推出具有「除臭保鮮」功能的冰箱。截至1991年,已有23個企業的24個產品獲得符合國際標準的安全認證。10月底,輕工業部召開「房間空調八五發展規劃座談會」。會議討論和編制了中國第一個房間空調發展規劃。自此之後,尤其是90年代初突破定點生產之後,中國家電業進入全面快速增長期。年底,企業調整消息不時見諸報端,北京的白蘭、白菊電器公司合並,成立蘭菊電器公司;同月,琴島海爾集團公司成立。
1992年1月,由北京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等單位研究開發的集成電路CAD熊貓系統通過國家技術鑒定,它的研製成功對中國集成電路技術特別是集成電路CAD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2月,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和中國信託投資公司聯合組團參加「德國科隆家用電器及用具展」,這是中國家電行業首次參加德國科隆展,共有10個企業參加,中國展區引人注目。4月,青島冰箱總廠經過DNV國際專家嚴格審核,率先在行業內通過ISO9001認證。5月,「全國集成電路設計(ICCAD)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研究了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發展思路和規劃布局,確定了集成電路定點設計單位的基本條件等。6月,青島冰箱總廠上半年冰箱出口量達8萬台,成為世界級供應商,同時成為亞洲地區出口德國市場冰箱最多的廠家;天津空調公司與土耳其合資興建的一家空調工廠在土耳其建成,該廠技術設備全部由天津空調公司提供,這是中國空調生產企業首次在境外建廠。
1993年,電子工業部提出實施「大公司戰略」,加快了彩電行業生產向大公司、大集團集中的過程,提高了彩電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這一年,中國研製出氟利昂替代品CFC-11,解決了冰箱行業發泡劑替代難題。家電產品的開發也突出了科技的先導作用,許多企業在開發低氟產品、加強電腦技術應用等方面做出積極努力。在國際組織的支援下,萬寶、海爾、長嶺、華意等公司紛紛推出低氟冰箱產品。琴島海爾集團推出變頻式空調。11月初,「北京國際家用電器產品及技術裝備展覽會」成功舉辦,這是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首次主辦的國際家電行業大展。12月初在河南新鄉召開了「全國家用製冷CFC替代工作會議」,會議確定了中國家用製冷行業CFC替代總體思路和戰略。
後面看參考資料
8. 電器使用年限一般多久
根據《居民用戶家用電器損壞處理辦法》:
第十二條各類家用電器的平均使用年限為:
電子類:如電視機、音響、錄像機、充電器等,使用壽命為10年;
電機類:如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電風扇、吸塵器等,使用壽命為12年;
電阻電熱類:如電飯煲、電熱水器、電茶壺、電炒鍋等,使用壽命為5年;
電光源類:白熾燈、氣體放電燈、調光燈等,使用壽命為2年。
(8)40年來家用電器使用情況變化擴展閱讀:
在 GB4706.1-200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1部分 :通用要求》中明確規定,處於合理工作溫度環境中的電器,其能保證足夠長的工作時間,一旦出現故障或者不利因素,電器工作時間會根據遇到問題的大小產生長短變化,正常范圍內的電流泄漏標准如下。
I 類駐立式電動器具小於等於3.5mA ;I 類駐立式電熱器具小於等於 0.75mA 或 0.75mA/kw( 兩者取較大值,但最大不超過5mA)。II類器具小於等於0.25mA;I類攜帶型器具小於等於0.75mA。
從數值大小上分析,國際安全標准對 II 類電器的泄漏電流的要求標准較高,而相對於 II 類的電器,對 I 類電器電流泄漏的規定就相對寬松。
從固定式和移動式電器的規定標准來看,移動式電器的泄漏電流要求更加嚴苛,固定式則相對寬松 ;經過對比發現,限定不同種類電動電器的電流泄漏值時,不以其功率大小為參考標准。
而電熱電器則正好相反,電器的功率越大其泄漏電流的限值就越大,不過最大值不可超過 5mA, 否則就超出了安全范圍。
只有泄漏電流值完全在上述規定值以內的電器產品才屬於安全無故障產品,其泄漏電流值才能算作安全電流。
9. 家用電器的發展帶來的安全問題記錄表(幫忙寫一下)
家用電器安全標准概述
家用電器產品安全標准,是為了保證人身安全和使用環境不受任何危害而制定的,是家用電 器產品在設計、製造時必須遵照執行的標准文件,嚴格執行標准中的各項規定,家用電器的 安全就有了可靠的保證。貫徹實施這一系列國家標准,對提高產品質量及其安全性能將產生 極大影響,並為我國家電產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安全標准涉及的安全方面,分為對使用者和對環境兩部分。對於使用者的安全包括5項。
首先是防止人體觸電。
觸電會嚴重危及人身安全,如果一個人身上較長時間流過大於自身的擺 脫電流(IEC報告,60公斤體重成年男子為10mA,婦女為70%,兒童為40%),就會摔倒、昏迷 和死亡。防觸電是產品安全設計的重要內容,要求產品在結構上應保證用戶無論在正常工作 條件下,還是在故障條件下使用產品,均不會觸及到帶有超過規定電壓的元器件,以保證人 體與大地或其他容易觸及的導電部件之間形成迴路時,流過人體的電流在規定限值以下。據 統計,每年我國因觸電造成死亡人數均超過3000人,其中因家用電器造成觸電死亡人數超過 1000人。因此,防觸電保護是安全標准中首先應當考慮的問題。
第二是防止過高的溫升。
過高的溫升不僅直接影響使用者的安全,而且還會影響產品其他安全性能,如造成局部自燃, 或釋放可燃氣體造成火災;高溫還可使絕緣材料性能下降,或使塑料軟化造成短路、電擊; 高溫還可使帶電元件、支承件或保護件變形,改變安全間隙引發短路或電擊的危險。因此, 產品在正常或故障條件下工作時應當能夠防止由於局部高溫過熱而造成人體燙傷,並能防止 起火和觸電。
第三是防止機械危害。
家用電器中像電視機、電風扇等,兒童也可能直接操作 。因此對整機的機械穩定性、操作結構件和易觸及部件的結構要特殊處理,防止台架不穩或 運動部件傾倒。防止外露結構部件邊棱鋒利、毛刺突出,直接傷人。還要能保證用戶在正常 使用中或作清潔維護時,不會受到刺傷和損害。例如產品外殼、上蓋的提手邊棱都要倒成圓 角,電視機、收錄機的拉桿天線頂端要安裝一定尺寸的圓球,用來保證既清楚可見,不易誤 刺傷人,又能傳遞不致壓刺傷人的壓力。
第四是防止有毒有害氣體的危害。
家用電器中所裝 配的元器件和原材料很復雜,有些元器件和原材料中含有毒性物質,它們在產品發生故障, 發生爆炸或燃燒時可能揮發出來。常見的有毒有害氣體有一氧化碳、二硫化碳及硫化氫等, 因此,應該保證家用電器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狀態下,所釋放出的有毒有害氣體的劑量要在危 險值以下。第五是防止輻射引起的危害。輻射會損傷人體組織的細胞,引起機體不良反應, 嚴重的還會影響受到輻射人的後代。家用電器中電視機顯像管可能產生X射線,激光視聽設 備會產生激光輻射,微波爐會產生微波輻射,這些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安全,因此在設計這 些產品時應使其產生的各種輻射泄漏限制在規定數值以內。對於環境的安全方麵包括兩項。第一項是防止火災。起火將嚴重危及人們生命財產安全。據 統計,某地一家庭由於電視機變壓器無電源輸入端保險絲裝置,造成過熱爆炸,引發火災, 死2人,火災損失1 6萬元。北京市每年平均因家用電器引發火災66起。由於使用劣質「熱 得快」,造成觸電、火災時有發生。由於劣質電熱毯引發火災每年達700起,燒毀民居、商 店損失達數千萬元。因此家用電器的阻燃性防火設計十分重要。在產品正常或故障甚至短路 時,要防止由於電弧或過熱而使某些元器件或材料起火,如果某一元器件或材料起火,應該 不使其支承件、鄰近元器件起火或整個機器起火,不應放出可燃物質,防止火勢蔓延到機外 ,危及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第二是防止爆炸危險。家用電器有時在大的短路電流沖擊下發 生爆炸,電視機顯像管受冷熱應力或機械沖擊產生爆炸。安全標准要求,電視機顯像管萬一 發生爆炸,碎片不能傷害在安全區內的觀眾,安全區是指正常收看位置(最佳收看距離約為 屏幕高度的4~8倍),以及離電視接收機更遠的地區。
第三是防止過量的噪音。
第四是防止攝入和吸入異物。
第五是防止跌落造成人身傷害或物質損失.
10. 向長輩了解近30年來你家家用電器在種類,功能,數量等方面的變化情況,分析這些變化體現了科學技術那些方面的
這個問題我回答不是很完整:80-89年的電器我家只有黑白電視機、手電筒、電燈,回90-95年的時候我家有彩色電視答機、電冰箱、奔騰台式電腦、針式列印機、96-00年是大背頭電視機、微波爐、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磁爐、筆記本電腦,01-09年電器更新換代提高一個檔次向環保型改進,現在高端電子產品,環保為主。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很快,現在主要是、環保、便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