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氣故障的排除方法
故障的排除是維修人員的一項重要工作,要徹底排除故障,必須清楚故障發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能從理論上分析、解決故障發生,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要掌握排除故障的方法。 (一)電阻測試法 電阻測試法是一種常用的測量方法。通常是指利用萬用表的電阻檔,測量電機、線路、觸頭等是否符合使用標稱值以及是否通斷的一種方法,或用兆歐表測量相與相、相與地之間的絕緣電阻等。測量時,注意選擇所使用的量程與校對表的准確性,一般使用電阻法測量時通用做法是先選用低檔,同時要注意被測線路是否有迴路,並嚴禁帶電測量。 (二)電壓測試法 電壓測試法是指利用萬用表相應的電壓檔,測量電路中電壓值的一種方法。通常測量時,有時測量電源、負載的電壓,有時也測量開路電壓,以判斷線路是否正常。測量時應注意表的檔位,選擇合適的量程,一般測量未知交流或開路電壓時通常選用電壓的最高檔,以確保不至於在高電壓低量程下進行操作,以免把表損壞;同時測量直流 時,要注意正負極性。 (三)電流測試法 電流測試法是通常測量線路中的電流是否符合正常值,以判斷故障原因的一種方法。對弱電迴路,常採用將電流表或萬用表電流檔串接在電路中進行測量;對強電迴路,常採用鉗形電流表檢測。 (四)儀器測試法 藉助各種儀器儀表測量各種參數,如用示波器觀察波形及參數的變化,以便分析故障的原因,多用於弱電線路中。 (五)常規檢查法 依靠人的感覺器官(如:有的電氣設備在使用中有燒焦的糊味,打火、放電的現象等)並藉助於一些簡單的儀器(如:萬用表)來尋找故障原因。這種方法在維修中最常用,也是首先採用的。 (六)更換原配件法 即在懷疑某個器件或電路板有故障,但不能確定,且有代用件時,可替換試驗,看故障是否消失,恢復正常。 (七)直接檢查法 對在了解故障原因或根據經驗,判斷出現故障的位置,可以直接檢查所懷疑的故障點。 (八)逐步排除法 如有短路故障出現時,可逐步切除部分線路以確定故障范圍和故障點。 (九)調整參數法 有些情況,出現故障時,線路中元器件不一定壞,線路接觸也良好,只是由於某些物理量調整得不合適或運行時間長了,有可能因外界因素致使系統參數發生改變或不能自動修正系統值,從而造成系統不能正常工作,這時應根據設備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十)原理分析法 根據控制系統的組成原理圖,通過追蹤與故障相關聯的信號,進行分析判斷,找出故障點,並查出故障原因。使用本方法要求維修人員對整個系統和單元電路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理解。 (十一)比較、分析、判斷法 它是根據系統的工作原理,控制環節的動作程序以及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結合故障現象,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減少測量與檢查環節,並迅速判斷故障范圍。以上幾種常用的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碰到實際的電氣故障應結合具體情況靈活應用。 電氣故障現象是多種多樣的,同一類故障可能有不同的故障現象,不同類故障可能是同種故障現象的同一性和多樣性,會給查找故障帶來復雜性。但是,故障現象是查找電氣故障的基本依據,是查找電氣故障的起點,因此要對故障現象仔細觀察分析,找出故障現象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方面,搞清故障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等。很多電氣故障的排除,必須依靠專業理論知識才能真正弄懂弄通。電氣維修人員與其他工種維修人員比較而言,理論性更強,有時候沒有理論的指導很多工作根本無法進行,因此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維修人員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實際工作中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維修水平,應不斷加 強自身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當發生電氣故障時,能夠准確地查找其故障所在,從而排除故障使電氣設備能夠正常穩定地運行。
B. 家庭電路中,當電路發生故障時,電工師傅常用一隻額電壓為220V的燈泡L0(檢驗燈泡),放在保險絲位置上,
(1)當L0不亮時,說明電路是斷路狀態.
(2)當L0能正常發光,說明L0得到了220V的電壓,該支路是發生了短路.
(3)L0發光呈暗紅色時,L0與L是串聯,兩個燈得到的電壓小於220V,故不能正常發光,反而說明L是正常的.
(4)在家庭電路中,所有用電器同時工作時,電流最大,由R=
U |
I |
W |
t |
2500R |
1kwh |
25R |
W |
1 |
100 |
W |
t |
| ||
|
W |
t |
C. 在檢測電路故障的做法中正確的是什麼
C檢測時應該有一定的順序,按順序檢測
D. 短路故障的檢測,具體做法有哪些
脫開插接器A和C,測量插接器A端子1與端子2之間的電阻。若測量的電阻值為0Ω,則1號導線與2號導線間發生短路故障;若測量的電阻值為∞,則1號導線與2號導線之間不導通(無短路),表明電路連接正常。
E. 維修電路中通電檢查故障時應該注意什麼
一、相同電路板對故障檢修的作用 在現在的元件級維修中,許多測試儀器均具備比較強的好、壞電路板器件比較功能。一塊好電路板對成功維修的價值有時遠遠大於電路圖,可以極大地提高維修的速度和一次修復率。同故障電路板完全一致的壞電路板對維修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因為兩塊壞的電路板的故障點不一定相同,即使故障點相同,損害的程度也不見得一樣。因此,同時維修幾塊完全相同的壞電路板往往比單一維修一塊壞電路板還要便捷和容易。 二、電路板檢修的一般順序 1.仔細觀察故障電路板的表面有無明顯的故障痕跡。如:有無燒焦燒裂的集成IC或其它元件,線路板是否有斷線開裂的痕跡。 2.了解故障發生的過程,分析故障發生的原因,推斷故障器件可能存在的部位。 3.了解和分析故障電路板的應用性質,統計所用集成IC的種類。 4.根據各類集成IC所處的位置、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大小排序。 5.利用各種檢測方法,按照可能性大小的順序依次檢測,逐漸縮小故障的范圍。 6.確定具體故障器件,更換好的集成IC時,最好先裝一個IC器件插座試換。 7.裝機試驗後如果仍然不正常,應再次檢測,直到檢修出故障電路板上的所有故障。 三、電路板檢修的基本步驟 不同的檢修者有不同檢修電路板的方式,下面簡要介紹了電路板檢修的最基本的步驟: 1.觀察。老生長談,很多人拿到電路板都在看,看的結果卻不一樣。高手不僅看電路板的外觀,還常常積累一些電路組成,電路板年限,介面外設等經驗。有什麼好處?維修中可以減少失誤,尤其在維修過程中各種方法都使完卻沒有發現故障時。 2.觀摩。動手之前,一定要對該電路板有很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甚至可以藉助相機,攝像頭等媒介對電路板做外觀備份;藉助編程器等對電路板軟體做數據備份;藉助測試儀等對電路板上的器件做電特徵數據備份。 3.了解。詳細詢問設備管理人員該電路板的詳細情況,越詳細越好。建立大量的數據再做分析和測試,然後再確定 電路板維修方法,切忌盲測。 4.測試。很多人都知道維修的流程。能測的測一遍,不能測的做更換。對於維修界的一些流行做法,筆者不便發表意見。不過維修界都盛傳的一種說法是:你能修的我也能,你不行的我頭痛。其實綜觀這兩種說法,不難發現,任何結果的產生必然有它的發生原因。如果每一個工程師在測試時都可以做一些必要的分析和數據備份,我想維修一定可以變成簡單的工作。 5.檢驗。毋庸質疑,這是必須要做的工作,也是最花費時間的工作。千萬不要以剛維修過的經驗做論點先入為主,更不可有些似似而非的觀點留下來。慎終若始,則無敗事,這是維修界朋友需要緊記的。 6.記錄。包括電路板的數據備份(比如關鍵點的波形和IC的電特徵數據)和維修書本記錄。以備下次維修減少重復勞動。 四、檢修電路板時的注意事項 當拿到待修的故障電路板後,應首先詢問用戶整個設備的故障現象,詢問用戶是如何定位到這塊電路板上的,例如:用戶是否更換同樣的好電路板試驗過,是否設備自檢程序中有明確的該電路板的錯誤代碼等等。緊接著要從以下六個主要方面詢問用戶:①了解用戶故障電路板損壞的過程;②了解用戶故障電路板在主機上的自檢診斷報告;③了解故障電路板通電後各個指示燈的正常指示狀態;④了解該故障電路板近期內的使用情況;⑤了解該故障是老毛病復發,還是新發症狀;⑥了解該故障有無修理過,如果修理過應講清楚修理的經過,更換過的器件。 上述「六個了解」,是觀察分析故障原因的線索。雖然對有些於明顯的故障現象,如某個器件已被燒焦、某個部位已經斷裂、某個集成IC已經開路、短路等,稍加測量就可以發現。但是,多數情況下的故障往往一時不易發現。例如,某個集成IC的溫度特性不好,短時間上電或不上電根本無法檢查到。這時就很需要根據用戶所反映的情況,進行反復細致的觀察,並延長上電時間觀察並檢測。
F. 電路問題!
有用,圖中這個開關一閉合,LN也就是火線零線就短路了,會跳總空開,所有的燈都滅掉。正確的做法是開關串聯在被控制的電路里,並且開關要裝在火線/L上。
G. 電氣故障的表現
電氣故障的表現一般都各自相異且有針對性,應該沒有那種泛泛的介紹,不過你可以用「 電氣故障及維修」這樣的字眼去網路或者谷歌搜索,應該有你想要的,但不一定是書籍,也有可能是別人發到網上的經驗。
H. 電路故障怎麼分析
按照電氣裝置的構成特點,從查找電氣故障的觀點出發,常見的電氣故障可分為三類:
1.電源故障:缺電源、電壓、頻率偏差、極性接反、相線和中性線接反、缺一相電源、相序改變、交直流混淆。
2.電路故障:斷線、短路、短接,接地、接線錯誤。
3.設備和元件故障:過熱燒毀、不能運行、電氣擊穿、性能變劣。
根據故障現象分析故障原因,是查找電氣故障的關鍵。分析的基礎是電工基本理論,是對電氣裝置的構造、原理、性能的充分理解,是與故障實際的結合。某一電氣故障產生的原因可能很多,重要的是在眾多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並運用方法去排除故障。例如,某三相籠型非同步電動機出現了不能運轉的故障,不論是什麼情況,最集中的表現是電動機不能工作,但故障不一定是在電動機,而可能是電源故障,也可能是電路故障或者是設備和元件故障等。也就是說,同一種故障形式,故障的原因多種多樣。在這些原因中,到底是哪個方面的原因使電動機不能運轉,還要經過更深入、更詳細的分析。再例如:如果電動機是第一次使用,就應從電源、電路、電動機和負載多方面進行檢查分析;如果電動機是經修理後第一次使用,就應著手於電動機本身的檢查分析;如果電動機運轉一段時間突然不能運轉,就應從電源及控制元件方面進行檢查分折。經過以上過程,進而確定電動機故障的具體原因。
二、排除故障的一般步驟
排除故障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統一的標准,因人而異。但在一般情況下,還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排除故障時,所採用的步驟大致可分為:症狀分析一設備檢查一確定故障點一故障排除一排除後性能觀察。
(一)症狀分析
症狀分析是對所有可能存在的有關故障原始狀態的信息進行收集和判斷的過程。在故障跡象受到干擾以前,對所有信息都應進行仔細分析。這些原始信息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獲得:
1.向操作者詳細詢問設備故障現象。通過詢問以獲得設備使用及變化過程、損壞或失靈前後情況的信息,還可以了解到一些過去類似的故障現象、原因以及曾經採取的措施等方面的情況。有時操作人員也許因為其他方面的原因,不願意或不能把全部情節講清楚。維修人員應有分析辨別能力和足夠的耐心,以盡可能多地獲得真實的原始信息。
2.觀察和初步檢查。通過看聽聞摸等,檢查是否發生如破裂、雜聲、異味、過熱等特殊現象。對設備進行全面的觀察往往會得到有價值的線索。初步檢查的內容包括檢測裝置(操作台指示燈、顯示器報警信息等)、檢查操作開關的位置以及控制機構、調整裝置及連鎖信號裝置等。
3.確定無危險情況下,通電試車。一般情況下應要求操作人員按正常操作程序啟動設備。如果故障不是整機性的致使電氣控制系統癱瘓,可以採用試運轉的方法啟動設備,幫助維修人員對故障的原始狀態有個綜合的印象。有些電氣故障可以通過人的手、眼、鼻、耳等器官,採用看聽聞摸等手段,直接感知故障設備異常的溫升、振動、氣味、響聲等,確定設備的故障部位。
這個階段的目的在於收集故障的原始信息,以便對現有實際情況作分析,並從中推導出最有可能存在故障區域的線索,作為下一步設備檢查的參考。但注意不要根據不確切的跡象或不充分的信息過早地作出判斷。
(二)設備檢查
根據症狀分析中得到的初步結論和疑問,對設備進行更詳細的檢查,特別是那些被認為最有可能存在故障的區域。要注意這個階段應盡量避免對設備作不必要的拆卸,防止因不慎重的操作引起更多的故障。不要輕易對控制裝置進行調整,因為一般情況下,故障未排除而盲目調整參數會掩蓋症狀,而且會隨著故障的發展而使症狀重新出現,甚至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故障。所以,必須避免盲目性,防止因不慎重的操作使故障復雜化,避免造成症狀混亂反而延長排除故障的時間。
(三)確定故障點
根據故障現象,結合設備的原理及控制特點進行分析和判斷,確定故障發生在什麼范圍,是電氣故障還是機械故障、是直流迴路還是交流迴路、是主電路還是控制電路或輔助電路、是電源部分還是參數調整不合適造成的、是人為造成還是隨機性的等等,逐步縮小故障范圍,直至找到故障點。如果缺少系統的診斷資料,就需要維修人員正確地將整個設備或控制系統劃分為若干個小部分,然後檢查這些部分的輸入和輸出是否正常。在確定某一部分時,再去關注該部分內部的問題,找出故障點。在確保設備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一些試探的方法確定故障部位。例如,通電試探或強行使某繼電器動作等,以發現和確定故障的部位。
(四)故障排除
在確定故障點以後,無論是修復還是更換,排除故障相對電氣維修人員來說,一般比查找故障要簡單得多。但在排除故障中一般不可能只用單一的方法,往往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1.在排除故障的過程中,應先動腦、後動手,正確分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應遵循先外部後內部、先機械後電氣、先靜後動、先公用後專用、先簡單後復雜、先一般後特殊的原則。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遇到故障,拿起表就測,拿起工具就拆。要養成良好的分析、判斷習慣,要做到每次測量均有明確的目的,即測量的結果能說明什麼。在找出有故障點的組件後,應該進一步確定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例如:當電路板內的一隻晶體管被燒壞,單純地更換一個晶體管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查出被燒壞的原因,並採取補救和預防的措施。
2.一般情況下,以設備的動作順序為排除時分析、檢測的次序。以此為前提,先檢查電源,再檢查線路和負載;先檢查公共迴路再檢查各分支迴路; 先檢查主電路再檢查控制電路;先檢查容易檢測的部分(如各控制櫃),再檢查不易檢測的部分(如某一設備的控制器件)。如在電氣保護線路中,如果檢查發現熱繼電器動作,不但要使熱繼電器觸頭復位,而且要查出過載的原因,對熔體熔斷,不但要換新的熔體,而且要查明熔體熔斷的原因並處理,應向有關人員說明應注意的問題,等等。
(五)修後性能觀察
故障排除完以後,維修人員在送電前還應作進一步的檢查,通過檢查證實故障確實已經排除,然後由操作人員來試運行操作,以確認設備是否已正常運轉,同時還應向有關人員說明應注意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修復後再作檢查時,要盡量使電氣控制系統或電氣設備恢復原樣,並清理現場,保持設備的干凈、衛生。另外,維修人員所使用的工具、線纜等一定不要忘記在所修設備的電氣櫃內,以免造成短路或觸電事故的發生。
三、掌握電氣故障排除的方法
故障的排除是維修人員的一項重要工作,要徹底排除故障,必須清楚故障發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能從理論上分析、解決故障發生,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要掌握排除故障的方法。
(一)電阻測試法
電阻測試法是一種常用的測量方法。通常是指利用萬用表的電阻檔,測量電機、線路、觸頭等是否符合使用標稱值以及是否通斷的一種方法,或用兆歐表測量相與相、相與地之間的絕緣電阻等。測量時,注意選擇所使用的量程與校對表的准確性,一般使用電阻法測量時通用做法是先選用低檔,同時要注意被測線路是否有迴路,並嚴禁帶電測量。
(二)電壓測試法
電壓測試法是指利用萬用表相應的電壓檔,測量電路中電壓值的一種方法。通常測量時,有時測量電源、負載的電壓,有時也測量開路電壓,以判斷線路是否正常。測量時應注意表的檔位,選擇合適的量程,一般測量未知交流或開路電壓時通常選用電壓的最高檔,以確保不至於在高電壓低量程下進行操作,以免把表損壞;同時測量直流時,要注意正負極性。
(三)電流測試法
電流測試法是通常測量線路中的電流是否符合正常值,以判斷故障原因的一種方法。對弱電迴路,常採用將電流表或萬用表電流檔串接在電路中進行測量;對強電迴路,常採用鉗形電流表檢測。
(四)儀器測試法
藉助各種儀器儀表測量各種參數,如用示波器觀察波形及參數的變化,以便分析故障的原因,多用於弱電線路中。
(五)常規檢查法
依靠人的感覺器官(如:有的電氣設備在使用中有燒焦的糊味,打火、放電的現象等)並藉助於~些簡單的儀器(如:萬用表)來尋找故障原因。這種方法在維修中最常用,也是首先採用的。
(六)更換原配件法
即在懷疑某個器件或電路板有故障,但不能確定,且有代用件時,可替換試驗,看故障是否消失,恢復正常。
(七)直接檢查法
對在了解故障原因或根據經驗,判斷出現故障的位置,可以直接檢查所懷疑的故障點。
(八)逐步排除法
如有短路故障出現時,可逐步切除部分線路以確定故障范圍和故障點。
(九)調整參數法
有些情況,出現故障時,線路中元器件不一定壞,線路接觸也良好,只是由於某些物理量調整得不合適或運行時間長了,有可能因外界因素致使系統參數發生改變或不能自動修正系統值,從而造成系統不能正常工作,這時應根據設備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十)原理分析法
根據控制系統的組成原理圖,通過追蹤與故障相關聯的信號,進行分析判斷,找出故障點,並查出故障原因。使用本方法要求維修人員對整個系統和單元電路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理解。
(十一)比較、分析、判斷法
它是根據系統的工作原理,控制環節的動作程序以及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結合故障現象,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減少測量與檢查環節,並迅速判斷故障范圍。
以上幾種常用的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碰到實際的電氣故障應結合具體情況靈活應用。
電氣故障現象是多種多樣的,同一類故障可能有不同的故障現象,不同類故障可能是同種故障現象的同一性和多樣性,會給查找故障帶來復雜性。但是,故障現象是查找電氣故障的基本依據,是查找電氣故障的起點,因此要對故障現象仔細觀察分析,找出故障現象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方面,搞清故障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等。很多電氣故障的排除,必須依靠專業理論知識才能真正弄懂弄通。電氣維修人員與其他工種維修人員比較而言,理論性更強,有時候沒有理論的指導很多工作根本無法進行,因此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維修人員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在實際工作中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維修水平,應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當發生電氣故障時,能夠准確地查找其故障所在,從而排除故障使電氣設備能夠正常穩定地運行。
I. 檢查電路故障的方法有哪些
查找故障的順序可以從輸入到輸出,也可以從輸出到輸入。查找故障的一般方法有:
一、直接觀察法
直接觀察法是指不用任何儀器,利用人的視、聽、嗅、觸等作為手段來發現問題,尋找和分析故障。
直接觀察包括不通電檢查和通電觀察。
檢查儀器的選用和使用是否正確;電源電壓的等級和極性是否符合要求;電解電容的極性、二極體和三極體的管腳、集成電路的引腳有無錯接、漏接、互碰等情況;布線是否合理;印刷板有無斷線;電阻電容有無燒焦和炸裂等。
通電觀察元器件有無發燙、冒煙,變壓器有無焦味,電子管、示波管燈絲是否亮,有無高壓打火等。
此法簡單,也很有效,可作初步檢查時用,但對比較隱蔽的故障無能為力。
二、用萬用表檢查靜態工作點
電子電路的供電系統,半導體三極體、集成塊的直流工作狀態(包括元、器件引腳、電源電壓)、線路中的電阻值等都可用萬用表測定。當測得值與正常值相差較大時,經過分析可找到故障。現以圖1兩級放大器為例,正常工作時如圖所示。靜態時
(υI=0),Vb1=1.3V,Ic1= lmA,Vb1= 6.9V, Ic2= 1.6mA,Ve2 =5.3V。但實測結果Vb1=0.01V,Vc1≈Vce1≈Vcc=12V。考慮到正常放大工作時,硅管的V BE約為0.6~0.8V,現在T1顯然處於截止狀態。實測的Vc1≈Vcc也證明T1是截止(或損壞)。T1為什麼截止呢?這要從影響VBl的Bb11和Rb12中去尋找。進一步檢查發現,Rb12本應為11kΩ,但安裝時卻用的是1.1kΩ的電阻,將Rb12換上正確阻值的電阻,故障即消失。
順便指出,靜態工作點也可以用示波器「DC」輸入方式測定。用示波器的優點是,內阻高,能同時看到直流工作狀態和被測點上的信號波形以及可能存在的干擾信號及雜訊電壓等,更有利於分析故障。
圖3方波和鋸齒波電壓產生器電路
先把反饋迴路斷開,使系統成為一個開環系統,然後再接入一適當的輸入信號,利用信號尋跡法逐一尋找發生故障的元、器件(或功能塊)。例如,圖3是一個帶有反饋的方波和鋸齒波電壓產生器電路,A1的輸出信號υO1作為A2的輸入信號,A2的輸出信號υO2作為A1的輸入信號,也就是說,不論A1組成的過零比較器或A2組成的積分器發生故障,都將導致υO1、υO2無輸出波形。尋找故障的方法是,斷開反饋迴路中的一點(例如B1點或B2點),假設斷開B2點,並從B2與R7連線端輸入一適當幅值的鋸齒波,用示波器觀測υO1輸出波形應為方波,υO2輸出波形應為鋸齒波,如果υO1(或υO2)沒有波形或波形出現異常,則故障就發生在 A1組成的過零比較器(或A2組成的積分器)電路上。
http://www.diangon.com/wenku/rd/dianzi/201412/00016155.html
J. 汽車電路故障診斷與維修
下面是我收集的一點技巧,希望對你有用。
舉一個現成的例子,Joe Sandow是我廠技術最好的技師,最近他給一輛奧茲默比 Alero車換了點火開關和鑰匙。但過了一周這輛車又來了,車主說白天亮燈不起作用,自動空調也不聽使喚了。返工在我廠里是很少有的,而Joe又是個高級技師,所以我感到很吃驚。按照我們一貫的做法,Joe又被派去修理那輛車。他去修理這輛車時已經是下午3點左右,很快他就診斷出是空調保險絲燒了,但直到下班時還沒查出到底是哪個地方短路了。
第二天上午,由於總是燒保險絲,Joe 沒辦法只得向我借了個10A的斷路器,他說短路的地方很有可能是在一條分線束里,這條線束在儀表台中央一個無法接近的支架後面。晃動那根線束時,短路現象時而出現、時而消失。當得知他已經用了5、6個保險絲後,我決定親自過去看看。我讓他在保險絲處接上了一個大燈(見圖1),原因是大燈可以限制流經那條線路的電流,並且能夠看出短路的情況是否出現。這樣就不需要頻繁地檢查保險絲是否燒了,也不用去估計短路的情況何時出現,以便快速准確地找出問題。最終發現是收音機的地線和空調的火線絕緣層破裂了。
基本檢查
理所當然,要先對全車的電器系統進行基本的檢查。每條電路都是從電瓶開始然後又回到電瓶,所以檢查電瓶的開路電壓是一個很好的起始點。關閉所有的負載,測量電瓶兩端的電壓,看看是否為額定的 12.66V(在27℃時)。12.45V或再低一點的電壓說明電瓶只有75%的存電量或充電不足( 見表1)。動手排除故障之前先要給儲電不足的電瓶充電。正確的電容量測試方法能發現許多有故障的電瓶,將電容量測試和傳統的負載測試結合起來能大大提高電瓶檢查的可靠性。
給電瓶充滿電後再進行一系列的基本檢查是理想的做法。將數字式萬用表的紅色表針連到電瓶的正極柱上,再將黑色的表針接到啟動機的正極柱上,選擇萬用表的直流電壓測試和記錄功能,打馬達並讀取萬用表上的最高電壓讀數。以上所測的是電瓶正極電纜及其兩端接柱的電壓降。接下來,再將萬用表的黑色表針連到電瓶的負極柱上,紅色的表針連接到缸體上一個沒有油漆的干凈螺栓上,再次選擇萬用表的記錄功能並像剛才一樣打馬達。立刻讀取萬用表上的最高電壓,該電壓就是負極端(接地端)的電壓降。
打馬達時,電瓶的正負極電路都承受著最大的載荷,根據以往的經驗,這時查看一下電路的各連接處的電壓降是否低於0.1V。通常情況下,啟動機系統的電壓降在電瓶正、負極導線端應該分別為0.2V,但有些車在正常情況下電壓降可達0.45V。同往常一樣,測試一下車況良好的車輛的數值,能使你在檢查其它車時知道哪些數值是不正確的。
接下來再用數字式萬用表檢查下一個項目。黑色的表針放在電瓶的負極柱頭上不動,將紅色的表針連到發電機的外殼上(不要碰到皮帶和皮帶輪)。啟動發動機並打開所有的電器負載,此時萬用表上所顯示的數值為充電系統接地端的電壓降(如果發電機發電,萬用表上的讀數通常為負值,原因是發電機的外殼是車輛的接地源)。然後將萬用表的兩個表針分別連在發電機的B+螺栓和電瓶正極柱頭上,檢查一下充電系統正極端的電壓降。
最後在電瓶處還有兩項測試,將萬用表的正極表針連到電瓶的正極柱頭,負極表和外殼處連到負極柱頭,使發動機以高於怠速的速度運轉並將所有用電器都打開,讀取有負載時的充電電壓。緊接著選擇萬用表上的交流電壓測試功能來讀取交流紋波電壓。大多數專家認為紋波電壓高於200mV就需引起注意,但在我的記錄中已知的正常的紋波電壓可高達450mV。從發電機的B+螺栓和外殼處所獲取的紋波電壓讀數還要偏高一些。
再選擇萬用表的直流電壓測試功能,關閉所有的用電器,讀取額定的充電電壓。請注意,有些電腦控制的充電系統在沒有負載的情況下可能不發電。遇到這種情況,只需把遠光燈打開並使發動機的轉速略高於怠速。如果遇見紋波電壓高的情況,跨接一個電瓶再重新測試。因為電瓶可以起電容的作用,跨接一個電瓶能很大程度地降低紋波電壓。如果紋波電壓這時降低了,給電瓶充電後再測試一下。假如電瓶充電後,高的紋波電壓還存在,就要把電瓶換掉。
如果排除故障需要從較遠的地方而不是從發動機艙能獲取已知是好的電源和接地點時,跳線盒就大有用武之地了(見圖2)。
電壓降測試
打馬達時可以對OBD Ⅱ的診斷插座 (DLC)進行類似的快速檢查。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的協議規定診斷插座的4號腳為底盤的接地線路,5號腳為感測器的接地線路。將數字式萬用表的一個表針連到電瓶的負極樁頭上,另一個表針連到診斷插座4 號腳,選擇萬用表的記錄功能並打馬達,這時所測的就是底盤(車身)接地電路的電壓降,這個電壓降最高不應該超過0.1V。
將連在診斷插座4號腳上的表針移到5 號腳上,這時所測試的是動力控制模塊所用感測器接地線路的電壓降。大多專家認為這個數值不應該高於0.05V。不過,事實再次證明,已知的正常的電壓降可達0.05V。測試時一定要用尺寸合適的探針,以防把診斷插座的插腳撐大。如果沒有合適的探針,可用背探式的方法,以免損壞診斷插座。
說到電壓降的問題,我這兒還有一個方法。無論排除什麼樣的電器故障,用此方法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快速確定故障的根源是否電壓降過高。這種方法就是利用一個標準的真空鹵素大燈。我喜歡用中號的長方形H6545大燈,原因是它既便宜,又能買到,而且放在哪兒也不會滾動。找兩根14號的電線,線的一端接上一對鱷魚夾,另一端接上兩個合適的插腳,這樣就行了。
將兩個鱷魚夾分別夾到有問題的用電器的電源和接地線路上,然後打開該用電器。接下來,測試電瓶與大燈間的電壓降,用近光時大燈可拉動約3.5A 的電流,遠光可拉動約5A的電流。除了像啟動機這樣大電流的負載之外,一個或兩個大燈絲也可以提供足夠的線路負載來確定故障是否由過高的電壓降引起。查看一下每條線路的最高電壓降是否為0.1V,再看看總的電壓降是否低於0.7V(正常電路和負極電路加在一起)。注意:這種方法不可用於電腦控制的裝置上。
使用有源電路探測儀或類似的裝置是另一種可採用的方法。將探測儀的電源線按照常規的方法接在電瓶上,把探測儀的開關置於「+」的位置使其探頭帶電,隨後將探頭連到接地電路上。如果接地電路能夠傳輸高於5.5A的額定電流,那麼探測儀內置的斷路器就會斷開。合上斷路器並把開關置於 「-」位置,採用背探式的方法探測電路的供電端。像上述一樣,超過5.5A的負載就會使斷路器斷開。
有源電路探測儀的多種功能
有源電路探測儀同樣也可用於檢測有故障的電器裝置,例如你需要驅動一個活性炭罐電磁閥,而你的檢測電腦又不具備雙向控制功能,如果這個活性炭罐電磁閥跟其他大多數車一樣,那麼當點火開關打開後它就始終有電。將探測儀的旋鈕置於「-」的位置就可以暫時使電磁閥導通。或者用一根輔助接地線使電磁閥長時間導通,不過一定要連到正確的線路上。要記住點火開關打開時,電磁閥上的兩根線都有電。
圖3中的兩個數字式萬用表一個接在活性炭罐電磁閥的一個插腳上,另一個接在另一個插腳上。此時,點火開關打開,發動機不發動。因為電磁閥沒有導通,所以兩個表上的讀數基本上一致。查一查電路圖,以確定哪端是電腦控制的接地端。或者拔下電磁閥的插頭,量一下各插孔,從而區分出電路的兩端。
對於檢測其他的電器設備來說,這種多用途的探測儀也管用。設想,一輛車的尾燈有故障,故障現象是踩剎車時儀錶板上的轉向指示燈亮,而尾燈莫名其妙地發暗光。給剎車燈泡的外殼提供一個接地電路(探測儀的開關置於「-」的位置),如果剎車燈亮了,你就得排除接地不良的故障。
把電路標記出來
到目前為止,我們只討論了一些簡單的電路。眾所周知,為了使汽車各系統的工作趨於更加自動化,汽車生產廠商們採用了越來越多的復雜電路系統。很多情況下,首先需要把相關的電路部分列印出來。為了方便起見,可用熒光筆把不同部分的線路標記出來。例如在圖4 中,我用紅色標出冷卻風扇電路的電源部分,用綠色標出接地部分,用橘黃色標出風扇的低速控制部分,用藍色標出高速控制部分。
為了提高故障診斷的效率,對電路的相應部分始終要用同一種顏色(至少是對電源和接地部分)。要找出線路的重要部分,這樣才能使復雜的電路變得簡單。在急急忙忙動手幹活兒之前,花幾分鍾的時間分析一下電路。在這個例子中,所有的繼電器都共用一根電源線。因此,只要任何一個繼電器的插腳有電,就說明主繼電器和保險絲是好的。這樣的話,可以從方便的地方查起,也就是從好接近的繼電器插頭查起。
行之有效的測試手段
說到測試手段,我有一個很管用方法。當需要測試某一特別的線路時,不管是測量其電壓降或採集其波形,用「單絲引出法」 都沒問題。如圖5所示,用一根細銅絲插入連接線路的插座中,用袖珍起子將細銅絲沿插座的外殼彎曲。將插頭插到插座上後,這根細銅絲就是一根可靠的背探式引線了。這樣做既不會損壞防水接頭的密封圈,也不用破線路的絕緣材料。
信號注入
遇到老是燒保險絲的情況時可以採用這種方法。首先,查看一下與這個保險絲有關的電路圖。接著先從容易的做起,拔下最好拔的電器裝置或分線束。如果還是燒保險絲,就用故障追蹤儀。這種儀器(見圖6)採用信號注入的方式將很弱的無線電信號注入到被測電路中。當信號接收機接近到被測線路時就會發出蜂鳴聲。盡管使用這儀器需要一定的經驗,但它卻有助於找出短路或開路的地方,無需解開包紮得很牢固的線束。注入的無線電信號不是很強,它不能穿透厚的結構。所以有些地方還需要用人工的方式檢查。即使如此,用這種儀器仍然能節省很多時間。
各個擊破
排除間歇性短路故障(不時地燒保險絲) 時,或許可以按照「各個擊破」的方法去做。大多數保險絲所保護的電路都不止一條,在有些情況下,從經過保險絲的子線束中又會分別引出另外的線路。而在另一情況下,從線束的分線處又會分出許多到不同地方去的線路。簡而言之,通過在分支電路上串接帶插座的保險絲,就可以找出到底是哪條電路造成保險絲燒毀的。我通常都用比總額定值小一號的保險絲,這就可以在不影響其他分支電路的情況下先燒小號的保險絲。另一種做法是拔下燒了的保險絲,用萬用表測量保險絲輸出端對地的電阻,順著線路向下,一邊測量一邊插下各分線束的插頭,直到找出短路的線路。
當分支線束的供電部分處在不易接近的位置時,你或許想先用「搖晃測試法」來測測。多年前福特公司開始推薦用「搖晃測試法」診斷間歇性行駛故障時,該方法就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其做法是,抓住線束的某個部分用力晃動幾下線束,迄今為止這種方法仍然行之有效。對於間歇性的故障也可以用電吹風低速加熱或冷卻懷疑有問題的部件的方法進行診斷。圖7中這種冷、熱型的吹風機最初是用於檢查溫控阻風門上的,現在仍然有用。如果作業的地點是在發動機艙,別忘了檢查一下發動機和變速器的支撐部分是否松動。發動機運轉時,支撐部分松動會使線束過度綳緊而損壞。
代用保險絲
對付老是燒保險絲的線路,我還有一個好主意。具體做法是:把故障電路的保險絲換成一個大燈,這樣可以將線路總的電流控制在大燈所用電流的范圍內。用老式的 H6545真空鹵素大燈,近光時可將電流限制在3.5A的范圍內,遠光時5A,遠近光齊用時是8.5A,大燈通過故障電路的短路處接地。所以,只要斷開有問題的線路部分,大燈就會滅掉。有些技師喜歡用一個蜂鳴器與大燈並聯,只要短路的現象一出現就可以聽到蜂鳴聲。
於無聲處聽聲音
對於點火開關掉後寄生電流過高的故障也有一個方法。具體做法是:將電流鉗夾在適當的位置上,逐個拔保險絲,直到找出與寄生電流過高有關的那個元件為止。接下來將車門和車窗全關上,並把車停在車間或停車區一個最安靜的地方。將那個保險絲插上再拔下,同時仔細地聽有什麼動靜。通常,一旦聽見聲響就可以將有問題的部件找出來。
多角度考慮問題
有時,診斷故障的方法需要變通一下。請分析下列故障:一輛1995款的沃爾沃850 汽車,該車的ABS和牽引力控制系統的故障指示燈亮了,故障碼顯示為「右後輪速度感測器有故障」。這種感測器是兩線式的拾波器,裝在緊靠信號輪的地方。接上合適的檢測電腦進行試車時,發現右後輪速度感測器的參數在整個試車過程中都與其他車輪的感測器一樣。清掉故障碼後再試,故障立刻就會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辦?
或許這時你會選擇用示波器或至少是數字式萬用表。考慮到這只是簡單的感應式速度信號,所以你選擇交流測試模式。當助手以相同的轉速轉動兩個後輪時,示波器上兩個感測器的波形沒什麼區別。交流頻率和幅值也很正常,故障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如果不是用示波器觀察感測器的直流電 壓就不可能看出問題。右邊的感測器上有一個約7V的偏置電壓。事實上這個偏置電壓是正常的,它由ABS的控制模塊發出並送往各車輪的感測器。控制單元的低溫焊接點中有一個虛焊,使得偏置電壓無法送到右後輪的感測器。正是由於缺少這個偏置電壓,才導致ABS和牽引力控制系統的故障燈亮起。換一個翻新的控制模塊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也可將模塊線路板上的虛焊重新焊一下。
將示波器置於交流耦合的模式細看電壓和電流的變化,這種從幾個方面觀察信號的方法有助於確定電機是否工作正常。交流和直流的波形還可以顯示出過高的雜訊源。
波形分析
通常情況下,沒什麼方法可以替代查看已知是正常車輛的參數的方法。只有知道什麼是正常的參數,才能分辨出什麼是有問題或不正常的參數。
用電流鉗測試電流波形時順便也看看電壓信號。有幾點忠告要記住:
·注意電流波形的上升沿,只要上升沿呈垂直狀,就說明有短路的情況。
·將你所知道的噴油嘴波形運用到其它電磁閥的波形檢測中,它們總體的波形非常相似。
·在電磁閥電流波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中,應該能看到針閥運動時所產生的波形隆起。如果波形中沒有這些隆起,很可能是電磁閥卡住了。
·如同前面提到的那樣,用交流耦合的方式查看電機的電流波形可以分析出電機工作是否正常以及還能用多長時間。
·用直流耦合可以看出電機工作時負載的大小。
接地原則
不良的接地可能造成許多看似偶發的故障,不管什麼時候只要一輛車同時出現了許多電器問題,那麼一開始就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到接地電路上。例如,發動機接地不好有可能造成打馬達時馬達的轉速慢,而動力控制模塊接地不良則會導致參考電壓一直為 12V或氧感測器的偏置電壓達到5V或更高。
聰明的主意
一個朋友告訴我了一個他所喜愛的小竅門:用眼睛診斷電器故障。發動一輛馬達不好使的車時,打開大燈並觀察它們。如果大燈在打馬達的過程中始終都很亮,那麼問題很有可能不在馬達本身而是在它的控制電路上。診斷電動窗的故障時,按下電動窗的開關並觀察室內燈,如果室內燈變暗就說明電機有電流通過,因此故障的原因就不是開關不良或線路開路。動手幹活兒之前,從駕駛員座位處也能知道許多情況。
混合動力汽車診斷注意事項
如果沒有接受過維修混合動力汽車的培訓,那麼記住:只有符合CAT3標準的儀表和連線才能用於檢測這種車的高壓電路。要戴上正確的防護手套,這些防護手套的內層手套上標有所能耐受的電壓。這種手套是為高壓輸電線架線工帶電作業時所設計的。外層手套用來保護內層手套,以防被尖硬物刺穿。
各種小竅門
最後,還有些快速、准確診斷電路故障的小竅門:
·絕緣脂有助於隔絕濕氣並使接頭拔插容易。
·Stabilant 22或類似的產品能有效地提高各種電器接頭的可靠性,但決不能用於氧感測器的線路上。這種液體在有很小電壓降的情況下能把非導體變成導體。這種有用的特點不適合氧感測器,原因是它影響氧感測器的線路並完全改變其工作性能。
·對於受損的絕緣體來說,干凈的指甲油或液體電膠帶要遠比常溫硫化的硅膠帶好。硅膠帶中含有醋酸,它能使所保護的線路很快老化。
·用熱縮管,特別是3:1或更高比例的熱縮管包紮受損的線路才是專業的維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