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控硅驅動電路
光耦的應該會有兩個電源的是吧?!一個高電壓,一個低電壓,可以隔離開來,這樣安全性能比較高;
脈沖變壓器的話,一個電源搞定,方便省事。
各有好處,看用在什麼情況了。。。
B. 簡述驅動電路的基本作用,晶閘管的驅動電路有什麼特點
將信號進行放大,足夠驅動負載,可控硅驅動,驅動電流大,耐壓高,必須採用脈動直流,
C. 三極體驅動雙向可控硅電路
可控硅和SIP2互換位置,可控硅T1腳接直流電的負極。還有那MCU的2腳即ⅤCC腳串聯一個電容,那直流電源也不通啊,MCU沒有電源哪。把MCU的2腳要接在穩壓管負極上,即VCC那點上。
D. MOC3022 驅動可控硅的電路
1)斷開光耦輸出端,如果燈依然亮的,則可控硅擊穿了;
2)短路光耦輸入端,如果燈依然亮的,則可光耦輸出端擊穿了;
E. 我現在有一個可控硅控制電路,驅動是用的只有幾伏電壓,為什麼可控硅輸出只有100多伏。
驅動電壓不能滿足可控硅要求的話是無法導通的
F. 關於MOC3021驅動雙向可控硅典型應用電路的問題
MC3021之2腳為低電平時雙向可控硅導通,當它為高電平時,交流電的下一個過零點後截止。
RC的值圖上已有標准值。
兩電阻的功率沒有明確經驗值,1/4W貌似也可以正常工作。
G. 雙向可控硅驅動電路,如圖,我用的是MOC3041,雙向可控硅是BTA 16-600B,AA1接上面時負載一直工作,
圖中可控硅控制極接法有點奇怪,光敏器件無輸入時R2提供電壓給控制極,可控硅會導通版;而光敏器權件有輸入時,即使飽和導通,由於R3的作用可控硅還是可能導通,起不了開關作用。
可控硅控制極一般接在R3與光耦連接處。此時光耦有輸入時可控硅導通,無輸入時關斷。
R2為控制極提供觸發電壓,一般取100歐左右;R3用於消除光耦漏電流影響,防止誤觸發,一般取1K左右。這兩個電阻不需要承受多大的功率,1/8-1/4瓦都可以。
R4、C1是阻容吸收電路,一般取幾十歐,功率1W。
H. 雙向可控硅隔離驅動電路怎麼設計
供參考;
光電耦合器(簡稱光耦),是一種把發光元件和光敏元件封裝在同一殼版體內,中間通過電→光→電權的轉換來傳輸電信號的半導體光電子器件。光電耦合器可根據不同要求,由不同種類的發光元件和光敏元件組合成許多系列的光電耦合器。目前應用最廣的是發光二極體和光敏三極體組合成的光電耦合器。
光耦以光信號為媒介來實現電信號的耦合與傳遞,輸入與輸出在電氣上完全隔離,具有抗干擾性能強的特點。對於既包括弱電控制部分,又包括強電控制部分的工業應用測控系統,採用光耦隔離可以很好地實現弱電和強電的隔離,達到抗干擾目的。但是,使用光耦隔離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① 光耦直接用於隔離傳輸模擬量時,要考慮光耦的非線性問題;
② 光耦隔離傳輸數字量時,要考慮光耦的響應速度問題;
③ 如果輸出有功率要求的話,還得考慮光耦的功率介面設計問題。
I. 雙向可控硅是否可以做驅動電路
多用於電機的正反轉控制,無法調節電機轉速。
J. 可控硅驅動三相電機電路
你好,這可控硅電路還是比較簡單的,就是單片機控制單結管觸發的那種就可以專了,如果用作調速屬電機不一樣,普通電機降電壓就燒,要用專用電機,這種電機比普通電機阻抗大、散熱好。(不好意思,這種電機的型號我忘記了)---------哦對了,不作調速只做開關用還是完全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