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電路的復數運算
電路的復數運算一般就是交流電路中電壓、電流的相量運算和阻抗運算。
-7.07+j7.07 這種形式 稱為版『代數形權式』 即 『x+jy』 的形式
10∠135° 這種形式,稱為『極坐標形式』即『ρ∠θ 』的形式
這兩種形式可以互相轉換,關系如下:
ρ²=x²+y²,(開根號求解ρ時,只取正值),tanθ=y/x
反之 x=ρcosθ,y=ρsinθ
⑵ 電路復數計算
電路的復復數運算一般就是制交流電路中電壓、電流的相量運算和阻抗運算.
-7.07+j7.07 這種形式 稱為『代數形式』 即 『x+jy』 的形式
10∠135° 這種形式,稱為『極坐標形式』即『ρ∠θ 』的形式
這兩種形式可以互相轉換,關系如下:
ρ²=x²+y²,(開根號求解ρ時,只取正值),tanθ=y/x
反之 x=ρcosθ,y=ρsinθ
⑶ 電路分析時 相量計算 怎麼手算啊,就像2∠45+1∠
幅角都是特殊角度進行純手工計算:
如:2∠45°+2∠60°=2×(√2/2+j√2/2)+2×(1/2+j√3/2)=√2+j√2+1+j√3=(1+√2)+j(√2+√3)=......
相量加減分析要用平行四邊形法則,特殊角度好算,非特殊角度可以化成復數後再運算。
相量乘除法運算較簡單,乘法:模相乘、角度相加,出發模相處,角度相減。
但是如果不是特殊角度,如果非要採用手工計算,恐怕就得使用三角函數表了(也就是中學常用的《學生數學用表》)。否則一般角度的正餘弦值是得不出來的,要不然就得使用計算器。
(3)電路算x擴展閱讀:
運算中,需要注意的是,相量復數用頭上帶點的大寫字母表示。分析中的相量一般都是指有效值相量。
相量表示正弦量是指兩者有對應關系,並不是指兩者相等。因為正弦量是時間函數,而相量只是與正弦量的大小及初相相對應的復數。
分析正弦穩態電路的一種方法。1893年由德國人C.P.施泰因梅茨首先提出。此法是用稱為相量的復數來代表正弦量,將描述正弦穩態電路的微分(積分)方程變換成復數代數方程,從而在較大的程度上簡化了電路的分析和計算。目前,在進行分析電路的正弦穩態時,人們幾乎都採用這種方法。
⑷ 怎樣用計算器算xn次方
用計算器算x的n次方,假設a=2.5,n=8;
2.5^8=1525.87890625;
計算步驟如下:
步驟1、用計算器的數字鍵,輸入2.5,如下圖:
(4)電路算x擴展閱讀:
現代的電子計算器能進行數學運算的手持電子機器,擁有集成電路晶元,但結構比電腦簡單得多,可以說是第一代的電子計算機(電腦),且功能也較弱,但較為方便與廉價,可廣泛運用於商業交易中,是必備的辦公用品之一。
除顯示計算結果外,還常有溢出指示、錯誤指示等。計算器電源採用交流轉換器或電池,電池可用交流轉換器或太陽能轉換器再充電。為節省電能,計算器都採用CMOS工藝製作的大規模集成電路。
計算器一般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鍵盤、顯示器、電源和一些可選外圍設備及電子配件,通過人工或機器設備組成。低檔計算器的運算器、控制器由數字邏輯電路實現簡單的串列運算,其隨機存儲器只有一、二個單元,供累加存儲用。
高檔計算器由微處理器和只讀存儲器實現各種復雜的運算程序,有較多的隨機存儲單元以存放輸入程序和數據。鍵盤是計算器的輸入部件,一般採用接觸式或感測式。為減小計算器的尺寸,一鍵常常有多種功能。顯示器是計算器的輸出部件,有發光二極體顯示器或液晶顯示器等。除顯示計算結果外,還常有溢出指示、錯誤指示等。
⑸ 有關電路的計算問題
不知道樓主目前的知識背景是什麼樣的。這樣的問題我總結一般是有四種專解法。第屬一種,就是樓主列出的方程(但是樓主第二個方程是有問題的,這個一會說明),這是利用kcl,kvl列寫微分方程之後,用解微分方程的方法解決這樣的問題。這種解法比較繁瑣,方程復雜程度與變數選取關系比較大,另外高次的微分方程也不易求解,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採用這樣的方法;第二種,是利用三要素法求解,這里不展開說;第三種,是進行復頻域變換(傅里葉變換),用相量的方法求解;最後一種,是比較通用的,就是拉普拉斯變換法。這種方法其實也有兩種應用,一是可以按照第一種列寫方程,用拉普拉斯變化解方程,第二種是直接用拉普拉斯變換處理電路再列寫方程。其中前兩種可以看做時域中的解法,後兩種一般看做頻域中的解法。
最後說樓主的問題,樓主第一個方程沒有問題,第二個方程電阻部分有問題,電流應該是i2-i1。至於解方程的話樓主就簡單消元積分就可以。
這樣類似的問題,樓主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可以參見大學電信學院的相關教材,比如電路理論,還有積分變換,信號與系統等等。樓主如果想要更多了解再聯系我就可以。
⑹ 電路分析計算
相量有兩種表示形式:1、模+幅角;2、復數形式。加減法時,採用復數形式計算。如回果是「模+幅角」答的形式,就轉化為復數形式。如你的題目中:2∠45°+1∠30°=2×(cos45°+jsin45°)+1×(cos30°+jsin30°)=√2/2+j√2/2+√3/2+j0.5=(√2/2+√3/2)+j(0.5+√2/2)。乘除法時:使用模+幅角形式計算。Z1=R1∠φ1,Z2=∠φ2,則:Z=Z1×Z2=R1∠φ1×R2∠φ2=R1R2∠(φ1+φ2)。如果是復數形式,就需要將其轉化為模+幅角的形式:因為Z1=R1∠φ1=R1cosφ1+jR1sinφ1=x+jy,所以R1=√(x2+y2),φ1=arctan(y/x)。
⑺ 大學電路題,求電路中的電壓ux和電流ix
如圖。
⑻ 電路計算 分析
其實就來是歐姆定律嘛。
先做幾個假設源。假設通過R1的電流為I1,方向是從V1流向V3;假設通過R2的電流為I2,方向是從V2流向V3;假設通過R3的電流為I3,方向是從V3流向地。
寫歐姆定律,有I1=(V1-V3)/R1,I2=(V2-V3)/R2,I3=(V3-0)/R1
然後看V3處的那個點,由於這就是個點,所以它沒有理由能把電流吃掉吧?因此,在這個點,流入的電流(根據上面的假設,有I1和I2)和流出的電流(根據假設,只有I3)應該是相等的(這個就叫基爾霍夫電流定律)。所以有I1+I2=I3。把上面的I1、I2和I3帶進去,好了,就是你的那個式子了,只是你的式子把V3寫成了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