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有哪些
1、设备设施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如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维修,调整不良等。
3、个人的防护用品或保护操作者的基本防护措施,如防护镜、防护服、手套、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4、 生产场地环境不良,如照明光线不良,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地面滑等。
5、设备的平台、爬梯的连接有虚焊、假焊现象,易造成平台倒塌, 人员物件坠落。
6、吊装用的吊车、桥式起重机等特种设备,存在隐患,如钢丝绳有断股现象,起重机有脱钩、滑钩的现象等都会造成很大的事故。
7、在紧急抢修中,如工具的防爆性能低,在有物料泄漏的情况下, 消防设施不完备或已过期。
8、特种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
(1)设备维修安全生产风险点有哪些扩展阅读:
设备设施处在不安全状态,如何检查:
1、掌握各种生产管线的潜在危险性。
2、了解外部发生火灾时对设备内部的安全性影响。
3、如果发生火灾爆炸的情况,须有抑制火灾蔓延和减少财产损失的必要设施。
4、紧急用阀或紧急开关须易于操作。
5、重要的装置和受压容器不得超过最后的检查期限。
6、须具有防静电措施。
7、对爆炸敏感性的生产设备必须进行隔离,安设屏蔽物和防护墙。
8、压力容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进行登记。
9、压力容器必须按期进行外观检查,无损探伤和耐压试验。
10、设备本身的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完好。
11、对安全设备须进行经常性的维护和保养,并定期检测。
12、使用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
13、使用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后,取得安全使用证或安全标志,方可使用。
14、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15、对仪表的性能必须进行定期试验和检查。
16、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17、必须有防止超负荷和短路的装置。
❷ 维修个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有哪些
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包括,全面排查治理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包括: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3、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
4、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5、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6、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7、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申报和监督管理情况;
8、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9、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以及劳动组织、用工等情况;
10、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1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执行情况;
12、道路设计、建设、维护及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情况;
13、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同时,通过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检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监管责任,打击非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制定和执行,安全许可制度实施,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❸ 机泵检修时的安全隐患有哪些,如何防范
机泵运行中安全注意事项:
1、机泵运行时要检查电器设备、各种仪表及阀门等各部件是否正常,否则不准起动,起动按顺序进行;
2、运行中应随时监视各种仪表指针变化情况.监听机泵声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机泵座上不准放置维修工具和任何物体;
4、机泵在运行中不准靠近转动部分擦抹设备;
5、保持电机接地线完好,清扫时注意不要将水喷洒在电机上;
知识点延伸:
机泵是指利用机械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设备,也被称为机械真空泵。
机泵结构如图:
向左转|向右转
1 提高专业素质,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
首先提高操作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素质主要就是提 高人员的主动性,培训操作人员自主的结合实际问题来进行总结,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定期组织和安排安全会议、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图片展览、影像资料、参观学习优质安全的变电所等进行安全教育,使运行人员更加注重安全操作。
其次,经常组织员工进行技术岗位培训,有计划的进行操作规程学习,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使操作人员 能够熟练掌握设备的具体构造、位置、工作原理、操作程序、故障处 理、保养日期、器具件更换周期等;同时积极开展快速抢修突发事故 的训练,用以提高操作人员处理事故的应变能力。
再次,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将制度落实到每个人,使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使每个操作人员都从内心注重安全制度,从而激发运行人员的安全工作责任心。
2 强化设备管理,消除设备事故和隐患
强化设备管理 制定设备管理的各种制度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用来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加强初建时期的设备管理,就是要认真选用符合标准、性能优良、运行稳定、技术先进、价格合理的设备;设备的出厂试验要认真进行测试,仔细记录,确保设备各项功能都能发挥最大作用;安装调试是重要工作,要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安装质量验收标准,验收不合格坚决不能送电,防止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发生事故。要加强对运行设备的看护、检查和维修:进行常规巡视,对异常现象要及时处理,对已发生过事故的设备要增加巡视次数,有故障的设备要及时维修,消除设备的事故隐患。为了使变电设备能够稳定运行,除了每天例行的巡视外,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各种等级的定期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每周的避雷器查、开关液压油压检查、蓄电池测量,根据检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做综合判断。对于需要维修和更换的设备,要及时的组织人员进行处理以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
❹ 汽车维修车间安全生产隐患有哪些
1.眼睛的防护
在汽车维修企业中,眼睛经常会受到各种伤害,如飞来的物体、腐蚀性的化学飞溅、有毒的气体或烟雾等,这些伤害几乎都是可以防护的。
常见的保护眼睛的装备是护目镜和面罩。护目镜可以防护各种对眼睛的伤害,如飞来物体或飞溅的液体。在下列情况下,应考虑佩戴护目镜:进行金属切削加工、用錾子或冲子铲剔、使用压缩空气、使用清洗剂等。
面罩不仅能够保护眼睛,还能保护整个面部。如果进行电弧焊或气焊,要使用带有色镜片的护目镜或深色镜片的特殊面罩,以防止有害光线或过强的光线伤害眼睛。
注意:在摘下护目镜时,要闭上眼睛,防止粘在护目镜外的金属颗粒掉进眼睛里。
2.听觉的保护
汽车修理厂是个噪声很大的场所,各种设备如冲击扳手、空气压缩机、砂轮机、发动机等都使噪声很大。短时的高噪声会造成暂时性听力丧失,但持续的较低噪声则更有害。
常见的听力保护装备有耳罩和耳塞,噪声极高时可同时佩戴。一般在钣金车间必须佩戴耳罩或耳塞。
3.手的保护
手是身体经常受伤的部位之一,保护手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不要把手伸到危险区域,如发动机前部转动的皮带区域、发动机排气管道附近等。二是必要时戴上防护手套。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防护手套,做金属加工有劳保安全手套,接触化学品有橡胶手套。
4.衣服、头发及饰物
宽松的衣服、长袖子、领带都容易卷进旋转的机器中,所以在修理厂中,首先一定要穿合体的工作服,最好是连体工作服,外套、工装裤也可以,这些比平时衣着安全多了。如果戴领带要把它塞到衬衫里。
工作时不要戴手表或其他饰物,特别是金属饰物,在进行电气维修时可能导入电流而烧伤皮肤,或导致电路短路而损坏电子元件或设备。
在工厂内要穿劳保鞋,可以保护脚面不被落下的重物砸伤,且劳保鞋的鞋底是防油、防滑的。
长发很容易被卷入运转的机器中,所以长发一定要扎起来,并戴上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