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路板測試需要學些什麼
Diva 驗證工具使用說明 [圖文] 2006-3-11
運算放大器的主要參數 2006-3-11
什麼是SMT技術 2006-3-11
紅外通訊協議在嵌入式系統中的實現 2006-3-11
Altera的Quartus II 4.2版提升FPGA和CPLD性能 2006-3-11
Delphi編程技巧集 2006-3-11
可預置可逆4位計數器 2006-3-11
單片機編程經驗 2006-3-11
如何讓單片機輕松讀寫U盤 2006-3-11
什麼是嵌入式系統? 2006-3-11
Cadence ic5033安裝方法 2006-3-10
ANALOG EDGE 2006-3-10
CMOS資料(全) 2006-3-10
CMP機械研磨-麻省理工大學課件(2) 2006-3-9
CMP機械研磨-麻省理工大學課件(1) 2006-3-9
集成電路測試-麻省理工大學課件(1) 2006-3-9
IC packaging(集成電路封裝)-麻省理工大學課件(1) 2006-3-9
IC design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6) 2006-3-9
IC design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5) 2006-3-9
IC design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3) 2006-3-9
IC design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 2006-3-9
Diffusion(擴散工藝)by 麻省理工大學 2006-3-9
Semiconctor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22) 2006-3-9
Semiconctor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15) 2006-3-9
Semiconctor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9) 2006-3-9
Semiconctor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2) 2006-3-9
Semiconctor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3) 2006-3-9
Semiconctor 麻省理工大學課件(2) 2006-3-9
麻省理工大學半導體器件物理共享課件下載(4) 2006-3-9
省理工大學半導體器件物理共享課件下載(3) 2006-3-9
麻省理工大學半導體器件物理共享課件下載(2) 2006-3-9
英特爾發布全新Logo,「超越未來」取代Intel Inside 2006-3-9
啼鎬汞表面氧化特性的光電子能譜研究 [圖文] 2006-3-7
Cadence 使用參考手冊 2006-3-1
結構描述 2006-2-28
行為描述 2006-2-28
自調諧VCO頻段選擇技術比較與設計 2006-2-7
多層陶瓷封裝外殼的微波設計 2006-2-7
JSR184規范封裝照相機的lookat方法 2006-2-7
半導體IC清洗技術 2006-2-5
TC4/SiC擴散焊接工藝研究 2006-2-4
如何做電視游戲機的程序? 2006-2-4
低壓保護復位的干擾該如何處理? 2006-2-4
電話IC卡讀錢程序 2006-2-4
會議專家答復列表 2006-2-4
在CPLD管理下實現高效多串口中斷源 2006-2-4
基於TRAC器件的鎖相環設計研究 2006-2-4
會議專家與工程師問答記錄 2006-2-4
可變格式和可變速率的通信數字信號源 2006-2-4
基於EPM7128 設計的數據合並轉換器 2006-2-4
用PowerPC860實現FPGA配置 2006-2-4
如何將編程文件燒到PLD晶元中去 2006-2-4
可編程邏輯器件應用前景探討 2006-2-4
用XC9500 CPLD和並行PROM配置Xilinx FPGA 2006-2-4
在PLD開發中提高VHDL的綜合質量 2006-2-4
乘積項結構PLD的邏輯實現原理 2006-2-4
電路排版時在MAP時產生失敗現象 2006-2-4
用C/C++語言開發大規模FPGA 2006-2-4
ispPAC10在系統可編程模擬器及其應用 2006-2-4
I2C器件介面IP核的CPLD設計 2006-2-4
錯誤檢測與糾正電路的設計與實現 2006-2-4
用增強並口EPP協議擴展計算機的ISA介面 2006-2-4
用FPGA在數字電視系統中進行級聯編碼 2006-2-4
用PowerPC860實現FPGA配置 2006-2-4
Altera 如何令邏輯設計在新一代CPLD中盡顯優勢 2006-2-4
用SoC實現視頻圖形引擎功能的研究 2006-2-4
低電壓PLD/FPGA的供電設計 2006-2-4
VHDL設計中電路簡化問題的探討 2006-2-4
PSD813器件在單片機系統中應用 2006-2-4
MPEG-2編碼復用器中的FPGA邏輯設計 2006-2-4
Verilog討論組精彩內容摘錄(一) 2006-2-4
Lattice公司的系統內可編程PLD [圖文] 2006-2-4
有利於驗證未測試功能的RTL緩沖器插入和故障分級技術 2006-2-4
狀態機舉例 2006-2-4
中文版Verilog HDL簡明教程 2006-2-4
DSP+FPGA實時信號處理系統 2006-2-4
ALTERA CPLD器件的配置與下載 2006-2-4
了解今天的可編程振盪器 2006-2-4
用在系統可編程模擬器件實現雙二階型濾波器 2006-2-4
可編程模擬IC之考慮 2006-2-4
可編程邏輯器件的發展歷程及概述 2006-2-4
基於FPGA的FIR濾波器的實現 2006-2-4
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會員名單 2006-2-4
一種簡單實用的FLEX 10K系列晶元並行載入電路 2006-2-4
從P4看CPU 30年――歷程篇 2006-2-4
東芝購買高性能ARM內核授權,用於客制化片上系統業務 2006-2-2
集成電路測試員成產業支撐 2006-2-2
電容器的型號命名方法 2006-2-2
電容的類別和符號 2006-2-2
電容的類別和符號 2006-2-2
二極體 三極體 MOS器件基本原理 2006-2-2
常用電工維修工具及使用 2006-2-2
錫和零件的短路 2006-2-2
繼電器基礎 2006-2-2
常用電阻的技術特性 2006-2-2
變壓器的基本知識 2006-2-2
PLC軟元件在電氣系統可靠性設計中的應用 2006-2-2
江蘇省集成電路測試服務中心在園區成立 2006-2-2
復旦大學<集成電路測試和可測試設計>課程要求 2006-2-2
測試硬體簡介---探針卡(prober card) 2006-2-2
測試硬體簡介---測試手臂(handler and prober) 2006-2-2
共231條 頁次:1/3 9 1 2 3 :
2. 硬體測試工程師和硬體技術工程師的區別
硬體測試工程師和硬體技術工程師的區別:
硬體測試工程師主要負責硬體產品的測試工作,保證測試質量及測試工作的順利進行,並參與硬體測試技術和規范的改進與制定。
硬體技術工程師主要從事計算機硬體的開發、管理、維護等工作。
相關情況附後
硬體測試工程師主要負責硬體產品的測試工作,保證測試質量及測試工作的順利進行,並參與硬體測試技術和規范的改進與制定。一般月薪范圍4000-7000元。
工作內容
設計測試電路,編寫硬體測試方案。
編寫測試用例、施測,並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
開發相關硬體測試工具,對現有硬體測試規范、流程、方法、技術進行改進。
編寫測試文檔,並完成相關產品的說明書、培訓文檔等。
協助硬體開發人員參與硬體開發。
發展途徑
測試工程師的發展途徑一般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選擇是走測試的技術路線,成長為高級測試工程師,這時他能夠獨立測試很多軟體,再向上可以成為測試架構設計師。從硬體測試工程師發展到測試經理需要較長時間(3到5年)工作經驗的積累和過硬的專業技術背景。
第二種選擇是向管理方向發展,從測試工程師到組長(Leader),再到測試經理(Manager),以至到更高的職位。
第三種選擇是可以換職業,做項目管理或做開發人員都可以,很多測試工具開發工程師在測試的過程中,因為開發方面積累了經驗,同時對產品本身產生了自己的看法,很容易轉去做產品開發。
硬體技術工程師Hardware Engineer :要求熟悉計算機市場行情;制定計算機組裝計劃;能夠選購組裝需要的硬體設備,並能合理配置、安裝計算機和外圍設備;安裝和配置計算機軟體系統;保養硬體和外圍設備;清晰描述出現的計算機軟硬體故障。
硬體技術工程師 主要工作任務
1. 計算機產品硬體設計。
2. 了解計算機的結構及其發展趨勢。
3. 對計算機硬體的銷售及市場有較深刻的認識。
4. 區域市場管理。
5. 按照計劃完成符合功能性能要求和質量標準的硬體產品。
6. 根據產品詳細設計報告,完成符合功能和性能要求的邏輯設計。
7. 根據邏輯設計說明書,設計詳細的原理圖和PCB 圖。
8. 編寫調試程序,測試或協助測試開發的硬體設備,確保其按設計要求正常運行。
9. 編寫項目文檔、質量記錄以及其他有關文檔。
10. 維護管理或協助管理所開發的硬體。
11、研究計算機體系結構。
12、負責計算機系統的邏輯設計及模擬驗證。
13、研究設計、開發和測試計算機硬體。
14、負責計算機硬體及其設備的集成、維護和管理。
該職業資格共分三級:助理計算機硬體工程師、計算機硬體工程師、高級計算機硬體工程師。
3. 純硬體電路,檢測電壓過大或過小
非常簡單,如圖所示:
IN是輸入電壓,V1、V2是電壓參考,V1用來當「低於」的參考點,V2用來當「高於」的參考點,用可調電阻得到想要的參考點,調整時,V2>V1(必須)。OUT是輸出,高電平有效,可接電壓或電流驅動的負載。
工作過程分三種狀態:
1:V1<IN<V2時,即在某范圍之內,OUT=0V,因為IN<V2故U1-A輸出0V(低電平),V1<IN故U1-B輸出0V,所以OUT=0V
2:當IN<V1,因V2>V1故實際上是IN<V1<V2,因為IN<V1故U1-B輸出VCC(高電平),IN<V2故U1-A輸出0V,因為輸出有鉗位二極體的存在,所以OUT=VCC
3:當IN>V2,因V2>V1故實際上是V1<V2<IN,因為V2<IN故U1-A輸出VCC(高電平),V1<IN故U1-B輸出0V,因為輸出有鉗位二極體的存在,所以OUT=VCC
從以上分析可得出電路的作用是:監控輸入電壓,當它在一個指定范圍內(V1<IN<V2)時,輸出低電平,當輸入電壓高於或低於這個范圍,則輸出高電平。比如V1=2V,V2=5V,當IN=3V時OUT=0V,當IN=1V或6V時,OUT=VCC。調整V1和V2的電壓就可以改變監控電壓的范圍。說的這么詳細,應該明白了吧。
4. 如何進行硬體設計與測試
硬體測試工程師和硬體技術工程師的區別:
硬體測試工程師主要負責硬體產品的回測試工作答,保證測試質量及測試工作的順利進行,並參與硬體測試技術和規范的改進與制定。
硬體技術工程師主要從事計算機硬體的開發、管理、維護等工作。
相關情況附後
硬體測試工程師主要負責硬體產品的測試工作,保證測試質量及測試工作的順利進行,並參與硬體測試技術和規范的改進與制定。一般月薪范圍4000-7000元。
工作內容
設計測試電路,編寫硬體測試方案。
編寫測試用例、施測,並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
開發相關硬體測試工具,對現有硬體測試規范、流程、方法、技術進行改進。
編寫測試文檔,並完成相關產品的說明書、培訓文檔等。
協助硬體開發人員參與硬體開發。
5. 硬體測試工程師具體的工作
你好!
公司還可以,相對於剛開始工作的技術人員來說!
一、網路技術工程師
工作內容:
1. 負責機房內的網路聯接及網路間的系統配置。
2. 負責系統網路的拓撲圖的建立和完善,並做好系統
3. 負責機房線路的布置和協議的規范工作。
4. 負責計算機間的網路聯接及網路共享,並負責網路間安全性的設置。
5. 負責對網路障礙的分析,及時處理和解決網路中出現的問題。
6. 利用網路測試分析儀,定期對現有的網路進行優化工作。
7.負責網路平台框架的布局和設置;如java軟體工程師,java網路工程師。
8.負責網路平台信息的採集和錄入支持;如:信息技術工程師。
9.負責網路平台的推廣方向和推廣模式,如:網路推廣大師。
10.負責網路平台的運作方向以及平台維護管理等工作,如:網路運營工程師。
11.負責網路平台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方向;如:網站商務工程師,電子商務工程師。
12.負責網路產品的定位和封裝;如:項目工程師。
二、硬體測試工程師
硬體測試工程師主要負責硬體產品的測試工作,保證測試質量及測試工作的順利進行,並參與硬體測試技術和規范的改進與制定。他們是硬體質量的把關者,從各大人才招聘的門戶網站上面看,其中手機硬體測試方面的人才需求尤為緊缺。
設計測試電路,編寫硬體測試方案;
編寫測試用例、施測,並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
開發相關硬體測試工具,對現有硬體測試規范、流程、方法、技術進行改進;
編寫測試文檔,並完成相關產品的說明書、培訓文檔等;
協助硬體開發人員參與硬體開發。
6. 硬體電路的如何進行測試
功能測試
信號完整性測試
可靠性測試
電磁兼容性測試
能做足這些就夠了。
7. 硬體測試和硬體調試的區別
硬體測抄試和軟體測試的襲區別如下:
1.測試目的不同
硬體測試的目的主要是保障硬體的可靠性,以及硬體和硬體的聯接關系的正確性與准確性。
軟體測試的目的主要是保證軟體流程的正確性,以及正確的應用邏輯關系。
2.測試手段不同
硬體測試的手段,主要是針對硬體本身以及環境的測試,比如老化測試、壽命測試、故障率測試等。
軟體測試,主要是通過對軟體的輸入進行控制,從而達到不同的測試結果,通過輸入輸出的差異比較測試是否正確和准確。
3.測試工具不同
硬體測試更多的是使用硬體進行,比如示波器等。
軟體測試相對來說,用到的只是數據性的工具,或者軟體。
4.測試結果的穩定性不同
硬體測試有可能在相同的條件下(如相同的溫度),出現不同的測試結果
軟體測試的輸入相同的話,如果沒有引入隨機數據,則其輸出是相同的。
8. 什麼是硬體測試
硬體測試是針對硬體本身以及環境的測試,比如老化測試、版壽命測試、故內障率測試等。保容障硬體的可靠性,以及硬體和硬體的聯接關系的正確性與准確性。確保設計符合規范,可滿足測試和生產的要求。產品滿足企業標准或行業標准,並達到相應的性能;這部分依據產品不同,測試項不同。
測試包含電路、結構、散熱、材料及表面處理部分,硬體測試有可能在相同的條件下(如相同的溫度),出現不同的測試結果。
(8)硬體電路測試擴展閱讀:
硬體測試除了要對嵌入式的程序進行測試之外,還需要對原理圖、結構圖、元件選擇等等很多硬體研發過程中涉及的方面進行驗證測試,保證每個環節的正確性。
同時,還需要對每個環節的銜接進行反復驗證,硬體不同於軟體,介面明確了,邏輯正確了,軟體問題不會非常大,但是硬體就不同了,可能介面正確,各個模塊正確,就是銜接的時候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尤其是銜接的順序和時間。
9. 硬體測試和軟體測試的區別
硬體測試和軟體測試都是通過軟體來進行測試的,只不過兩者的目的不一樣,因為硬體測試主要是檢查硬體故障,而軟體測試則是檢查軟體中的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