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维修问题 > 安装维修成本有哪些内容

安装维修成本有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2022-05-29 02:21:20

1. 维修企业的成本分析步骤有哪些

概算成本指编制预算,通过概略统计得出的不精确的成本数据。
概算组成:
1.工程费用:主要概算费用:土建概算、电气概算、暖通概算、给排水概算、设备概算、构筑物概算、工业管道概算、安装概算
场地费
辅助费
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工场征用费、职工培训费、建设单位管理费、机械迁移费、勘察设计费、
技术设备引进费、研究试验费、联合试运费、办公和生活用具购置费
3.预备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贷款利息

2. 设备维修费包含哪些

设备维修费包括零部件费,工人的工费,还有设备损坏造成的影响等等

3. 大修成本有什么构成,怎么控制

大修成本是指为大修设备而支出的各项费用之和。大修成本的构成,一般由下列各项费用构成:
材料费。包括大修中必须耗费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零配件费。
工资费用。包括从事修理作业人员按正常作业应计发的工资、奖励、津贴。
维修车间(或分厂)经费。包括车间(分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办公费、保险费、折旧费、修理费、培训费、差旅费等制度规定列支的费用。这部分费用覆盖所有修理项目,因此一般采用按各大修项目所耗用的维修工时分摊。燃料动力费不能直接计算的,也可以按维修工时分摊。
外协费。当某些作业自己不能完成,需委托外单位协作完成时,会发生外协费。该费用按会计支付凭证计入相应的大修理费。
大修理成本分单台设备大修理成本和单位复杂系数大修理成本,是确定费用预算和修理价格的重要依据。
大修成本的控制:
①重视设备大修前的大修计划编制、预算编制工作,因为计划能使得目标明确化、具体化;是有效成本管理的工具;是控制成本的标准;是评价成本控制业绩的依据。
②将大修费用预算表,按成本分类归集,详细分析组成成本的各项内容,分析哪些项目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哪些占的比例较大,要知道控制的重点在哪里。
③库存成本的控制,往往10%的品种占了库存价值的70%;20%的品种占了库存价值的20%;70%的品种占了库存价值的10%,所以要A、B、C分类管理,还要确定经济批量订购量。
④制定一些成本管理的制度来控制成本:鼓励员工提供降低成本的合理化建议;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的责任制度;建立严格的费用审批制度;建立原始记录和数据收集整理制度;建立材料物资计量验收制度等。

4.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组成包括哪些费用的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由直接工程费、措施费、管理费、利润、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组成。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文件),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按费用构成要素组成划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详见附件一)。按工程造价形成顺序划分为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详见附件二)。
附件一、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按费用构成要素划分)
建筑安装工程费按照费用构成要素划分:由人工费、材料(包含工程设备,下同)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组成。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包含在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中(见附表)。
(一)人工费:是指按工资总额构成规定,支付给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和附属生产单位工人的各项费用。内容包括:
1.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或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2.奖金:是指对超额劳动和增收节支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如节约奖、劳动竞赛奖等。
3.津贴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个人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个人的物价补贴。如流动施工津贴、特殊地区施工津贴、高温(寒)作业临时津贴、高空津贴等。
4.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加班工资和在法定日工作时间外延时工作的加点工资。
5.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二)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或成品、工程设备的费用。内容包括:
1.材料原价:是指材料、工程设备的出厂价格或商家供应价格。
2.运杂费:是指材料、工程设备自来源地运至工地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3.运输损耗费:是指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4.采购及保管费:是指为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工程设备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包括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
工程设备是指构成或计划构成永久工程一部分的机电设备、金属结构设备、仪器装置及其他类似的设备和装置。
(三)施工机具使用费:是指施工作业所发生的施工机械、仪器仪表使用费或其租赁费。
1.施工机械使用费:以施工机械台班耗用量乘以施工机械台班单价表示,施工机械台班单价应由下列七项费用组成:
(1)折旧费:指施工机械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陆续收回其原值的费用。
(2)大修理费:指施工机械按规定的大修理间隔台班进行必要的大修理,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所需的费用。
(3)经常修理费:指施工机械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级保养和临时故障排除所需的费用。包括为保障机械正常运转所需替换设备与随机配备工具附具的摊销和维护费用,机械运转中日常保养所需润滑与擦拭的材料费用及机械停滞期间的维护和保养费用等。
(4)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安拆费指施工机械(大型机械除外)在现场进行安装与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和试运转费用以及机械辅助设施的折旧、搭设、拆除等费用;场外运费指施工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地点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施工地点运至另一施工地点的运输、装卸、辅助材料及架线等费用。
(5)人工费:指机上司机(司炉)和其他操作人员的人工费。
(6)燃料动力费:指施工机械在运转作业中所消耗的各种燃料及水、电等。
(7)税费:指施工机械按照国家规定应缴纳的车船使用税、保险费及年检费等。
2.仪器仪表使用费:是指工程施工所需使用的仪器仪表的摊销及维修费用。
(四)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费用。内容包括:
1.管理人员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给管理人员的计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办公费:是指企业管理办公用的文具、纸张、帐表、印刷、邮电、书报、办公软件、现场监控、会议、水电、烧水和集体取暖降温(包括现场临时宿舍取暖降温)等费用。
3.差旅交通费:是指职工因公出差、调动工作的差旅费、住勤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助费,职工探亲路费,劳动力招募费,职工退休、退职一次性路费,工伤人员就医路费,工地转移费以及管理部门使用的交通工具的油料、燃料等费用。
4.固定资产使用费:是指管理和试验部门及附属生产单位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设备、仪器等的折旧、大修、维修或租赁费。
5.工具用具使用费:是指企业施工生产和管理使用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工具、器具、家具、交通工具和检验、试验、测绘、消防用具等的购置、维修和摊销费。
6.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费:是指由企业支付的职工退职金、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经费,集体福利费、夏季防暑降温、冬季取暖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等。
7.劳动保护费:是企业按规定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支出。如工作服、手套、防暑降温饮料以及在有碍身体健康的环境中施工的保健费用等。
8.检验试验费:是指施工企业按照有关标准规定,对建筑以及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自设试验室进行试验所耗用的材料等费用。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对构件做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和建设单位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费用,对此类检测发生的费用,由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列支。但对施工企业提供的具有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检测不合格的,该检测费用由施工企业支付。
9.工会经费:是指企业按《工会法》规定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比例计提的工会经费。
10.职工教育经费:是指按职工工资总额的规定比例计提,企业为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工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定以及根据需要对职工进行各类文化教育所发生的费用。
11.财产保险费:是指施工管理用财产、车辆等的保险费用。
12.财务费:是指企业为施工生产筹集资金或提供预付款担保、履约担保、职工工资支付担保等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13.税金:是指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14.其他:包括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投标费、业务招待费、绿化费、广告费、公证费、法律顾问费、审计费、咨询费、保险费等。
(五)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
(六)规费:是指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由省级政府和省级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或计取的费用。包括:
1.社会保险费
(1)养老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2)失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3)医疗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
(4)生育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
(5)工伤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2.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规定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
3、工程排污费:是指按规定缴纳的施工现场工程排污费。
其他应列而未列入的规费,按实际发生计取。
(七)税金:是指国家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以及地方教育附加。
附件二、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按造价形成划分)
建筑安装工程费按照工程造价形成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组成,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见附表)。
(一)分部分项工程费:是指各专业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应予列支的各项费用。
1.专业工程:是指按现行国家计量规范划分的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仿古建筑工程、通用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矿山工程、构筑物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爆破工程等各类工程。
2.分部分项工程:指按现行国家计量规范对各专业工程划分的项目。如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划分的土石方工程、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砌筑工程、钢筋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等。
各类专业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见现行国家或行业计量规范。
4暂估价

5. 维修费核算哪些内容

修理费通常是指固定资产修理费。

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期较长,为了使固定专资产经常处于最佳状属态,恢复其使用价值,就需要经常进行修理或修复,或发出的费用支出,就是修理费。

6. 房屋维修费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房屋维修的计划目标是指物业管理公司在计划期内必须完成的维修工作的数量、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标准。其中维修工作的数量是指在计划时期内预期对所需维修的房屋、房屋的部位、维修工作的内容及相应的实物工程量和工作量的一种规定。维修工作质量是指对计划期内所需维修的房屋的质量要求。维修工作效益是指维修成果与成本的关系,具体反映在维修工程成本、劳动生产率及维修工程工期等效益指标上
1、1、土建工程:打线槽,拆除、新砌墙体。
2、水电工程:所有电路和水路和安装和铺设。(包含材料:强弱电、水管、气管、穿线管、底盒)
3、墙顶工程:所有墙面顶面的刮灰找平打磨、墙面粉刷乳胶漆。(包含材料:腻子胶水、滑石粉、白水泥、石膏粉、底漆、面漆)
4、木作工程:局部吊顶、鞋柜、电视墙、沙发墙的设计与制作。(包含材料:石膏板、龙骨、木工板)
5、泥水工程:墙地砖的安装,墙顶地找平,敷线槽,厨卫、阳台防水防潮处理;包下水管道。(包含材料:水泥河沙、防水材料)

7. 设备维修费包括哪些

设备维修费的包括维修用备件费、材料费、内部修理费、检修外协费和其它费用组成专。
备件费分为新属品费和修复费。新品费指的是库存、直购、预制作件及基建购入的备件费。备件修复费由外协修复费和内部修复费组成。
材料费包括主材料、辅料、油脂和工器具费用组成。
内部修理费是指设备部门承担的维修任务所发生的人工费、管理费、件具费、运输费等。
外协费由常规外协、专业外协和专项外协费组成。

8. 如何控制维修成本

控制维修成本主要办法主要有五点:
(1)加强对维修中更换备件的管理
在设备故障的处理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此备件坏却把彼备件给换掉了,或者只是设备调整的故障却更换了备件,造成备品、备件的浪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设备管理缺乏监督机制,维修工对换下的备件好坏不担负更换责任所致。为此,应当建立一种机制,确保维修工对更换的备件负责。备件更换后由有关人员组成的鉴定组进行审核,对没有损坏而换下的备件应对换件人进行必要的处罚。另外,对更换的备件要在设备上检验,填写更换备件单,以加强对备件的监督。并由技术人员做好备件的使用记录,统计出其平均使用寿命,以便控制备件的贮存量,并在备件损坏前及时进行采购,以防止备件不足或备件贮存过度而造成损失。
(2)加强对损坏备件的维修
对换下的备件,很多经过维修后还可以再利用。特别是许多机械类备件,通过电刷镀、喷涂等新工艺完全能够修复后再使用,而实际工作中,维修工一般并不愿进行维修。维修工不愿维修损坏备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缺乏必要的维修工具。机械维修工要配备合适专用的拆卸工具和测量仪表;电工必须配备精确的数字万用表、稳压电源、示波器、触点测试仪等必备工具,没有这些工具,维修工只能望件兴叹;二是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维修工辛辛苦苦修复了一个价格较高的备件,却没有得到丝毫的鼓励或奖励,久而久之使维修工逐渐丧失了对废件修复再利用的积极性。因此,应当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视备件的价格、重复利用价值、可靠性等方面,以原备件价格的百分比,对修复备件的人员进行奖励,并与月度、年度评优相联系,以鼓励维修人员对废件修复再利用的积极性。 (3)加强对车间备件库的管理
备件库应建立各设备领用备件台账,月底对设备领用备件台账与维修工对设备维修所填写的更换备件单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下落不明的备件,要严格追查去向。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备品、备件的流失问题。车间备件库一方面存在着备件的不足或缺乏,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备件积压的问题,容易造成较大浪费。为此,有必要对常用备品、备件,建立最高限、最低限台账,保证不超过上限,又不低于下限,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既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要求,又不造成备件的积压,以使备件得以有效运转,减少备件的积压问题。
(4)坚持保养制度及日常设备巡检制度
制定严格的保养制度及保养规定,促使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去做,发现故障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同时维修人员加强对设备的点检和巡视。特别要通过询问设备使用者,了解设备运转情况,并作好记录。使用者和维修者共同配合,可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延长设备备件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设备维修费用。对于重点设备(包括高价值昂贵设备和一旦出现故障可对生产全局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设备)应安装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仪器,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因设备停机而产生的重大损失。总之,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必须通过各个方面的有效结合才行,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把效益观念贯彻到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管理思想模式,注重前期管理,注重设备的可靠性,注重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注重备件管理的经济性,注重设备的更新与改造,逐步建立起以效益为中心的设备管理新体制,保证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和最大经济效益的实现。
(5)加强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
企业要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实实在在的把员工的技能培训得到提高,技能培训如何才知道提高。只有培训还要有考核这样才有员工的竞争机制,技能提高了员工自然就会正确的操控设备,维护设备,保养设备。
现代设备管理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为目标,设备维修就是 在设备出现故障或技术状况劣化到某一临界状态时,为恢复或改善其功能而进行的一切技术活动。设备维修的组织与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设备维修资源的利用率,使设备可利用率与维修资源利用率之间达到最佳的平衡。通过设备维修的综合分析,以设备维修为龙头,将提高维修资源利用率的指导思想贯穿设备管理全过程,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费用。

9. 维修费核算哪些内容

修理费通常是指固定资产修理费。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期较长,为了使固定资产经常处于最佳状态,恢复其使用价值,就需要经常进行修理或修复,或发出的费用支出,就是修理费。

(一)企业固定资产的维修制度

固定资产按其是否运转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房屋和建筑物。这类固定资产一般不需要日常的维护,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检查修复,就可以维持其使用价值。另一类是机器设备。这类固定资产经常处于运转状态,相比而言,其磨损修理修复的比率高于房屋建筑物。因此,企业固定资产的维修制度主要是企业机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管理制度。

企业固定资产的维修制度主要是企业机器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管理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维护保养制度,其目的是保护机器设备的正常运作,主要包括日常保养、机器设备操作要求和机器设备运转保护等措施。二是修理修复制度,主要是对未达到合理磨损极限之前的机器设备有计划地进行预防修理和修复,保证机器设备常处于完好状态的一种措施。维修制度的制定方法,在我国工业企业中通常有以下三种:

(1)标准修理法。这种方法是不管机器设备的技术状况如何,均应依据预先制定的具体计划,按机器设备的修理日期、类别和内容进行检修。

(2)定期修理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机器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大致制定机器设备的修理日期、内容和工作量。在每次进行修理前再进行检查,再制定详细的规定。

(3)检查后修理法。这种方法是事前只规定机器设备的检查计划,根据检查结果和历史资料,确定修理的日期和内容。

(二)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范围

(1)日常保养,也叫例行保养。保养项目较小,基本上是对机器设备的外部清洁、润滑,或者检查容易松动的螺丝,检查零部件是否完整等。

(2)一级保养。保养项目也包括上述的日常保养,但主要作业项目是对机器设备的不断普遍进行扭紧和部分进行调等。

(3)二级保养。保养的内容主要是对机器设备的内部进行清洁、润滑,以及对机器设备进行局部的解体和调整等。

(4)三级保养。保养的内容主要是对机器设备的主体部件进行解体检查和调整,同时对达到规定磨损程度的零件进行更换。

(三)机器设备的修理修复范围

(1)小修理,也叫日常修理,是在固定资产所在地进行的局部检修。包括对机器设备少量的磨损零件进行更换和修复;对房屋建筑物的墙壁进行粉刷、部分门窗的修缮等项目的作业。其特点是:受理范围只限于零部件的更换和修理,修理程度简单,在固定资产维护检察时同时进行。小修理与三级保养的区别是:小修理不仅要更换部分机器部件,还要修理和纠正机器设备由于零部件的损耗而带来的局部故障。

(2)中修理,是对固定资产的主要部件进行更换和修理,或者是更换和修理等磨损零件数量较多的作业。包括排除机器设备的故障,校正机器设备的基准,使机器设备恢复和达到规定的精度、功率和原技术要求。如果是房屋建筑物的中修理,主要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局部毁损,改变了房屋建筑物的部分原貌,或者是房屋建筑物的部分预制件到一定时期就需要拆除更换,以及修复房屋建筑物的瓦盖等,如果是炉窑,每年进行的岁修属于中修理的范围。中修理的特点是:修理范围仅是固定资产的局部,修理时间间隔也较短,所需费用不大,但相对于小修理,需制定修理计划,事前要进行检查,做好修理准备工作。

(3)大修理,是对达到一定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根据技术规程的规定进行全面的检修。机器设备大修理的内容包括把设备全部拆卸、更换和修复全部的磨损零件,校正和调整整个设备,恢复机器设备的原有精度、性能和效率;房屋建筑物大修理的内容包括就原有规模、原在地点和原有结构进行翻修和改善地面工程,房屋建筑物的效能得以恢复和较以前有一定的提高;或者是对部分倒塌、毁损的房屋建筑物,尽可能地利用其原有材料进行修复。大修理的特点是:修理范围大,间隔时间长,所需费用多,并具有固定资产局部再生产性质。

(四)修理费的构成

企业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修理修复均需要发生费用支出,但是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只是个别部件的领换和少量物料的消耗,虽发生频率的比较多,但金额并不大,一般不作为企业修理费用开支,而作为低值易耗品领用;为维护保养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劳务支出,也一般计入企业当期的成本费用。只有为恢复固定资产原状或维护固定资产原有效能而发生的小修理、中修理和大修理所消耗的物料和劳务支出才作为企业修理费用的开支项目。

修理费用的内容构成,不仅会因为固定资产的大中小修理的内容和要求不同,还会因各项固定资产的结构、性能、用途不同而使各项修理项目的开支费用内容不同。一般来说,修理费用通常包括以下费用项目:

(1)物料消耗。这是指修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和更换的材料和物品。

(2)劳务费用。这是指有关设备修理人员的工资。为简化核算,习惯上固定资产中小修理而支付的工资不作为修理费项目列支,而按职工的原工作部门列支。只有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的人工费用才计入企业修理费,并包括支付的奖金、津贴补贴和计提的福利费。

(3)补助费用。这是指企业水电等辅助生产部门为修理工程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费用,也包括支付给运输部门的运输费用。

(4)保险费。

(5)其他有关税费。主要是指修理工程领用的物料所需要分摊负担的进项税,也包括其他有关税费。(五)修理费用开支范围的限定

这主要是为了区别固定资产修理与固定资产改造,我国财税制度规定以下内容不得计入固定资产修理费:

(1)固定资产的技术改造支出。包括为了改进产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对固定资产进行的技术改造。如对原机器设备进行改装,对房屋建筑物进行改建、扩建,或易地重建,或者提高装修档次等。

(2)基本建设费用支出。包括房屋建筑物的新建、扩建,建设支出。例如房屋建筑物的加层,或扩大建筑面积,增加配套设施等。

(3)机器设备的配套支出。包括对原机器设备增加配套装置和辅助设施,增加保护设施等方面的开支。

(六)修理费的列支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的中小修理支出,可以采取直接列支费用的方法;大修理的支出可以采取预提或待摊的方法。但是根据我国税法规定,预提大修理费用需要主管税务机关认可才可以税前列支。

(七)修理费的预提方法

修理费的预提方法是根据固定资产预计的使用年限,可能支付的修理费总额,确定年度修理费预提率。修理费预提率如果按单项设备分别计算,叫作“个别预提率”;如果按固定资产分类计算,叫作“分类预提率”。公式如下:

1,个别预提率

修理费年预提额=预计修理费用总额/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受理费年预提率=(修理费用年预提额/固定资产原值)X100%

2,综合(分类)预提率

修理费综合预提率=[各项(或某类)固定资产修理费预提额之和/各项(或某类)固定资产原值之和]X100%

10. 设备维修费用都有哪些内容

设备维修费用是指为保持或恢复设备技术性能所支付的费用。
设备维修费用的内容:
它主要包括设备的维护费和修理费两大部分。设备维护费主要是指设备日常保养费用和设备检查、检验费用,而设备修理费是指为恢复设备的性能而进行修理所发生的费用。设备维修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与企业的装备水平、生产工艺流程有关,而且也是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设备维修费用合理使用与控制的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费用达到规定的生产效率水平,同时也要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而投入过多的维修工作量,因而花费过多的维修费用。最好是花费在设备维修上适当的费用,使因维修延误而造成的损失较低。因此,要衡量维修费用与停工损失两者的均衡关系,即考虑不应由于维修不善而致减少产量和降低质量而造成损失。
一般设备维修费用包括以下五个总的类目。
(1)设备资产追加部分。包括新增、更换或改装设备,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设备的耐用性、生产能力或效率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等技术改造项目。
(2)设备修理和维护费用。包括故障修理,日常检查和预防维修,日常的维护、、清洗润滑等。
(3)拆装费用。这类费用包括设备移动安装和拆除老旧设备和废弃设备拆除及清理费用。
(4)公用系统的生产和分配费用。包括蒸气、电力、水和压缩空气等。
(5)杂项费用。其他设备维修的服务工作,例如有些企业的厂房地面和门窗的清扫,运出废弃物和垃圾等费用。此外按财务会计部门规定的科目,也可分为六个项目:设备、备品配件、劳务、外委服务(通过承包商或供应厂商外委的劳务,也可包括设备租赁或工程服务费)、维修部门的管理费、全厂的管理费。
通常设备维修预算主要包括:为保持设备于良好状态运行所需维修费用;为设备维修工作服务,本部门的生产作业和维持费用;以及公用系统费用等三部分。

阅读全文

与安装维修成本有哪些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北京家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53
苹果指纹保修吗 浏览:270
木质家具摔裂怎么固定 浏览:296
防水涂料如何用滚筒刷 浏览:563
华苑冠华维修电话 浏览:698
顶楼雨棚多久需要维修 浏览:864
海尔空调武汉维修点 浏览:603
北碚长安4s店维修电话号码 浏览:924
小米售后维修大概需要多久 浏览:949
电脑保修键盘进水保修吗 浏览:398
维修车子需要带什么 浏览:829
维修电脑与家电怎么办理执照 浏览:518
瑞士珠宝保修单 浏览:284
中式古典家具质量怎么样 浏览:296
合肥家具除甲醛如何处理 浏览:457
楼顶开裂用什么防水材料 浏览:441
苹果广西售后维修点吗 浏览:739
广州市苹果维修电话 浏览:46
家电的市场部活动怎么写 浏览:535
开平二手家电市场在哪里 浏览: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