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一物理電路求詳解~
你好來:通過圖像得到源電動勢為1.5v
所以總功率之差為P=E(I1-I2)=1.5×(0.5-0.25)=0.375
計算出電源內阻為1.2歐姆,注意U軸不是從零開始的,是從0.6開始。所以r=(1.5-0.6)/0.75=1.2歐姆 。當外電路電阻與內電路電阻相等時,輸出功率最大,但是,測量范圍內,外電路電阻最小為1.8歐姆,即是b所處狀態。輸出功率跟跟外電阻是拋物線關系,當外電阻大於內阻時,P隨R增大而減小,所以當處在b狀態時,輸出功率最大:P=UI=0.9*0.5=0.45W。
新年快樂,希望採納。
B. 高中物理電路簡化的方法 詳細點
1、節點法
就是標出所有的連接點(電路元件左右兩端),用導線直接連在一起的算一個連接點,用同一個字元來標示,然後畫出串、並聯關系非常明確的等效電路圖,再進行簡化。
2、局部化簡法
從局部入手,找出其中的串聯、並聯部分。例,某段電路有r1、r2兩個電阻串聯,又與r3並聯。則把r1、r2這兩個電阻去掉,換成一個電阻,記為r12,連入原圖中。然後把r12和r3都去掉,換成一個電阻,記為r(12)/3連入原圖中。你會發現這樣下去,電路圖越來越簡單,並且看你自己標記的電阻符號,你就知道其關系了。
如果1、2兩電阻串聯,3、4兩電阻串聯,然後再並上。記為r(12)/(34)
如2、3並聯,前串1、後串4,記為r1(2/3)4
C. 高中的物理全電路圖應該怎麼分析
1、
元件
的等效處理,理想電壓表--開路、理想電流表--短路;
2、電流流向分析法:從電源一極出法,依次畫出電流的分合情況。
注意:有分的情況,要畫完一路再開始第二路,不要遺漏。
一般先畫幹路,再畫支路。
3、等勢點分析法:先分析電路中各點電勢的高低關系,再依各點電勢高低關系依次排列,等電勢的點畫
在一起
,再將各元件依次接入相應各點,就能看出電路
結構
了。
4、弄清結構後,再分析各
電表
測量的是什麼元件的電流或電壓。
說明:2、3兩點往往是結合起來用的。
D. 高中物理的8個基本電路圖
1、限流式內接法;
2、限流式外接法;
3、分壓式內接法;
4、分壓式外接法;
6、半偏法測內阻;
7、替代法測內阻;
E. 高中物理電路圖
A1被短路了 電流會直接從A2那條線過去 避開A1所以測不了什麼東西 可以把A2換成電壓表 就可以測電流電壓
F. 高中物理電路圖怎麼看啊
從電源看起,正極出抄發,畫箭頭,看電流是怎麼走的,再觀察用電器的兩端是怎麼連的,如果是直接跟電源連起來(中間沒有任何別的用電器)不管旁邊有幾交點,它的電壓都等於電源電壓.如果旁邊還有別的用電器,那他們兩個(或更多)就是串聯的,就用串聯的方法分析.如果電路很復雜,就把它簡單化,在草稿紙上跟著電流的走勢畫,能移的移,能刪的刪,怎麼看著舒服怎麼話,只要電流的走勢還是一樣的就可以了.其實電學並不難,只要多畫畫多玩玩,平時多注意一下身邊電路,其實看起電學來實在是太小兒科了.試試看吧,我的同學都不喜歡電學,可我就覺得很好玩,大概是平時接觸的比較多吧!
G. 高中物理怎麼分析電路圖
首先要來將電路簡化,有源如下幾種方法:
1.支路電流法:電流是分析電路的核心。從電源正極出發順著電流的走向,經各電阻外電路巡行一周至電源的負極,凡是電流無分叉地依次流過的電阻均為串聯,凡是電流有分叉地依次流過的電阻均為並聯。
2.等電勢法:將已知電路中各節點(電路中三條或三條以上支路的交叉點,稱為節點)編號,按電勢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用1、2、3……字元標出來(接於電源正極的節點電勢最高,接於電源負極的節點電勢最低,等電勢的節點用同一字元)。然後按電勢的高低將各節點重新排布,再將各元件跨接到相對應的兩節點之間,即可畫出等效電路。
將這些方法掌握好就可以將復雜電路轉化為簡單電路(一般等電勢法比較好用),只要再知道一些基本概念就好了,如電壓表、電流表、歐姆元件、串並聯電路等的相關知識就可以對電路圖進行分析了
H. 求高中物理電路圖簡化方法
1、元件抄的等效處理,理想電壓表--開路、理想電流表--短路;
2、電流流向分析法:從電源一極出法,依次畫出電流的分合情況。
注意:有分的情況,要畫完一路再開始第二路,不要遺漏。
一般先畫幹路,再畫支路。
3、等勢點分析法:先分析電路中各點電勢的高低關系,再依各點電勢高低關系依次排列,等電勢的點畫在一起,再將各元件依次接入相應各點,就能看出電路結構了。
4、弄清結構後,再分析各電表測量的是什麼元件的電流或電壓。
說明:2、3兩點往往是結合起來用的。
這是我復制來的,多做些題目仔細體會一下
I. 高中物理電路實物圖連接
我也是高中生,不過我電學學的不錯,可以電路圖可以,你把電路圖改成你能看懂得,然後先連串聯的,連完了再接並聯的,電壓電流表最後再接,就不會錯了.
J. 高中物理電路圖分析
這道題應該選AB,根據並同串反,1,2變大,3,4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