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人员主要做些什么事情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人员在机床生产过程中,处于组装、调试、检测等关键环节
,同时还承担着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在数
控机床的使用中,负责数控机床性能的调整和数控机床维护和维修、数控加工
工艺流程设计的参与和实施等。学数控装调维修到百阳教育,百阳教育专业提
供数控装调维修培训,随到随学,毕业后100%包推荐工作
2.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主要做些什么事情呀
百阳教育告诉您,从事数控机床的装配、调整、维修等工作的人员就叫数控机床
装调维修工,他们主要工作有(1)进行数控机床的装配及调整;(2)编制程序
并加工试件;(3)判断并排除机床的各类故障。
3. 理解数控机床保养与维修的目的与意义何在,请分开回答,谢谢
数控机床维护与保养的目的及意义如下: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机械产品提出了高精度、高复杂性的要求,而且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在加快,这对机床设备不仅提出了精度和效率的要求,而且也对其提出了通用性和灵活性的要求。数控机床就是针对这种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自动化机床。
数控机床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伺服驱动技术、精密机械技术于一体,是高度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它本身又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机床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数控机床体现了当前世界机床进步的主流,是衡量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柔性生产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核心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使用数控机床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数控机床是个价钱昂贵的精密设备,因此,其保养与维护更是不容忽视。
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是一种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和精密机械设计和制造等先进技术的高新技术产物,是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都很高的、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与普通机床相比数控机床不仅具有零件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特点。
而且它还可以完成普通机床难以完成或根本不能加工的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工作,因而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就愈来愈重要。
但数控机床是否能达到技工精度高、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不仅取决于机床本身的精度和性能,很大程度上也与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能否正确的对数控机床进行维护保养和使用密切相关。与此同时。
我们还应当注意到:数控机床维修的概念,不能单纯地理解数控系统或数控机床的机械部分和其他部分发生故障时,仅仅靠维修人员如何排除故障和及时修复使数控机床尽早的投入使用就可以了,这还应包括正确使用和日常保养等工作。
只有做好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才可以延长元件的使用寿命,延长机械部件的磨损周期,争取机床长时间稳定的工作,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加工优势,达到数控机床的性能,所以数控机床的维修和保养必须得到重视。
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自身性能,但机床本身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导致加工零件的质量不达标。
一般都是在零件加工完毕后进行质量检查时才发现问题,想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修复却为时已晚,而且会导致长时间停机,使得材料成本大大增加。的解决办法就是对设备定期检测、维护和保养,使其保持应有的精度。
4. 数控机床维护检修有什么概念简介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数控机床维护检修:
延长元器件的寿命和零部件的磨损周期,预防各种故障,提高数控机床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和使用寿命。
数控机床使用注意:
1、数控机床的使用环境:对于数控机床最好使其置于有恒温的环境和远离震动较大的设备(如冲床)和有电磁干扰的设备;
2、电源要求;
3、数控机床应有操作规程: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出现故障注意记录保护现场等;
4、数控机床不宜长期封存,长期会导致储存系统故障,数据的丢失;
5、注意培训和配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编程人员。
数控机床维护章程:
一、数控系统的维护: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日常维护制度。
2、防止灰尘进入数控装置内:漂浮的灰尘和金属粉末容易引起元器件间绝缘电阻下降,从而出现故障甚至损坏元器件。
3、定时清扫数控柜的散热通风系统。
4、经常监视数控系统的电网电压:电网电压范围在额定值的85%~110%。
5、定期更换存储器用电池。
6、数控系统长期不用时的维护:经常给数控系统通电或使数控机床运行温机程序。
7、备用电路板的维护机械部件的维护。
二、机械部件的维护
1、刀库及换刀机械手的维护
1)用手动方式往刀库上装刀时,要保证装到位,检查刀座上的锁紧是否可靠;
2)严禁把超重、超长的刀具装入刀库,防止机械手换刀时掉刀或刀具与工件、夹具等发生碰撞;
3)采用顺序选刀方式须注意刀具放置在刀库上的顺序是否正确。其他选刀方式也要注意所换刀具号是否与所需刀具一致,防止换错刀具导致事故发生;
4)注意保持刀具刀柄和刀套的清洁;
5)经常检查刀库的回零位置是否正确,检查机床主轴回换刀点位置是否到位,并及时调整,否则不能完成换刀动作;
6)开机时,应先使刀库和机械手空运行,检查各部分工作是否正常,特别是各行程开关和电磁阀能否正常动作。
2、滚珠丝杠副的维护
1)定期检查、调整丝杠螺母副的轴向间隙,保证反向传动精度和轴向刚度;
2)定期检查丝杠支撑与床身的连接是否松动以及支撑轴承是否损坏。如有以上问题要及时紧固松动部位,更换支撑轴承;
3)采用润滑脂的滚珠丝杠,每半年清洗一次丝杠上的旧油脂,更换新油脂。用润滑油润滑的滚珠丝杠,每天机床工作前加油一次;
4)注意避免硬质灰尘或切屑进入丝杠防护罩和工作过程中碰击防护罩,防护装置一有损坏要及时更换。
3、主传动链的维护
1)定期调整主轴驱动带的松紧程度;
2)防止各种杂质进入油箱。每年更换一次润滑油;
3)保持主轴与刀柄连接部位的清洁。需及时调整液压缸和活塞的位移量;
4)要及时调整配重。
4、液压系统维护
1)定期过滤或更换油液;
2)控制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温度;
3)防止液压系统泄漏;
4)定期检查清洗油箱和管路;
5)执行日常点检查制度。
5、气动系统维护
1)清除压缩空气的杂质和水分;
2)检查系统中油雾器的供油量;
3)保持系统的密封性;
4)注意调节工作压力;
5)清洗或更换气动元件、滤芯;
数控机床故障检修:
在数控机床中,大部分的故障都有资料可查,但也有一些故障,提供的报警信息较含糊甚至根本无报警,或者出现的周期较长,无规律,不定期,给查找分析带来了很多困难。对这类机床故障,需要对具体情况分析,进行耐心的查找,而且检查时特别需要机械、电气、液压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不然就很难快速、正确地找到故障的真正原因。
加工精度异常故障: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或改动、机械故障、机床电气参数未优化电机运行异常、机床位置环异常或控制逻辑不妥,是生产中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异常故障的常见原因,找出相关故障点并进行处理,机床均可恢复正常。生产中经常会遇到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异常的故障。此类故障隐蔽性强、诊断难度大。
导致此类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
1、机床进给单位被改动或变化;
2、机床各轴的零点偏置(NULLOFFSET)异常;
3、轴向的反向间隙(BACKLASH)异常;
4、电机运行状态异常,即电气及控制部分故障;
5、机械故障,如丝杆、轴承、轴联器等部件。
此外,加工程序的编制、刀具的选择及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加工精度异常。
机械故障导致的加工精度异常,主要应对以下几方面逐一进行检查。
1、检查机床精度异常时正运行的加工程序段,特别是刀具长度补偿、加工坐标系(G54~G59)的校对及计算。
2、在点动方式下,反复运动Z轴,经过视、触、听对其运动状态诊断,发现Z向运动声音异常,特别是快速点动,噪声更加明显。由此判断,机械方面可能存在隐患。
数控机床故障排除:
1、初始化复位法:一般情况下,由于瞬时故障引起的系统报警,可用硬件复位或开关系统电源依次来清除故障,若系统工作存贮区由于掉电,拔插线路板或电池欠压造成混乱,则必须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清除,清除前应注意作好数据拷贝记录,若初始化后故障仍无法排除,则进行硬件诊断。
2、参数更改,程序更正法:系统参数是确定系统功能的依据,参数设定错误就可能造成系统的故障或某功能无效。有时由于用户程序错误亦可造成故障停机,对此可以采用系统的块搜索功能进行检查,改正所有错误,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3、调节,最佳化调整法:调节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办法。通过对电位计的调节,修正系统故障。如某厂维修中,其系统显示器画面混乱,经调节后正常。如在某厂,其主轴在启动和制动时发生皮带打滑,原因是其主轴负载转矩大,而驱动装置的斜升时间设定过小,经调节后正常。
最佳化调整是系统地对伺服驱动系统与被拖动的机械系统实现最佳匹配的综合调节方法,其办法很简单,用一台多线记录仪或具有存贮功能的双踪示波器,分别观察指令和速度反馈或电流反馈的响应关系。通过调节速度调节器的比例系数和积分时间,来使伺服系统达到即有较高的动态响应特性,而又不振荡的最佳工作状态。在现场没有示波器或记录仪的情况下,根据经验,即调节使电机起振,然后向反向慢慢调节,直到消除震荡即可。
4、备件替换法:用好的备件替换诊断出坏的线路板,并做相应的初始化启动,使机床迅速投入正常运转,然后将坏板修理或返修,这是最常用的排故办法。
5、改善电源质量法:一般采用稳压电源,来改善电源波动。对于高频干扰可以采用电容滤波法,通过这些预防性措施来减少电源板的故障。
6、维修信息跟踪法:一些大的制造公司根据实际工作中由于设计缺陷造成的偶然故障,不断修改和完善系统软件或硬件。这些修改以维修信息的形式不断提供给维修人员。以此做为故障排除的依据,可正确彻底地排除故障。
数控机床诊断方法:
数控机床电气故障诊断有故障检测、故障判断及隔离和故障定位三个阶段。*阶段的故障检测就是对数控机床进行测试,判断是否存在故障;第二阶段是判定故障性质,并分离出故障的部件或模块;第三阶段是将故障定位到可以更换的模块或印制线路板,以缩短修理时间。为了及时发现系统出现的故障,快速确定故障所在部位并能及时排除,要求故障诊断应尽可能少且简便,故障诊断所需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为此,可以采用以下的诊断方法:
1、直观法
利用感觉器官,注意发生故障时的各种现象,如故障时有无火花、亮光产生,有无异常响声、何处异常发热及有无焦煳味等。仔细观察可能发生故障的每块印制线路板的表面状况,有无烧毁和损伤痕迹,以进一步缩小检查范围,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2、CNC系统的自诊断功能
依靠CNC系统快速处理数据的能力,对出错部位进行多路、快速的信号采集和处理,然后由诊断程序进行逻辑分析判断,以确定系统是否存在故障,及时对故障进行定位。现代CNC系统自诊断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开机自诊断开机自诊断是指从每次通电开始至进入正常的运行准备状态为止,系统内部的诊断程序自动执行对CPU、存储器、总线、I/O单元等模块、印制线路板、CRT单元、光电阅读机及软盘驱动器等设备运行前的功能测试,确认系统的主要硬件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2)故障信息提示当机床运行中发生故障时,在CRT显示器上会显示编号和内容。根据提示,查阅有关维修手册,确认引起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一般来说,数控机床诊断功能提示的故障信息越丰富,越能给故障诊断带来方便。但要注意的是,有些故障根据故障内容提示和查阅手册可直接确认故障原因;而有些故障的真正原因与故障内容提示不相符,或一个故障显示有多个故障原因,这就要求维修人员必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间接地确认故障原因。
3、数据和状态检查
CNC系统的自诊断不但能在CRT显示器上显示故障报警信息,而且能以多页的“诊断地址”和“诊断数据”的形式提供机床参数和状态信息,常见的数据和状态检查有参数检查和接口检查两种。
1)参数检查数控机床的机床数据是经过一系列试验和调整而获得的重要参数,是机床正常运行的保证。这些数据包括增益、加速度、轮廓监控允差、反向间隙补偿值和丝杠螺距补偿值等。当受到外部干扰时,会使数据丢失或发生混乱,机床不能正常工作。
2)接口检查CNC系统与机床之间的输入/输出接口信号包括CNC系统与PLC、PLC与机床之间接口输入/输出信号。数控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诊断能将所有开关量信号的状态显示在CRT显示器上,用“1”或“0”表示信号的有无,利用状态显示可以检查CNC系统是否已将信号输出到机床侧,机床侧的开关量等信号是否已输入到CNC系统,从而可将故障定位在机床侧或是在CNC系统。
4、报警指示灯显示故障
现代数控机床的CNC系统内部,除了上述的自诊断功能和状态显示等“软件”报警外,还有许多“硬件”报警指示灯,它们分布在电源、伺服驱动和输入/输出等装置上,根据这些报警灯的指示可判断故障的原因。
5、备板置换法
利用备用的电路板来替换有故障疑点的模板,是一种快速而简便的判断故障原因的方法,常用于CNC系统的功能模块,如CRT模块、存储器模块等。需要注意的是,备板置换前,应检查有关电路,以免由于短路而造成好板损坏,同时,还应检查试验板上的选择开关和跨接线是否与原模板一致,有些模板还要注意模板上电位器的调整。置换存储器板后,应根据系统的要求,对存储器进行初始化操作,否则系统仍不能正常工作。
6、交换法
在数控机床中,常有功能相同的模块或单元,将相同模块或单元互相交换,观察故障转移的情况,就能快速确定故障的部位。这种方法常用于伺服进给驱动装置的故障检查,也可用于CNC系统内相同模块的互换。
7、敲击法
CNC系统由各种电路板组成,每块电路板上会有很多焊点,任何虚焊或接触不良都可能出现故障。用绝缘物轻轻敲打有故障疑点的电路板、接插件或电器元件时,若故障出现,则故障很可能就在敲击的部位。
8、测量比较法
为检测方便,模块或单元上设有检测端子,利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仪表,通过这些端子检测到的电平或波形,将正常值与故障时的值相比较,可以分析出故障的原因及故障的所在位置。由于数控机床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引起故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上述故障诊断方法有时要几种同时应用,对故障进行综合分析,快速诊断出故障的部位,从而排除故障。同时,有些故障现象是电气方面的,但引起的原因是机械方面的;反之,也可能故障现象是机械方面的,但引起的原因是电气方面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因此,对它的故障诊断往往不能单纯地归因于电气方面或机械方面,而必须加以综合,全方位地进行考虑。
5. 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和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这俩都是干嘛的啊请高手们给我详细讲解下!急急急急 啊!!
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是数控机床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所加工产品调试、调整机床的工种。有的工厂需要此工种有编程能力,有的不需要。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是对数控机床进行装配调试的工种,必要时需要对数控机床进行维修。需要具备看懂数控故障代码,并进行调试维修,不一定要懂数控机加工编程。
简单点讲 一个是操作使用数控机床的,一个是生产数控机床的。
6. 维修数控机床要做哪些事情
1、要学会数控编程;2、要学会PLC(自编程序控制器)的应用;3、要学会机床机械和电器维修;4、当然还要学会机床操作。以上这些需要到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去参加培训。
7. 数控机床维修工具体做些什么私营单位,我不懂进去跟师傅学,有多大机会学会
一般机床维修分为两类,一种是机械维修,一种是电气维修。机械维修入门相对简单,没有经验也能很快入门,能力要求动手能力强,积极主动,但入门后也要靠学习专业知识才能学到真技术;电气维修一般是机床电路,PLC,伺服控制,一类的维修,工作相对机械强度要小,但入门要求较高,没有电工基础难以胜任。还要看修的是数控机床还是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相对复杂,精密一点,学的东西多一点。最后说一下学什么都行,主要是靠自己,学习维修还要多干活多看书,数控机床维修前景还是非常有前景的。在首都做得好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能到底薪年薪8万。
8. 数控机床维修工作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维修工作的宗旨是采取一切可能措施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数控机床的维修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单纯地指对机床故障的排除,还包括对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与硬件的总体分析、研究与评价,是跟踪业务的总称。
数控设备在使用上采取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建立与健全设备的维修组织及其各项规章制度;开展设备维修的经济核算制;进行岗位培训,禁止无证操作等等。对维修者实行派工卡,要求维修者认真做好故障现象、原因、排除方法等详细的工作记录,建立完整的维修档案,并开展专家诊断系统工作等。
数控机床在设备保养上,严格执行定期、定级保养制度。
定期保养:以周、月、半年、一年一次为期的保养与维修。
定级保养:一般实行三级保养制度:一级保养,是由操作人员进行日常维护与正常操作。二、三级保养,是由维修人员进行的。
数控机床维修技术装备。维修组或维修站应该配备必须有的技术手册、工位器具以及测试仪器,以提高动态监测与诊断技术。如:双线示波器、逻辑分析仪、在线测试仪、噪声及振动监测仪、转速表、万用表与脉冲笔等。作为维修人员,应该充分利用系统的自诊断功能,采用最简单的方法与手段来进行故障定位与找出故障源.。
物流信息与备件存储问题。对于经常需要的备件应该有存储,例如:各种保险丝、直流电机的电刷、常用电器等。对于价格昂贵部件,例如不易发生故障的印刷电路板等,就不必存储备件,因为长期不用的这种备件很易损坏。
9. 数控机床维修的内容简介
数控机床维修的基本内容:
数控机床的维修概念不能单纯局限于机床发生故障时,如何排除故障和及时修复,这当然是维修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另一方面还包括前述的Et常维护。即维修的概念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维护,这可以延长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一般由操作者完成;二是预防性维护和故障维修,在出现故障后尽快修复,尽快缩短修理时间,提高机床的有效利用率。
机床数控系统在运行一定时间之后,某些元器件或机械部件难免出现一些损坏或故障现象,问题在于对这种高精度、高效益且又昂贵的设备,如何延长元器件的寿命和零部件的磨损周期,预防各种事故,特别是将恶性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提高系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和使用寿命。因此,做好预防性维护工作是使用好数控机床的一个重要环节,数控维修人员、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应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以下是预防性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①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数控系统编程、操作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熟悉所用数控机床的机械、数控系统、强电设备、液压、气源等部分及使用环境、加工条件等;能按机床和系统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合理地使用;应尽量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
②防止数控装置过热。定期清理数控装置的散热通风系统;应经常检查数控装置上各冷却风扇工作是否正常;应视车间环境状况,每半年或一个季度检查清扫一次。
10. 机床维修所负责主要工作内容怎么写
·日常维护:
a.每日须检查的内容:如导轨表面、润滑油箱、气源压力、内液压系容统、CNC、I/O单元,各种防护网及清洗各种过滤网等;
b.每半年或每年的检查与维护作业:如滚珠丝杠油脂更换涂覆,更换主轴油箱用油,伺服电机碳刷的清理,更换润滑油和清洗液压泵;
c.不定期的维护作业:如导轨镶条的检查与压紧或放松,冷却水箱液面高度与过滤器的清洗,排屑器是否畅通、主轴传动带的松紧调整等。
·故障判断:
对故障现场做充分调研,了解故障的表现,工作寄存器及缓冲工作寄存器中相关内容,了解正在执行程序段内容及自诊断报警内容。分析中要利用机床的技术档案与各种资料,找出造成故障的各种原因。
·故障排除:
根据故障原因,采用相应的修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