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時基電路心得

時基電路心得

發布時間:2021-02-15 22:14:41

❶ led數碼管六位動態顯示時分秒,有一位不亮,其他都正常,而且1-9數字中有一位數字動態顯示不出來

設計題目:
數字鍾的設計與模擬
二.設計要求:
(1)設計一個有「時」、「分」、「秒」(12小時59分59秒)顯示,且有校時功能的電子鍾;
(2)顯示採用六隻LED數碼管分別顯示時分秒;
(3)時間的小時、分可手動調整;
(4)採用+5V電源供電。
三.題目分析:
根據題目,我們可以分析出:數字電子鍾是由多塊數字集成電路構成的,其中有振盪器,分頻器,校時電路,計數器,解碼器和顯示器六部分組成。振盪器和分頻器組成標准秒信號發生器,不同進制的計數器產生計數,解碼器和顯示器進行顯示,通過校時電路實現對時,分的校準。
1)振盪器又包括由集成電路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用石英晶體構成的振盪器和由邏輯門與RC組成的時鍾源振盪器。三種方案如下圖所示:
方案一:由集成電路定時器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作為時間標准信號源。

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圖

方案二:振盪器是數字鍾的核心。振盪器的穩定度及頻率的精確度決定了數字鍾計時的准確程度,通常選用石英晶體構成振盪器電路。石英晶體振盪器的作用是產生時間標准信號。因此,一般採用石英晶體振盪器經過分頻得到這一時間脈沖信號。

石英晶體振盪器圖
方案三:由集成邏輯門與RC組成的時鍾源振盪器。

門電路組成的多諧振盪器圖
集成電路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電路:如果精度要求不高,則可以採用由集成電路定時器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如上圖所示。設振盪頻率f=1KHz,R為可調電阻,微調R1可以調出1KHz輸出。
石英晶體振盪電路:採用的32768晶體振盪電路,其頻率為32768Hz,然後再經過15分頻電路可得到標準的1Hz的脈沖輸出.R的阻值,對於TTL門電路通常在0.7~2KΩ之間;對於CMOS門則常在10~100MΩ之間。
由門電路組成的多諧振盪器的振盪周期不僅與時間常數RC有關,而且還取決於門電路的閾值電壓VTH,由於VTH容易受到溫度、電源電壓及干擾的影響,因此頻率穩定性較差,只能用於對頻率穩定性要求不高的場合。
綜上所述,因為本電路對精度沒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我們選用由集成電路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
2)校時器的方案有如下兩種:
方案一:通常,校正時間的方法是:首先截斷正常的計數通路,然後再進行人工出觸發計數或將頻率較高的方波信號加到需要校正的計數單元的輸入端,校正好後,再轉入正常計時狀態即可。根據要求,數字鍾應具有分校正和時校正功能,因此,應截斷分個位和時個位的直接計數通路,並採用正常計時信號與校正信號可以隨時切換的電路接入其中。圖1所示為所設計的校時電路。

圖 1方案一校正電路圖

方案二:校準電路由基本RS觸發器和「與」門組成,基本RS觸發器的功能是產生單脈沖,主要作用是起防抖動作用。未撥動開關K時,「與非」門G2的一個輸入端接地,基本RS觸發器處於「1」狀態,這是數字鍾正常工作,「分」進位脈沖能進入「分」計數器。撥動開關K時,「與非」門G1的一個輸入端接地,於是基本RS觸發器轉為「0」狀態。秒狀態可以直接進入「分」計數器,而「分」進位脈沖被阻止進入,因而能較快地校準分計數器的計數值。校準後,將校正開關恢復原位,數字鍾繼續進行正常計時工作。

圖 2 方案二校正電路
通過比較可知,方案一和方案二相比,防抖動措施更好,更完備,但電路也更為復雜,成本也更高,通過比較選擇方案一,既能實現防抖動功能,做出事物也更經濟一些。
四.總體方案:
本電路是以555定時器組成多諧振盪器作為頻率發生器,多諧振盪器產生1000HZ的振盪波,經過分頻器分頻,分解成1HZ的脈沖波,隨後經過秒計數器,秒計時器是60進制計數器,當計數器計數到60時產生進位脈沖,到分計數器。分計數器也是60進制計數器,當分計數器計數到60時,再次產生更高一級的進位脈沖,脈沖送到時計數器,實現了分向時的進位。當需要進行校時時,打開對應的開關,進行對應位置上的校時,此時計數進位脈沖無效。
而計數器的工作是通過外接時鍾脈沖CP的作用下,秒的個位加法計數器開始記數,通過解碼器和數碼顯示管顯示數字即計數器。當經過10個脈沖信號後,秒個位計數器完成一次循環,秒十位計數器的CP與秒個位計數器的CP同步,秒個位計數器的Qcc使得秒十位的P和T端同時為1,從而秒十位開始計數,秒十位計數器工作1次,通過解碼器和數碼顯示管,秒十位數字加1。當經過60個脈沖信號,秒部分完成一個周期,分鍾個位計數器的CP通過秒十位計數器的Q2Q1與非得到脈沖,分鍾個位計數器工作一次,通過解碼器和數碼顯示管,分鍾的個位數字加1。分部分的工作方式與秒部分完全相同。當經過3600個脈沖信號,分鍾部分完成一個周期,小時個位計數器的CP通過分十位計數器的Q2Q1與非得到脈沖,小時個位計數器工作一次,通過解碼器和數碼顯示管,小時的個位數字加1。當小時個位部分完成一個周期,小時十位計數器的CP與小時個位計數器的CP同步, 小時個位計數器的Qcc使得小時十位的P和T端同時為1,從而小時十位開始計數,小時十位計數器工作1次,通過解碼器和數碼顯示管,小時的十位數字加1。當小時十位部分計數到2同時小時的個位部分計數到4,小時個位計數器的清零端和十位計數器的清零端通過小時個位計數器的Q2和小時十位計數器的Q1與非得到信號,小時部分清零,從而完成了1次24小時計時。
五.具體實現:
(1) 數字時鍾基本原理的邏輯框圖如下圖3所示:

由圖3我們可以看出,振盪器產生的信號經過分頻器作為產生秒脈沖,秒脈沖送入計數器,計數結果經過「時」、「分」、「秒」,解碼器,顯示器顯示時間。其中振盪器和分頻器組成標准秒脈沖信號發生器,由不同進制的計數器,解碼器和顯示電路組成計時系統。秒信號送入計數器進行計數,把累計的結果以「時」,「分」、「秒」的數字顯示出來。「時」顯示由二十四進制計數器,解碼器,顯示器構成;「分」、「秒」顯示分別由六十進制的計數器,解碼器,顯示器構成;校時電路實現對時,分的校準。
(2)數字鍾的原理圖如附一圖所示,其功能原理均與系統方框圖的一致。
六.各部分定性說明以及定量計算:
1.振盪器
秒發生電路---振盪器是計時器的核心,振盪器的穩定度和頻率的精確度決定了計時器的准確度。一般來說,振盪器的頻率越高,計時精度就越高,但耗電量將越大。所以,在設計電路時要根據需要而設計出最佳電路。
在此設計中,我採用的是精度不高的,由集成電路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其具體電路如下圖4所示:

圖4 振盪器電路圖

555定時器是一個模擬與數字混合型的集成電路。555定時器是一種應用極為廣泛的中規模集成電路。該電路使用靈活、方便,只需外接少量的阻容元件就可以構成單穩、多諧和施密特觸發器。因而廣泛用於信號的產生、變換、控制與檢測。
目前生產的定時器有雙極型和CMOS兩種類型,其型號分別有NE555(或5G555)和C7555等多種。它們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通常,雙極型定時器具有較大的驅動能力,而CMOS定時器具有低功耗、輸入阻抗高等優點。555定時器工作的電源電壓很寬,並可承受較大的負載電流。雙極型定時器電源電壓范圍為5~16V,最大負載電流可達200mA;CMOS定時器電源電壓范圍為3~18V,最大負載電流在4mA以下。
555的引腳圖如下圖5所示:
圖5
555的內部電路和功能如下圖6所示:

圖6

上面圖6 是555定時器內部組成框圖。它主要由兩個高精度電壓比較器A1、A2,一個RS觸發器,一個放電三極體和三個5KΩ電阻的分壓器而構成。
它的各個引腳功能如下:
1腳:外接電源負端VSS或接地,一般情況下接地。
8腳:外接電源VCC,雙極型時基電路VCC的范圍是4.5 ~ 16V,CMOS型時基電路VCC的范圍為3 ~ 18V。一般用5V。
3腳:輸出端Vo
2腳: 低觸發端
6腳:TH高觸發端
4腳: 是直接清零端。當 端接低電平,則時基電路不工作,此時不論 、TH處於何電平,時基電路輸出為「0」,該端不用時應接高電平。
5腳:VC為控制電壓端。若此端外接電壓,則可改變內部兩個比較器的基準電壓,當該端不用時,應將該端串入一隻0.01μF電容接地,以防引入干擾。
7腳:放電端。該端與放電管集電極相連,用做定時器時電容的放電。
在1腳接地,5腳未外接電壓,兩個比較器A1、A2基準電壓分別為
的情況下,其功能如下表:
555定時器的功能表
清零端
高觸發端TH 低觸發端
Qn+1 放電管T 功能
0

0 導通 直接清零
1

0 導通 置0
1

1 截止 置1
1

Qn 不變 保持

接通電源後,電容C1被充電,vC上升,當vC上升到大於2/3VCC時,觸發器被復位,放電管T導通,此時v0為低電平,電容C1通過R2和T放電,使vC下降。當vC下降到小於1/3VCC時,觸發器被置位,v0翻轉為高電平。電容器C1放電結束,所需的時間為 :

當C1放電結束時,T截止,VCC將通過R1、R2向電容器C1充電,vC由1/3VCC上升到2/3VCC所需的時為:

當vC上升到2/3VCC時,觸發器又被復位發生翻轉,如此周而復始,在輸出端就得到一個周期性的方波,其頻率為 :

本設計中,由電路圖可知R1、R2和C的值,然後再根據f的公式可以算出:其輸出的頻率為f=1KHz.
2.分頻器
分頻器的功能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產生標准秒脈沖信號;二是提供功能擴展電路所需要的信號,如仿電台報時用的1000Hz的高音頻信號和500Hz的低音頻信號等。
本設計中,由於振盪器產生的信號頻率太高,要得到標準的秒信號,就需要對所得的信號進行分頻。這里所採用的分頻電路是由3個總規模計數器74LS90來構成的3級1/10分頻。
其電路圖如下圖7所示:

圖7 分頻器電路圖

74LS90的引腳圖及其功能圖如下圖所示:

74LS90引腳圖

74LS90 功能表

3.計數器
本設計所採用的是十進制計數器74SL160,根據時分秒各個部分的的不同功能,設計成不同進制的計數器。秒的個位,需要10進制計數器,十位需6進制計數器(計數到59時清零並進位),秒部分設計與分鍾的設計完全相同;時部分的設計為當時鍾計數到24時,使計數器的小時部分清零,從而實現整體循環計時的功能。
74LS160功能表和真值表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
輸入 輸出
(CR) ̅ (LD) ̅ CTT CTP CP D0 D1 D2 D3 Q0 Q1 Q2 Q3
0 × × × × × × × × 0 0 0 0
1 0 × × ↑ D0 D1 D2 D3 D0 D1 D2 D3
1 1 1 1 ↑ × × × × 計數
1 1 0 × × × × × × 觸發器保持,CO=0
1 1 × 0 × × × × × 保持

表2
74LS160的真值表
CLK Q
Q
Q
Q

0 0 0 0 0
1 0 0 0 1
2 0 0 1 0
3 0 0 1 1
4 0 1 0 0
5 0 1 0 1
6 0 1 1 0
7 0 1 1 1
8 1 0 0 0
9 1 0 0 1
10 0 0 0 0

74LS160的引腳介紹如下表3所示:
表3

74LS160邏輯符號 各引腳頓的名稱
D D D D
置數端
Q Q Q Q
輸出端
EP ET 工作狀態控制端
LD 預置數控制端
RD 非同步置零(復位)端
CO 進位輸出端
CLK 信號輸入端

計數部分:利用74LS160晶元和74LS00晶元組成的計數器,它們採用非同步連接,利用外接標准1Hz脈沖信號進行計數。
顯示部分: 將六片74LS160的Q0Q1Q2Q3腳分別接到實驗箱上的數碼顯示管上,根據脈沖的個數顯示時間。
秒信號經過計數器之後分別得到顯示電路,以便實現用數字顯示時、分、秒的要求,計時電路共分三部分:計秒、計分和計時。其中,計秒和計分都是60進制,而計時為24進制,可以採用十進制計數器74LS160實現24進制、60進制計數器。
(1)六十進制計數
由分頻器來的秒脈沖信號,首先送到「秒」計數器進行累加計數,秒計數器應完成一分鍾之內秒數目的累加,並達到60秒時產生一個進位信號,所以,選用2片74LS160和一片74LS00組成六十進制計數器,採用反饋歸零的方法來實現六十進制計數。其中,「秒」十位是六進制,「秒」個位是十進制。
秒部分具體設計如圖8所示:

圖8
秒的個位部分為逢十進一,十位部分為逢六進一,從而共同完成60進制計數器,當計數到59時清零並重新開始計數。如圖所示個位1腳接高電平,7腳、9腳及10腳接1,當7腳和10腳同時為1時計數器處於計數工作狀態。個位11腳和秒的十位的2腳相接,十位的9腳、10腳、7腳分別和個位的1腳相接。個位計數器由Q3Q2Q1Q0(0000)2增加到(1001)2時產生進位,從而實現10進制計數和進位功能,秒的十位在計數至0110時由與非門反饋清零實現6進制。
分鍾部分設計與秒完全相同。
(2)二十四進制計數器:
選用2片74LS160和一片74LS00組成24進制計數器,採用反饋歸零的方法來實現24進制計數。當十位為0010且個位為0100時使兩晶元非同步清零。
小時部分具體設計如圖9所示:

圖9
4.解碼器、顯示器
解碼是指把給定的代碼進行翻譯的過程。計數器採用的碼制不同,解碼電路也不同。74LS48驅動器是與8421BCD編碼計數器配合用的七段解碼驅動器。74LS48配有燈測試LT、動態滅燈輸入RBI,滅燈輸入/動態滅燈輸出BI/RBO,當LT=0時,74LS48出去全1。
本系統用七段發光二極體來顯示解碼器輸出的數字,顯示器有兩種:共陽極顯示器或共陰極顯示器。74LS48解碼器對應的顯示器是共陰極顯示器。
本實驗採用實驗箱中的74LS48解碼器和共陰極顯示器組成的顯示系統。
5.校時電路
數字種啟動後,每當數字鍾顯示與實際時間不符進,需要根據標准時間進行校時。校「秒」時,採用等待校時。校「分」、「時」的原理比較簡單,採用加速校時。
對校時電路的要求是 :
1)在小時校正時不影響分和秒的正常計數 。
2)在分校正時不影響秒和小時的正常計數 。
如圖10所示,當數字鍾走時出現誤差時,需要校正時間。校時電路實現對「時」「分」「秒」的校準。在電路中設有正常計時和校對位置。本實驗實現「時」「分」的校對。需要注意的是,校時電路是由與非門構成的組合邏輯電路,開關S1或S2為「0」或「1」時,可能會產生抖動,為防止這一情況的發生我們接入一個由RS觸發器組成的防抖動電路來控制。

校時電路圖 圖10
校時開關的功能表如下:
校時開關的功能表
S1 S2 功能
1 1 計數
0 1 校分
1 0 校時
6.整點報時電路
整點報時,只報時不報分。從59分50秒起,每隔2s發出一次信號,連續五次,最後一次結束時即達到正點。其原理圖如下所示:

圖11
電路圖如下圖12所示:

圖12
綜合以上多個電路,將其連接起來,就組成了一個具有時、分、秒計時功能,能夠手動校時、校分,並且整點報時的數字電子鍾。
七.實驗模擬:
在電子電路計算機模擬軟體Multisim中進行調試和模擬數字電子鍾,得到的模擬電路圖如附二圖所示。
由模擬電路實驗知道了當高頻信號經過分頻器後得到標準的秒脈沖信號,進入60進制的「秒」計時,「秒」的分位進入60進制的「分」計時,最後,由分的「時」進位進入24進制的「時」計時。再加上由門電路和開關構成的校時電路對電路的「時」,「分」進行校時,從而得到正確的時間的。
八.元器件清單
(1)74LS160( 6片) (2)74LS00(15片)
(3)數碼顯示器(6片) (4)74LS90(3片)
(5)74LS30(1片) (6)74LS04(1片)
(7)74LS02(1片) (8)555計時器(1片)
(9)可變電容(1個) (10)電容(2片)
(11)蜂鳴器(1個) (12)電阻(2個)
(13)數字電路實驗箱 (14)+5V電源若干
(15)導線,開關若干。
九.設計心得體會

在此次的數字鍾設計過程中,更進一步地熟悉了晶元的結構及掌握了各晶元的工作原理和其具體的使用方法。使我對已學過的電路、數電、模電等電子技術的知識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鍛煉和培養了自己利用已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自己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剛開始做這個設計的時候感覺自己什麼都不知道怎麼下手,腦子里比較浮躁和零亂。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通過重溫數電,模電等電子技術的書籍,還有通過查看相關的設計技術以及一些參考文獻,再加之在老師的指導和周圍同學的幫助下,使我對自己的本設計有了熟練的掌握。
在整個的設計過程中我充滿了渴望和用心。記得在精工實習的時候,也是用滿腔的熱情來完成各項實習任務,並在每項實習項目中都達到了優秀的成績。 所以,我相信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並一向的加強自己在這方面的努力。在這次的電子技術設計中亦是如此,用自己的雙手和滿腔的熱情來完成各個環節,不斷的在圖書管查看相關資料和期刊文獻,特別在網路上也收收獲了很多新鮮的東西。這次設計更讓我熟悉了一些常用集成邏輯電路和其相應晶元的使用。
雖然,在本設計中所用的方案不是最好的,但我想其中的原理是最基本的;雖然其中可能出現誤差,不過在楊老師的答疑課上,這些問題還是基本解決了。
最後,我要衷心的感謝楊老師給了我一次實踐的機會和平時在學習上的莫大幫助,讓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認識到了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通過這個課程設計我發現了我好多知識都不熟悉甚至有的東西我根本就不知道,這讓我感到了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因此使我更堅定了在以後的學習中要扎實好基礎,闊廣知識面。碰到的問題越讓人絕望,解決問題之後的喜悅程度就越高。作為工科類的學生,以後工作了難免要碰到許許多多的問題,不要絕望,堅持,直到看到勝利的曙光。

十.參考文獻

李中發主編. 電子技術.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毛期儉主編.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實驗及應用.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呂思忠,施齊雲主編. 數字電路實驗與課程設計. 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閻石主編.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智偉主編. 電子電路計算機模擬設計與分析.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程勇主編. Multisim10電路模擬實例講解. 北京: 人名出版社.
彭介華主編. 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指導.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盧結成、高世忻等編. 電子電路實驗及應用課題設計.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梁宗善主編.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設計. 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歐陽星明主編. 數字系統邏輯設計.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李中發主編.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設計. 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❷ 要求設計一個簡易的數字頻率計,其信號是給定的比較穩定的脈沖信號。

沒有問題,簡易的數字頻率計我可以給。

❸ 用verilog編寫LED循環顯示控制電路(數字電子技術) 分不是問題....

設計題目:數字鍾的設計與模擬二.設計要求: (1)設計一個有「時」、「分」、「秒」(12小時59分59秒)顯示,且有校時功能的電子鍾; (2)顯示採用六隻LED數碼管分別顯示時分秒; (3)時間的小時、分可手動調整; (4)採用+5V電源供電。三.題目分析: 根據題目,我們可以分析出:數字電子鍾是由多塊數字集成電路構成的,其中有振盪器,分頻器,校時電路,計數器,解碼器和顯示器六部分組成。振盪器和分頻器組成標准秒信號發生器,不同進制的計數器產生計數,解碼器和顯示器進行顯示,通過校時電路實現對時,分的校準。 1)振盪器又包括由集成電路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用石英晶體構成的振盪器和由邏輯門與RC組成的時鍾源振盪器。三種方案如下圖所示:方案一:由集成電路定時器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作為時間標准信號源。 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圖 方案二:振盪器是數字鍾的核心。振盪器的穩定度及頻率的精確度決定了數字鍾計時的准確程度,通常選用石英晶體構成振盪器電路。石英晶體振盪器的作用是產生時間標准信號。因此,一般採用石英晶體振盪器經過分頻得到這一時間脈沖信號。 石英晶體振盪器圖方案三:由集成邏輯門與RC組成的時鍾源振盪器。 門電路組成的多諧振盪器圖集成電路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電路:如果精度要求不高,則可以採用由集成電路定時器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如上圖所示。設振盪頻率f=1KHz,R為可調電阻,微調R1可以調出1KHz輸出。石英晶體振盪電路:採用的32768晶體振盪電路,其頻率為32768Hz,然後再經過15分頻電路可得到標準的1Hz的脈沖輸出.R的阻值,對於TTL門電路通常在0.7~2KΩ之間;對於CMOS門則常在10~100MΩ之間。由門電路組成的多諧振盪器的振盪周期不僅與時間常數RC有關,而且還取決於門電路的閾值電壓VTH,由於VTH容易受到溫度、電源電壓及干擾的影響,因此頻率穩定性較差,只能用於對頻率穩定性要求不高的場合。綜上所述,因為本電路對精度沒有較高的要求,因此,我們選用由集成電路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 2)校時器的方案有如下兩種:方案一:通常,校正時間的方法是:首先截斷正常的計數通路,然後再進行人工出觸發計數或將頻率較高的方波信號加到需要校正的計數單元的輸入端,校正好後,再轉入正常計時狀態即可。根據要求,數字鍾應具有分校正和時校正功能,因此,應截斷分個位和時個位的直接計數通路,並採用正常計時信號與校正信號可以隨時切換的電路接入其中。圖1所示為所設計的校時電路。 圖 1方案一校正電路圖 方案二:校準電路由基本RS觸發器和「與」門組成,基本RS觸發器的功能是產生單脈沖,主要作用是起防抖動作用。未撥動開關K時,「與非」門G2的一個輸入端接地,基本RS觸發器處於「1」狀態,這是數字鍾正常工作,「分」進位脈沖能進入「分」計數器。撥動開關K時,「與非」門G1的一個輸入端接地,於是基本RS觸發器轉為「0」狀態。秒狀態可以直接進入「分」計數器,而「分」進位脈沖被阻止進入,因而能較快地校準分計數器的計數值。校準後,將校正開關恢復原位,數字鍾繼續進行正常計時工作。 圖 2 方案二校正電路通過比較可知,方案一和方案二相比,防抖動措施更好,更完備,但電路也更為復雜,成本也更高,通過比較選擇方案一,既能實現防抖動功能,做出事物也更經濟一些。四.總體方案: 本電路是以555定時器組成多諧振盪器作為頻率發生器,多諧振盪器產生1000HZ的振盪波,經過分頻器分頻,分解成1HZ的脈沖波,隨後經過秒計數器,秒計時器是60進制計數器,當計數器計數到60時產生進位脈沖,到分計數器。分計數器也是60進制計數器,當分計數器計數到60時,再次產生更高一級的進位脈沖,脈沖送到時計數器,實現了分向時的進位。當需要進行校時時,打開對應的開關,進行對應位置上的校時,此時計數進位脈沖無效。而計數器的工作是通過外接時鍾脈沖CP的作用下,秒的個位加法計數器開始記數,通過解碼器和數碼顯示管顯示數字即計數器。當經過10個脈沖信號後,秒個位計數器完成一次循環,秒十位計數器的CP與秒個位計數器的CP同步,秒個位計數器的Qcc使得秒十位的P和T端同時為1,從而秒十位開始計數,秒十位計數器工作1次,通過解碼器和數碼顯示管,秒十位數字加1。當經過60個脈沖信號,秒部分完成一個周期,分鍾個位計數器的CP通過秒十位計數器的Q2Q1與非得到脈沖,分鍾個位計數器工作一次,通過解碼器和數碼顯示管,分鍾的個位數字加1。分部分的工作方式與秒部分完全相同。當經過3600個脈沖信號,分鍾部分完成一個周期,小時個位計數器的CP通過分十位計數器的Q2Q1與非得到脈沖,小時個位計數器工作一次,通過解碼器和數碼顯示管,小時的個位數字加1。當小時個位部分完成一個周期,小時十位計數器的CP與小時個位計數器的CP同步, 小時個位計數器的Qcc使得小時十位的P和T端同時為1,從而小時十位開始計數,小時十位計數器工作1次,通過解碼器和數碼顯示管,小時的十位數字加1。當小時十位部分計數到2同時小時的個位部分計數到4,小時個位計數器的清零端和十位計數器的清零端通過小時個位計數器的Q2和小時十位計數器的Q1與非得到信號,小時部分清零,從而完成了1次24小時計時。五.具體實現: (1) 數字時鍾基本原理的邏輯框圖如下圖3所示: 由圖3我們可以看出,振盪器產生的信號經過分頻器作為產生秒脈沖,秒脈沖送入計數器,計數結果經過「時」、「分」、「秒」,解碼器,顯示器顯示時間。其中振盪器和分頻器組成標准秒脈沖信號發生器,由不同進制的計數器,解碼器和顯示電路組成計時系統。秒信號送入計數器進行計數,把累計的結果以「時」,「分」、「秒」的數字顯示出來。「時」顯示由二十四進制計數器,解碼器,顯示器構成;「分」、「秒」顯示分別由六十進制的計數器,解碼器,顯示器構成;校時電路實現對時,分的校準。 (2)數字鍾的原理圖如附一圖所示,其功能原理均與系統方框圖的一致。六.各部分定性說明以及定量計算: 1.振盪器秒發生電路---振盪器是計時器的核心,振盪器的穩定度和頻率的精確度決定了計時器的准確度。一般來說,振盪器的頻率越高,計時精度就越高,但耗電量將越大。所以,在設計電路時要根據需要而設計出最佳電路。在此設計中,我採用的是精度不高的,由集成電路555與RC組成的多諧振盪器。其具體電路如下圖4所示: 圖4 振盪器電路圖 555定時器是一個模擬與數字混合型的集成電路。555定時器是一種應用極為廣泛的中規模集成電路。該電路使用靈活、方便,只需外接少量的阻容元件就可以構成單穩、多諧和施密特觸發器。因而廣泛用於信號的產生、變換、控制與檢測。 目前生產的定時器有雙極型和CMOS兩種類型,其型號分別有NE555(或5G555)和C7555等多種。它們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通常,雙極型定時器具有較大的驅動能力,而CMOS定時器具有低功耗、輸入阻抗高等優點。555定時器工作的電源電壓很寬,並可承受較大的負載電流。雙極型定時器電源電壓范圍為5~16V,最大負載電流可達200mA;CMOS定時器電源電壓范圍為3~18V,最大負載電流在4mA以下。 555的引腳圖如下圖5所示: 圖5 555的內部電路和功能如下圖6所示: 圖6 上面圖6 是555定時器內部組成框圖。它主要由兩個高精度電壓比較器A1、A2,一個RS觸發器,一個放電三極體和三個5KΩ電阻的分壓器而構成。它的各個引腳功能如下: 1腳:外接電源負端VSS或接地,一般情況下接地。 8腳:外接電源VCC,雙極型時基電路VCC的范圍是4.5 ~ 16V,CMOS型時基電路VCC的范圍為3 ~ 18V。一般用5V。 3腳:輸出端Vo 2腳: 低觸發端 6腳:TH高觸發端 4腳: 是直接清零端。當 端接低電平,則時基電路不工作,此時不論 、TH處於何電平,時基電路輸出為「0」,該端不用時應接高電平。 5腳:VC為控制電壓端。若此端外接電壓,則可改變內部兩個比較器的基準電壓,當該端不用時,應將該端串入一隻0.01μF電容接地,以防引入干擾。 7腳:放電端。該端與放電管集電極相連,用做定時器時電容的放電。在1腳接地,5腳未外接電壓,兩個比較器A1、A2基準電壓分別為 的情況下,其功能如下表: 555定時器的功能表清零端 高觸發端TH 低觸發端 Qn+1 放電管T 功能 0 0 導通 直接清零 1 0 導通 置0 1 1 截止 置1 1 Qn 不變 保持 接通電源後,電容C1被充電,vC上升,當vC上升到大於2/3VCC時,觸發器被復位,放電管T導通,此時v0為低電平,電容C1通過R2和T放電,使vC下降。當vC下降到小於1/3VCC時,觸發器被置位,v0翻轉為高電平。電容器C1放電結束,所需的時間為 : 當C1放電結束時,T截止,VCC將通過R1、R2向電容器C1充電,vC由1/3VCC上升到2/3VCC所需的時為: 當vC上升到2/3VCC時,觸發器又被復位發生翻轉,如此周而復始,在輸出端就得到一個周期性的方波,其頻率為 : 本設計中,由電路圖可知R1、R2和C的值,然後再根據f的公式可以算出:其輸出的頻率為f=1KHz. 2.分頻器分頻器的功能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產生標准秒脈沖信號;二是提供功能擴展電路所需要的信號,如仿電台報時用的1000Hz的高音頻信號和500Hz的低音頻信號等。本設計中,由於振盪器產生的信號頻率太高,要得到標準的秒信號,就需要對所得的信號進行分頻。這里所採用的分頻電路是由3個總規模計數器74LS90來構成的3級1/10分頻。其電路圖如下圖7所示: 圖7 分頻器電路圖 74LS90的引腳圖及其功能圖如下圖所示: 74LS90引腳圖 74LS90 功能表 3.計數器本設計所採用的是十進制計數器74SL160,根據時分秒各個部分的的不同功能,設計成不同進制的計數器。秒的個位,需要10進制計數器,十位需6進制計數器(計數到59時清零並進位),秒部分設計與分鍾的設計完全相同;時部分的設計為當時鍾計數到24時,使計數器的小時部分清零,從而實現整體循環計時的功能。 74LS160功能表和真值表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 輸入 輸出 (CR) ? (LD) ? CTT CTP CP D0 D1 D2 D3 Q0 Q1 Q2 Q3 0 × × × × × × × × 0 0 0 0 1 0 × × ↑ D0 D1 D2 D3 D0 D1 D2 D3 1 1 1 1 ↑ × × × × 計數 1 1 0 × × × × × × 觸發器保持,CO=0 1 1 × 0 × × × × × 保持 表2 74LS160的真值表 CLK Q Q Q Q 0 0 0 0 0 1 0 0 0 1 2 0 0 1 0 3 0 0 1 1 4 0 1 0 0 5 0 1 0 1 6 0 1 1 0 7 0 1 1 1 8 1 0 0 0 9 1 0 0 1 10 0 0 0 0 74LS160的引腳介紹如下表3所示:表3 74LS160邏輯符號 各引腳頓的名稱 D D D D 置數端 Q Q Q Q 輸出端 EP ET 工作狀態控制端 LD 預置數控制端 RD 非同步置零(復位)端 CO 進位輸出端 CLK 信號輸入端 計數部分:利用74LS160晶元和74LS00晶元組成的計數器,它們採用非同步連接,利用外接標准1Hz脈沖信號進行計數。顯示部分: 將六片74LS160的Q0Q1Q2Q3腳分別接到實驗箱上的數碼顯示管上,根據脈沖的個數顯示時間。秒信號經過計數器之後分別得到顯示電路,以便實現用數字顯示時、分、秒的要求,計時電路共分三部分:計秒、計分和計時。其中,計秒和計分都是60進制,而計時為24進制,可以採用十進制計數器74LS160實現24進制、60進制計數器。(1)六十進制計數由分頻器來的秒脈沖信號,首先送到「秒」計數器進行累加計數,秒計數器應完成一分鍾之內秒數目的累加,並達到60秒時產生一個進位信號,所以,選用2片74LS160和一片74LS00組成六十進制計數器,採用反饋歸零的方法來實現六十進制計數。其中,「秒」十位是六進制,「秒」個位是十進制。 秒部分具體設計如圖8所示: 圖8 秒的個位部分為逢十進一,十位部分為逢六進一,從而共同完成60進制計數器,當計數到59時清零並重新開始計數。如圖所示個位1腳接高電平,7腳、9腳及10腳接1,當7腳和10腳同時為1時計數器處於計數工作狀態。個位11腳和秒的十位的2腳相接,十位的9腳、10腳、7腳分別和個位的1腳相接。個位計數器由Q3Q2Q1Q0(0000)2增加到(1001)2時產生進位,從而實現10進制計數和進位功能,秒的十位在計數至0110時由與非門反饋清零實現6進制。分鍾部分設計與秒完全相同。(2)二十四進制計數器:選用2片74LS160和一片74LS00組成24進制計數器,採用反饋歸零的方法來實現24進制計數。當十位為0010且個位為0100時使兩晶元非同步清零。小時部分具體設計如圖9所示: 圖9 4.解碼器、顯示器解碼是指把給定的代碼進行翻譯的過程。計數器採用的碼制不同,解碼電路也不同。74LS48驅動器是與8421BCD編碼計數器配合用的七段解碼驅動器。74LS48配有燈測試LT、動態滅燈輸入RBI,滅燈輸入/動態滅燈輸出BI/RBO,當LT=0時,74LS48出去全1。本系統用七段發光二極體來顯示解碼器輸出的數字,顯示器有兩種:共陽極顯示器或共陰極顯示器。74LS48解碼器對應的顯示器是共陰極顯示器。本實驗採用實驗箱中的74LS48解碼器和共陰極顯示器組成的顯示系統。 5.校時電路數字種啟動後,每當數字鍾顯示與實際時間不符進,需要根據標准時間進行校時。校「秒」時,採用等待校時。校「分」、「時」的原理比較簡單,採用加速校時。對校時電路的要求是 : 1)在小時校正時不影響分和秒的正常計數 。 2)在分校正時不影響秒和小時的正常計數 。如圖10所示,當數字鍾走時出現誤差時,需要校正時間。校時電路實現對「時」「分」「秒」的校準。在電路中設有正常計時和校對位置。本實驗實現「時」「分」的校對。需要注意的是,校時電路是由與非門構成的組合邏輯電路,開關S1或S2為「0」或「1」時,可能會產生抖動,為防止這一情況的發生我們接入一個由RS觸發器組成的防抖動電路來控制。 校時電路圖 圖10 校時開關的功能表如下: 校時開關的功能表 S1 S2 功能 1 1 計數 0 1 校分 1 0 校時 6.整點報時電路 整點報時,只報時不報分。從59分50秒起,每隔2s發出一次信號,連續五次,最後一次結束時即達到正點。其原理圖如下所示: 圖11 電路圖如下圖12所示: 圖12 綜合以上多個電路,將其連接起來,就組成了一個具有時、分、秒計時功能,能夠手動校時、校分,並且整點報時的數字電子鍾。七.實驗模擬:在電子電路計算機模擬軟體Multisim中進行調試和模擬數字電子鍾,得到的模擬電路圖如附二圖所示。由模擬電路實驗知道了當高頻信號經過分頻器後得到標準的秒脈沖信號,進入60進制的「秒」計時,「秒」的分位進入60進制的「分」計時,最後,由分的「時」進位進入24進制的「時」計時。再加上由門電路和開關構成的校時電路對電路的「時」,「分」進行校時,從而得到正確的時間的。八.元器件清單(1)74LS160( 6片) (2)74LS00(15片)(3)數碼顯示器(6片) (4)74LS90(3片)(5)74LS30(1片) (6)74LS04(1片)(7)74LS02(1片) (8)555計時器(1片)(9)可變電容(1個) (10)電容(2片)(11)蜂鳴器(1個) (12)電阻(2個)(13)數字電路實驗箱 (14)+5V電源若干(15)導線,開關若干。九.設計心得體會 在此次的數字鍾設計過程中,更進一步地熟悉了晶元的結構及掌握了各晶元的工作原理和其具體的使用方法。使我對已學過的電路、數電、模電等電子技術的知識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鍛煉和培養了自己利用已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自己以後的學習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剛開始做這個設計的時候感覺自己什麼都不知道怎麼下手,腦子里比較浮躁和零亂。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通過重溫數電,模電等電子技術的書籍,還有通過查看相關的設計技術以及一些參考文獻,再加之在老師的指導和周圍同學的幫助下,使我對自己的本設計有了熟練的掌握。在整個的設計過程中我充滿了渴望和用心。記得在精工實習的時候,也是用滿腔的熱情來完成各項實習任務,並在每項實習項目中都達到了優秀的成績。 所以,我相信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並一向的加強自己在這方面的努力。在這次的電子技術設計中亦是如此,用自己的雙手和滿腔的熱情來完成各個環節,不斷的在圖書管查看相關資料和期刊文獻,特別在網路上也收收獲了很多新鮮的東西。這次設計更讓我熟悉了一些常用集成邏輯電路和其相應晶元的使用。雖然,在本設計中所用的方案不是最好的,但我想其中的原理是最基本的;雖然其中可能出現誤差,不過在楊老師的答疑課上,這些問題還是基本解決了。最後,我要衷心的感謝楊老師給了我一次實踐的機會和平時在學習上的莫大幫助,讓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認識到了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通過這個課程設計我發現了我好多知識都不熟悉甚至有的東西我根本就不知道,這讓我感到了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因此使我更堅定了在以後的學習中要扎實好基礎,闊廣知識面。碰到的問題越讓人絕望,解決問題之後的喜悅程度就越高。作為工科類的學生,以後工作了難免要碰到許許多多的問題,不要絕望,堅持,直到看到勝利的曙光。 十.參考文獻 李中發主編. 電子技術.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毛期儉主編.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實驗及應用.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呂思忠,施齊雲主編. 數字電路實驗與課程設計. 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閻石主編.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智偉主編. 電子電路計算機模擬設計與分析.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程勇主編. Multisim10電路模擬實例講解. 北京: 人名出版社. 彭介華主編. 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指導.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盧結成、高世忻等編. 電子電路實驗及應用課題設計. 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梁宗善主編.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設計. 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歐陽星明主編. 數字系統邏輯設計.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李中發主編.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設計. 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回答時間:2011-10-23 4:19:57

❹ 救護車蜂鳴器的設計論文verilog

1 救護車警鈴電路的設計; 內容要求;用 NE556 時基電路及電阻,電容等元器件設計一個低頻 對高頻調制的救護車警鈴電路,調整合理參數使警鈴效果較好。 提交形式;電路,論文,PPT 數據;模擬電路教材,Mutisim 模擬軟體。 郵箱;songzhuxia.163.com 1 1.時基電路使用說明 556 定時器的電源電壓范圍較寬,可在+5~+16 范圍內使用(若為CMOS 的555 晶元則電壓 范圍在+3~+18V 內) 電路的輸出有緩沖器,因而可直接推動TTL 或CMOS 電路中的各種電路,包括能直接推動 蜂鳴器等器件。 本實驗所使用的電源電壓Vcc=+5V。 封面:按統一的格式(由教材科印發)參考文 文章格式: 頁面設置:A4、頁邊距:上下左右各2.5 厘米,頁眉頁腳各1.5 厘米。 文章題目:宋體、二號、居中、段前30 磅、段後10 磅 文摘:楷體、五號、左縮進2 字元、懸掛2 字元、右縮進2 字元、行距1.25 倍。 目錄:楷體、五號、左右對齊,中間隔以小園點、行距1.25 倍。 正文:宋體、小四號、行距1.25 倍。 一級標題:宋體、四號、加粗、行距1.25 倍。 二級標題:宋體、小四號、加粗、行距1.25 倍。 3J 標題:宋體、小四號、行距1.25 倍。 表序表題:宋體、小五號、表格上方居中。 圖序圖題:宋體、小五號、圖位下方居中。 參考文獻:宋體、小五號、左對齊。的電源電壓Vcc=+5V。 1.封面 2.中外文摘要或設計總說明 3.目錄 4.正文 5.致謝 6.參考文獻 7.附錄 此類畢業論文主要分為提綱。。 設計原理。。。設計思路。。。相關知識。。 裝置器材。。設計步驟。。。設計原理圖。。。設計心得幾個部分。。。 提綱就是標題 目錄之類 將你後面要闡述的內容定好頁碼 讓老師看起來有條 理 設計原理應該是課堂所學 設計思路可有可無 相關知識 裝置器材 設計步驟 原 理圖 這些可以去找相關資料 最後設計心得就自己發揮一下吧 說八千字又沒 人 會去數 這些內容列印一下十幾張紙左右吧 只要裝訂整齊 保證OK 2 一、實驗目的 1.掌握555 時基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學會對此晶元的正確使用。 2.學會分析和測試用 555 時基電路構成的多諧振盪器,單穩態觸發器,R-S 觸發器等三種 典型電路。 二、實驗儀器及材料 1.示波器 2.器件 NE556,(或LM556,5G556 等) 雙時基電路 1 片 二極體1N4148 2 只 電位器22K,1K 2 只 電阻、電容 若干 揚聲器 一支 三、實驗內容 1.555 時基電路功能測試 本實驗所用的 555 時基電路晶元為 NE556,同一晶元上集成了二個各自獨立的 555 時基電 路,圖中各管腳的功能簡述如下: TH 高電平觸發端:當TH 端電平大於2/3Vcc,輸出端OUT 端低電平,DIS 端導通。 TR 低電平觸發端:當TR 端電平小於1/3Vcc,OUT 端呈現高電平,DIS 端關斷。 R 復位端:R=0,OUT 端輸出低電平,DIS 端導通。 VC 控制電壓端:VC 接不同的電壓值可以改變TH,TR 的觸發電平值。 DIS 放電端:其導通或關斷為RC 迴路提供了放電或充電的通路。 OUT 輸出端: 表21.1 TH TR R OUT DIS X X L L 導通 >2/3Vcc >1/3Vcc H L 導通 <2/3Vcc >1/3Vcc H 原狀態 原狀態 <2/3Vcc <1/3Vcc H H 晶元的功能如表21.1 所示,管腳如圖21.1 所示,功能簡圖如圖21.2 所示。 3 (1)按圖21.3 接線,可調電壓取自電位器分壓器。 (2)按表21.1 逐項測試其功能並記錄。 圖21.3 2.555 時基電路構成的多諧振盪器,電路如圖21.4 所示。 (1)按圖接線。圖中元件參數如下: R 1 =15KΩ R 2 =5KΩ C1=0.033μ F C2=0.1μ F (2)用示波器觀察並測量OUT 端波形的頻率。 (3)若將電阻值改為R 1 =15KΩ ,R 2 =10KΩ ,電容C 不變,上述的數據有何變化? (4)根據上述電路的原理,充電迴路的支路是 R 1 R 2 C 1 ,放電迴路的支路是 R 2 C 1 ,將電路略 作修改,增加一個電位器R W 和兩個引導二極體,構成圖21.5 所示的占空比可調的多諧振盪 器。 圖21.1 圖21.4 4 其占空比q 為 q=R 1 /(R 1 +R 2 ) 改變R W 的位置,可調節q 值。 合理選擇元件參數(電位器選用22KΩ ),使電路的占空比q=0.2,調試正脈沖寬度為0.2ms。 調試電路,測出所用元件的數值,估算電路的誤差。 3.555 構成的單穩態觸發器 圖21.5 圖21.6 (1)按圖 21.6 接線,圖中 R=10KΩ ,C1=0.01F,V1 是頻率約為 10KHZ 左右的方波時,用雙 蹤示波器觀察OUT 端相對於V1 的波形,並測出輸出脈沖的寬度T W 。 (2)調節V1 的頻率,分析並記錄觀察到的OUT 端波形的變化。 (3)若想使T W =10S,怎樣調整電路?測出此時各有關的參數值。 4.555 時基電路構成的R-S 觸發器 實驗如圖21.7 所示。 (1)先令VC 端懸空,調節R,S 端的輸入電平值,觀察 Vo 的狀態切換時,R、S 端的電平值。 (2)若要保持Vo 端的狀態不變,用實驗法測定 R、S 端 應在什麼電平范圍內? 整理實驗數據,列成直值表的形式。R-SFF 比較,邏輯電 平,功能等有何異同。 (3)若在VC 端加直流電壓Vc-v,並令Vc-v 分別為2V,4V 時,測出此時Vo 狀態保持和 切換時R、S 端應加的電壓值是多少?試用實驗法測定。 5.應用電路 圖21.7 5 圖21.8 所示用556 的兩個時基電路構成低頻對高頻調制的救護車警鈴電路。 (1)參考實驗內容2 確定圖21.8 中未定元件參數。 (2)按圖接線,注意揚聲器先不接。 (3)用示波器觀察輸出波形並記錄。 (4)接上揚聲器,調整參數到聲響效果滿意。 6.時基電路使用說明 556 定時器的電源電壓范圍較寬,可在+5~+16 范圍內使用(若為CMOS 的555 晶元則電壓 范圍在+3~+18V 內) 電路的輸出有緩沖器,因而可直接推動TTL 或CMOS 電路中的各種電路,包括能直接推動 蜂鳴器等器件。 本實驗所使用的電源電壓Vcc=+5V。 四、四、實驗報告 1.按實驗內容各步要求整理實驗數據。 2.畫出實驗內容3 和5 中的相應波形圖。 3.畫出實驗內容5 最終調試滿意的電路圖並標出各元件參數。 4.總結時基電路基本電路及使用方法。

❺ 求高頻課程設計心得

第二節 主要元件介紹
晶體管:是一種固體半導體器件,可以用於檢波、整流、放大、開關、穩壓、信號調制和許多其它功能。晶體管作為一種可變開關,基於輸入的電壓,控制流出的電流,因此晶體管可做為電流的開關,和一般機械開關(如Relay、switch)不同處在於晶體管是利用電訊號來控制,而且開關速度可以非常之快,在實驗室中的切換速度可達100GHz以上。
半導體三極體:是內部含有兩個PN結,外部通常為三個引出電極的半導體器件。它對電信號有放大和開關等作用,應用十分廣泛。半導體三極體主要分為兩大類:雙極性晶體管(BJT)和場效應晶體管(FET)。晶體管有三個極;雙極性晶體管的三個極,分別由N型跟P型組成發射極(Emitter)、基極 (Base) 和集電極(Collector);場效應晶體管的三個極,分別是源極 (Source)、柵極(Gate)和漏極(Drain)。晶體管因為有三種極性,所以也有三種的使用方式,分別是發射極接地(又稱共射放大、CE組態)、基極接地(又稱路最常用的用途應該是屬於訊號放大這一方面,其次是阻抗匹配、訊號轉換……等,晶體管在電路中是個很重要的組件,許多精密的組件主要都是由晶體管製成的。
石英晶體振盪器:石英諧振器簡稱為晶振,它是利用具有壓電效應的石英晶體片製成的。這種石英晶體薄片受到外加交變電場的作用時會產生機械振動,當交變電場的頻率與田英晶體的固有頻率相同時,振動便變得很強烈,這就是晶體諧振特性的反應。利用這種特性,就可以用石英諧振器取代LC(線圈和電容)諧振迴路、濾波器等。由於石英諧振器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頻率穩定度高等優點,被應用於家用電器和通信設備中。
石英諧振器按引出電極情況來分有雙電極型、三電極型和雙對電極型幾種。石英諧振器因具有極高的頻率穩定性,故主要用在要求頻率十分穩定的振盪電路中作諧振元件,如彩電的色副載波振盪器、電子鍾表的時基振盪器及游戲機中的時鍾脈沖振盪器等,石英晶體成本較高,故在要求不太高的電路中一般採用陶瓷諧振元件。
頻率范圍很寬,頻率穩定度在10-4~10-12范圍內,經校準一年內可保持10-9的准確度,高質量的石英晶體振盪器,在經常校準時,頻率准確可達10-11. 石英晶體振盪器特點:在振盪頻率上,閉合迴路的相移為2nπ。開始加電時,電路中唯一的信號是雜訊。滿足振盪相位條件的頻率雜訊分量以增大的幅度在迴路中傳輸,增大的速率由附加分量,即小信號,迴路益增和晶體網路的帶寬決定。幅度繼續增大,直到放大器增益因有源器件(自限幅)的非線性而減小或者由於某一自動電平控制而被減小。在穩定狀態下,閉合迴路的增益為1。

第五章 心得體會
通過這一周的課程設計,使我加強對高頻電子技術電路的理解,學會查尋資料﹑方案比較,以及設計計算等環節。進一步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造一個動腦動手﹑獨立開展電路實驗的機會,鍛煉分析﹑解決高頻電子電路問題的實際本領,真正實現由課本知識向實際能力的轉化;通過典型電路的設計與製作,加深對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強我的實踐能力。
該課程設計使我建立無線電發射機的整機概念,了解發射機整機各單元電路之間的關系及相互影響,能正確設計、計算發射機的各個單元電路:主振級、激勵級、輸出級、調制級、輸出匹配網路及音頻放大器。初步掌握小型調幅波發射機的調整及測試方法。
在設計電路時,要首先將總體電路分成若干個不子模塊,使每個模塊有各自的不同的任務;再對各相對簡單的子模塊進行單獨設計;最後將各個子電路組合在一起完成整個電路。這樣做法分工明確,層次清晰,使設計者能更宏觀的把握設計的總體步驟 。而且設計單獨的子電路降低了工作難度,使設計工作更有條理性。在設計過程中,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多人團隊合作設計,每個人都可有明確的分工,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團隊合作效率 。在檢查電路時,也可根據各種情況分析是哪個子系統出了問題,再單獨檢查該出問題系統,可以提高檢查的效率。增強了用protel繪制原理圖的能力,對畫圖的步驟和方法進行了復習鞏固。
在設計過程中,深刻明白了只動腦和動手做之間的天壤之別。原本設想的完美的東西一動手做起來就困難重重,各種想像不到的困難都出現在眼前。認識到只有動手做才能發現問題,遇到問題不能只空想要動手實踐,從實際中發現問題。回顧整個漫長復雜的設計過程,耐心毅力和恆心是不可少的。而以後我必將面對更多更加復雜的設計工作,此次設計過程對我的各個方面都有了許多積極的影響,使我做事情更加細心有耐心。這次設計過程啊讓我認識到了只有付出才能有收獲,看著做完的電路圖,讓我感到以往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只要耕耘就會有收獲。我收獲的不僅僅是完成了一次任務,更重要的是讓我更清楚的認識了自己的不足,鍛煉了自己的能力。
為期一周的電子課程設計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周真是收益匪淺。通過這次課程設計,加強了我們動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我們通過這個方案包括設計了一套電路原理和用protel連接圖,以前對知識的了解僅限於理論知識,而且是有的能夠理會,有的卻保持是懂非懂的狀態。對於器件就不知道有什麼用途,也就更加難以理解。但這一周之後,我對電子技術有了更深的理解,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同時也明白了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培養了自己對課程學習的興趣。
最後,我能順利完成這次課程設計,不僅要感激老師平時的教導,尤要感謝指導老師的耐心指導,使他的指導才讓我們的設計更加完善合理,並讓我們從中學到很多實踐知識。

❻ 三相交流電路試驗結論如何寫

《數字電路實驗與課程設計》實驗教學大綱

2004版

課程名稱及性質:數字電路實驗與課程設計 必修課

英文名稱: Digital Circuit Experiment and Course Design

課程編號:050223

課程類別:技術、專業基礎

課程總學時:32

實驗學時:32

開設學期:5、6

面向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第一部分:實驗

一、實驗目的和任務

本課程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數字電路的基礎理論,培養學生設計組合、時序及模數/數模轉換電路和設計綜合應用電路的能力,並能夠在查閱器件手冊的基礎上,熟悉各類數字電路元件的特點及應用。使學生初步具有數字電路設計、製作、調試能力,並具有數字系統設計的思想。

二、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

學生應掌握數制的概念和轉換方法,掌握組合邏輯電路的基本特點與設計方法,掌握時序邏輯電路、脈沖波型產生電路、模數/數模轉換電路的基本特點與設計方法以及典型時序邏輯電路的工作原理與分析方法,會使用多種常用的器件手冊,了解查找數字電路器件的常用途徑,了解常用數字電路器件的分類,了解各類數字電路器件的物理特性,了解器件介面技術,並在此基礎上,逐步熟悉常用數字電路器件的特性及應用,掌握數字電路的製作及調試,熟悉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 能夠正確識別常用數字電路器件,能繪制電路原理圖,掌握數字電路的布線規則、掌握電路的調試與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三、實驗項目基本情況

(16學時)




實驗項目名稱
內容提要
實驗

學時
實驗

類型
實驗地點

1
組合邏輯電路設計與調試
門電路、編碼、解碼等邏輯電路設計與調試
4
設計
31#375

2
觸發時序電路設計與調試
觸發器、計數器、移位寄存器應用電路與調試
6
設計
31#375

3
脈沖波形產生電路設計與調試
555時基電路及其應用設計與調試
3
設計
31#375

4
模數/數模轉換電路設計與調試
D/A 、A/D轉換器 應用設計與調試
3
設計
31#375

四、考核方式

平時實驗表現占該門實驗課最終成績的70%,實驗報告成績占該門實驗課最終成績的30%。

平時實驗主要考察學生對實驗電路的設計難易程度、電路連接調試、問題解決的能力,是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

實驗報告主要考察學生對實驗涉及的理論知識的掌握,對實驗得到的結論和現象是否能夠正確理解和分析,並能夠合理的解釋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正確判斷實驗的成功、失敗。

五、實驗教材或實驗指導書

《數字電路實驗與課程設計》 孟宇 主編

第二部分: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計的性質和目的

本課程不僅要求學生獲得電子技術方面的理論知識以及掌握理論設計方法,還要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本課程的課程設計環節,就是通過學生自己設計、搭建和調試電路,使學生對所學的理論知識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設計的基本要求

1.掌握常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晶元(如:邏輯門電路、解碼器、數據選擇器、計數器、寄存器等)的使用方法。

2.掌握邏輯電路的基本設計步驟(包括組合邏輯電路部分與時序邏輯電路部分),以及整體電路的實現方法。

3.具有一定的分析、尋找和排除電路常見故障的能力。

4.能正確使用常用電子儀器、儀表(如:萬用表、示波器、時序信號發生器等)。

5.獨立寫出具有理論分析及設計方案論證的、並通過搭建電路調試驗證其設計是正確的課程設計報告。

三、設計課題及內容和要求(16學時)

1.設計並實現一個數字頻率計

本課題要求設計並實現一個數字頻率計,設計參數自選,用於測量信號的頻率,並用十進制數字顯示。

2.設計並實現自主實驗課題

該課題要求利用所學數字電路知識,實現自擬課題設計功能並調試成功,設計難度與1設計題目相當。

以上題目任選一個。

三、課程設計時間安排

實驗前3周擬定、修改設計報告,第4周開題報告,第5周實驗。

四、課程設計報告書寫規范

完成設計任務後,在課程設計的最後階段,需要總結全部設計工作,寫出完整、規范的設計報告,在指定的時間內提交指導教師。課程設計報告要求有完整的格式,具體如下:

論文分三部分——前置部分、主體部分和後置部分。

(一)前置部分:這一部分包括題目、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

題目要恰當、准確地反映論文的內容。

作者單位要寫全校、院(系)名稱及班級學號。

摘要是論文內容的概括與簡述,應包括研究課題的創新思想和創新成果及其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要准確、精練。

(二)主體部分:這一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結論,是論文的正式部分。

引言作為論文的第一段,要簡單說明選題的背景和意義、准備解決的問題及主要工作內容等。

正文是論文的主要部分,應包括課題的總體方案設計、方案論證及實現、數據分析處理、實驗效果及理論分析等。

結論作為論文的最後一段,是對課題研究最終的、總體的評價。結論中應明確本課題研究的創新點及創新成果、技術關鍵及技術難點、社會經濟價值及研究方向的前景等。結論應該准確、完整、精練。

說明:論文的主體部分可以設標題(具體格式見附例)。文章的第一段就是引言,最後一段就是結論,中間各段就是正文。不必再加「引言」、「正文」、 「結論」等小標題。

(三)後置部分:

1、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作為論文的附錄,附在論文的後面。參考文獻是指在課題研究和論文撰寫過程中對你有所啟示和幫助的文獻資料,包括著作、論文和網頁。參考文獻的列寫格式如下:

[1]作者.著作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

[2]作者.論文名.期刊或雜志名.期號

[3]網頁(網址)

……

以上[1]、[2]為文獻序號,其中[1]為著作的列寫格式,[2]為論文的列寫格式。

2、心得體會:

內容中可以對本綜合訓練如何開展和進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四)要求:

①個人獨立撰寫,每人一份,

②字數:主體部分不少於3000字,摘要150—200字,關鍵詞3—6個。

③版面安排:按A4紙排版。頁邊距為:上、下各25mm,左35mm,右30mm;

段間距及字間距:標准;行間距:單倍行距;頁碼:底部居中;作者(單位)佔一行,其前、後各空一行(小四號);主體部分與前置部分、後置部分之間各空一行;不做封面,不設頁眉、頁腳及頁邊框。

④字型大小選擇:(見附例)。

五、成績評定

課程設計的考核結果按優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來評價。

對設計任務理解透徹,能夠全面、正確、獨立地完成設計內容所規定的任務,得出設計結果,並按時提交准確、完整、規范的設計報告,可評為優秀;按照設計任務要求能夠順利地完成任務,得出結果,按時提交較完整的、符合要求的設計報告,可評定為良好;按照設計要求完成了硬體線路的連接,基本完成了任務要求,提交符合要求的設計報告,可評為中等;基本完成設計目標,但不夠完善,可能有若干小的缺陷,在幫助下能夠完成任務要求,提交設計報告,可評為及格;不能完成指定的要求和任務,未提交設計報告的,評為不及格。

六、參考資料

1.「數字電路實驗與課程設計實驗指導書」 孟宇編

2.「電子技術基礎」(數字版) 康華光編

❼ 中介頻率對測頻,測周的作用

簡易頻率計

一、設計任務與要求
1.設計製作一個簡易頻率測量電路,實現數碼顯示。
2.測量范圍:10Hz~99.99KHz
3.測量精度: 10Hz。
4. 輸入信號幅值:20mV~5V。
5. 顯示方式:4位LED數碼。
二、方案設計與論證
頻率計是用來測量正弦信號、矩形信號、三角形信號等波形工作頻率的儀器,根據頻率的概念是單位時間里脈沖的個數,要測被測波形的頻率,則須測被測波形中1S里有多少個脈沖,所以,如果用一個定時時間1S控制一個閘門電路,在時間1S內閘門打開,讓被測信號通過而進入計數解碼器電路,即可得到被測信號的頻率fx。
任務要求分析:
頻率計的測量范圍要求為10Hz~99.99KHz,且精度為10Hz,所以有用4片10進制的計數器構成1000進制對輸入的被測脈沖進行計數;要求輸入信號的幅值為20mV~5V,所以要經過衰減與放大電路進行檢查被測脈沖的幅值;由於被測的波形是各種不同的波,而後面的閘門或計數電路要求被測的信號必須是矩形波,所以還需要波形電路;頻率計的輸出顯示要經過鎖存器進行穩定再通過4位LED數碼管進行顯示。
經過上述分析,頻率計電路設計的各個模塊如下圖:

方案一:
根據上述分析,頻率計定時時間1s可以通過555定時器和電容、電阻構成的多諧振盪器產生1000Hz的脈沖,再進行分頻成1Hz即周期為1s的脈沖,再通過T觸發器把脈沖正常高電平為1s;放大電路通過與非門、非門和二極體組成;閘門電路用一個與門,只有在定時脈沖為高電平時輸入信號才能通過與門進入計數電路計數;計數電路可以通過5個十進制的計數器組成,計數器再將計的脈沖個數通過鎖存器進行穩定最後通過4個LED數碼顯像管顯示出來。
方案二:
頻率計定時時間1s可以直接通過555定時器和電容、電阻構成的多諧振盪器產生1Hz的脈沖,再通過T觸發器把脈沖正常高電平為1s;放大電路可以直接用一個具有放大功能的施密特觸發器對輸入的信號進行放大,其他模塊的電路和方案一的相同。
通過對兩種方案的分析,為了減少總的電路的延遲時間,提高測量精確度,所以選擇元件少的第二種方案。
三、單元電路設計與參數計算
時基電路:
用555_VIRTUAL定時器和電容、電阻組成多諧振盪器產生1Hz的脈沖,根據書中的振盪周期 : T=(R1+R2)C*ln2 取C=10uF,R1=2KΩ,T=1s,計算得:R2=70.43KΩ,再通過T觸發器T_FF把脈沖正常高電平為1s的脈沖,元件的連接如下:
經示波器模擬,產生的脈沖的高電平約為1S。
放大電路:
用一個74HC14D_4V的含放大功能的施密特觸發器對輸入脈沖進行放大,把輸入信號放大成4V的矩形脈沖,其放大效果如下圖:

閘門電路:
用一個與門74LS08作為脈沖能否通過的閘門,當定時信號Q為高電平時,閘門打開,輸入信號進入計數電路進行計數,否則,其不能通過閘門。
計數電路:
計數電路用5(4)片74192N計數器組成(10000)進制的計數電路,74192N是上升沿有效的,來一個脈沖上升沿,電路記一次數,所以計數的范圍為0~99999(5000)。但計數1S後要對計數器進行清零或置零,在這里用清零端,高電平有效,當計數1S後,Q為低電平,Q』為高電平,所以用Q』作為清零信號,接線圖如下:

鎖存顯示電路:
當計數電路計數結束時,要把計得脈沖數鎖存通過數碼顯示管穩定顯示出來。鎖存器用2片74ls273,時鍾也是上升沿有效,當Q為下降沿時,Q』恰好是上升沿,所以用Q』作為鎖存器的時鍾,恰能在計數結束時把脈沖數鎖存顯示,電路的接線圖如下:

四、總電路工作原理及元器件清單
1.總原理圖

2.電路完整工作過程描述(總體工作原理)
555組成的多諧振盪器產生1Hz的脈沖,經過T觸發器成高電平時間為1S的脈沖,高電平脈沖打開閘門74LS08N,讓經施密特觸發器74HC14D放大的被測脈沖通過,進入計數器進行1S的計數。當計數結束時,T觸發器為下降沿,Q』剛好為上升沿,觸發鎖存器工作,讓計數器輸出的信號通過鎖存器鎖存顯示,同時,高電平』信號對計數電路進行清零,此後,電路將循環上述過程,但對於同一個被測信號,在誤差的允許范圍內,LED上所顯示的數字是穩定的。
3.元件清單
元件序號 型號 主要參數 數量 備注
1 74192 5 加法計數器
2 74LS273 2 鎖存器
3 DCD_HEX 4 LED顯示器
4 555_VIRTUAL 1 定時器
5 T_FF 1 T觸發器
6 CAPACITOR_RATED 電容10Uf、額定電壓50V 1 電容
7 CAPACITOR_RATED 電容10Nf、額定電壓10V 1 電容
8 RES 阻值2KΩ 1
9 RES 阻值 1
10 74LS08 1 雙輸入與門
11 74HC14D_4V 1 施密特觸發器,放大電壓4V
12 AC_VOLTAGE 1 可調的正弦脈沖信號
五、模擬調試與分析
把各個模塊組合起來後,進行模擬調試以達到任務要求。
① 在信號輸入端輸入10Hz的交流脈沖,模擬,結果如下:

說明模擬的結果准確
② 在信號輸入端輸入300Hz的交流脈沖,模擬,結果如下:

模擬結果准確
③ 在信號輸入端輸入3KHz正弦脈沖,模擬,結果如下:

④輸入20KHz的正弦脈沖,模擬,結果如下:

模擬結果結果與實際的結果相差20Hz,這說明頻率越高,誤差越大。經分析,這是由於各個元器件存在著延遲時間,1S的脈沖,經過各個元器件的延遲,計數時間會大於1s,頻率越高,誤差越大,所以計數的時間要稍微小於1S,調小時基電路的R3為70.23KΩ,模擬,結果如下:

還是存在誤差,經過多次調節R3模擬,最後確定R3為70.06 KΩ時對於各個頻率的測試都比較准確,20KHz時模擬結果如下:

所以R3為70.06KΩ是測得的各個頻率值都比較准確,且電路設計都符合測任務要求。
六、結論與心得
在這次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我收獲不少。首先,我學會了把一個電路分成模塊去設計,最後再整合,這樣可以把一個復雜的電路簡單化了,並且這樣方便與調試與修改;其次,設計有助了我去自學一些元器件的功能,去運用它;再次,我也初步會用multisim設計電路;最後,這次課程設計也提高了我查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鍛煉了我的耐性。
在這次課程設計中也遇到了很多問題,首先,是對元器件了解不多,對於要實現某種功能不知道用那一種元件,所以問同學,上網收索,再了解這種元件的邏輯功能,學會去用它;其次,不大會用電路設計,一開始用EWB設計,對模塊模擬可以,但整合整個原理圖模擬卻不行,通過示波器觀察輸出波形發現脈沖走了一小段卻停止了,以為是電路有問題,就查找了很多遍才找出問題,原來在那個模擬時是不允許存在兩個信號,所以重新用multisim設計,才可以;最後,在用multisim模擬高頻率時模擬速度極慢,所以調整了的模擬最大步長,但問題又出現了,信號紊亂,數碼管顯示數字不一,然後就猜想會不會是元件的問題,太高頻率元件來不及反應就輸出結果,但上網尋找答案,原來是的模擬步長會影響模擬的精確度,所以,某一范圍的頻率模擬,要用相應的最大模擬步長。
這個題目的設計花了自己不少心血,有時甚至一整天在弄,但是當自己成功地設計

❽ 《電子技能與實訓》課程總結。

電子技能與實訓教學基本要求
(54學時)一、課程性質和任務本課程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從事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工作所必需的電子基本工藝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習其他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打下基礎。二、課程教學目標(一) 知識教學目標1. 了解電工電子儀表、儀器的基本結構及正確使用與維護;2. 掌握常用電子元器件的正確識別與檢測方法;3. 理解常用電子電路和簡單電子整機電路的分析、檢測與常見故障排除方法;4. 掌握電子電路安裝的工藝知識。(二) 能力培養目標1. 能正確使用常用電工電子儀表、儀器;2. 能正確閱讀分析電路原理圖和設備方框圖,並能根據原理圖繪制簡單印刷電路;3. 初步學會藉助工具書、設備銘牌、產品說明書及產品目錄等資料,查閱電子元器件及產品有關數據、功能和使用方法;4. 能按電路圖要求,正確安裝、調試單元電子電路、簡單整機電路;5. 處理電子設備的典型故障。(三) 思想教育目標1. 具有熱愛科學、實事求是的學風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2. 加強愛崗敬業意識和職業道德意識。三、教學內容和要求基 礎 模 塊
(一) 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與維護1. 了解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結構;2. 理解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基本功能;3. 掌握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二) 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1. 理解常用電子元器件的型號和主要參數;2. 理解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和分類方法;3. 掌握用萬用表檢測常用電子元器件的方法。(四) 印刷電路板的手工製作1. 理解印刷電路圖繪制知識;2. 掌握印刷電路板手工製作工藝要求。(五) 分壓式電流負反饋偏置放大電路的安裝調試與維修1. 了解電路元器件焊接方法;2. 掌握靜態工作點調試方法及動態測試方法;3. 掌握常見電路故障的分析方法。(六) 由集成運算放大器組成的小型溫度控制器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1. 了解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外形及結構;2. 理解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管腳識別方法和管腳功能及主要參數;3. 掌握集成運算放大器焊接方法及注意事項。(七) 集成音頻功率放大電路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1. 理解集成音頻功率放大電路的管腳功能及主要參數;2. 掌握最大輸出功率、效率、失真度、幅頻特性檢測方法。(八) 直流穩壓電源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1. 理解三端穩壓器外形、管腳識別和主要參數;2. 掌握紋波電壓、穩壓系數、調壓范圍和調節方法。(九) 簡易四路聲光報警器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1. 了解集成與非門、非門邏輯功能;2. 理解聲光報警器電路原理與調試方法。選 用 模 塊(一) 家用調光台燈電路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1. 了解晶閘管、單結晶體管的工作特性、識別與檢測方法;2. 理解觸發電壓、輸出電壓的測試方法和調壓方法。(二) 高、低頻音樂信號發生器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1. 了解常見電路的振盪條件、音樂集成電路外形及管腳功能;2. 理解高頻、低頻信號產生的方法和調試方法。(三) 由555組成的變音警笛電路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1. 理解555管腳功能及主要參數;2. 理解電路的調試方法。(四) 簡單實用的電池充電器電路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1. 理解充電電路結構與工作原理;2. 學會電路的調試方法並能排除簡單故障。(五) 雙調光蘑菇燈電路的安裝調試1. 了解雙向晶閘管、雙向二極體工作特性及主要參數;2. 理解電路調試方法。(六) 石英晶體遙控發射器的安裝調試1. 了解石英晶體工作特性及主要參數;2. 理解電路工作原理。(七) 實用穩壓電源的安裝調試1. 理解實用穩壓電源工作原理;2. 理解穩壓、調壓測試方法。(八) 數字鍾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1. 理解555時基電路的結構及作用;2. 理解由十進制計數器構成六十進制、二十四進制計數器的方法;3. 了解集成計數器、解碼器及邏輯門電路的管腳功能。實踐教學模塊
(一) 基本實訓1. 常用電子儀器、儀表使用與維護會正確操作和維護常用電子儀器、儀表。2. 常用電子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測
能識別常用電子元器件;會用萬用表檢測電阻、電位器、電感器及常用開關;會用萬用表檢測常用半導體電子元器件。3. 印刷電路板的手工製作會根據工藝要求手工製作指定電路的印刷電路板。4. 分壓式電流負反饋偏置放大電路的安裝調試與維修能按工藝要求正確安裝焊接電路;會用有關儀器、儀表對電路進行靜態、動態調整和測試;能排除電路出現的常見故障。5. 由集成運算放大器組成的小型溫度控制器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會按工藝要求正確安裝電路;會進行溫控調試;能排除電路中出現的常見故障。
6. 集成音頻功率放大電路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會正確識別集成音頻功率放大電路管腳;能正確安裝電路並會進行調試和檢測;能排除電路中出現的常見故障。7.直流穩壓電源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會正確識別和檢測橋堆和三端集成穩壓器;能正確安裝電路,能正確測量穩壓性能、調壓范圍;能排除常見故障。8. 簡易四路聲光報警器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會正確識別並應用四路輸入集成與非門和六非門集成器件;會繪制正確的印刷電路圖和按工藝製作印刷電路板,並能正確安裝電路;能排除常見故障。
(二) 選用實訓
1. 家用調光台燈電路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會檢測晶閘管、單結晶體管;能正確安裝電路、測試調壓范圍;能排除常見故障。
2. 高、低頻音樂信號發生器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會識別音樂集成電路管腳,並能正確應用;能正確安裝電路;會測試高、低頻輸出波形;能排除常見故障。3. 由555組成的變音警笛電路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會識別NE555管腳,正確應用其管腳;能正確安裝電路和調試;能排除常見故障。4. 簡單實用的電池充電器電路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能畫出正確印刷電路圖,並會製作印刷電路板;能正確安裝電路和調試;能排除常見故障。5. 雙調光蘑菇燈電路的安裝調試會檢測雙向晶閘管、雙向二極體;能正確安裝電路和調試;能排除常見故障。
6. 石英晶體遙控發射器的安裝調試會對石英晶體進行檢測,會對振盪線圈進行正確調整;能正確安裝電路和調試;能排除常見故障。
7. 實用穩壓電源的安裝調試會正確檢測和使用三端可調式集成穩壓器;會製作電源印刷電路板,並能正確安裝電路和檢測性能;能排除常見故障。8. 數字鍾的安裝調試與故障排除會正確使用相關集成器件;會正確安裝數字鍾電路,並能進行檢測和調整。

閱讀全文

與時基電路心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wb電路 瀏覽:323
震動電路版 瀏覽:370
廣州靚家居工作 瀏覽:366
電波鍾電路 瀏覽:823
東莞樟木頭防水多少錢 瀏覽:813
屋頂防水補漏大概需要多少錢 瀏覽:135
傢具單體手繪圖 瀏覽:625
元升太陽能熱水器崑山維修電話 瀏覽:699
鋁合金門窗做防水效果怎麼樣 瀏覽:819
哪裡有維修熱水器點不著火 瀏覽:189
怎麼查看佳能翻新機 瀏覽:763
智能家居上位機 瀏覽:368
怎麼鑒別翻新電動車 瀏覽:978
電井多久維修保養一次 瀏覽:501
崑山花橋美的空調售後維修 瀏覽:448
上海售後公房維修收費標准 瀏覽:120
貴陽華帝灶維修電話是多少 瀏覽:675
南京格蘭仕微波爐售後維修點查詢 瀏覽:357
二手房傢具家電指哪些 瀏覽:869
南京木工機械維修電話 瀏覽: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