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RC電路中拉普拉斯變換的推導
其實很簡單。根據拉氏變換倒數定理,dq/dt=sq(s)-q(0)[其中q(s)是q(t)作拉式變換後得的,s是一個轉版換因數,你不妨把它當權常量],Vin=R*dq/dt+q/C作拉式變換後就變成9-4式,其中Vin和q都要作拉式變換,q的一階導用導數定理變換。常微分方程的求解一般可以用拉普拉斯變換及其反演解決,具體的關於拉式變換的推導及運用你最好查一下相關資料。
Ⅱ rc電路有什麼用途
★RC電路就是由電阻和電容構成的電路,其常見的主要用途有以下一些:
●音頻濾專波,構屬成低通、高通、帶通、帶阻濾波器
●構成文氏電橋,用於測量儀器或作低頻振盪器
●不用變壓器的高壓交流變低壓直流
●構成雙T電路,用於構成帶通濾波器或選頻放大器
●在交流放大器中擔任信號負載並起隔直作用
等等....
Ⅲ 什麼是RC電路,原理是什麼
rc串聯電路在階躍電壓的作用下,從開始發生變化到穩態的過程叫暫態過程.
實驗原理就是電容的充放電,利用暫態過程可以將矩形波變為鋸齒波或尖峰波……
Ⅳ RL電路和RC電路都是指什麼
電阻電感串聯電路。電阻電容並聯電路。
Ⅳ RC串並聯電路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RC 串並聯電路
RC 串並聯電路存在兩個轉折頻率f01 和 f02: f01=1/2πR2C1, f02=1/2πC1*[R1*R2/(R1+R2)] 當信號頻率低於 f01 時,C1 相當於開路,該電路總阻抗為 R1+R2。
當信號頻率高於 f02 時,C1 相當於短路,此時電路總阻抗為 R1。
當信號頻率高於 f01 低於 f02 時,該電路總阻抗在 R1+R2 到R1之間變化。
RC電路,全稱電阻-電容電路(英語:Resistor-Capacitance circuit),一次RC電路由一個電阻器和一個電容器組成。按電阻電容排布,可分為RC串聯電路和RC並聯電路;單純RC並聯不能諧振,因為電阻不儲能,LC並聯可以諧振。
RC電路廣泛應用於模擬電路、脈沖數字電路中,RC並聯電路如果串聯在電路中有衰減低頻信號的作用,如果並聯在電路中有衰減高頻信號的作用,也就是濾波的作用。
最基本的被動線性元件為電阻器(R)、電容器(C)和電感元件(L)。這些元件可以被用來組成4種不同的電路:RC電路、RL電路、LC電路和RLC電路,這些名稱都緣於各自所使用元件的英語縮寫。
它們體現了一些對於模擬電子技術來說很重要的性質。它們都可以被用作被動濾波器。本條目主要講述RL電路串聯、並聯狀態的情況。
在實際應用中通常使用電容器(以及RC電路)而非電感來構成濾波電路。這是因為電容更容易製造,且元件的尺寸普遍更小。
Ⅵ 拉氏變換RC電路傳遞函數
就是拉普拉斯變換公式,如函數f(t)經拉氏變換後就是F(S),同理這里的u(t)只是一個變數,或者看成關於t的函數,拉氏變換後就是U(S)。
Ⅶ RC電路該如何設計
積分還是微分電路
Ⅷ 上拉電阻 下拉電阻原理圖
需要用到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的情況還蠻多的, 畫圖比較麻煩。
上拉電阻:就是從電源高回電平引出的電阻接答到輸出
1,如果電平用OC(集電極開路,TTL)或OD(漏極開路,COMS)輸出,那麼不用上拉電阻是不能工作的, 這個很容易理解,管子沒有電源就不能輸出高電平了。
2,如果輸出電流比較大,輸出的電平就會降低(電路中已經有了一個上拉電阻,但是電阻太大,壓降太高),就可以用上拉電阻提供電流分量, 把電平「拉高」。(就是並一個電阻在IC內部的上拉電阻上, 讓它的壓降小一點)。當然管子按需要該工作在線性范圍的上拉電阻不能太小。當然也會用這個方式來實現門電路電平的匹配。
需要注意的是,上拉電阻太大會引起輸出電平的延遲。(RC延時)
一般CMOS門電路輸出不能給它懸空,都是接上拉電阻設定成高電平。
下拉電阻:和上拉電阻的原理差不多, 只是拉到GND去而已。 那樣電平就會被拉低。 下拉電阻一般用於設定低電平或者是阻抗匹配(抗回波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