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交流伺服電機、伺服器強電供電電路圖,哪位大神指導一下,謝謝!!
哈哈!
B. 伺服內部電路圖怎麼理解
這個是光電耦合,電阻用來降壓,使發光二極體發光,右邊光敏三極體接受信號。
C. 馬達或者伺服電機在電路圖上該怎麼畫
這是以前我們使用的圖形,現在不知變了沒?
D. PLC與伺服電機的電路接線圖
如圖所示:
plc與伺服電機控制接線圖:PLC使用高速脈沖輸出埠,向伺服電機的脈沖輸入埠發送運行脈沖信號。伺服電機使能後,PLC向伺服電機發送運行脈沖,伺服電機即可運行。針對伺服脈沖輸入埠的接線方式,可以依照PLC側輸出埠的方式,進行如下處理:
高速脈沖接線方式
方式1,若PLC信號為差分方式輸出,則可以使用方式1,其優點信號抗干擾能力強,可進行遠距離傳輸。若驅動器與PLC之間的距離較遠,則推薦使用此種方式。
方式2,PLC側採用漏型輸出。日系PLC多採用此種方式接線,如三菱。
方式3,PLC側採用源型輸出。歐系PLC多採用此種方式接線,如西門子。
(4)伺服器電路圖擴展閱讀
PLC輸出端為:COM端和Y端,COM端接0V,Y端為輸出控制端。簡思PLC可直接驅動DC24V的氣缸電磁閥,輸出端6W以內可直接控制,功率高的負載,即功率》6W的負載,PLC不能直接驅動,需要用DC24V的中間繼電器轉接。
1、電磁閥選取:如果是氣動控制直接選用24v電磁閥,可直接連接至控制器上使用。
2、液壓閥控制:液壓控制一般都是220v控制的,如果用控制器控制220v,中間需要一個電壓的過度,選擇24v繼電器轉接。
3、普通電機控制:電機控制需要兩個過度,因為380V的高壓,需要一個中間繼電器和交流接觸器,可以接購買24v的交流接觸器。
4、步進/伺服電機控制:支持軸運動的簡思PLC對於步進和伺服電機的型號選擇沒有特殊要求,PLC可直接連接步進/伺服電機的驅動器。
E. 伺服電機如何接線圖
接線包括主電路接線和控制電路接線。主電路包括R、S、T三相線和U、V、W與電機的接線,PLC連接驅動器的CN1(有些驅動器包括CN1A和CN1B),編碼器與CN2連接。難點是PLC輸出線路與中繼端子台的接線,要根據設計要求來接。
(5)伺服器電路圖擴展閱讀:
伺服電機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確,可以將電壓信號轉化為轉矩和轉速以驅動控制對象。伺服電機轉子轉速受輸入信號控制,並能快速反應,在自動控制系統中,用作執行元件,且具有機電時間常數小、線性度高、始動電壓等特性。
可把所收到的電信號轉換成電動機軸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輸出。分為直流和交流伺服電動機兩大類,其主要特點是,當信號電壓為零時無自轉現象,轉速隨著轉矩的增加而勻速下降。
1、無刷電機體積小,重量輕,出力大,響應快,速度高,慣量小,轉動平滑,力矩穩定。控制復雜,容易實現智能化,其電子換相方式靈活,可以方波換相或正弦波換相。電機免維護,效率很高,運行溫度低,電磁輻射很小,長壽命,可用於各種環境。
2、交流伺服電機也是無刷電機,分為同步和非同步電機,目前運動控制中一般都用同步電機,它的功率范圍大,可以做到很大的功率。大慣量,最高轉動速度低,且隨著功率增大而快速降低。因而適合做低速平穩運行的應用。
3、伺服電機內部的轉子是永磁鐵,驅動器控制的U/V/W三相電形成電磁場,轉子在此磁場的作用下轉動,同時電機自帶的編碼器反饋信號給驅動器,驅動器根據反饋值與目標值進行比較,調整轉子轉動的角度。伺服電機的精度決定於編碼器的精度(線數)。
交流伺服電機和無刷直流伺服電機在功能上的區別:交流伺服要好一些,因為是正弦波控制,轉矩脈動小。直流伺服是梯形波。但直流伺服比較簡單,便宜。
F. 求高手解讀安川伺服驅動器內部電路,下面是其電路圖,解釋越詳細越好,太感謝了
假如我的設想正確。等你模仿出來就晚了。28的電機控制方案未來三專年左右可能要被arm淘汰掉。原因屬是,去年被28卡了一次,之後2812漲價從80到150,從晶元的角度來講,可能這個生命周期也到了。供貨保障難說,換平台,不容易。另外,等伺服器出來又有新的問題,電機配套,編碼器配套,等等。然後更深層次的,等編碼器出來之後又要考慮通訊協議是不是侵權。總體來說,研發成本相當高,做一個好的產品不是容易的事。加油!
G. 伺服電機的驅動電路求圖,求解釋、、
運動控制卡與伺服驅動器連線如下(不同的卡及驅動器名稱不一致但信號功能一致控制電源要接好,查看運動卡的硬體說明,上面都有,伺服控帛器與伺服電機按
H. 什麼是伺服電路
伺服的三個環控制伺服一般為三個環控制,所謂三環就是3個閉環負反饋PID調節系統。最內的PID環就是電流環,此環完全在伺服驅動器內部進行,通過霍爾裝置檢測驅動器給電機的各相的輸出電流,負反饋給電流的設定進行PID調節,從而達到輸出電流盡量接近等於設定電流,電流環就是控制電機轉矩的,所以在轉矩模式下驅動器的運算最小,動態響應最快。第2環是速度環,通過檢測的電機編碼器的信號來進行負反饋PID調節,它的環內PID輸出直接就是電流環的設定,所以速度環控制時就包含了速度環和電流環,換句話說任何模式都必須使用電流環,電流環是控制的根本,在速度和位置控制的同時系統實際也在進行電流(轉矩)的控制以達到對速度和位置的相應控制。第3環是位置環,它是最外環,可以在驅動器和電機編碼器間構建也可以在外部控制器和電機編碼器或最終負載間構建,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由於位置控制環內部輸出就是速度環的設定,位置控制模式下系統進行了所有3個環的運算,此時的系統運算量最大,動態響應速度也最慢。
如果對電機的速度、位置都沒有要求,只要輸出一個恆轉矩,當然是用轉矩模式。如果對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對實時轉矩不是很關心,用轉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較好。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較好的閉環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會好一點。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沒有實時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對上位控制器沒有很高的要求。就伺服驅動器的響應速度來看,轉矩模式運算量最小,驅動器對控制信號的響應最快;位置模式運算量最大,驅動器對控制信號的響應最慢。對運動中的動態性能有比較高的要求時,需要實時對電機進行調整。那麼如果控制器本身的運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運動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運算速度比較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環從驅動器移到控制器上,減少驅動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大部分中高端運動控制器);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還可以用轉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環也從驅動器上移開,這一般只是高端專用控制器才能這么干,而且,這時完全不需要使用伺服電機。
I. 求高手解讀安川伺服驅動器內部電路,下面是其電路圖,解釋越詳細越好,太感謝了. 你把電路圖發到我郵箱
驅動器內部電路有很復多,要詳細解釋制的話可以出本書了,不過我可以給你講講伺服的電路原理
伺服包括驅動器和電機,是全閉環工作的。它主要有幾部分組成,主電源電路(其它就是個三相整流濾波),副電源電路,給伺服驅動器工作提供低壓電源,安川的有以下幾組:
1: 5V主要電源,供單片機,邊邏輯晶元,放大電路,顯示等。
2: 3.3v伺服運算晶元DSP供電。
3: 12V 伺服風扇供電,運放供電,AD轉換的正電壓。
4: 14V 4組,為驅動光耦供電。
伺服的運算和控制電路,這個太復雜,也是整個伺服的技術核心,在中國沒幾個真真會算的人,所以我也說不清,你必須要很懂單片機才能有所了解。
伺服的驅動電路,包括功率模塊和光耦隔離驅動電路, 有6個光高速光耦是控制功率模塊的,還有一個是用來驅動制動管的。功率模塊的內部其它可是簡單的理解成6個一樣的大功率場管,其中分為三組,兩個一組(上管和下管),b極都是分別來自6個光耦的驅動信號,上管的c極接主電源,e極接下管的c極,同時還接電機(U) 下管的e接主電源的負級,這樣就是一組了,所以三組就形成了電機的三根線 U V W ,沒圖,不好說,我怕說了你也看不懂,你就了解下吧。;
J. 伺服控制電路圖怎樣容易看懂
單從伺服控制器上看分四部分,上面是電源輸入端 旁邊CN1是控制信號輸入輸出端
下面是輸出端接電機 CN2是編碼器
用的安川的伺服 畫圖的不專業 這種圖畫的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