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採用什麼構成的h橋電路,上下橋臂不會發生同時導通現象 a.全部採用npn型
單項直流電橋工作時,任何時候都有兩個二極體處於導通狀態,另兩個處於截止狀態。反電動勢只有在電機在制動狀態下或電路在返鄉供電條件下才會存在,不會在一邊進行整流工作一邊為反電動勢工作。
B. 單臂電橋與雙臂電橋的不同
1、工作原理:單橋內部只有一個橋臂迴路,雙橋有兩個橋臂迴路,分別為測量電阻值和消除版引線電阻影響的作用。權
2、適用條件:單橋一般用於測量10歐以上的電阻,雙橋一般測量10歐及其以下的電阻。
3、測量端:單橋有兩個測量端,雙橋有四個測量端。且靈敏度單橋比雙橋靈敏。
4、適用測量電源:單橋一般測量電壓在3v以上;雙橋一般測量電壓1.5v以下。
5、電路結構:單橋測量橋臂一般為獨立結構,不需要標准電阻;雙橋的內臂和外臂為聯動調節,且阻值保持同步,需加標准電阻,連接線需粗導線,結構比單橋復雜。
雙臂電橋
C. 在全橋逆變器中,哪兩個橋臂算同一橋臂哪個是定橋臂哪個是定橋臂
在高電壓和地之間的兩個開關管是同一橋臂
D. 如何通過模擬實現一個橋臂或兩個橋臂斷路故障下的整流
最大值最好不要超過300Ω,最小值最好大於等於10Ω,不要相差大於290即可。
變頻器整流橋各橋臂阻值是啟動電阻。380V交流電整流後經過充電電阻對電解電容充電,當充到一定值(比如DC200V)輔助電源啟動給控制板供電,讓控制板工作從而繼電器或晶閘管接通,充電電阻就不再工作了。在開機的瞬間,充電電阻越小,則流過整流橋的電流就越大。經常有初學變頻器維修者打來電話咨詢,更換了充電電阻,變頻器一開機,整流橋馬上就被炸掉了,是不是充電電阻選擇太小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在開機瞬間,一般情況下一開機炸掉整流橋不是因為選擇的充電電阻R小了,而是R太大導致整流橋的炸掉。因為變頻器開機後,電流經充電電阻去充電,當充的電足夠輔助電源啟動(比如200V),CPU工作,發出信號給繼電器或晶閘管可控硅讓其導通。在繼電器導通瞬間繼電器b點處電壓要是很低(比200V大),而a點電壓是AC380V直接整流過來大概在DC540V左右,所以a、b二端壓差很大。在觸發、導通瞬間電流很大,就好比a、b之間是一個很小的電阻,瞬間幾百伏電壓加上去,這樣整流橋流過的電流遠遠大於整流橋額定電流,所以把整流橋炸掉。
變頻器功率越大,充電電阻越小。因為變頻器功率越大,需要電解電容的容量就越大,而電容器的容量越大,所需要充電的時間就越長。RC決定充電時間,要想充電時間盡量短,只有把充電電阻R取小。一般充電電阻選擇:最大值最好不要超過300Ω,最小值最好大於等於10Ω,大功率變頻器選擇充電電阻小,小功率變頻器充電電阻大。
但儲能電容不良故障往往又較為隱蔽,可以說是軟故障,容易被人忽視。有的電容測其容量似乎沒有問題,也可以運行,但在運行中是一大隱患。尤其是大功率變頻器中的電容,如果環境惡劣運行年久,其引出電極常年累月經受數百赫茲的大電流充、放電沖擊,出現不同程度的腐蝕氧化現象,用電容表測量,容量無異常,但接在電路中,則因充、放電內阻增大,致使直流迴路電壓跌落,變頻器不能正常工作,從而使檢修人員作出誤判,走彎路。再次強調:儲能電容失容後極易出現諧振過電壓導致模塊炸裂。
E. 電子電路的橋臂如何形成
你是要整流橋還是分壓橋呢。如果是整流橋則是用四個同型號的二極體菱形連接。而分壓橋則是用三個同阻值的精密電阻和一個感測器菱形連接而成的。
哈。給點分吧。謝了。祝你成功。
F. 簡述單臂,雙臂和全橋測量電路的異同點。
共同點:都是測量電阻的儀器。
區別:
1、原理不同:單橋內部只有一個橋臂迴路,雙橋有兩個橋臂迴路:內臂和外臂,外臂用於測量被測電阻的數值,內臂用於消除引線電阻影響。
2、用途不同:單橋一般用於測量10歐以上的電阻,雙橋一般測量小於10歐的電阻。
3、測量端鈕數不同:單橋兩個測量端,雙橋4個測量端。
4、測量電源不同:單橋一般電壓在3v以上,電流較小,雙橋一般電壓小於1.5v,電流較大。
5、內部結構不同:單橋三個測量橋臂一般為獨立結構,雙橋的內臂和外臂需要聯動調節,阻值保持同步,結構比單橋復雜。
(6)兩橋臂電路擴展閱讀:
單臂電橋使用注意事項:
1、根據被測電阻的大小,選擇適當的橋臂比率。在選擇比率臂倍率時,應使比較臂的4擋電阻都能用上。 這樣容易把電橋調到平衡,保證測量結果的有效數字,提高其測量精度。
2、電流線路接通後,按鈕不可長時間按下,以免標准電阻因長時間通過電流而使阻值改變。
3、測量電感線圈的直流電阻時,應先按下電源按鈕,再按檢流計按鈕,測量結束,應先斷開檢流計按鈕再斷開電源,以免被測線圈的自感電動勢造成檢流計的損壞。
4、發現電池電壓不足時應及時更換,否則將影響檢流計的靈敏度,外接電源時應符合說明書上規定電壓值,若長時間不用,應取出電池。
G. 直流雙臂電橋的被測電阻只決定於橋臂電阻的比值
直流雙臂電橋又叫凱爾文電橋,其工作原理電路如圖1所示,圖中Rx是被測電阻,Rn是比較用的可調電阻。Rx和Rn各有兩對端鈕,C1和C2、Cn1和On2是它們的電流端鈕,P1和P2、Pn1和Pn2是它們的電位端鈕。接線時必須使被測電阻Rx只在電位端鈕P1和P2之間,而電流端鈕在電位端鈕的外側,否則就不能排除和減少接線電阻與接觸電阻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比較用可調電阻的電流端鈕Cn2與被測電阻的電流端鈕C2用電阻為r的粗導線連接起來。R1、R1'、R2和R2'是橋臂電阻,其阻值均在lOΩ以上。在結構上把R1和R'1以及R2和R2'做成同軸調節電阻,以便改變R1或R2'的同時,R1'和R2'也會隨之變化,並能始終保持
測量時接上RX調節各橋臂電阻使電橋平衡。此時,因為Ig=0,可得到被測電阻Rx為
圖1 直流雙臂電橋工作原理電路
可見,被測電阻Rx僅決定於橋臂電阻Rz和R1的比值及比較用可調電阻Rn而與粗導線電阻r無關。比值R2/R1稱為直流雙臂電橋的倍率。所以電橋平衡時
被測電阻值=倍率讀數×比較用可調電阻讀數
因此,為了保證測量的准確性,連接Rx和Rn電流端鈕的導線應盡量選用導電性能良好且短而粗的導線。
只要能保證,R1、R1'、R2和R2'均大於1OΩ,r又很小,且接線正確,直流雙臂電橋就可較好地消除或減小接線電阻與接觸電阻的影響。因此,用直流雙臂電橋測量小電阻時,能得到較准確的測量結果。
H. 全橋電路中,什麼是高壓側橋臂什麼是低壓側橋臂,為什麼驅動上管和下管的驅動電壓不一樣分別是什麼
因為上臂管的驅動與下臂管不共地。
以MOS為例,它要求G-S上有8-15V的電壓才導通。如果是下版臂,與驅動權信號是共地的,很容易實現G-S上有電壓。但是上臂的情況不一樣了,它的地與下臂是串著的,只有在下臂導通時,才「共地」了。而在下臂截止時,是懸浮的,G-S根本通不了電。
加了自舉電容後,相當於下臂導通時,給上臂的G-S給個電源,它與主電路是不共地的,(下臂一截止就斷開)是獨立的電壓,與驅動晶元配合就能產有規律的導通與截止(PWM或者SPWM)。
簡單地說,自舉電容是給上臂管供電的。
所以,自舉電容正極要串個二極體(而且要視頻率看用高速管或者普通二極體)且電壓要高於母線電壓,以隔斷與主電源的輔助供電電位。
如果還有不明白請發問
I. 什麼是橋臂電路
最早的橋臂電路是有四個元件連接成平行四邊形的測量電路,後來又有了用四個二極體連接的整流電路,現在大量採用的六個整流元件的三相整流橋,和三相逆變電路都是應用橋接的元件,一個元件叫做一個橋臂。
J. 橋式電壓型無源逆變電路的上下兩個橋臂開關元件換相時,需不需要留一定的死去時間為什麼
肯定需要,否則會導致上下兩個開關短時間同時導通(因為在驅動信號到來時,專上下兩個開關的屬狀態切換存在時間誤差,而且開關導通和關斷有延時,即存儲時間和上升沿、下降沿時間),當同時導通時,將導致電源短路,所以必須留出死區時間,以避開開關切換的時間誤差和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