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股多隻晶元股市值超千億,這種情況是什麼導致的
隨著如今我國科技的發展,關於晶元的話題也是越來越受到關注,特別是關於高端智能製造方面,晶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今,晶元行業的發展在我國已經得到很大重視,最近A股市場行情比較不錯,多支晶元板塊公司股票市值更是超千億,比如中芯國際、韋爾股份、聞泰科技等都已經是千億級別市值。這是由於國家非常重視晶元行業發展,在國產晶元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最近還給出了相關政策支持,資本市場也很快做出反應,有關的晶元股便很快受到投資者青睞和追捧。我國晶元製造業的不斷擴張,人才需求隨之增加,對資本的要求也會增加。最近,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目的也就是為了推動晶元行業的持續發展,希望國產晶元的自給率能夠在2025年達到70%,這就給予了晶元行業發展更多的推動力,有很大的替代歐美晶元的空間。晶元行業除了需要更多的高端人才外,資本市場的力量也是推動這個行業發展的關鍵之一,在生產、研發投入、運營管理等諸多方面都缺少不了資本的運作,而資本更加青睞於有發展良好勢頭的行業。在得到有關政策支持和未來發展空間大的情況下,有關的晶元股自然也會備受關注和追捧。
B. 2020年我國集成電路行業開展趨勢怎麼eimkt
8月來4日,國務院印發了《新時期促進源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作為新一輪鼓勵集成電路與軟體產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集合,與此前的國發〔2000〕18號、國發〔2011〕4號文件相比,新的文件首次將集成電路放到了首位和最重要的位置,在減免所得稅、增值稅、關稅,鼓勵境內外上市融資,鼓勵進口,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人才培養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可謂「干貨滿滿」。
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5月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量為406.1億個,同比增長14.3%,進口金額為26607.5百萬美元,同比增長11.1%,2020年6月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量為420.5億個,同比增長20.5%,進口金額為28894.5百萬美元,同比增長18.6%,2020年6月前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量不斷增長。
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主要包括超凈高純試劑、光刻膠、特種電子氣體和環氧模塑料四種關鍵產品,其中塑料封裝(主要為環氧模塑料)占近半市場。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C. A股多隻晶元股市值超千億,這對股民有什麼影響
A股多隻晶元股市值超千億元,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晶元的進口金額,遠超排名第二的原油進口額。雖然整體晶元進口金額十分龐大,但是較2018年進口額卻減少了,同比下降2.6%。業內人士認為,國產晶元的發展在呈加速態勢。
A股多隻晶元股市值超千億元,所以說國產晶元的發展趨勢大好,根據大環境的好壞,不好時,即使有機會也要管住手,在這個市場機可失,時可再來,但本金永遠只有一次! 對於股民來說要見好就收的心態。
D. 當前全球汽車晶元短缺屬於行業共性問題,這種共性問題該如何解決
加大晶元自主研發力度、深化與晶元企業的合作,是目前多數車企布局晶元產業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自研晶元的路上,新造車企不甘落後。目前,理想、蔚來均已搭建自動駕駛團隊,開始了晶元自研之路。而在這次晶元短缺危機中,被業界普遍視為“最有底氣”的比亞迪,也早年便組建團隊研發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比亞迪又與華為在汽車智能網聯、智能駕駛等方面展開戰略合作。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宏觀層面,車企與中國晶元廠商需要深刻認知到這次汽車晶元短缺背後的諸多因素,並要就此展開更深層次、更具實質性的交流與產業合作。不過,晶元自研和自產能力並非一朝一夕便能實現。比亞迪看似臨危不亂,實際已在晶元自研道路上狂奔了超10年。
玩家面對激烈行業競爭的同時,還背負著不小的壓力。“雖然現在的晶元企業很多,但多數玩家的表現都不算合格。”上述專家如是說。“短期內可依靠政策支持等外界力量來促進發展中國晶元的發展,但長期來看是行不通的。”一位業內人士說道。這意味著,玩家最終都將經受市場的“大浪淘沙”,只有優質的晶元企業才能存活下來。德聯資本合夥人賈靜認為:“一個晶元細分領域最多將有3、4家企業突圍成功,且只有前兩名才可有機會獲得不錯的生存狀態。”她認為,晶元行業具有強者恆強的累積效應,長尾的企業會活得很艱難。“很難說,中國在未來10年內能夠真正實現晶元國產化。”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首先需要國家戰略的引領;其次,只有加強對於教育、基礎科學的重視,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中國晶元產業競爭力。”
E. 針對項目晶元行業出現的亂象,下一步將重點做好哪些方面工作
近日,國家發改委回應晶元項目爛尾現象,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做好:加強規劃布局、完善政策體系、建立防範機制、壓實各方責任。
1、加強規劃布局
按照「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的發展原則,加強對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建設的服務和指導,有序引導和規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秩序,做好規劃布局。引導行業加強自律,避免惡性競爭。
2、完善政策體系
加快落實國發〔2020〕8號文,也就是關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抓緊出台配套措施,進一步優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規范市場秩序,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3、建立防範機制
建立「早梳理、早發現、早反饋、早處置」的長效工作機制,強化風險提示,加強與銀行機構、投資基金等方面的溝通協調,降低集成電路重大項目投資風險。
4、壓實各方責任
堅持企業和金融機構自主決策、自擔責任,提高產業集中度。引導地方加強對重大項目建設的風險認識,按照「誰支持、誰負責」原則,對造成重大損失或引發重大風險的,予以通報問責。
(5)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擴展閱讀
千億晶元項目「爛尾」
近日,有記者探訪到,武漢弘芯半導體千億級項目現場已爛尾。據報道,項目似乎因拖欠工程款而完全停工,現場也如爛尾樓一樣凋敝。原本號稱投資 1280 億元的半導體項目,如今危機重重,還要拿光刻機去抵押,造芯夢碎了一地。
這個工地位於武漢市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國家網安基地,面積之大,相當於 59 個足球場。根據視頻,現場沒有一點施工的跡象:網安大道一側的廠房還是毛坯,施工器材擺放凌亂,樓旁荒草叢生。
更有媒體報道,甚至,高樓旁的空地上,還有一小塊地被開墾成了菜園,裡面絲瓜、辣椒等各類蔬菜長勢喜人,可見此地荒廢已久。
投資超千億、運行了三年,曾經備受期待的國產晶元項目如今人去樓空,只剩下一個荒蕪工地,還有將大陸僅有的一台 7nm 光刻機拿去抵押的唏噓。
F. 國務院大力支持集成電路和軟體企業發展
[汽車之家行業]?日前,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若干政策》提出,我國將從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八大方面給予集成電路企業和軟體企業支持。
此外,《若干政策》還鼓勵國際企業在華建設研發中心,此舉可以加強國內行業協會與國際行業組織的溝通交流,支持國內企業在境內外與國際企業開展合作,深度參與國際市場分工協作和國際標准制定。根據《若干政策》,凡在中國境內設立的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含設計、生產、封裝、測試、裝備、材料企業)和軟體企業,不分所有制性質,均可享受本政策。
編輯點評:
《若干政策》的發布對於日益崛起的中國汽車產業智能化來說是個利好消息,各項切實有利的政策不僅可以推動本土相關企業的發展,也可以吸引更多相關行業的國際企業投入資源,長遠來看有助於提升集成電路與軟體產業的高度本地化。在這個全球化局勢發生變革的當下,能夠在高精尖行業把握關鍵技術將幫助我們占據主動權。(文/汽車之家丁伯駿)
G. 工信部回應晶元行業缺貨潮,缺貨的原因是什麼
科技進步的時候,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漸的發生變化。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方面,會出現短板。
我們所處的時代,科技變化的速度還是異常迅速的。在這個過程中,由於智能產品的需求增多以及疫情的影響,導致智能設備不可缺少的晶元,出現了全球范圍內的缺貨潮。對此工信部也是做出了積極的回應。同時國內也是實施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積極的提高集成電路的生產供給能力。
不過是無接觸辦公,還是無接觸社交,都需要更多的智能設備。而晶元就是智能設備的“心臟”。在智能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時候,晶元的供應能力就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就集成電路行業而言,本身的技術水平就很高,在短期內產能的提升有限。這樣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才導致晶元缺貨潮的發生。
各位,對於晶元行業缺貨潮的發生,您有什麼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H. 中國為何要擬全面支持半導體產業的相關政策
中國之所以要擬全面支持半導體產業的相關政策,就是為了應對美國政府的限制,而且賦予這項任務「如同當年製造原子彈一樣」的高度優先權。
報道援引不具名的知情人士消息稱,北京正准備在到2025年的5年之內,對「第三代半導體」提供廣泛支持。他們說,在中國「十四五」規劃草案中增加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強該行業的研究、教育和融資。
相對於傳統的硅材料,第三代半導體以氮化鎵、碳化硅、硒化鋅等寬頻半導體原料為主,更適合製造耐高溫、耐高壓、耐大電流的高頻大功率器件。
報道稱,中國即將制訂下一個五年計劃,包括努力擴大國內消費,以及在國內製造關鍵技術產品。中國已承諾到2025年向無線網路到人工智慧等技術領域投入約1.4萬億美元。
(8)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擴展閱讀:
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晶元的進口金額為304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0億美元,同比下降2.6%。國務院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晶元自給率2019年僅為30%左右。
近日, 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強調,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
I. 如何促進集成電路產業更好發展
為推進《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推進綱要》落地,我國將針對集成電路先進工藝和智能感測器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出台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加速多個重點關鍵產品和技術的攻關,以此促進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並縮小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隨著我國信息化發展進程加速,以及「互聯網+」、「智能製造」戰略的穩步推進,各界對集成電路產品和技術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一方面,我國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高度重視,從2014年開始,先後出台《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等一系列產業政策,同時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還將集成電路產業列入重點發展產業名單;另一方面,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和世界先進水平尚有差距,除了每年需要花巨額資金進口各類集成電路產品和技術外,集成電路產業的短板還極大制約了信息基礎、高端裝備製造等產業的發展。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