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广州市临空经济区条例
第一条为了促进和保障临空经济区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发展以及与临空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管理、服务等活动。
临空经济区的范围包括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市人民政府确定由临空经济区管理机构管理的区域。第三条临空经济区应当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生态优先、临空导向、节约集约、创新驱动、集聚发展的原则,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生态智慧现代空港区、临空高端产业集聚区和空港体制创新试验区。第四条临空经济区应当发挥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的功能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建立与国际贸易发展相适应的运行及监管模式,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加工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第五条临空经济区应当坚持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本市及周边自由贸易试验片区、综合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的合作互融、协同发展,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等全球各地区建立多层面、跨区域的合作协调机制,建设高质量国际化合作平台,在规划、用地、招商、投资、贸易、金融等多领域加强合作,促进产业发展,提升临空经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第六条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领导小组发挥统筹指导作用,研究、决定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创新等重大问题。
市人民政府应当健全临空经济区常态化协调机制,加强与国家、省、机场和其他驻临空经济区单位的沟通,并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广州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是临空经济区的管理机构,在临空经济区行使市人民政府相应的管理权限,负责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属地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推进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第七条管委会应当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编制和实施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对临空经济区的土地利用依法实施管理;
(二)负责临空经济区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规划和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水务、商务、统计、政务服务数据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
(三)负责临空经济区内企业法人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
(四)负责与临空经济区经济发展、园区建设相关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
(五)协调市场监督、金融、海关、铁路、民航、边检、税务、机场管理、航空公司、轨道交通等单位在临空经济区内的工作;
(六)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在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派驻的办事机构或者人员的办公保障等相关工作;
(七)市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
属地区人民政府应当配合管委会做好临空经济区的规划编制、土地收储、招商引资、开发建设等工作,做好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
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本条例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制定交由管委会行使的审批、审核事项和执法权限目录,并明确管委会的其他具体行政管理职责、公共服务的范围以及市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属地区人民政府在临空经济区的职责,向社会公布并动态调整。第八条管委会负责临空经济区的财政管理,编制临空经济区财政预算草案和管委会经费预算草案。管委会的财政收支纳入市本级预算管理。
临空经济区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临空经济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以及扶持鼓励重点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保障等。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临空经济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临空经济区公共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第九条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依法参与临空经济区的投资建设、资源配置以及使用等活动。
管委会可以依法设立开发企业。开发企业经管委会同意,依法负责融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国有资产经营、土地综合开发等招商引资、投资建设事项。管委会对开发企业履行出资人责任,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业绩考核,对企业资产经营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管委会可以在交通、物流仓储、产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领域,推进设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推动国有企业参与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Ⅱ 临空协同发展区是什么意思
临空不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是一个具体地方,全称是临空经济区。
目标: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重点依托大型航空枢纽,遵循航空经济发展规律,引导和推进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构建以航空运输为基础、航空关联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推动低污染、低环境风险产业与城市融合协调发展,把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科技创新引擎和开放合作平台,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基本原则: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五个基本原则:即统筹规划、优化布局,集约节约、保护耕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力有序、稳步推进,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Ⅲ 临空经济服务中心是干什么的
临空经济服务中心是可以实现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会议举办、企业办公等功能的地方。
临空服务中心是廊坊临空经济区第一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项目,作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
临空经济服务中心项目
这个项目,以廊整合区域整体建筑框架,以坊打造街区里坊空间。中建八局临空服务中心项目生产经理段于浩介绍说,项目占地总面积135亩,建设用地116亩,公园绿地18亩。建设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其中地上约16万平方米,地下约7万平方米。
建筑最大高度80米,层高4至17层,预计2021年12月建设完成。段于浩说。
据了解,廊坊市住建局要求建筑在用塔吊要接入其自主开发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测预警系统,自2021年2月1日起,未接入的一律不得使用。临空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率先开通了该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塔式起重机械的起重量、起重力矩、起升高度、幅度、回转角度、运行行程信息的实时监视和数据存储。
Ⅳ 渝北那边的临空经济区到底是什么未来发展前景好吗
临空经济区以发展临空产业为核心,包括先导产业和相关产业。先导产业如:运输业(客运、货运)、民航综合服务业;相关产业如:配套服务、传统的制造业、物流配送、商务餐饮、住宅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最后,它具体指某一地理位置。临空经济区以机场为地理中心,沿交通沿线向外发散式扩张,它具体存在于一定的地理范围内(通常在以机场为中心,以10-15km为半径的范围内)。
重庆渝北的临空经济区,主要承载都市临空区的商务功能以及发展现代化服务产业,将是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展示窗口和战略高地。
综上,那边未来发展肯定是不错的。目前那边有重庆创意公园、西南国际汽贸城、圣名世贸城等等大型商业和广告园区项目,而且还有很多商业+公寓的楼盘,就比如飞洋创拓·两港中心那些,商业与公寓一体,离轻轨也近。想投资这块的话可以实地来看看。
Ⅳ 临空经济区是什么意思
临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运输(人流、物流)为指向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将形成具有自我增强机制的聚集效应。
不断引致周边产业的调整与趋同,这些产业在机场周边形成的经济发展走廊、临空型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及各类与航空运输相关的产业的集群,进而形成以临空指向产业为主导、多种产业有机关联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以航空货流和商务人流为支撑的经济就称之为临空经济。
从空间结构看,临空经济是一个多层次的圈层结构。由于临空经济是航空枢纽巨大影响力(包括吸引力和辐射力)的产物,按照航空枢纽的影响程度以及相应的空间布局变化特征,可以将整个临空经济依次分为机场区、空港区、航空城、临空经济、临空经济经常影响区、临空经济偶发影响区等六个影响圈层。
当然,由于临近空港地区的空间结构不仅取决于空港和航空服务的特征,还取决于空港与中心城市的地面交通通达性、中心城市的经济结构以及周边区域环境等因素,现实中的临空经济空间结构并不会呈现规则的同心圆结构,而是会随着地面自然条件和交通走廊以及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而发生一些不规则的变化。
Ⅵ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航空业的进步,世界各地的大型机场都先后推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计划,并且,在整体规划上,呈现多元化、多层次、辐射广的态势。
(一)国外部分
1959年,爱尔兰成立了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它包括紧靠香农国际机场的香农自由工业区和香农镇,自由贸易区利用国外资金和原材料,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这是临空经济区的早期形式。
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政府就先后提出了在东京、大阪建设三大国际空港的课题,新东京国际空港(成田)、东京国际空港(羽田)、关西国际空港成为日本最重要的航空港。日本采用了研究—建设—再研究—再建设的方针,使得航空运输在日本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形成了建设与发展的良性循环。最典型的是日本长崎县,依托长崎空港,在滨海区域规划兴建了一个临空经济区,建设一条商务办公街,建立系列航空关联产业开发区、自由贸易区、高级文化娱乐区、高级住宅区和高精尖端技术产业区。
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持续保持在欧洲机场客运量第四,货运量第三的位置。机场不仅仅作为航空旅客的集散点,而是作为航空城来综合管理,即构建高效枢纽,由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形式互为补充。从航空港到航空港都市城的发展,丹史基浦机场将建立和发展机场城市来为利益相关者创建可持续发展价值,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
(二)国内部分
北京临空经济区
北京顺义的临空经济现已形成了五大产业区,包括高科技产业区、现代制造业产业区、饮料产业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区,并且已具有相当规模,有一些著名的世界五百强的著名企业也入住此地。 2005年,顺义经济70%来自与临空有关的产业,它的税收达到了86%。凭借此条件,首都机场是中国最具实力的临空经济区。北京临空经济区由空港工业区、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物流基地、林河工业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国门商务区等六大主要功能区和天竺、后沙峪、仁和、李桥、南法信、高丽营等六镇构成。
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区
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依托虹桥国际机场而发展,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集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工业等于一体。机场对周围地区具有强大的辐射能力,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已带动了周边的大片房地产业的兴起,充盈着巨大的商机。尤其是机场周边的可利用土地资源显得弥足珍贵。作为上海第一个民用机场的上海虹桥机场,经过多年的扩建后,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航空港之一。2010年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为3130万人次,同比增长24.8%,全国排名第四位。完成货邮吞吐量48万吨,同比增长9.4%。共保障飞机起降22万架次,同比增长15.8%。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它是以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国际机场附近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即郑州航空港区)为核心的航空经济体和航空都市区,是郑州市朝着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国际性的综合物流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方向发展的主要载体。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会成为郑州市经济发展的新板块和中原经济区的龙头。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按照“一城五区”的规划,由核心区、主体区和带动辐射区三大部分组成。2014年9月25日,提前实现自贸区功能。
西安国家航空城实验区
2014年5月14日,全国首个以发展航空大都市为定位的临空经济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西安航空城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批复指出:将支持把西安航空城实验区建设成为丝绸之路航空枢纽和内陆空港城市示范区。据悉,这是全国首个以发展航空大都市为定位的临空经济区,也是继西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之后,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规划》把西安国家航空城实验区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开放的国际门户、临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现代航空高端制造科研聚集区、国际内陆型空港城市示范区。到2025年,航空城将全面建成,形成以航空城为中心,连通国内外160多个城市280条航线网络,航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分别达到6700万人次和70万吨左右,航空制造业实现产值3000亿元,与临空相关联的高端研发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年均增长20%以上。
天津临空产业区/天津空港经济区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位于天津东丽区,是中国主要的航空货运中心之一,也是新成立的奥凯航空公司的枢纽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位于渤海弯畔,距北京134公里,距天津港30公里,离天津市中心13公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已开通客、货混装航线56条,全货运航线14条,通航城市53个。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执行航班的国内外航空公司达到30余家,基地航空公司6家,包括国航、奥凯航空、大新华快运及厦门航空等。天津机场成为国内基地航空公司最多,机型最全的机场之一。
青岛临空经济区
随着青岛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极大的带动了青岛临空经济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在机场周围集聚了大量产业,使机场周边地区形成多功能经济区域。已经形成了以山东航空公司青岛分公司为主的航空公司产业链,其主要包括航空物流、航空食品、航空器维修、航油航材、航空培训、酒店餐饮等相关产业。现状产业门类主要包括:工艺首饰品、生物制药业、新材料工业、纺织加工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临空经济区内已初步形成了以机场为中心的机场核心区,并在周边形成多个以临港产业、保税物流为主的产业园区。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成都作为西南人流、物流的集散地,已是西南最大的航空港。其吞吐量在全国已经位居第五。预计到2010年,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可达17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到48万吨。到2020年,旅客吞吐量可达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将达107万吨。成都“临空经济区”将以机场为龙头、以火车南站、公路货运站和府河成都港(在建)为基础,使其与高新区、教育科研商贸区、城南副中心紧密相连,通过整治机场路、新建临港路、扩建大件路、延伸川大路等,形成一个空、铁、水、陆四网合一的大联营、大通关格局。从而构成一个“四网合一”的网络,并培育成西部最大的临空经济区。
杭州萧山空港经济区
2009年2月杭州“空港经济区”的规划出炉。空港经济区的空间结构为:一个中心、六大片区、圈层发展。一个中心是指萧山国际机场;六个片区为:一片空港物流区(含空港保税区)、一片综合服务区、两片临空工业区、两片生活居住区;圈层发展:即以萧山国际机场为中心,以空港物流区、综合服务区、临空工业区为第一个圈层,依托机场东路、坎红路、滨江二路、红十五线、靖江路向周边辐射,形成圈层空间结构。一个个圈层空间,可以发展解决员工吃、穿、住、行的业态,也可以发展金融机构等“附属产业”,跨国公司总部、会展中心等“吸引产业”。
武汉临空经济区
武汉临空经济区是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规划建设项目,根据武汉市政府常务会2008年10月讨论通过的《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武汉临空经济区以武汉天河机场为核心,西临白水湖、董家湖,南临府河,北部以京广铁路为界,东至黄龙墩河与汉口北编组站,面积110平方公里,是武汉市重点发展的八大主体功能区之一。截至2010年7月,已有东航、国航、海航等60余家航空及相关企业入驻。武汉临空经济区是武汉继上世纪80年代建沌口汽车城、90年代建东湖高新区科技城、2000年建阳逻港口城后,新建的第四座产业城——航空城,第四座城比前三座城都大。武汉希望借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使之成为推动武汉城市经济腾飞的新的“发动机”。
深圳机场物流园区
深圳机场物流园区总用地面积将超过150万平方米。规划的五大功能区域占地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包括:空运中心(国内货站、国内货运村;国际货站、国际货运村;海关快件监管中心)、保税贸易仓区(保税仓、保税加工贸易区)、临港工贸园区(多功能仓库、配送中心及临港工贸园)、海运中心(货运码头、仓储区海关、联检查验场等)及其他综合服务设施(联检综合楼及公共绿地、道路、停车场等),此外还预留了近42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今后业务拓展。
广州花都空港经济区
广州花都空港经济区(以下简称:“花都空港区”)规划占地203平方公里,其中空港经济核心区59平方公里。花都空港区涵盖了花东、新华、花山、雅瑶和狮岭五个镇(街),其功能布局规划属于“花都副中心功能区”的一部分。
Ⅶ 中国有哪些汽车生产基地的城市
中国汽车生产基地的城市有:北京、上海、长春、武汉、广州。
1、北京汽车生产基地成立于2003年,是北京市“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的临空经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北京市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有力的促进了北京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和产品升级,已成为北京汽车工业的龙头引擎和推动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2、上海是上汽的总部。旗下拥有着诸多我们国家著名的汽车品牌。主要有上汽大众、依维柯等,而且上汽的销量在我们国家也是一直处于前列。还建立了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的比赛赛道。
3、广州汽车工业集团(以下简称广汽工业集团)成立于2000年6月8日,是广州市政府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现有员工5万多人,主要业务包括面向国内外市场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汽车销售与物流,汽车金融、保险及相关服务。
4、东北地区可以说是我国重工业最早的发展中心。长春作为一东北的一大重要城市。他是一汽的总部。1956年知道了,我们国家第一辆卡车,也就是非常著名的解放牌卡车。之后又陆续生产了我们国家的第一辆轿车,东风牌轿车和红旗系列轿车。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汽车厂之一了。
5、武汉。武汉 汽车公园是武汉汽车公园实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政府重点项目,该项目得到了省市区各级政府、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全国工商联及湖北省商务厅汽车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是全国汽车文化产业园示范项目、汽车主题商业地产领导品牌。
Ⅷ 空港是干什么的
空港,亦称航空港,是指位于航线上的、为保证航空运输和专业飞行作业用的机场及其有关建筑物和设施的总称,是空中交通网的基地。航空港由飞行区、客货运服务区和机务维修区三部分组成。
其中,飞行区是航空港面积最大的区域,设有指挥台、跑道、滑行道、停机坪、无线电导航系统等设施。航空港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客货运输服务,保养与维修飞机,保证旅客、货物和邮件正常运送以及飞机安全起降。
(8)临空经济区的后市车场维修业务有哪些扩展阅读:
与机场的区别:
机场有不同的大小,除了跑道之外,机场通常还设有塔台、停机坪、航空客运站、维修厂等设施,并提供机场管制服务、空中交通管制等其他服务。
空港整体包含机场,简而言之,空港具有一定规模条件才能配此名称,而机场无论大小,只要有飞机起降以及配备基础设施即可称之为机场。而机场在某些程度上是可以成称之为空港的,当然这个程度要赶得上空港具备的条件,所以一些小的机场以及含小型航站楼的机场是不可称之为空港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航空港 (民航机场和有关服务设施构成的整体)
Ⅸ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的临空经济
按照“依托新机场,统筹陆海空,建设航空城,发展大青岛”的理念,同步规划研究了临空经济区,其中核心区221平方公里,拓展区240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航空基础产业、高科技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通航相关产业等。将带动35万-50万就业人口,实现经济产值600亿美元;远期将带动67万-95万就业人口,实现经济产值1000亿美元。为确保城市功能的配套,拟在大沽河东岸规划建设高端居住区、特色商贸区、国际学校等基础设施,打造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的蓝色智慧型滨河特色风情小镇。
下一步,青岛市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本土优势”,以“规划导引、安全第一、功能齐备、便捷舒适、环保节能、协调美观、质优价公”为指导,致力于综合交通、智慧机场、绿色机场、人文机场、特色商贸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未来百年新机场,形成集航空、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于一体的立体交通中心,打造国家级关键交通节点、面向日韩地区门户机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