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RC振盪電路中,負載電阻對諧振頻率有影響么
電阻R主要抄起到隔離輸入和輸出端的作用。輸入端和輸出端的波形是不一樣的。輸入端帶有高頻信號,輸出端不能有高頻信號,所以需要串這個電阻來隔離。關鍵是要濾波,不是為了提高負載電流。如果沒有這個電阻,輸入端和輸出端就完全連到一起了,濾波器就不起作用了。
『貳』 高頻功率放大器的功用時什麼為啥採用諧振迴路作負載
LC諧振迴路具有選頻濾波、阻抗匹配的功能。在餘弦脈沖波選出與信號源相同頻率的脈沖波進行功率放大
『叄』 在諧振放大器的負載上並上一個電阻,會使什麼改變
在諧振放大器的負載上,並上一個電阻會是什麼改變?並上一個電阻的話,它的電流都會減小的
『肆』 串聯諧振(SRC)負載曲線怎麼看
諧振轉換器,尤其是LLC串聯諧振轉換器(LLC-SRC)(如圖1所示),在過去的十年裡非常流行。
圖1 半橋LLC串聯諧振轉換器
相比傳統的PWM轉換器,LLC-SRC有以下幾點優點:
· 更少的元件數量
· 更高的轉換效率
· 更低的傳導/輻射電磁干擾(EMI)
· 所有電路開關的電壓應力低
所有這些優點看起來不錯,但其電壓增益方程非常復雜,如下所示:
「等一下!在增益方程有多於兩個的變數!我不會那樣做。」
不要放棄的如此之快。只需要幾分鍾看完下面的敘述,就會知道如何玩轉LLC-SRC。你只需要弄清楚如何確定變壓器匝數比和諧振迴路參數。
讓我們先來克服這令你震驚的電壓增益方程。LLC-SRC在諧振迴路的輸入產生一個方波需要主開關50%的工作周期。通過正弦近似,LLC-SRC可以簡化為如下線性電路:
圖2 線性化LLC串聯諧振轉換器
電壓增益方程來源於這個線性電路,但是讓我們現在開始忽略那個「難背」的方程。要注意,LLC-SRC效率優化的開關頻率fs等於共振頻率fr。當fs= fr時,一系列連接的LC阻抗變為0,那麼上述線性電路就變成下圖圖3所示的電路。
圖3 在fs=fr時的線性化LLC串聯諧振變換器
輸入電壓和電流同相,沒有無功功率電路中消耗。那麼輸入/輸出電壓增益為:
簡而言之,你只需要利用上面方程來設計變壓器匝數比,將轉換器效率優化的輸入電壓代入。當討論諧振迴路參數(Lr、Lm和Cs)設計時,我們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簡單的諧振迴路參數設計是從LLC-SRC參考設計開始的。例如,PMP5141中,Lr = 72µh,Lm ~ 350µh,和Cr = 0.033µF適用於280 v到400 v輸入電壓范圍,240 w輸出功率。好的,我們得到了所有設計240 w LLC-SRC諧振迴路的細節。我們怎樣從這一點出發呢?很容易,只要記住以下調整諧振迴路參數的關鍵提示:
· Lm / Lr比率的上升會減小調節范圍(輸入或輸出)。
· Lr / Cr比率的上升會導致更差的的負載調整率和更小的調節范圍。
如果你的LLC-SRC需要更大的輸入電壓范圍,那麼你需要一個更低的Lm / Lr率。如果你設計的LLC-SRC函數在一個更高的功率級,那麼你需要一個更低的Lr / Cr率。一旦你有新的諧振迴路參數,那麼便需要檢查不同輸入電壓下的增益曲線,確保在滿載時獲得足夠高的輸出電壓。下面的PMP5141 LLC-SRC增益曲線顯示, 輸入電壓在280 v到400 v之間時,我有足夠的增益在240 w負載的情況下提供24 V的輸出電壓。
看,也不是那麼的困難的哦!~現在你應該感到LLC-SRC設計會令你感到更加輕松。訪問TI設計去發現更多LLC-SRC參考設計。一些LLC-SRC設計示例如下:
· PMP5327——兩級電源,42 V / 6A輸出。
· PMP5967——295 VDC - 400 VDC直流輸入,12V / 460 W輸出。
· PMP8911 ——兩級電源,290 VDC - 400 VDC LLC-SRC輸入,56 V / 100W輸出。
· PMP8920 ——兩級電源,290 VDC - 400 VDC LLC-SRC輸入,12 V / 100W輸出。
『伍』 串聯諧振和並聯諧振在負載電路上功率是什麼
並聯電路,IGBT工作頻率只能比諧振頻率高,或者相等,工作在容性區或者諧振狀態,不能工作在感性區,而且並聯諧振電路是不適合用調IGBT工作頻率來調功率的,因為諧振功率是最小,離諧振功率增大但是增大的功率其實效率很低的比如你工作頻率越高直流電流是大了,到感應器上的電流卻並不大。作在容性區也不要偏離太遠,保持電壓和電流相位差30度電角度內為宜,主要從安全方面考慮的,工作在諧振點上功率因數是最高的,這個是對諧振迴路來說的,也就是說諧振迴路無功損耗最小,並不是對3相電網,因為並聯電路需要接入電抗器,以於三相電網並聯諧振電路工作在容性區也是感性負載。串聯電路,只能工作在諧振狀態或者感性區,不能工作在容性區,那樣肯定的炸管,因為採用的是電壓源供電,若工作在容性區浪涌電流會非常大,由此造成的在線路漏電感產生的尖峰電壓也很高。串聯電路可以採用調工作頻率來調功,因為它是諧振功率最大,效率又最高,越偏離諧振功率越小。還有一個要討論的是為什麼串聯偏離諧振功率越小,而並聯正好相反呢。我們可以舉兩個極端,先說串聯,當頻率非常之高時,我們串聯的電感是否阻抗也會很高呢,那功率自然起不來的。並聯的話,當我工作頻率也很高時那麼我容抗也是越來越小,電流也就大,這也就是並聯不適合調電源頻率調功率的一個原因。際上串聯電源工作到容性區也不容易炸管,雖然其工作狀態變得比感性區差了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偏離諧振點功率就小了,即便工作狀態不好關系也不大。到是並聯電源到感性區後,狀態不但不好,其功率也是越來越大。即便是往容性區偏離過大,也會因為反壓過高而擊穿串聯在igbt上的二極體。
『陸』 RLC串聯諧振電路的負載電阻是接在哪裡的
RLC串聯諧振來電路的特點自是諧振時電路的阻抗最小,只剩下純電阻,所以,如果作為陷波器,它就應該與負載並聯,把不需要的頻段旁路掉。如果作為帶通器,它就應該與負載串聯。按照你的設計要求,顯然屬於後者,對通帶內的信號阻抗很小,順利到達負載。由於諧振時,感抗與容抗相互抵銷,所以,諧振電路只有10歐電阻,電路的總電阻為10+15=25歐。
『柒』 當LC諧振迴路產生諧振時,負載阻抗什麼最大
這要看具體來的連接類型。
若LC迴路自發生並聯諧振,則磁能和電能每周期內完成相互轉換,基本不需要外部補充能量。此時會呈現出一個很高的阻抗。對於單電源的模型電路來說,兩端電壓也最高(與未發生諧振相比)。
若LC迴路發生串聯諧振,則與上述情況相反,其呈現的阻抗很小。對於單電源的模型電路來說,兩端電壓最低(與未發生諧振相比)。
『捌』 為什麼丙類諧振迴路功率放大器要用LC並聯諧振迴路做負載重點說一下並聯
並聯諧振時,激勵電流最小,是諧振迴路電流的1/Q,對電源和功放的要求較低,串聯諧振則激勵電流等於諧振迴路的電流,損耗必然大,對電源和功放的要求遠高於LC並聯諧振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