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维修返修率如何记算
你好,用返修的车辆数除以总的维修车辆数的百分比就是返修率。
Ⅱ 如何计算产品返修率
产品返修率的两种计算方法
①
规定时间内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
质量问题返修率1= ×100%
规定时间内产品销售总数
保修期内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
质量问题返修率2= ×100%
返回品销售年度销售数量
出保修期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
质量问题返修率3= ×100%
返回品销售年度销售数量
.
备注:+
1、“保修期内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指除本次“规定时间内”的仍然在保修期内的返回数量。
2、质量问题返修率2、3均不包括在2009年度质量目标内。作为历年度的质量数据对比、数据分析使用。
3、年度销售数量包括正常销售、内部使用等,只要走力创的帐,都算作销售。
优点是:
2009年我们能够得到返修率1和返修率2,然后根据返修率1和返修率2来预测、制定2010年的质量目标就会比较合理。以后还是根据这个原则确定下一年的质量目标就好了。所以质量目标制定的相对不准确的就只有09年一年。
缺点是:(以09年目标1.5%为例)
09年年末,我们得到返修率为1.2%,大家发了奖金。但是到了2010年根据返修率2算算还有一个1.5%没有算上呢。其实09年的返修率是2.7%,超出了1.5%,目标没有实现。除非是2010年年底兑现2009年年初制定的质量目标,但是具有滞后性,没有意义。
质量问题返回数量
② 质量问题返修率= ×100%
产品销售总量 + 维修品数量 + 检测改型数量
依据这种算法,不论是不是规定时间内销售的产品,只要还在保修期之内,只要返修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就算作返修。 而且在分母的部分,也把“维修品数量”和“检测改型数量”算在内。存在的弊端就是有可能把上一个销售年度的返修数量算在本销售年度内。一是不能体现本销售年度的质量情况,二是不能作为制定新的质量目标的依据。
优点是算法简单,容易操作。
方法3:
属于上个规定时间的返修数量 规定时间内当月返修数量
1月份返修率= ( + )*100%
.上个规定时间的销售量 规定时间内截止本月的总销售量
所有返修品必须是在保修期内的。
例如:09年1月共计有返修品100个,其中有80个是去年销售的,有20个使今年销售的。去年共计销售100000个,今年共计销售10000个,则返修率就是80/100000+20/10000=0.0008+0.002=0.0028=0.28%
2月返修率计算方法一样,比如返修120个,其中属于去年销售的90个,属于今年销售30个。去年销售100000个,今年销售(1月+2月)共计18000个,则返修率就是90/100000+30/18000=0.0009+0.0017=0.00257=0.257%
实现方法:
从09年开始,产品的销售日期都可以从条形码上得到。销售部门在送返修品时必须表明产品的销售日期,客户名称,联系方式,用途的等信息。依此来判断是否还在保修期内(主要是没有条形码的那部分产品,有条形码的直接就能读到),是否计入返修率的统计中。
年终总的返修率就是12个月的返修率之和。
相比方法①中的返修率1和返修率2相加更合理。
方法4:
产品返修率=当月返修总量/12个月发货总量*100%(保修期为12个月)
即: 当月返修品数量
产品返修率= *100%
12个月的销售数量
方法5:
产品返修率=12个月返修总量/12个月发货总量*100%(保修期为12个月)
即: 12个月的返修总数
产品返修率= *100%
12个月发货总量
其他:
我个人认为方法3是比较合理的一种。
还有一点就是既然算09年的返修率,虽然有一部分产品卖出去了,只是还没有返回来就认为没有这个事情,如果明年出问题了,那算在明年的返修率中就是了。这一部分是无法考虑
Ⅲ 如何计算设备故障率
计算设备故障率的方法如下:
(3)自主维修率怎么算扩展阅读:
设备故障率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
一、Ⅰ期,一般称之为初期故障期, 这时故障的原因主要由于设计、制造不良,保管、运输不慎。
所以, 设备在运转初期故障较高,经过运转、跑合、调整、维修,故障率将 逐步下降并趋于稳定。
二、Ⅱ期,称之为偶发故障期,此时设备的零部件均未达到使用寿命,不易发生故障, 但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在一部分 零件上积累了超过设计强度的应力,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此时期的 故障处于一种不可预测的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故障基本保持一定比例而无规则地 发生。
三、Ⅲ期,称之为磨损故障期,此时期由于零部件的磨损、腐蚀以及疲劳等原因,造成 故障率上升。
这时,如加强维修,及时更换即将到达寿命的零部件,则可降低故障率。
但维修费用过高时,则应考虑设备更新。
设备故障的原因:
设备故障一般是指设备失去或降低其规定功能的事件或现象,表现为设备的某些零件失去原有的精度或性能。
使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技术性能降低,致使设备中断生产或效率降低而影响生产。简单地说是一台装置(或其零部件)丧失了它应达到的功能。
设备故障率是指事故(故障)停机时间与设备应开动时间的百分比,是考核设备技术状态、故障强度、维修质量和效率一个指标。
待机的定义:设备在完好的情况下随时可以投入正常运行。因此,将待机时间归入运行时间。
Ⅳ 设备故障率如何计算目标定在多少合理
设备故障就意味着停产,你有多长时间未维修好,企业就会损失多少时间的利润。因此版故障率是硬性指标。从权企业角度看,不会理解维修工是否很忙。企业只关心是否可以恢复生产。所以对于故障率我们不应只考虑如何去修,应该多考虑如何去保养,有计划的维修。尽量保证设备在计划的时间段不出故障,或者在设备故障前期就进行维修。这样才可以省时省力、省钱。
Ⅳ 汽车维修一次修复率怎么计算
修复率的计算跟汽车的原样,修复程度,车型有很大关系,目前有的汽车零件适用性,耐用性,技术经济性的计算。修复方法的最佳选择问题可以归结成求某个函数的极值问题,以评价变量和约束条件问函数的极值问题。
Ⅵ 汽车维修返修率怎么算
你好,希望可以帮到你
是卖出去多少辆车。返修多少辆车。比如卖出100辆,故障返修2辆,就是返修率2%。
Ⅶ 设备故障率怎么算的
设备故障率=单位时间内故障发生的比率。
实践证明,可维修设备的故障率随时间的推移呈图示曲线形状,这就是著名的“浴盆曲线”。设备维修期内的设备故障状态分三个时期:
初始故障期:故障率由高而低。材料缺陷、设计制造质量差、装配失误、操作不熟练等原因造成。偶发故障期:故障率低且稳定,由于维护不好或操作失误造成。最佳工作期。耗损故障期:故障率急剧升高,磨损严重,有效寿命结束。
(7)自主维修率怎么算扩展阅读
设备故障率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
Ⅰ期,一般称之为初期故障期,这时故障的原因主要由于设计、制造不良,保管、运输不慎。所以,设备在运转初期故障较高,经过运转、跑合、调整、维修,故障率将逐步下降并趋于稳定。
Ⅱ期,称之为偶发故障期,此时设备的零部件均未达到使用寿命,不易发生故障,但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在一部分零件上积累了超过设计强度的应力,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此时期的故障处于一种不可预测的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故障基本保持一定比例而无规则地发生。
Ⅲ期,称之为磨损故障期,此时期由于零部件的磨损、腐蚀以及疲劳等原因,造成故障率上升。这时,如加强维修,及时更换即将到达寿命的零部件,则可降低故障率。但维修费用过高时,则应考虑设备更新。
Ⅷ 维修及时率如何计算
维修及时率,主要是看你规定多长一个时段为及时维修时间段(1 天、三天、一星期还是一个月),用及时维修的数量数量除以应该及时维修数的总量*100%就是及时维修率。
Ⅸ 我想知道设备管理中的设备故障率是怎么算的啊,公式是多少啊,维修率有是怎么算的啊,
设备故障率=[(停机等待时间+维修时间)/计划使用总时间]×100%
假设某设备出现故内障了,等待技术人员容到达现场的时间是10分钟,技术人员维修的时间是50分钟,这台设备计划每天使用8小时,那么,停机等待时间+维修时间=1小时
日设备故障率=(1/8)×100%=12.5%
通常在企业里面,都是按月计算设备故障率的,计算公式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