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網路通信中什麼是邏輯線路和虛電路
虛電路指邏輯層的電路,就是看上去、用上去都是一條實體電路,但它不是實體電纜線或光纖復用時隙這種物理東東,而是緊挨在其上面一層的邏輯層面的東東。
打個比方,實體電路就是京哈高速路,而虛電路就是路面那些車道。 車道只是邏輯上的一條道,你看上去、用上去可以隨時變更車道,但你從起點到終點,你自始至終只需、也只能佔用1條車道,這條你專用的車道,就叫虛電路。 為你保留,屬於你。
虛通道是更邏輯化的概念,一般只在數據通信領域用,不說移動通信。不過移動網路底層是要使用數通的backhaul來承載業務信號的,就那麼一叫吧。 上例中,你從起點開到終點,形成的一條車道,叫虛電路,那你開的那輛車就是虛通道。 區別是,虛電路是始終存在的,講究個「連接」; 虛通道是「只有用的時候才存在」,講究個「等效」。 got it?
㈡ 簡述在X.25通信中,虛電路的建立、復位、清除的過程。
⑴ 虛電路的建立過程
發起建立虛電路的DTE發送一個呼叫請求分組,當本端DCE收到呼叫請求後,由通信子網通過某些內部管理機制,並根據呼叫請求分組的被叫DTE地址欄位,將該分組轉發到被叫DTE所連DCE一端。被叫端DCE根據該分組向被叫DTE發一接入呼叫分組,若被叫DTE同意與主叫DTE建立一條虛電路,則它向本端DCE發送一呼叫接受分組,該分組沿呼叫請求分組的反向由通信子網從被叫DCE轉發到主叫DCE。此時,主叫DCE根據該分組向主叫DTE發送一相應的呼叫接通分組,呼叫建立到此時執行完畢,在主/被叫DTE端間建立起了一條虛電路。
⑵ 虛電路的復位過程
復位過程由復位請求、復位指示、DCE復位確認、DTE復位確認等組成。首先由主叫DTE發送一個復位請求給本端DCE,本端DCE向被叫DCE發送該請求,被叫DCE根據接收到的復位請求向被叫DTE發送復位指示,然後被叫DTE向被叫DCE發出復位確認分組,被叫DCE將該分組發送到主叫DCE,主叫DCE將復位確認分組再發送給主叫DTE。如此使虛電路的兩端重新同步。執行復位操作時,除了不清除虛電路外,將初始化所有虛電路中有關管理數據傳輸的各種參數。
⑶ 虛電路的清除過程
發起清除虛電路一方DTE發送一清除請求幀至本端DCE,所連接DCE接收到該分組後,-方面立即用DCE清除確認,通知本端DTE這條虛電路已清除,所佔用邏輯信道可釋放,並可用來建立其他虛電路;另一方面由通信子網內部管理機制將該虛電路已清除信息轉發到虛電路所連另一端DCE,然後由遠端DCE發送清除指示幀至遠端DTE,遠端DTE收到該分組後,立即發送一個DTE清除確認幀給所接DCE,並釋放本端虛電路所佔用的邏輯信道,至此,整個一條虛電路全部釋放。該虛電路所佔通信子網的資源等由通信子網內部協議和管理機制予以相應釋放和回收。
㈢ 分組交換中「虛電路」的「虛」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交換型虛電路(SVC)是端點站點之間的一種臨時性連接。這些連接只持續所需內的時間,並且當容會話結束時就取消這種連接。虛電路必須在數據傳送之前建立。一些電信局提供的分組交換服務允許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動態定義SVC。
虛電路是分組交換的兩種傳輸方式中的一種。在通信和網路中,虛電路是由分組交換通信所提供的面向連接的通信服務。在兩個節點或應用進程之間建立起一個邏輯上的連接或虛電路後,就可以在兩個節點之間依次發送每一個分組,接收端收到分組的順序必然與發送端的發送順序一致,因此接受端無須負責在收集分組後重新進行排序。虛電路協議向高層協議隱藏了將數據分割成段,包或幀的過程。
㈣ 什麼是虛電路虛電路的優點是什麼
虛電路是交換網路(ATM、幀中繼、IP或網際網路)上兩個終端站之間的點對點通信鏈路。虛電路的設計是在交換網路上模擬物理電路的特性。家中與電話公司中心局之間的模擬電話線路就是物理電路的例子。它是專用於單個呼叫的物理線路,沒有其他人使用它,帶寬不共享。採用虛電路方式傳輸時,物理媒體被理解為由多個子信道(稱之為邏輯信道LC)組成,子信道的串接形成虛電路(VC),利用不同的虛電路來支持不同的用戶數據的傳輸。
虛電路的特點
(1)在每次分組發送之前,必須在發送方與接收方之間建立一條邏輯連接。這是因為不需要真正去建立一條物理鏈路,連接發送方與接收方的物理鏈路已經存在;
(2)一次通信的所有分組都通過這條虛電路順序傳送,因此報文分組不必帶目的地址、源地址等輔助信息。分組到達目的結點時不會出現丟失、重復與亂序的現象;
(3)分組通過虛電路上的每個結點時,結點只需要做差錯檢測,而不需要做路徑選擇;
(4)通信子網中每個結點可以和任何結點建立多條虛電路連接。
交換網包含許多由交換機互連的鏈路,模擬一個電路意味著定義穿過這些鏈路的臨時或永久路徑,或許具有特定的帶寬特性和最小延遲特性。工程師可循著特定的路徑(可避免阻塞或使用具有較高帶寬的線路)建立虛電路。或者,可以根據應用程序的要求臨時建立路徑。例如,可以提前配置虛電路,為視頻會議提供必需的特定帶寬要求和最小延遲特性。此路徑由各鏈路以表(描述對特定數據分組的轉發行為)的形式加以「記錄」。數據分組可以標記,或者它們的目的地通過檢查地址和埠信息來確定。交換機將此與表項進行比較並根據比較結果作出「迅速的」轉發決定。
通常把在發送數據分組前定義通過網路的路徑的技術稱為顯式路由選擇。特別地,要獲得各個等級的QoS(服務質量),顯式路由將涉及通信量工程。MPLS在Internet上提供此功能。
如以上所說,可以臨時也可為永久使用創建虛電路。前者稱為SVC(交換虛電路)而後者稱為PVC(永久虛電路)。PVC通常由技術人員建立,他們用工程技術方法尋找跨網路的最佳路徑。可以用多種技術建立SVC。在一種名為「切入路由選擇」的技術中,網路設備查找去向相同目的地的數據分組流。當檢測到一個流時,則建立一個PVC,以迅速交換數據分組。
㈤ 移動通信中,虛電路和虛通道是什麼意思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求大神賜教
虛電路指邏輯層的電路,就是看上去、用上去都是一條實體電路,但它不是實體電纜版線或光權纖復用時隙這種物理東東,而是緊挨在其上面一層的邏輯層面的東東。
打個比方,實體電路就是京哈高速路,而虛電路就是路面那些車道。 車道只是邏輯上的一條道,你看上去、用上去可以隨時變更車道,但你從起點到終點,你自始至終只需、也只能佔用1條車道,這條你專用的車道,就叫虛電路。 為你保留,屬於你。
虛通道是更邏輯化的概念,一般只在數據通信領域用,不說移動通信。不過移動網路底層是要使用數通的backhaul來承載業務信號的,就那麼一叫吧。 上例中,你從起點開到終點,形成的一條車道,叫虛電路,那你開的那輛車就是虛通道。 區別是,虛電路是始終存在的,講究個「連接」; 虛通道是「只有用的時候才存在」,講究個「等效」。 got it?
㈥ 簡述數據報和虛電路的工作的區別.
(1)在傳輸方式上,虛電路服務在源、目的主機通信之前,應先建立一條虛電路,然後才能進行通信,通信結束應將虛電路拆除。而數據報服務,網路層從運輸層接收報文,將其裝上報頭(源、目的地址等信息)後,作為一個獨立的信息單位傳送,不需建立和釋放連接,目標結點收到數據後也不需發送確認,因而是一種開銷較小的通信方式。但發方不能確切地知道對方是否准備好接收,是否正在忙碌,因而數據報服務的可靠性不是很高。
(2)關於全網地址:虛電路服務僅在源主機發出呼叫分組中需要填上源和目的主機的全網地址,在數據傳輸階段,都只需填上虛電路號。而數據報服務,由於每個數據報都單獨傳送,因此,在每個數據報中都必須具有源和目的主機的全網地址,以便網路結點根據所帶地址向目的主機轉發,這對頻繁的人—機交互通信每次都附上源、目的主機的全網地址不僅累贅,也降低了信道利用率。
(3)關於路由選擇:虛電路服務沿途各結點只在呼叫請求分組在網中傳輸時,進行路徑選擇,以後便不需要了。可是在數據報服務時,每個數據每經過一個網路結點都要進行一次路由選擇。當有一個很長的報文需要傳輸時,必須先把它分成若干個具有定長的分組,若採用數據報服務,勢必增加網路開銷。
(4)關於分組順序:對虛電路服務,由於從源主機發出的所有分組都是通過事先建立好的一條虛電路進行傳輸,所以能保證分組按發送順序到達目的主機。但是,當把一份長報文分成若干個短的數據報時,由於它們被獨立傳送,可能各自通過不同的路徑到達目的主機,因而數據報服務不能保證這些數據報按序列到達目的主機。
(5)可靠性與適應性:虛電路服務在通信之前雙方已進行過連接,而且每發完一定數量的分組後,對方也都給予確認,故虛電路服務比數據報服務的可靠性高。但是,當傳輸途中的某個結點或鏈路發生故障時,數據報服務可以繞開這些故障地區,而另選其他路徑,把數據傳至目的地,而虛電路服務則必須重新建立虛電路才能進行通信。因此,數據報服務的適應性比虛電路服務強。
(6)關於平衡網路流量:數據報在傳輸過程中,中繼結點可為數據報選擇一條流量較小的路由,而避開流量較高的路由,因此數據報服務既平衡網路中的信息流量,又可使數據報得以更迅速地傳輸。而在虛電路服務中,一旦虛電路建立後,中繼結點是不能根據流量情況來改變分組的傳送路徑的。
綜上所述,虛電路服務適用於交互作用,不僅及時、傳輸較為可靠,而且網路開銷小。數據報服務5-06 設有一通信子網。若使用虛電路,則每一分組必須有3位元組的分組首部,而每個網路結點必須為虛電路保留8位元組的存儲空間來識別虛電路。但若使用數據報,則每個分組要有15位元組的分組首部,而結點就不需要保留路由表的存儲空間。設每段鏈路每傳1兆位元組需0.01元,購買結點存儲器的費用為每位元組0.01元,而存儲器的壽命為2年工作時間(每周工作40小時)。
㈦ 如何理解虛電路中的虛字,它是如何達到這種效果的
虛電路屬於分組交換,存儲轉發技術,也就是說是可以復用的
舉個簡單版例子,在你和別人打權電話時是獨占電路的,其中你不說話的時候就浪費了資源。如果利用虛電路的話在你不說話的時候還能拿來傳輸別人的通話,只是「虛」的給你一個電路。
上面只是舉個例子,真實的當然不是這樣。
㈧ 下列關於虛電路及數據報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選A。數據報不需要建立連接。
B虛電路中目的地址只在連接建立時使用,正確,對比C答案專,換句屬話說虛電路在發送分組時不需要使用目的地址,而是使用虛電路號。
D虛電路的分組總是按發送順序到達,正確,相比之下,數據報分組就不一定按發送順序到達。
㈨ 計算機網路中什麼是數據報什麼是虛電路
數據報
Data
gram
通過網路傳輸的數據的基本單元,包含一個報頭(header)和數據本身版,其中報頭描述了數據的目的權地以及和其它數據之間的關系。
虛電路
開放分類:
網路、協議、電信、交換分組
虛電路
Virtual
Circuit
虛電路是在分組交換散列網路上的兩個或多個端點站點間的鏈路。它為兩個端點間提供臨時或專用面向連接的會話。它的固有特點是,有一條通過多路徑網路的預定路徑。提前定義好一條路徑,可以改進性能,並且消除了幀和分組對頭的需求,從而增加了吞吐率。從技術上看,可以通過分組交換網路的物理路徑進行改變,以避免擁擠和失效線路,但是兩個端系統要保持一條連接,並根據需要改變路徑描述。圖V-2示意了區域網用戶和遠程地點之間的虛電路。注意,這個虛電路如何為用戶A跨越這個區域網連接、網橋/路由器間的多路復用鏈路、分組交換網路以及穿越分組交換網路的鏈路。
㈩ 虛電路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為了進行數據傳輸,網路中的兩節點之間需要先建立一條邏輯通道,該邏輯內通道臨時建立容並在會話結束時釋放,固稱之為「虛」電路。接收端通過虛電路依次接收發送端發送的每一個分組,其具體實現原理如下:
任意兩傳輸節點之間可能有若干條虛電路進行數據傳輸,兩節點之間也可以有多條虛電路為不同的進程服務。
每個節點上都保存一張虛電路表,表中包含虛電路號、前一個節點、下一個節點等信息,這些信息在虛電路建立過程中被確定。
節點在建立虛電路時,動態選擇一個未被使用的虛電路號,以區別於本節點中的其它虛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