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樣的電路叫做梯形電路
梯形來電路是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源運行線路圖,因為它是以階梯形式一步步寫出來的,所以命名為梯形電路。
相關知識:
梯形圖語言沿襲了繼電器控制電路的形式,梯形圖是在常用的繼電器與接觸器邏輯控制基礎上簡化了符號演變而來的,具有形象、直觀、實用等特點,電氣技術人員容易接受,是目前運用上最多的一種PLC的編程語言。
在PLC程序圖中,左、右母線類似於繼電器與接觸器控制電源線,輸出線圈類似於負載,輸入觸點類似於按鈕。梯形圖由若干階級構成,自上而下排列,每個階級起於左母線,經過觸點與線圈,止於右母線。
繼電器電路轉換梯形圖:
將繼電器電路轉換為功能相同的PLC外部接線圖和梯形圖步驟如下:
1)了解和熟悉被控設備的工藝過程和機械的動作情況,根據繼電器電路圖分析和掌握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這樣才能做到在設計和調試控制系統時心中有數。
2)確定PLC的輸入信號和輸出負載,以及與它們對應的梯形圖中的輸入位和輸出位的地址,畫出PLC的外部接線圖。
3)確定與繼電器電路圖的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對應的梯形圖中的位存儲器(M)和定時器(T)的地址。
4)根據上述關系畫出梯形圖。
B. 電路設計中梯形箭頭是什麼電路元件
個人認為,這個應該是NPN的三極體,E極接地,然後三極體的豎線應該出頭沒回出頭,地線不答應該出頭,卻出頭了,而且出大了。還可以看出接地符號畫的很不均勻。一看就是滑鼠滑動動劃線,用的應該是Windows自帶圖畫之類的軟體,沒用畫電路圖的的軟體畫。
望採納。。。。。。
C. 電路圖中有梯形圖,什麼是梯形圖
梯形圖只是一種PLC的編程語言,他和電路圖關系不大。它只是一種編程語言,用來控制各種電路的通斷,從而控制設備的各個部件工作。
D. PLC梯形圖與電路圖
梯形圖(LAD, LadderLogic Programming Language)是PLC使用得最多的圖形編程語言,被稱為PLC的第一編程語言。
梯形圖內語言沿襲了繼電器控容制電路的形式,梯形圖是在常用的繼電器與接觸器邏輯控制基礎上簡化了符號演變而來的,具有形象、直觀、實用等特點,電氣技術人員容易接受,是目前運用上最多的一種PLC的編程語言。
在PLC程序圖中,左、右母線類似於繼電器與接觸器控制電源線,輸出線圈類似於負載,輸入觸點類似於按鈕。梯形圖由若干階級構成,自上而下排列,每個階級起於左母線,經過觸點與線圈,止於右母線。
E. 求電路圖和梯形圖!!!
定時器可以大量用
定時器1 點亮第一個燈
第一個燈的 滅燈 下降邊沿觸發內第二個 定時器容
定時器2 點亮第2個燈
第2個燈的 滅燈 下降邊沿觸發第3個 定時器
……
反過來也這樣 就算你程序精簡了 最終只是語句或圖得到了 數學 邏輯 的概括 機器代碼還是一樣一個個執行的 機械程序機械做 是有一定好處的 給老師一個機會去表演他精美的概括和復雜的沒有一點實際價值的「科學藝術」,等你們老師批你的時候要表現的虛心點哈/
定時器 A1 左半邊亮
關閉的下降邊沿 觸發 A2 帶動右半的定時器 A2 都完了就沒玩的了
F. 怎樣把電路圖轉換成梯形圖
看電路圖,是上電來後源,按下SB1接通KM1,松開SB1後由KM1的自保點保持KM1的接通,也即電機M1維持轉動。KM2的接通分三步:1、在KM1接通的同時,KT開始延時。2、當KT延時時間到後,接通KM2,同時斷開KT的供電電路。3、自保點KM2維持接通KM2線圈,即維持電機M2的轉動。在接通KM2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KT的作用相當於按鈕SB1,不同處是:只要KM2接通則KT立刻斷開。最後,再考慮停止的控制。這一點由元件SB2來完成。
以上幾點綜合,即可畫出梯形圖來。需要注意的是:電路圖一般是常閉點在線路初始,而梯形圖則是常開點在先的。
G. 設計一個控制電路 (梯形圖 大學電工)
"M3起動後,M1、M2不準停車"怎麼理解?出現故障時怎麼停車?停止時的順序怎麼控制?沒有說明白呀!
H. 該電路的梯形圖
直接可以改成梯形圖來,但是您給的自原理圖畫的不太清楚,根據您給的原理圖整理後的原理圖。
SB停止按鈕,SB1啟動按鈕。按下[SB1]→KM1+、KT1+→KT1延時到→KM2+、KT2+→KT2延時到→KM3+、KT3+、KM1-、KT1-→KT3延時到→KM2-、KT2-、KM3-、KT3-。
I. 梯形電路倒推法,怎麼用啊!
就是設電路分流最末端電流為1A,然後逐級往上推導電壓、電流,一直推導到電源側,
最後用齊性定理再反推出結果。
J. 什麼是梯形電路
梯形電路是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運行線路圖,因為它是以階梯形式一步步專寫出來的,所以命名為梯屬形電路。
知識拓展:
梯形圖語言沿襲了繼電器控制電路的形式,梯形圖是在常用的繼電器與接觸器邏輯控制基礎上簡化了符號演變而來的,具有形象、直觀、實用等特點,電氣技術人員容易接受,是目前運用上最多的一種PLC的編程語言。
在PLC程序圖中,左、右母線類似於繼電器與接觸器控制電源線,輸出線圈類似於負載,輸入觸點類似於按鈕。梯形圖由若干階級構成,自上而下排列,每個階級起於左母線,經過觸點與線圈,止於右母線。
繼電器電路轉換梯形圖:
將繼電器電路轉換為功能相同的PLC外部接線圖和梯形圖步驟如下:
1)了解和熟悉被控設備的工藝過程和機械的動作情況,根據繼電器電路圖分析和掌握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這樣才能做到在設計和調試控制系統時心中有數。
2)確定PLC的輸入信號和輸出負載,以及與它們對應的梯形圖中的輸入位和輸出位的地址,畫出PLC的外部接線圖。
3)確定與繼電器電路圖的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對應的梯形圖中的位存儲器(M)和定時器(T)的地址。
4)根據上述關系畫出梯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