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制流和分壓電路實驗誤差分析
分壓電路的電壓調節范圍大,而制流電路電壓調節范圍很小。R0<=Rz/2時,在整個調節范圍內調節基本均專勻,但制流電路可屬調范當圍小;負載上的電壓值小,能調得較精細,而電壓值大時調節變得很粗。
使用同一變阻器,分壓電路消耗電能比制流電路要大。 基於以上的差別,當負載電阻較大,調節范圍較寬時選分壓電路;反之,當負載電阻較小,功耗較大,調節范圍不太大的情況下則選用制流電路。若一級電路不能達到細調要求,則可採用二級制流(或二段分壓)的方法以滿足細調要求。
(1)電路誤差分析擴展閱讀:
在一定的條件下得到更接進於真實值的最佳測量結果;確定結果的不確定程度;據預先所需結果,選擇合理的實驗儀器、實驗條件和方法,以降低成本和縮短實驗時間。因此除了認真仔細地做實驗外,還要有正確表達實驗結果的能力,這二者是同等重要的。僅報告結果,而不同時指出結果的不確定程度的實驗是無價值的,所以要有正確的誤差概念。
⑵ 三相交流電路電壓電流的誤差分析
因為抄交流電壓的即時值是在不停地從最小值到最大值作周期性變化的,只有轉換成直流電壓才能有一個穩定的供精確測量的量。但是測交流電壓時通常是轉換成有效值而不是平均值,有些器件是專門實現這一功能的,如真有效值轉換器AD637、AD736等。
每次接線完畢,同組同學應自查一遍,然後由指導教師檢查後,方可接通電源,必須嚴格遵守先斷電、再接線、後通電,先斷電、後拆線的實驗操作原則,星形負載作短路實驗時,必須首先斷開中線,以免發生短路事故。
(2)電路誤差分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三相發電機的各相電壓的相位互差120°,兩者之間各相電壓超前或滯後的次序稱為相序。三相電動機在正序電壓供電時正轉,改為負序電壓供電時則反轉。因此使用三相電源時必須注意其相序。一些需要正反轉的生產設備可通過改變供電相序來控制三相電動機的正反轉。
一些由單相電工設備接成的三相負載(如生活用電及照明用電負載),通常是取一條端線和由中性點引出的中線(俗稱地線)供給一相用戶,取另一端線和中線給另一相用戶。這類接法三條端線上負載不可能完全相等,屬不對稱三相負載。
⑶ 物理電學實驗的誤差分析
電流表內接誤差小,外接誤差大
⑷ 分析基本運算電路輸出電壓的誤差產生原因,如何減小誤差
1、讀數誤差;
2、儀表存在誤差;
3、集成電路內部雜訊及電阻電容參數熱回雜訊;
4、電阻電容等元器件的實答際值與標稱值之間存在誤差;
5、電源電壓的波動;
6、運算放大器不是理想的,但當做了理想模型,參數本身就存在誤差,如放大倍數 輸入阻抗 輸出阻抗、虛短、虛斷等。
(4)電路誤差分析擴展閱讀:
一個電路或一個設備的輸入電壓,是指外界供給或外界加於這個電路或設備的電壓。一個電路或設備的輸出電壓,是指這個電路或設備供給外界或加於外界的電壓。
在正常的輸入電壓范圍內,逆變器(負載)電流由市電提供,而不是電池提供。輸入電壓范圍越寬,UPS電池放電的可能性越小,故電池的壽命就相對延長。因為當地的電壓波動情況直接影響UPS的運行,特別是有些地區電網比較惡劣,白天和晚上的電壓相差很大。
如果UPS 要24小時工作,在如此大的變化范圍里,UPS能否工作至關重要。如不能工作,只有轉電池,這樣一則電池並沒有用於真正的斷電,二則頻繁轉電池會影響電池的壽命。如果該UPS的轉電池裝置為繼電器,則對繼電器的損壞特別嚴重,大大增加了UPS的故障率。
⑸ 這個電路的誤差分析為什麼是電壓表分流
您好:
因為電壓表本身也是一個用電器,它自身相當於一個電阻並聯在兩個內電阻之間容,原來是兩個電阻串聯,現在相當於倆個電阻並聯後在與一個電阻串聯;由於電路接入電壓表而改變了其中一個電阻的有效阻值(有效阻值變成是電壓表與一個電阻的並聯關系量),整個電路的電壓分配關系從而被改變了。由於並聯電阻等效於減小了原來電阻的值,原來兩個電阻中間的電位(電壓)會被電壓表形成的支路拉低,也就是所謂的「分壓」。
這個道理如同從水管上引出一個支流,而降低了干線里的壓力。
⑹ 比例求和運算電路 誤差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比例求和運算電路誤差主要是電阻精度和運放零點偏移、零點溫漂、輸入失調電壓、電流的影響等
。
產生零點漂移的原因:主要是溫度對三極體的影響。溫度的變化會使三極體的靜態工作點發生微小而緩慢的變化,這種變化量會被後面的電路逐級放大,最終在輸出端產生較大的電壓漂移。因此,零點漂移也叫溫漂。
(6)電路誤差分析擴展閱讀:
抑制零點漂移的措施具體有以下幾種:
一、選用高質量的硅管硅管的集電結反向飽和電流要比鍺管小好幾個數量級,因此目前高質量的直流放大電路幾乎都採用硅管。另外晶體管的製造工藝也很重要,即使是同一種類型的晶體管,如工藝不夠嚴格,半導體表面不幹凈,將會使漂移程度增加。所以必須嚴格挑選合格的半導體器件。
二、在電路中引入直流負反饋,穩定靜態工作點。
三、採用溫度補償的方法,利用熱敏元件來抵消放大管的變化。補償是指用另外一個元器件的漂移來抵消放大電路的漂移,如果參數配合得當,就能把漂移抑制在較低的限度之內。
在分立元件組成的電路中常用二極體補償方式來穩定靜態工作點。此方法簡單實用,但效果不盡理想,適用於對溫漂要求不高的電路。
四、採用調制手段,調制是指將直流變化量轉換為其他形式的變化量(如正弦波幅度的變化),並通過漂移很小的阻容耦合電路放大,再設法將放大了的信號還原為直流成份的變化。這種方式電路結構復雜、成本高、頻率特性差。實現這種方法成本投入較高。
五、受溫度補償法的啟發,人們利用2隻型號和特性都相同的晶體管來進行補償,收到了較好的抑制零點漂移的效果,這就是差動放大電路。
在集成電路內部應用最廣的單元電路就是基於參數補償原理構成的差動式放大電路。在直接耦合放大電路中,抑制零點漂移最有效地方法是採用差動式放大電路。
⑺ 電路誤差分析公式推導
由微積分抄知識,ΔU=(∂U/∂us)ΔUs +(∂U/∂R1)ΔR1+(∂U/∂R2)ΔR2=[(R1+R2)/R1]ΔUs-UsR2/R1²ΔR1+(Us/R1)ΔR2,然後左邊除以U,右邊除以(1+R2/R1)Us。得到。你給的結論錯了,ΔR1項前面是減不是加。
⑻ 比例放大電路中的誤差分析及其產生原因
用運放搭的比例放大電路,兩個輸入的電阻要匹配,不然輸入失調電壓、電流會對輸出結果有影響。
⑼ 電路元件伏安特性測繪的誤差分析
何一個I=f(U)來表示,即用I-U平面上的一條曲線來表徵,這條曲線稱為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根據伏安特性的不同,電阻元件分為兩大類:線性電阻和非線性電阻。線性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是一條通過坐標原點的直線,如圖1-1(a)所示。該直線的斜率只由電阻元件的電阻值R決定,其阻值R為常數,與元件兩端的電壓U和通過該元件的電流I無關;非線性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不是一條經過坐標原點的直線,其阻值R不是常數,即在不同的電壓作用下,電阻值是不同的。常見的非線性電阻如白熾燈絲、普通二極體、穩壓二極體等,它們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1-1(b)、(c)、(d)所示。在圖1-1中,U >0的部分為正向特性,U<0的部分為反向特性。
繪制伏安特性曲線通常採用逐點測試法,電阻元件在不同的端電壓U作用下,測量出相應的電流I,然後逐點繪制出伏安特性曲線I=f(U),根據伏安特性曲線便可計算出電阻元件的阻值。
三、1.直流穩壓電源 1 台
2.直流電壓表 1 塊
3.直流電流表 1 塊
4.萬用表 1 塊
5.白熾燈泡 1 只1 只.穩壓二極體 1 只
.電阻元件 2 只、直流1-1 測定線性電阻的伏安特性
U(V) 0 2 3 4 5 6 7 8 9 10 I(mA)
將圖1-2中的1kΩ線性電阻R換成一隻12V,0.1A1-2 測定白熾燈泡的伏安特性
U(V) 0I(mA)
按圖1-3接線,R為限流電阻,取200Ω,二極體的型號為1N4007。測二極體的正向特性時,其正向電流不得超過35mA,二極體D的正向壓降UD+可在0~0.75V之間取值。特別是在0.5~0.75之間更應取幾個測量點。測反向特性時,將直流直流其反向施壓UD-可達30V,數據分別記入表1-3和表1-4。
表1-3 測定二極體的正向特性
UD+ (V) 0 0.2 0.4 0.45 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