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三物理怎麼看電路圖
1、去表(電流表當導線看,電壓表當開路看)
2、辨別串並聯電路
3、還原電表,看電表作用(測誰)
(電壓表測誰:正首負末,按電流方向,首末間為所測)
4、看開關作用(控制誰),滑動變阻器怎變化
電壓表測誰的判斷方法:
1、與誰並聯則測誰
2、接在誰的兩端則測誰
3、正首負末,按電流方向,首末間為所測
❷ 初中物理電路圖的技巧
剛剛學很亂是正常的,按照實物圖畫一般是從電源開始,有什麼零件就畫上,注意實物圖之間的串並聯關系,能夠在你的電路圖上表示出來就可以了,我剛學的時候,是一樣電路圖畫一個,弄明白也就沒什麼了
❸ 初三物理怎麼畫電路圖求解釋,詳細
(1)電流分路法
此方法的要點是:從電源的正極出發,順著電流的方向找,直到電源的負極為止。不管電路如何彎曲,只要是電流不分路,即電流從一個用電器流向另一個用電器,一直流下去,那麼用電器就是串聯接法,組成的就是串聯電路。如果電路在某點出現分路,表明這個電路中既有幹路,又有支路,那麼電流通過支路上的用電器後將在另一點匯合,在回到電源的負極。當幹路上沒有用電器,而每條支路上只要一個用電器時,這些用電器就組成並聯電路。
(2)節點法
對於具有串.並聯電路初步知識的同學來說,從規范的電路中看出用電器的接法是很容易的。但當面對的是一個不規范的電路,特別是電路中的導線在多處交叉相連時,初學者往往會感到困惑。
識別這種電路可採用「節點法」。所謂節點指的是電路中那些「導線交叉相連」的點,包括分流點和匯流點。
利用節點法識別電路的具體步驟是:
a.先找出電路中的所有節點,並分別用字母(或數字)表示。
b.將所有用一根導線直接相連(不經過用電器)的節點視為同一節點。並改用同一字母(或數字)表示。
經過以上兩步的處理,從圖06-2中不難看出,燈L1、L2、L3的兩端,都是一端接在電路的A點上,另一端接在電路的D(B)點上,因而燈L1、L2、L3是並聯的。
連接電路
根據電路圖連接實物,是同學們應該具備的一種電學的實驗技能。連接電路通常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電流流向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依次連接實物,直到電
源的負極。連接串聯電路時採用這種方法既快捷又准確。
(2)先支路後幹路法
顧名思義,這是連接並聯電路常採用的一種方法。其過程是:先從電路圖中找出電路的分流點和匯流點,視它們為各個支路的「頭」和「尾」;把各個支路上的元件按電流流入方向連好,電流流入端是支路的「頭」,電流流出端是支路的「尾」,並將各個支路
的「頭頭」相接,「尾尾」相連;再把幹路上的元件按電路圖中的順序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最後把各個支路的「頭」和「尾」分別與分流點和匯流點相連。
(3)先通後補法
從電源的正極開始,沿著電流的流向,將幹路中的元件和某一支路的元件用導線接通,先形成一條電流的路徑,找出分流點和匯流點的位置;然後將其他各個支路中的元件連好,補接在分流點和匯流點之間,再形成所有電流的路徑。
❹ 物理的電路圖
先畫出主框架,
比如看實物圖畫出電路圖:
先把主幹路上的電源、開關、(電流表)畫好。
先連上一個用電器構成迴路,然後再從幹路開關處分支路,
最後再畫電壓表,實物圖在誰兩邊,就在誰兩邊就並上就OK了
❺ 電路初中物理知識點
初中中考物理電學知識點總結
1、電路:把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的路徑。電路圖:用統一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
2、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開路:斷開的電路;短路:將導線直接連接在用電器或電源兩端的電 路。
3、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
4、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
5、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6、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7、在電源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電路的幾種狀態:
①、串聯電路:
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組成的電路叫串聯電路。
特點:
電流只有一條通道,通過第一個元件的電流一定大小不變地通過第二個元件,只要電路中有一處斷開,整個電路都斷開。
②、並聯電路:
把元件並列地連接在電路兩點間組成的電路叫並聯電路。特點:
電流有兩條或多條通道,各元件可獨立工作。幹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開關只控制本支路上用電器。
8、有持續電流的條件 :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
9、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導體導電的原因:導體中有自由移動的電荷;
10、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動的電荷
11、電流表的使用規則: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12、電壓(U)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 ,國際單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1 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電壓表的使用規則:
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 :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 0.1伏;
②0~15伏,每小格 表示的電壓值是 0.5伏.
14、熟記的電壓值:
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 1.5伏;
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 2伏;
③家庭照明電壓為 220伏;
④安全電壓是:不高於36伏;
⑤工業電壓 380伏.
15、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國際單位:歐姆(Ω);
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 兆歐=1000千歐;1 千歐=1000歐.
16、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導體本身的電阻大小與電壓大小和電流無關
❻ 初三物理電路圖畫法!!!
1,注意電源的極性
2,導線盡量避免交叉
3,最好畫成正方形
4,對於不常見的電路元件要標注名稱
❼ 什麼是物理電路圖
電路圖就是用規定的符號表示電路元件連接的圖
❽ 初中物理電路圖
在電路中,電流不流經用電器,直接連接電源兩極,則電源短路(Shortcircuit)
短路分為兩種情況
1)短路就是電源未經過負載而直接由導線接通成閉合迴路。短路電流是指不接用電器時的電流,相當於直接找個導線把電池的正負相連接時的電流。(通常這是一種嚴重而應該盡可能避免電路的故障,會導致電路因電流過大而燒毀並發生火災。)
2)在並聯電路中,用導線或開關直接將某電路元件或負載的兩端連接起來。(這是因需要並不會導致因電流過大而發生燒毀現象的安全連接,是一種局部或部分的短路。如用幾十隻小燈泡串聯而成的節日小彩燈,為了延長它的使用壽命,當其中某隻燈絲斷開而損壞後,其內部的特別結構會自動將其兩端連接而使其他小燈泡正常工作。)
判斷方法
1.看電流的流徑,在電流的流過路徑中,先找到一個分點,再找下一個合點,其間有幾條電流流徑,只要有一條沒有用電器(沒有電阻),就是局部短路。此分點中的幾個支路中的用電器會被短路。
2.從用電器一端不經過其他用電器或電源到達另一端,則此用電器被局部短路
短路的話就是所有的電流都可以通過,這時用電器就可以看作是一根導線,沒有電阻,電流表接到電路中可看作短路,所以電流表不可單獨與用電器並聯,用電器被短路,則一同串聯的電流表示數變大,與用電器並連的電壓表示數減小。
斷路就是所有的電流都不能通過,連電壓表的支路上可看作斷路,無電流通過,斷路的支路上的電流表示數為0,電壓表示數變大。
短路後果
1.產生大電流:有時會產生上萬甚至十幾萬安的大電流。因此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損毀設備,電弧會將許多元件短時間融化。同時,產生的電流還會帶來一定的電磁力,它同樣會損壞設備。同樣可能造成重大火災及傷害事件。
2.造成低電壓:它會使電氣設備無法正常工作。這種危害在醫院礦山時會引起危險。
3.干擾抑制與破壞系統的穩定運行。
4.線損,熱損,無功功率等增大。
5.影響通信,通訊等。
開路也叫斷路
當電路沒有閉合開關,或者導線沒有連接好,即電路在某處斷開。處在這種狀態的電路叫做斷路(也叫開路)。
❾ 初三物理電路圖技巧口訣是什麼
電路的口訣
1、分析電路應有方法:先判串聯和並聯;電表測量然後斷。一路到專底必是串;若有屬分支是並聯。
2、還請注意以下幾點:A表相當於導線;並時短路會出現。如果發現它並源;毀表毀源實在慘。若有電器被它並;電路發生局部短。
V表可並不可串;串時相當電路斷。如果發現它被串;電流為零應當然。
(9)元電路物理擴展閱讀:
電路圖主要由元件符號、連線、結點、注釋四大部分組成。元件符號表示實際電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狀與實際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樣。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點,而且引腳的數目都和實際元件保持一致。
連線表示的是實際電路中的導線,在原理圖中雖然是一根線,但在常用的印刷電路板中往往不是線而是各種形狀的銅箔塊,就像收音機原理圖中的許多連線在印刷電路板圖中並不一定都是線形的,也可以是一定形狀的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