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頻電路的作用
通過改變交流電頻率的方式實現交流電控制的技術就叫變頻技術
另一種方法是改革變流器的工作機理,做到既抑制諧波,又提高功率因數,這種變流器稱單位功率因數變流器。
大容量變流器減少諧波的主要方法是採用多重化技術:將多個方波疊加以消除次數較低的諧波,從而得到接近正弦的階梯波。重數越多,波形越接近正弦,但電路結構越復雜。
幾千瓦到幾百千瓦的高功率因數變流器主要採用PWM整流技術。它直接對整流橋上各電力電子器件進行正弦PWM控制,使得輸入電流接近正弦波,其相位與電源相電壓相位相同。這樣,輸入電流中就只含與開關頻率有關的高次諧波,這些諧波次數高,容易濾除,同時也使功率因數接近1。採用PWM整流器作為AC/DC變換的 PWM逆變器,就是所謂的雙PWM變頻器。它具有輸入電壓、電流頻率固定,波形均為正弦,功率因數接近1,輸出電壓、電流頻率可變,電流波形也為正弦的特點。這種變頻器可實現四象限運行,從而達到能量的雙向傳送。
小容量變流器為了實現低諧波和高功率因數,一般採用二極體整流加PWM斬波,常稱之為功率因數校正(PEC)。典型的電路有升壓型、降壓型、升降壓型等。
(2)電磁干擾抑制解決EMI的措施是克服開關器件導通和關斷時出現過大的電流上升率di/dt和電壓上升率/dt,目前比較引入注目的是零電流開關(ZCS)和零電壓開關(ZVS)電路。方法是:
①開關器件上串聯電感,這樣可抑制開關器件導通時的di/dt,使器件上不存在電壓、電流重疊區,減少了開關損耗;
②開關器件上並聯電容,當器件關斷後抑制/dt上升,器件上不存在電壓、電流重疊區,減少了開關損耗;
③器件上反並聯二極體,在二極體導通期間,開關器件呈零電壓、零電流狀態,此時驅動器件導通或關斷能實現ZVS、ZCS動作。
目前較常用的軟開關技術有:
①部分諧振PWM。為了使效率盡量與硬開關時接近,必須防止器件電流有效值的增加。因此,在一個開關周期內,僅在器件開通和關斷時使電路諧振,稱之為部分諧振。
②無損耗緩沖電路。串聯電感或並聯電容上的電能釋放時不經過電阻或開關器件,稱無損耗緩沖電路,常不用反並聯二極體。
在電機控制中主開關器件多採用 IGBT,IGBT關斷時有尾部電流,對關斷損耗很有影響。因此,關斷時採用零電流時間長的ZCS更合適。
2、功率因數補償早期的方法是採用同步調相機,它是專門用來產生無功功率的同步電機,利用過勵磁和欠勵磁分別發出不同大小的容性或感性無功功率。然而,由於它是旋轉電機,雜訊和損耗都較大,運行維護也復雜,響應速度慢,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已無法適應快速無功功率補償的要求。
另一種方法是採用飽和電抗器的靜止無功補償裝置。它具有靜止型和響應速度快的優點,但由於其鐵心需磁化到飽和狀態,損耗和雜訊都很大,而且存在非線性電路的一些特殊問題,又不能分相調節以補償負載的不平衡,所以未能占據靜止無功補償裝置的主流。
收音機變頻原理:
所謂「變頻」,就是通過一種叫「變頻器」的電路,將接收到的電台信號變換成一個頻率比較低但節目內容一樣的「中頻」,然後對「中頻」進行放大和「檢波」(取出電台高頻信號中攜帶的音頻信號[「表示聲音的電信號」],供收聽)。
因為中頻比電台信號頻率低(現在有些機器的中頻比電台信號頻率高,另當別論),放大容易,不容易引起自激,靈敏度高,且可以針對固定的中頻做很多的「調諧迴路」,選擇性好。帶有自動增益(放大倍數)控制電路(即所謂的AGC),使強、弱電台的音量差距變小。
② 中頻電路為什麼選取465而不是別的
1,465不是唯一的,美國就有用455的。
2,中頻高,容易把鏡像干擾排除掉。但又不能進入接收的頻率。中波廣播的下限是535,465已經接近這個頻率了。
③ 關於中頻電爐如何配置無功補償櫃
一般變配電裝置可以按照變壓器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估算無功補償容量。
中頻電爐(可控硅整流逆變裝置)功率因數應該比較低的,建議按照變壓器的50%容量配置無功補償櫃。
另外中頻電路工作過程中,負載變化情況復雜,補償裝置應該採用【自動】切換投入,建議分組不小於6。
④ 中頻爐的無功補償
神光電爐資料(請登陸神光電爐查詢更多):
面對國內數量巨大的中頻爐環保節能的迫切需求,不少廠家做了很多有益的努力和嘗試。有的廠家用系統保護類瞬變、浪涌、高次諧波抑制產品對中頻爐系統改造,實踐表明:中頻爐諧波含量85%以上為低次諧波,而系統保護類產品主要面向高次諧波,因此諧波改善輕微幾乎可忽略,節能效果難以令人滿意,更為嚴重的是諧波能量大大超出節電設備承受范圍,長期使用容易損毀,事故頻頻,影響企業生產的正常進行。於是,面對眾多終端用戶的迫切願望,中頻爐節能成為能效領域的老大難問題,困擾著眾多行業企業。
針對這一巨大市場,自2003年6月起,艾能能效技術研究所的抽調多位資深技術人員組建了[中頻爐能效項目組],開始對這一領域進行探索試驗。先後12次遠赴各地現場調研,廣泛搜集中頻爐實際應用數據,並做了多次試驗設備安裝測試,積累了豐富翔實的現場經驗和數據,為MF-Saver的設計開發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同時,項目組與各個合作單位進行項目協調研究,組織了3次中頻爐專題討論會,從多個大學和研究機構請來中頻爐方面的專家教授指導產品設計開發工作,保證了產品設計的高起點和高水準。
MF-Saver的推出,為推動中國能效產業發展,為滿足廣大中頻爐濾除諧波,改善電力品質,節能降耗,增產增效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作為能效產業的技術先驅,艾能將繼續關注高能耗企業的實際需求,不斷推出滿足各界用戶迫切需求的能效產品,推動能效技術邁向新的高峰!
產品原理
中頻爐在使用中產生大量的諧波,導致電網中的諧波污染非常嚴重。諧波使電能傳輸和利用的效率降低,使電氣設備過熱,產生振動和雜訊,並使其絕緣老化,使用壽命降低,甚至發生故障或燒毀;諧波會引起電力系統局部並聯諧振或串聯諧振,使諧波含量放大,造成電容補償設備等設備燒毀。諧波還會引起繼電器保護和自動裝置誤動作,使電能計量出現混亂。對於電力系統外部,諧波會對通信設備和電子設備產生嚴重干擾,因而,改善中頻爐電力品質成為應對的主要著力點。
濾除中頻爐系統諧波的傳統方法是LC濾波器,LC濾波器是傳統的無源諧波抑制裝置,由濾波電容器、電抗器和電阻器適當組合而成,與諧波源並聯,除起濾波作用外,還兼顧無功補償的需要。這種濾波器出現最早,成本比較低,但同時存在一些較難克服的缺點,比如只能針對單次諧波,容易產生諧波共振,導致設備損毀,隨著時間諧振點會漂移,導致諧波濾除效果越來越差。同時,這一方式無法應對瞬變、浪涌和高次諧波,存在節能的漏洞。
諧波抑制的另一個比較新的方法是採用有源電力濾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它是一種電力電子裝置,其基本原理是從補償對象中檢測出諧波電流,由補償裝置產生一個與該諧波電流大小相等而極性相反的補償電流,從而使電網電流只含基波分量。這種濾波器能對頻率和幅值都變化的諧波進行跟蹤補償,且補償特性不受電網阻抗的影響,因而受到廣泛的重視,並且已在日本等國獲得廣泛應用。但有源電力濾波器成本高昂,價格昂貴,投資回報期長,大多數企業難以承受。
MF-Saver吸收融合了LC技術與APF技術的優點,同時引入TOPSPARK G5的核心技術,揚長避短,創造性地解決了上述技術的不足,以獨特的方式為中頻爐環保節能提供了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MF-Saver對諧波的抑制范圍不僅包含低次諧波,還包含浪涌、瞬變及高次諧波,實現了全頻域覆蓋,消除了浪涌、瞬變及高次諧波對中頻爐系統的危害和電量的浪費,結合LC技術和APF技術的合理成分,自適應調整內部器件參數,避免諧振點的漂移,大大提高了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同時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以縮短用戶的投資回報期。通過對中頻爐全頻域諧波的有效濾波,同時加強了設備的抗浪涌、瞬變侵害的能力,改善了電力品質,降低了設備損耗,節約了電能,最終實現環保節能的優異效果
—神光電爐
⑤ 求助:中頻爐無功補償
嘿嘿
在我們公司從事無功補償設備研發、生產、銷售的30年裡,常常有新手向我們提類似的問題。這樣:
我們了解的到數據,中頻爐的功率因數大致為0.76~.0.83左右。不高。如果不做無功補償,肯定會被供電局罰款的。
但是,中頻爐的功率因數偏低,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流滯後引起的,而是諧波太大引起的。所以,中頻爐的無功補償,不能採用普通電容補償的方式,必須做諧波治理才行。否則,如果上普通的電容櫃,那一上電就會出故障,不是電容器爆裂,就是保險頻頻燒毀,等等。所以,中頻爐的無功補償,通常是通過諧波治理而達到的。
但是諧波治理比較復雜,通常是一廠一方案,所以建議年找幾家諧波治理廠家,到現場看看,幫你做做方案,你比較一下,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關於諧波的功率因數,我多說幾句:
諧波的功率因數,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需要運用較深的數學知識。這里我們只給出結論。
從功率因數的基本定義公式:
η= P有/PS
在有諧波的情況下,加入諧波的參數,再通過比較復雜的數學運算,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公式:
η =(I1/I)·cosφ
=λ·cosφ
其中:
λ,叫基波因子。I1是基波電流,I是總電流。
cosφ,叫相移因子,或者叫基波功率因數。
從公式可以看出,基波因子反映了諧波對功率因數的影響。顯然,在總電流I恆定時,諧波電流越大,基波I1就會越小,也就是基波因子就越小,從而功率因數也就越小。
相移因子(基波功率因數)就是基波電流相對電壓的滯後情況,是我們熟悉的計算公式。
以前,電網中直流設備較少,所以諧波不多,大多數情況下:
基波電流I1≈總電流I,
所以:基波因子λ≈1
所以有:η≈cosφ
這就是以前我們把cosφ等同為功率因數的原因。
因此,以前我們不了解或不考慮諧波,或者諧波較小時,在計算無功補償時,都主要考慮移相因子的作用,長此以往,我們就把基波功率因數(移相因子)作為了電網的功率因數的來理解。
因此,在有諧波的情況下,基波因子λ小於1,移相因子就算=1,電網的功率因數也都是小於1的。也就是說,有諧波時,僅僅用電容器補償,功率因數是很難達標的。
無功補償,是國家提倡的節能技術,但是專業性較強,需要專業人員來做。更多關於無功補償、功率因數等等問題和資料,可以四芯我,也可到這里來查找和討論,這里有一幫讀過大學的電工老頭,幹不了多少事情了,但是都以幫助年輕人為樂:..com/uteam/view?teamId=36954
⑥ 電路中什麼叫高頻 低頻 中頻
1、高頻是指頻帶由3MHz到30MHz的無線電波。HF多數是用作民用電台廣播及短波廣播。版其對於電子儀器所發出的電波抵抗權力較弱,因此經常受到干擾。
2、低頻是指應用於某一技術領域中的最低頻率范圍。例如,無線電波段中,將30~300千赫范圍內的頻率稱低頻;電子放大電路中,將接近音頻(20赫茲~2萬赫茲)的頻率稱為低頻。一般是指20HZ-160HZ這一段頻率。在整個人耳所能聽到的聲音中,低頻是聲音的基礎,是聲音的厚度。很多領域涉及「高頻低頻」,它指頻率(frequency)的高低,不過一般而言是指物理上的各種振盪,其中電學裡面有很多振盪,可能是電流,質點(mass
point
),電磁場等振動,「高低頻」是對振動情況的描述,高頻低頻引起的結果也不一樣。在電路里,電感對頻率不同的電流就有不同的阻抗(通俗的的講就是阻礙),電容也有類似性質。一般BASS的EQ劃分是:低頻制50HZ到300HZ,中低頻是300HZ到1250HZ,中頻是1250HZ到3300HZ,中高頻是3300HZ到6500HZ,高頻是6500HZ以上。
⑦ 中頻電源電路圖
一般都是非標的吧?要看你的淬火還是透熱啊、一般都要看工件加熱部位來定。
⑧ 中頻處理電路的特徵是什麼
中頻處理電路也稱中頻通道,一般由聲表面波濾波器、中頻放大、版視頻檢波、、預視放、權AGC、AFT等電路組成。高頻調諧器輸出的中頻信號首先經過聲表面波濾波器,一次性形成中放特性曲線,然後進行中頻放大,將信號放大到視頻檢波所需的幅度。視頻檢波電路對中頻信號進行同步檢波,還原出視頻信號,同時輸出6.5MHz的第二伴音中頻信號。視頻信號經ANC電路處理和預視放後輸出。當接收的電視信號有強弱變化時,為了使輸出的視頻信號電壓保持在一定范圍內,電路設置了AGC電路。而AFT電路的作用是當中頻信號頻率發生變化時,對高頻調諧器進行頻率微調,以穩定中頻頻率。
⑨ 求助: 有一中頻爐感應圈的補償電容一部分接成並聯,另一部分串接在迴路中。串、並聯電容相等。求解
這不就是典型的倍壓接法么,串並電容相等就是雙倍壓!~
在感應圈所測電壓肯定是電源輸出中頻電壓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