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固定资产维修费用超过固定资产原值,应计入什么科目直接增加原值吗
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来的支出如同时自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原值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属于大修理费用,按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即: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原材料、现金、银行存款等
否则,应该一次性进成本费用,
借:费用或成本
贷:原材料、现金、银行存款等
固定资产维修不能直接增加原值
B. 维修费不能超过固定资产原值多少
这个问题的概念不是太清楚;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专一般都采用“二级保养三级属维修制度”,目前大部分企业依然采用这个制度;
二级保养就是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主要内容是对固定资产采用维护性的保养,以汽车为例,比如清洁、清洗,换一换润滑油,一些常规性能检测与调整---这种保养应该以固定资产的使用人为主;
三级维修制度,就是一般企业所说的“三修”;即“大修”“中修”“小修”;“中修”由于与“大修”与“小修”的分界不是太清楚,所以大部分企业把“中修”更改为“项修”即是“项目修理”或“专项修理”;
对于各类固定资产的三级修理都有相应的验收技术标准,这里不再赘述;
至于保养的费用与修理的费用,应视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确定;
与固定资产本身的原值比较,小修以下的费用额较小,直接摊入费用;但部分“项修”与“大修”的费用额度较大,只能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待摊;二是预提。
这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相关,比如两类修理费用只要超过固定资产本身原值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就可以采取上述方法,或者直接将大修合格后的固定资产做增值处理。
C. 固定资产维修费用多少形成固定资产
1、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包括一般维修和更新改造两部分。持有期间的后续支出是指一般的修理费,不追加固定资产原值,发生的修理费用通过期间费用核算,一般计入到管理费用,体现当期损益。因为我们的固定资产,是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其固定资产原值在处置之前是不能动的。
2、如果需要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那要注销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减值准备),要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对增加的各种费用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记入在建工程,不符合资本化条件要费用化。待更新改造后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再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固定资产。
特此回答!
D. 固定资产发生的修理费,达到原值的多少可以计入固定资产
维修支出大于账面余额的50%,或者延长了使用寿命两年以上,或者是改善了固定资产性能等等,符合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就可以资本化。还有就是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性能改善,工艺改进的,或者适合于与之前不同的用途的情况。否则,就费用化。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无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可以继续使用的,应当继续使用,规范实物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在新准则下,对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一般要看是否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也就是,是否能够带来“增量收益”,如果能,就资本化,一般是维修支出大于账面余额的50%,或者延长了使用寿命两年以上,或者是改善了固定资产性能等等,符合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就可以资本化。
还有就是经过修理后的固定资产性能改善,工艺改进的,或者适合于与之前不同的用途的情况。否则,就费用化。
E. 设备后期维修费用,买零件超2千,直接进费用还是进固定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生产部门及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直接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因此,你所说的这笔维修费应计“管理费用”的。
F. 维修费占固定资产比例,多少合适
占固定资产价值50%以下。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回,企业发生的下列答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G. 修理费何时可以直接计入直接成本,何时必须计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是指为恢复固定资产的性能,对其进行大部分或全部的版修理。当大修理费用没有采用权预提的办法,并且支出较大,收益期超过一年的大修理支出,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这个时候计入固定资产,其余别的时候,计入直接成本或期间费用。
H. 设备维修费超过原值多少计入固定资产
这个问题的概念不是太清楚;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一般都采用“专二级保养三属级维修制度”,目前大部分企业依然采用这个制度;
二级保养就是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主要内容是对固定资产采用维护性的保养,以汽车为例,比如清洁、清洗,换一换润滑油,一些常规性能检测与调整---这种保养应该以固定资产的使用人为主;
三级维修制度,就是一般企业所说的“三修”;即“大修”“中修”“小修”;“中修”由于与“大修”与“小修”的分界不是太清楚,所以大部分企业把“中修”更改为“项修”即是“项目修理”或“专项修理”;
对于各类固定资产的三级修理都有相应的验收技术标准,这里不再赘述;
至于保养的费用与修理的费用,应视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确定;
与固定资产本身的原值比较,小修以下的费用额较小,直接摊入费用;但部分“项修”与“大修”的费用额度较大,只能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待摊;二是预提。
这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相关,比如两类修理费用只要超过固定资产本身原值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就可以采取上述方法,或者直接将大修合格后的固定资产做增值处理。
I. 修理费何时可以直接计入直接成本,何时必须计入固定资产
修理费满足资本化条件时计入成本
“资本化”是指符合条件的相关费用支出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作为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类项目管理。简单地说,资本化就是公司将支出归类为资产的方式。具体的归入哪一项,可以看一下你的财务软件,如智点财务软件,它录入凭证后自动生成的资产负债表的列表项。
开始资本化的条件有三个:第一个条件是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这一条件是指企业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已经发生,包括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和承担带息债务形式所发生的支出。第二个条件是借款费用已经发生。这一条件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了因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的借款费用,或者所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第三个条件是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构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这里所指的“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主要是指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开始,如主体设备的安装、厂房的实际开工建造等。它不包括仅仅持有资产但没有发生为改变资产形态而进行的实质上的建造或者生产活动。
J. 固定资产维修费超过多少不可进成本
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达修理前固定资产原值的50%左右,就视同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不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