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好,我有一個磁卡解碼晶元,型號是m3-2200 雙解碼晶元,但是我沒有外圍電路圖,您知不知道怎麼樣才能用啊
解碼晶元有很多種,有台灣,韓國,美國的,我這也有, 可以提拱外圍電路,
『貳』 怎樣用兩片74LS161和少量門電路設計一個BCD碼的兩位十進制計數器
你好 樓主。
很幸運的看到你的問題。
但是又很遺憾到現在還沒有人回答你的問題版。也可能你現在已權經在別的地方找到了答案,那就得恭喜你啦。
對於你的問題我愛莫能助!
可能是你問的問題有些專業了。或者別人沒有遇到或者接觸過你的問題,所以幫不了你。建議你去問題的相關論壇去求助,那裡的人通常比較多,也比較熱心,可能能快點幫你解決問題。
希望我的回答也能夠幫到你!
祝你好運。
快過年了,
最後祝您全家幸福健康快樂每一天!
『叄』 請教PT2272-L4無線接收解碼片的外圍電路
外圍的電路就是一個普通的接收電路的了或者是現在比較流行的單片集成的接收電路!在網上都是很多的!找找了或者聯系我都可以的
『肆』 試只用一片4選1數據選擇器設計一判定電路。輸入為8421BCD碼,輸入時大於1小於6輸出1,否則輸出0
設輸入為ABCD,將A、B接四選一地址A1A0,四選一輸入端D0、D1、D2、D3分別接C、#C、0、0
『伍』 求用2個74LS290構成36進制計數的電路圖
先將兩片接成8421BCD碼十進制的CT74LS290級聯組成10×10=100進制非同步加法計數器。再將狀態「0010 0011」通過反饋與門輸出至非同步置0端,從而實現23進制計數器。
『陸』 用1片八D鎖存器74HC373設計一個能鎖存2位BCD碼信號的鎖存電路
BCD碼—十進制數
74HC373有8位輸出,一位BCD碼只需要4位就可以組成,所以4HC373可以組成2位BCD碼輸出
『柒』 LPC2101中電路圖如下,我想問: 1、595晶元的工作原理。2、如何確定是先寫入段選信號,還是先寫入片選信號
1你的判斷正確
2 595是串列移位解碼。根據圖:前8位進段碼,後8位進片選,先寫段碼後寫片選。
『捌』 RH86八角碼片針腳定義圖 不小心弄掉了第7角的焊點 不知道有沒有事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玖』 手機電路的工作原理
手機的大腦主要由邏輯控制部分與其介面電路組成,主要功能是實現對整機所有操作的控制,包括手機與基站間通信的連接控制,手機將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轉變還原成聲音或字元的整個過程式控制制,將須傳送的聲音或字元變換成無線電波發射出去整個過程的控制,以及對鍵盤、顯示、振鈴等電路的控制。
邏輯控制部分電路主要包括微處理器、數據存儲器、程序存儲器等,邏輯介面電路包括鍵盤電路、顯示電路、用戶識別卡(SIM卡)電路、實時時鍾電路、振鈴振動及狀態指示燈電路、鍵盤和顯示背景燈電路等。下面讓我一一道來它們在手機中的作用:
一、邏輯控制部分電路
1.微處理器
手機中的微處理器類似計算機中的中央處理器(CPU),它是整台手機的控制中樞系統,也是邏輯部分的控制核心。微處理器通過運行存儲器內的軟體及調用存儲器內的資料庫,達到對手機整體監控的目的。凡是要處理的數據都要經過CPU來完成,手機各個部分管理等都離不開微處理器這個司令部的統一、協調指揮。隨著集成電路生產技術及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手機中微處理器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如在微處理器中集成先進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等。
2.數據存儲器
數據存儲器(RAM)的作用主要是存儲一些手機運行過程中須暫時保留的信息,比如暫時存儲各種功能程序運行的中間結果,作為運行程序時的數據緩存區。手機中常用的存儲器是靜態存儲器(SRAM),又稱隨機存儲器,其對數據(如輸入的電話號碼、簡訊息、各種密碼等)或指令(如驅動振鈴器振鈴、開始錄音、啟動游戲等指令)的存取速度快,存儲精度高,但其中所存信息一旦斷電,就會丟失。數據存儲器正常工作時須與微處理器配合默契,即在由控制線傳輸的指令的控制下,通過數據傳輸線與微處理器交換信息。數據存儲器提供了整個手機工作的空間,其作用相當於計算機中RAM內部存儲器。
3.程序存儲器
部分手機的程序存儲器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快擦寫存儲器(FlashROM),俗稱字型檔或版本;另一個是電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俗稱碼片。手機的程序存儲器存儲著手機工作所必須的各種軟體及重要數據,是整機的靈魂所在。
在手機程序存儲器中,FlashROM作為只讀存儲器(ROM)來使用,主要是存儲工作主程序,即以代碼的形式裝載了話機的基本程序和各種功能程序,話機的基本程序管理著整機工作,如各項菜單功能之間的有序連接與過渡的管理程序,各子菜單返回其上一級菜單的管理程序、根據開機信號線的觸發信號啟動開機程序的管理等,各功能程序比如電話號碼的存儲與讀出、鈴聲的設置與更改、簡訊息的編輯與發送、時鍾的設置、錄音與播放、游戲等菜單功能的程序。快擦寫存儲器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當關掉電路的電源以後,所存儲的信息不會丟失。它的存儲器單元是電可擦除的,即快擦寫存儲器既可電擦除,又可用新的數據再編程。快擦寫存儲器在手機中一般用於相對穩定的、正常使用手機時不用更改程序的存儲,這與它們有限的擦除、重寫能力有關。FlashROM若發生故障,整個手機將陷入癱瘓。
碼片(EEPROM)其主要特點是能進行在線修改存儲器內的數據或程序,並能在斷電的情況下保持修改結果。根據數據傳輸方式分類,碼片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為並行數據傳送的碼片,另一類為串列數據傳送的碼片。
現各種類型的手機所採用的碼片很多,但其作用幾乎是一樣的,在手機中主要存放系統參數和一些可修改的數據,如手機撥出的電話號碼、菜單的設置、手機解鎖碼、PIN碼、手機的機身碼(IMEI)等以及一些檢測程序,如電池檢測程序、顯示電壓檢測程序等。碼片出現問題時,手機的某些功能將失效或出錯,如:菜單錯亂、背景燈失控等。此時有如下現象:顯示「聯系服務商(CONTACT SERVICE)」;顯示「電話失效,聯系服務商(PHONE FAILED SEE SERVICE)」;顯示「手機被鎖(PHONE LOCKED)」;顯示「軟體出錯(WRONG SOFTWARE)」;出現低電壓告警、顯示黑屏、不開機、不入網、顯示字元不完整、不認卡等。由於EEPROM可以用電擦除,所以當出現數據丟失時可以用GSM手機可編程軟體故障檢修儀重新寫入。
二、介面電路
以上談到的都是控制手機內部的主要元件,但要想完全掌握控制權,還得有一樣必需的東西,就是介面電路了,介面電路可以說是整個控制過程的起點或終點站,它直接反應出對手機控制的效果,也是用戶接觸得最多的地方。
1.鍵盤電路
鍵盤電路是用戶向手機收、發信息的必經之路,鍵盤電路的每個按鍵處像是一個十字路口。當該點被按下時,該點所接的兩條線的電平發生變化,邏輯電路檢測到這種變化後,根據預設的程序來確定是那一個按鍵被按下,並響應其相應的功能。
2.顯示電路
目前手機的顯示器多採用液晶顯示屏(LCD),它直接關繫到手機上的信息是否能正常顯示。現在的手機電路中常使用兩種方法將液晶顯示屏連接到相應的驅動電路上:一是使用軟導電排線,二是使用導電橡膠。
3.用戶識別卡介面電路
用戶識別卡(SIM卡)是GSM手機打開GSM網路的鑰匙,此電路的正常運轉關繫到SIM卡是否能正常使用。手機中SIM卡電源一般為5v,卡時鍾是3.25兆。
4.實時時鍾電路
實時時鍾電路的主要功能是:產生手機時鍾信號,為用戶提供一個准確的實時時鍾。實時時鍾由頻率為32.768KHz的晶體振盪器及其相關電路構成。在該晶體的表面,大多都標有32.768的字樣。若出現故障手機的時鍾將出現停止運行或走時不準等故障。
5.振鈴、振動器及狀態指示燈電路
振鈴、振動器電路的主要作用是當有來電時能發出聲音或震動及時告知用戶。狀態指示燈則可反映出手機的收信、發信狀態,常看到手機上一閃一閃的就是指示燈,不過並不是每款手機都有的。
6.鍵盤及顯示背景燈電路
鍵盤及顯示背景燈電路的主要作用是使用戶在光線較弱的環境下能方便地對手機進行操作,該電路由若干個發光二極體及相應的驅動電路構成。現在手機的背景燈顏色也是大家選手機時比較關心的一點,如諾基亞8250的藍光背景燈就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種
『拾』 3.7V鋰電池PCB工作的原理圖。
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通常有鋰的活性化合物組成,負極則是特殊分子結構的碳.常見的正極材料主要成分為 LiCoO2 ,充電時,加在電池兩極的電勢迫使正極的化合物釋出鋰離子,嵌入負極分子排列呈片層結構的碳中.放電時,鋰離子則從片層結構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極的化合物結合.鋰離子的移動產生了電流.
化學反應原理雖然很簡單,然而在實際的工業生產中,需要考慮的實際問題要多得多:正極的材料需要添加劑來保持多次充放的活性,負極的材料需要在分子結構級去設計以容納更多的鋰離子;填充在正負極之間的電解液,除了保持穩定,還需要具有良好導電性,減小電池內阻.
雖然鋰離子電池很少有鎳鎘電池的記憶效應,記憶效應的原理是結晶化,在鋰電池中幾乎不會產生這種反應.但是,鋰離子電池在多次充放後容量仍然會下降,其原因是復雜而多樣的.主要是正負極材料本身的變化,從分子層面來看,正負極上容納鋰離子的空穴結構會逐漸塌陷、堵塞;從化學角度來看,是正負極材料活性鈍化,出現副反應生成穩定的其他化合物.物理上還會出現正極材料逐漸剝落等情況,總之最終降低了電池中可以自由在充放電過程中移動的鋰離子數目.
過度充電和過度放電,將對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造成永久的損壞,從分子層面看,可以直觀的理解,過度放電將導致負極碳過度釋出鋰離子而使得其片層結構出現塌陷,過度充電將把太多的鋰離子硬塞進負極碳結構里去,而使得其中一些鋰離子再也無法釋放出來.這也是鋰離子電池為什麼通常配有充放電的控制電路的原因.
不適合的溫度,將引發鋰離子電池內部其他化學反應生成我們不希望看到的化合物,所以在不少的鋰離子電池正負極之間設有保護性的溫控隔膜或電解質添加劑.在電池升溫到一定的情況下,復合膜膜孔閉合或電解質變性,電池內阻增大直到斷路,電池不再升溫,確保電池充電溫度正常.
而深充放能提升鋰離子電池的實際容量嗎?專家明確地告訴我,這是沒有意義的.他們甚至說,所謂使用前三次全充放的「激活」也同樣沒有什麼必要.然而為什麼很多人深充放以後 Battery Information 里標示容量會發生改變呢 ? 後面將會提到.
鋰離子電池一般都帶有管理晶元和充電控制晶元.其中管理晶元中有一系列的寄存器,存有容量、溫度、ID 、充電狀態、放電次數等數值.這些數值在使用中會逐漸變化.我個人認為,使用說明中的「使用一個月左右應該全充放一次」的做法主要的作用應該就是修正這些寄存器里不當的值,使得電池的充電控制和標稱容量吻合電池的實際情況.
充電控制晶元主要控制電池的充電過程.鋰離子電池的充電過程分為兩個階段,恆流快充階段(電池指示燈呈黃色時)和恆壓電流遞減階段 ( 電池指示燈呈綠色閃爍.恆流快充階段,電池電壓逐步升高到電池的標准電壓,隨後在控制晶元下轉入恆壓階段,電壓不再升高以確保不會過充,電流則隨著電池電量的上升逐步減弱到 0 ,而最終完成充電.
電量統計晶元通過記錄放電曲線(電壓,電流,時間)可以抽樣計算出電池的電量,這就是我們在 Battery Information 里讀到的 wh. 值.而鋰離子電池在多次使用後,放電曲線是會改變的,如果晶元一直沒有機會再次讀出完整的一個放電曲線,其計算出來的電量也就是不準確的.所以我們需要深充放來校準電池的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