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與哪些電路設計指標與evm有關
從大方向講
首先要了解等比例縮小定律,摩爾定律就是基於這個定律提出的。集成電路最小單元——晶體管尺寸按照寬長比等比例的縮小,同時,電壓電流等比例的降低,這樣電路就的功耗就會按照電壓降低比例的平方倍降低。當然這個是有極限的,從0.35um到0.18um,再到90nm,再到現在的32nm,就是尺寸縮小的過程,但是,這個物理的尺寸是有極限的,因為尺寸越小,可以按照納米來衡量的時候,量子效應就會非常明顯,成為繼續縮小的瓶頸。
門級延遲主要是因為信號傳輸的過程中每經過一個門(隨便什麼門,與門,或門等等),都會帶來相應的延遲,一個兩個沒什麼特別的影響,但是一個系統的門電路,門的數量天文數字,累積效應十分可觀,甚至可能是電路功能改變。在設計時,通過卡諾圖化簡,而不是單純的等式化簡,卡諾圖可以直觀的增加必要的冗餘項來減小門電路信號延遲。
電路設計方面,模塊分布必須合理,這樣布線才能盡可能的短,如果線太長也會帶來不必要延遲,從而降低速度。
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像高中數學所謂的通法,能解決所有問題,這里要的是優化,不是所有問題都能通過一種方法來解決的。
簡單的說了一下,每一塊都可以展開講,具體的還是找專業人士啦。工藝的還可以問問我,呵呵
㈡ 一般從哪四個方面的指標衡量集成電路設計的好壞
Timing(時序) Power(功耗) Area(面積) 還有的話Cost(設計周期)?
㈢ 1、闡述電感器件的基本參數指標和在電路設計中有哪些用途
電感器件的基本參數指標:
1、電感值,根據設計計算電感量。
2、電阻值,可以計算諧振是電感的品質因素Q。
3、允許通過電流,過流會燒毀電感線圈。
㈣ 電路設計要學什麼
呵呵,遇到一個同道中人啊。看來你是學習電子的哦。
第一步:
學習電子模電、數電是基礎中的基礎。模電要好好看懂裡面的電路分析,對於一些常見的典型電路要求是圖一徒手畫出。數電裡面主要就是要能夠理解波形圖。
第二步:看一些書例如《晶體管放大電路設計(上、下)》、、《op放大電路的設計》並且可以利用模擬軟體仿Multisim真一下上面的例題,對他的工作有一個更深的理解。順便提一下,這個軟體是電子的同學不會的一個軟體,相信你也聽說哦過。
第三部:學習一下Protel99,自己做以下電路版試一下效果是不是那麼回事。因為實際電路和現實中的電路有太大的差距了。當然也可以利用其他的制圖軟體的。
第四步:
學習一些實用的。例如:單片機,FPGA,DSP。。。單片機有好多中建議還是以51做為入門的首選。因為他技術比較成熟,資料比較多易於學習。等你學會了51 ,那麼AVR\PIC 就很容易了。學習他們沒喲什麼捷徑就是多寫程序,最好自己做電路板。如果覺得自己硬體比較差的畫建議還是花錢買個電路版,不要買貴的差不多就可以了。200就可以買到比較好的了。學習嗎,就是要投資一下。
第五步:
做項目,無論給老師做還是自己做網上的。只要選定了舉要堅持做下去。不會可以網上提問。也可以問老師。在學校最不要怕的就是不會因為老師會告訴你。等到了社會上舉不一樣了啊。
祝你成功哦!
㈤ 簡易數字頻率計電路設計的技術指標有哪些
關鍵就是測量頻率的精度
㈥ osc振盪器電路設計一般有哪些技術指標
振盪頻率,電壓幅度,振盪波形,頻率穩定度,供電電壓……
㈦ 一個電路設計該如何判定它是否合格/優秀呢
電路的設計優劣,首先是在達到設計指標的前提下,通過電路的可靠性、抗擾動專能力、以及屬各種極端情況的應對能力來評價。其中包括器件的裕量,復雜程度、保護措施等等。
開關電源的評估就是這樣,電源或負載調整率、電壓精度、紋波系數等這些硬指標必須達到,剩下的就是看電路的各種安全措施,比如過流、過壓、過溫度保護,器件的溫升是否合理,電容器件壽命運用是否得當,功率器件的冗餘量是否足夠等。
Viper12A是個反激式離線電源IC,器件的功率管的參數已經定型了,你就要在其安全范圍內,調整變壓器的一次繞組電感量,以及開關模式,來最大限度的提高帶載能力。
手冊上寫的是最佳帶載能力,你要打點折扣,因為自己的線路不一定能達得到。
㈧ 電路設計。整流,濾波,穩壓 1.確定輸出指標,電壓5-24v.電流200-2000MA 2.確定變
我可以給你 幾份寫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