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簡化三極體放大電路
想要簡化三極體放大電路的話是需要將這個3g管的電路進行旅行,然後沖著。
❷ 請教三種簡單的三極體放大電路怎麼畫呢·
如圖所示:
首先是由於三極體BE結的非線性(相當於一個二極體),基極電流必須在輸入電壓大到一定程度後才能產生(對於硅管,常取0.7v)。當基極與發射極之間的電壓小於0.7v時,基極電流就可以認為是0。但實際中要放大的信號往往遠比0.7v要小,如果不加偏置的話。
這么小的信號就不足以引起基極電流的改變(因為小於0.7v時,基極電流都是0)。如果事先在三極體的基極上加上一個合適的電流。叫做偏置電流,上圖中那個電阻Rb就是用來提供這個電流的,所以它被叫做基極偏置電阻。
那麼當一個小信號跟這個偏置電流疊加在一起時,小信號就會導致基極電流的變化,而基極電流的變化,就會被放大並在集電極上輸出。
(2)放大電路化簡擴展閱讀:
三極體的放大作用就是:集電極電流受基極電流的控制(假設電源能夠提供給集電極足夠大的電流的話),並且基極電流很小的變化,會引起集電極電流很大的變化,且變化滿足一定的比例關系:集電極電流的變化量是基極電流變化量的β倍,即電流變化被放大了β倍。
所以把β叫做三極體的放大倍數(β一般遠大於1,例如幾十,幾百)。如果將一個變化的小信號加到基極跟發射極之間,這就會引起基極電流Ib的變化,Ib的變化被放大後,導致了Ic很大的變化。如果集電極電流Ic是流過一個電阻R的。
那麼根據電壓計算公式U=R*I可以算得,這電阻上電壓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將這個電阻上的電壓取出來,就得到了放大後的電壓信號了。
❸ 題圖4-14所示半導體放大簡化電路。求AB左側的諾頓等效電路,並計算電壓增益K=Uo/Ui。
4-14這個電路有問題,電壓源被短路了,沒有電壓源,哪裡的電流I
❹ 模電共集放大電路阻容耦合的電壓放大倍數
原因是這樣的,不要說我啰嗦,我是追逐高的採納率、好評度的呢:
兩個電阻並聯時,等效的電阻為:
R並 = R1 // R2 = (R1*R2) / (R1 + R2)
等效的結果可以這樣來看:
1、 如果出現其中一個電阻相對另一個電阻特別大,那麼這個「小電阻」起著主要作用;
或者說,「大電阻」可以忽略。
例如其中一個電阻為無窮大(實際中的負載開路,也即是負載RL沒有接入電路的時候就屬於這種情況),那麼,此時只剩下Re單獨起作用。—————你目前的電路就屬於這種特殊情況。
2、如果出現兩個電阻的阻值差不多,那麼這兩個電阻都很重要。
3、如果出現其中一個電阻為零,那麼這個「零電阻」起著絕對主要作用;
或者說,「零電阻」變為導線,直接將電路「短路了」;此時「大電阻」(或許並不是很大,但跟零相比依然很大),可以完全忽略。
例如其中一個電阻為零(實際中的負載短路就屬於這種情況),
那麼,此時與「零電阻」相並聯的其它電阻都不再起作用。—————你可以認為是「零電阻秒殺其它電阻」。
以上這些語言過於啰嗦,舉個例子吧,現實生活中,大家的生活幾乎都可以認為是「並聯」,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似乎大家所起的作用是一模一樣的。
然而,但是,現在呢,出現一種特殊情況,一個特別強勢的人,他說話的份量比你管用得多,表面看起來,你倆「並聯」,但實際上你說話根本不起作用的,人家的電阻很小,是一條「捷徑」,而你呢,電阻那麼大,誰還肯通過你辦事呢,此時電流「無視你的存在」,現在明白了吧。
現在回答你的問題:
一、這個電路的學名叫做「射極輸出器」,有時候也稱作「共集電極放大電路」,俗名是「電壓跟隨器」。
電路結構「本應該是」兩個電阻Re和RL和平共處,相互尊重,理論上應該是:
Au = [(1+β)(Re // RL)] / [rbe + (1+β)(Re // RL)] ①
有兩點值得注意:
1、 分子和分母有一部分是公用的,分母比分子還要大,確切地說Au應該叫做「電壓縮小倍數」才對,幸好分母大的也並不是很多,Au接近於1;
2、 分子和分母都是正,Au最終為正值,表示電路的輸出和輸入是同相位的,大小也差不多,頻率就更不用多說,這也是俗名「電壓跟隨器」的來歷;
二、以上只不過是「應該如此」,然而事實未必如此:
但是,當RL→∞時,實際上只剩下Re單獨起作用了,RL被「完全」、「徹底」忽略了。 上面的「應該①式」蛻化為
Au = [(1+β)(Re // ∞)] / [rbe + (1+β)(Re // ∞)]
= [(1+β)Re] / [rbe + (1+β)Re] ②
至於你說的RB電阻,在微變等效電路中,為了方便化簡和約分交流Ib電流,本來就沒有包含電阻RB部分(雖然輸入電阻包含RB電阻),所以電壓放大倍數Au並沒有寫出Rb電阻,並不是忽略,而是本來就沒有,你仔細看一看「微變等效電路」,即使是RL≠∞,Au計算也與RB無關。
在推導過程中,UI 有幾種寫法:
UI = I i * [Rb // (rbe + (1+β)(Re // RL)] ————— ri的推導用的是這個關系式;
= I b * [ (rbe + (1+β)(Re // RL)] —————Au的推導用的是這個關系式(為了約分Ib)
❺ 如何畫出放大電路的微變等效電路
現在常用的微變等效電路畫法有以下四種:
1、首尾相接法
如果是全都是首尾相連就一定是串聯,如果是首首相連,尾尾相接,就一定是並聯。如果是既有首尾相連,又有首首相連,則一定是混聯。
2、電流流向法
根據電流的流向,來判斷和串並聯的特點,來判斷串聯、並聯和混聯電路。
3、手捂法
含義是任意去掉一個用電器,其他用電器都不能工作的一定是串聯;任意去掉一個用電器,其他用電器都能工作就一定是並聯;任意去掉一個用電器,其他用電器部分能工作的一定是混聯。
4、節點法
首先標出等勢點。依次找出各個等勢點,並從高電勢點到低電勢點順次標清各等勢點字母。其次捏合等勢點畫草圖。即把幾個電勢相同的等勢點拉到一起,合為一點,然後假想提起該點「抖動」一下,以理順從該點向下一個節點電流方向相同的電阻,這樣逐點依次畫出草圖。畫圖時要注意標出在每個等勢點處電流「兵分幾路」及與下一個節點的聯接關系。最後整理電路圖。要注意等勢點、電阻序號與原圖一一對應,整理後的等效電路圖力求規范,以便計算。
(5)放大電路化簡擴展閱讀
等效電路又稱「等值電路」。在同樣給定條件下,可代替另一電路且對外性能不變的電路。電機、變壓器等電氣設備的電磁過程可用其相應的等效電路來分析研究。
等效電路是將一個復雜的電路,通過電阻等效、電容等效,電源等效等方法,化簡成具有與原電路功能相同的簡單電路。這個簡單的電路,稱作原復雜電路的等效電路 。
注意事項:在電路圖中導線電阻看作零,其長度可任意伸長和縮短,形狀可任意改變;伏特表和安培表看作是理想電表(RV=∞,RA=0).畫等效電路時,用導線將安培表短接,將伏特表摘除;有電流流過電阻,就有電勢降落;沒有電流流過電阻,這兩點視為等勢點。
❻ 怎樣簡化電路圖,給個具體步驟,跪求
一、先把問題簡化為三部分1、輸入2、中間的不分3、輸出的是幾部分啥作用
二、把中的回在簡答化成幾步分,1升壓的2放大的3調壓的4增流的5調流的6其他作用原件
三、搞清出中間各個原件的連接線方式
四、最後把1、2、3連接起來
❼ 請問這個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倍數怎麼化簡其中頻電壓放大倍數怎麼求
2個零點:0Hz處;
3個極點:2Hz,100Hz,10^5Hz;
中頻段處於100Hz~10^5Hz之間。分母第三項約為1,分母第一、二項分別約為f/2,f/100.
故中頻增益 |Au| ~= 0.5.
❽ 雙端輸入求和放大電路是減法器嗎怎麼求輸出電壓
運算放大器是電子技術課程中的重要內容,學生們必須要掌握。建議認真鑽研,真正搞懂其原理。
請你牢記:理想運算放大器工作時,其開環放大系數(開環增益)為∞(無窮大),因此無論怎樣輸入(正相輸入、反向輸入、正反相同時輸入),其正相輸入端「+」和反相輸入端「-」總是等電位(電位差為零,實際不可能等於零,但極小近似為零)。
即,無論負反饋怎樣設計,反相輸入端「-」的電位總是要緊緊跟隨正相輸入端「+」的電位,也就是說這兩端電位恆相等。這是分析運放電路的要點!
拿第一個電路來說,如圖,例如,同相輸入端輸入電壓為Vi1、反相輸入端輸入電壓為Vi2。
根據串聯電路分壓關系,運放同相端「+」處對地電位為10Vi2/11(Vi2的十一分之十)。此時,運算放大器必須通過負反饋網路將其反相端「-」對地電位也調整到和「+」端相等的電位,也為10Vi2/11。
注意,反相輸入端對地電位為Vi1,「-」處對地電位為10Vi2/11,運放輸出端輸出電壓為Vo。因此,R1兩端電壓(電位差)為 Vi1 - 10Vi2/11,反饋電阻RF兩端電壓(電位差)為 10Vi2/11 - Vo。
由於運算放大器的「+」、「-」端輸入阻抗極大(這里視為無限大),因此流過R1和R2的電流必然相等,因此
R1:RF = 1:10 = (Vi1 - 10Vi2/11):(10Vi2/11 - Vo)。
上述比例式化簡計算,可知 Vo = 10Vi2 - 10Vi1 = 10(Vi2 - Vi1).
即,運放輸出結果為兩個輸入電壓差值的10倍,顯然這是一個增益為10倍的求差值放大器,結果為Vi2與 -Vi1之和的10倍,叫做「求和放大器」也可以,求的是Vi2和 -Vi1的和。
其他電路同理分析即可。搞懂原理了,以後就不必每次都這么麻煩了,直接記住結論就行了 。像叔叔我一眼就能看出結果來,這就是當年花費苦功的好處。
❾ 放大電路,這是電壓電流變換電路 請問這是怎麼推倒的
設:放大器復輸入端電制壓為ua,則
1、負輸入端:(ui-ua)/R1=(ua-uo)/R4
2、正輸入端:(0-ua)/R2=(u0-ua)/R3
整個電路中,四個電阻構成惠斯通電橋,所以:
R1*R3=R2*R4
將1、2兩式相乘,(ui-ua)/R1*(u0-ua)/R3=(0-ua)/R2*(ua-uo)/R4
則:(ui-ua)(u0-ua)=(0-ua)*(ua-uo)
化簡後:ui=2ua
設流經R2、R3的電流為I2,則負載電流:IL=2*I2
其中I2=(0-ua)/R2=(0-1/2*ui)/R2
所以:IL=2*I2=2*-ui/2*R2=-ui/R2
❿ 同時存在幾個運算放大器可以用虛斷特性簡化電路求解嗎
可以,只要是CMOS的放大器,輸入電流基本都是0,如果是BJT放大器,輸入電流也非常小,視精度情況可忽略,所以自然可以用虛斷特性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