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维修问题 > 机器故障维修算质量成本中什么成本

机器故障维修算质量成本中什么成本

发布时间:2021-02-19 17:24:13

1. 质量成本指的是什么呢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质量成本一般包括:为确保与要求一致而作的所有工作叫做一致成本,以及由于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全部工作叫做不一致成本,这些工作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其中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一致成本,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又统称为故障成本,属于不一致成本。
具体而言,预防成本是为减少质量损失和检验费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在结果产生之前为了达到质量要求而进行的一些活动的成本,它包括质量管理活动费和行政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教育培训费、新产品评审费、质量情报费及工序控制费;鉴定成本是按照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测试、评定和检验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在结果产生之后,为了评估结果是否满足要求进行测试活动而产生的成本,包括部门行政费、材料工序成品检验费、检测设备维修费和折旧等。故障成本是在结果产生之后,通过质量测试活动发现项目结果不满足质量要求,为了纠正其错误使其满足质量要求发生的成本,分为两部分: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内部损失是指产品出厂前的废次品损失、返修费用、停工损失和复检费等;外部损失是在产品出售后由于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各种损失,如索赔损失、违约损失和“三包”损失等。上述概念也可用公式表示如下: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2. 质量成本 是指什么过程中与质量相关的所有努力的总成本

质量成本
是指所有过程中与质量相关的所有努力的总成本
质量成本的概念
质量成本是由两部分构成,即运行质量成本(或工作质量成本,或内部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1.运行质量成本
运行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故障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它又分为四类,即企业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
①企业内部损失成本,又称内部故障成本
企业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废品损失费用、返修损失费用和复试复验费用、停工损失费用、处理质量缺陷费用、减产损失及产品降级损失费用等。
②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水平所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进货检验费用、工序检验费用、成品检验费用、质量审核费用、保持检验和试验设备精确性的费用、试验和检验损耗费用、存货复试复验费用、质量分级费用、检验仪器折旧费以及计量工具购置费等。
③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需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质量计划工作费用、质量教育培训费用、新产品评审费用、工序控制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质量审核费用、质量管理活动费用、质量奖励费、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其附加费等。
④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成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申诉受理费用、保修费用、退换产品的损失费用、折旧损失费用和产品责任损失费用等。
2.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为用户提供所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
(1)为提供特殊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所支付的费用。
(2)产品的验证试验和评定的费用。
(3)满足用户要求,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所发生的费用。

3. 质量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质量来成本包括四个方面:自
一、预防成本--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
a、 实施各类策划所需的费用、包括:体系策划、产品实现策划;
b、产品(工艺)设计评审、验证、确认费用;
c、工序能力研究费用;
d、 质量审核费用
e、 质量情报费用;
f、 培训费用;
g、 质量改进费用。
二、鉴定成本--用于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所需各项费用。
a、检验费用;
b、监测装置的费用;
c、破坏性试验的工件成本、耗材及劳务费。
三、内部损失成本--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a、 废品损失;
b、返工损失;
c、复检费用;
d、停工损失;
e、质量故障处理费;
f、 质量降级损失。
四、外部损失成本--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
a、索赔费用;
b、 退货损失;
c、保修费用;
d、降价损失;
e、处理质量异议的工资、交通费;
f、信誉损失。

4. 质量成本的含义是什么质量运行成本有哪几方面构成

1、质量成本的含义是什么?
质量成本是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要的费用,以及当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时所遭受的损失。
质量成本一般分为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2、质量运行成本由哪几方面构成?
运行质量成本是项目为达到和确保所规定的质量水平所支付的费用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为I阿扁损失成本。
(1)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它包括:
质量工作费用;质量培训费用;质量奖励费用;新材料、新工艺评审费用及产品评审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
(2)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为了确保项目质量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而对项目本身以及对材料、配件、设备等进行试验、检验和检查所需的费用,包括:进料检查费用;工序检验费用;竣工检查费用;检测设备的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
(3)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项目在交付前,由于项目产出物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废品损失;返工损失;停工损失;事故分析处理费用;质量过剩支出(指超过质量标准而发生的费用)
(4)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项目交付后,因产品质量或服务不能满足规定要求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或信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包括:申诉受理费用;回访保修费用;索赔费用。

5. 请问质量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定虽然非常规律,也很正式,但是由于其内容涉及商业秘密,因此往往不会在企业内完全公开。尽管员工对规划的内容并不十分了解,企业通常还是能够完成规划的目标。
质量改善或许应当被纳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当中去。质量改善应当着眼于现有与未来客户的需求,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经营目标。应详细制订质量改善计划并在资源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质量成本(COQ)这一概念已经提出了很多年,但是对其含义仍然是众说纷纭。质量成本这一说法本身就存在着模糊之处。它可以是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支出,或是为确保质量而必须有的支出。更有甚者,把这一概念理解为质量缺陷成本。而实际上,这种质量缺陷成本仅仅是指因补救产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支出。
总体来说,质量成本应包括一切防止质量缺陷的支出、评估及确保产品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的支出,以及出现质量问题后善后工作的各项支出。质量缺陷是指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出现的浪费、失误或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
质量成本支出可以分为三方面:预防性支出、评估性支出和补救性支出。
预防性支出:预防性支出是企业的计划性支出,专门用来确保在产品交付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出现失误。交付环节是指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运输。预防性支出项目包括教育与培训、持续的质量改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投入、流程控制、市场调查、实地检测以及预防性维护。
评估性支出:评估性支出是指在交付和服务环节上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查、监测或评估的支出。这类支出项目包括进货检查、内部产品审核、产品检查、库存清点、质量管理人员薪金、供货商评估与审核报告。
补救性支出:如果产品交付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产品的维修与更换或重复服务,企业就需要支付补救性支出。补救性支出还可以细分为两类:内部补救支出与外部补救支出。
内部补救支出是指产品在送达客户之前发现问题的补救支出,涉及的方面包括废品、返工、库存、维修点、重新设计、运输救援、补救行动汇报,以及因产品或服务不合要求导致的延误。
66

6. 什么是质量成本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质量成本一般包括:为确保与要求一致而作的所有工作叫做一致成本,以及由于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全部工作叫做不一致成本,这些工作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其中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属于一致成本,而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又统称为故障成本,属于不一致成本。
具体而言,预防成本是为减少质量损失和检验费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在结果产生之前为了达到质量要求而进行的一些活动的成本,它包括质量管理活动费和行政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教育培训费、新产品评审费、质量情报费及工序控制费;鉴定成本是按照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测试、评定和检验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在结果产生之后,为了评估结果是否满足要求进行测试活动而产生的成本,包括部门行政费、材料工序成品检验费、检测设备维修费和折旧等。故障成本是在结果产生之后,通过质量测试活动发现项目结果不满足质量要求,为了纠正其错误使其满足质量要求发生的成本,分为两部分: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内部损失是指产品出厂前的废次品损失、返修费用、停工损失和复检费等;外部损失是在产品出售后由于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各种损失,如索赔损失、违约损失和"三包"损失等。上述概念也可用公式表示如下: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质量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 COPQ)弥补百万次品率的不足。其概念是造价不同的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不同;同一次品,出现在供应链的不同位置,造成的损失也不一样(例如更换、 维修、保修、停产、丧失信誉、失去以后生意等)。例如坏在客户处,影响最大,假设权重为100;坏在公司生产线,影响相当大,假设权重为10;坏在供应商的生产车间,影响最小,假设权重为1。该产品价格为1000元,在上述三个环节各出现次品一个,总的质量成本就是111000元(10_0x1000 + 1_0x1000 + 1x1000)。这个指标有助于促使在供应链初端解决质量问题,在一些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供应链复杂的行业比较流行,例如在美国,飞机制造业、设备制造行业等设备原厂(OEM)采用得比较多。
具体内容如下:

预防成本
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
a) 实施各类策划所需的费用、包括:
体系策划:
产品实现策划:
b) 产品/工艺设计评审、验证、确认费用,
c) 工序能力研究费用,
d) 质量审核费用,e) 质量情报费用,
f) 培训费用,
g) 质量改进费用。
鉴定成本
用于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所需各项费用。
a) 检验费用,
b) 监测装置的费用,
c) 破坏性试验的工件成本、耗材及劳务费。
内部损失成本
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要求而支付的费用。
a) 废品损失,
b) 返工损失,
c) 复检费用,
d) 停工损失,
e) 质量故障处理费,
f) 质量降级损失,
外部损失成本
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
a) 索赔费用:
b) 退货损失:
c) 保修费用:
d) 降价损失:
e) 处理质量异议的工资、交通费。
f) 信誉损失:

7. 质量成本都有哪些内容组成

质量成本又称质量费用。根据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质量成本的定义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质量成本由两部分构成,即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根据国际标准(ISO)的规定,质量成本是由两部分构成,即运行质量成本(或工作质量成本,或内部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1、运行质量成本
运行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故障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它又分为四类,即企业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
①企业内部损失成本,又称内部故障成本
企业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废品损失费用、返修损失费用和复试复验费用、停工损失费用、处理质量缺陷费用、减产损失及产品降级损失费用等。
②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水平所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进货检验费用、工序检验费用、成品检验费用、质量审核费用、保持检验和试验设备精确性的费用、试验和检验损耗费用、存货复试复验费用、质量分级费用、检验仪器折旧费以及计量工具购置费等。
③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需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质量计划工作费用、质量教育培训费用、新产品评审费用、工序控制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质量审核费用、质量管理活动费用、质量奖励费、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其附加费等。
④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成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申诉受理费用、保修费用、退换产品的损失费用、折旧损失费用和产品责任损失费用等。
2、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为用户提供所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
(1)为提供特殊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所支付的费用。
(2)产品的验证试验和评定的费用。
(3)满足用户要求,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所发生的费用。

8. 构成质量成本的内容有那些

直接质量成本。是指在产品的制造和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质量成本。
直接质量成本的构成:
一般由预防成本、评监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构成。
1、预防成本:
保证达成质量标准并预防不良品所发生所需之费用,含产品设计与制程设计等有关成本。
(1)质量管制工程:.质量计划的拟定、执行、稽核;与质量制度的建立与维持。
(2)制程管制工程:.制程研究分析、制程品管制度之监督。
(3)质量量测与管制设备的设计与发展:量测仪器之采购与校验管理等。
(4)质量训练计划之拟定、实施:员工参于公司内外之品管训练课程、供应商之评估辅导等。
(5)其它预防费用:文书、纸张与杂支等相关其它文具支出。
2、评监成本:
量测、评估、稽核产品、组件、购入物料等,保证符合质量标准之有关各种检查的成本。
(1)进料测试与检验:内外购物料之验收、场地存放、水电、搬运等设备人员与其它必须支出。
(2)实验室验收测试。
(3)检验与测试费用。
(4)产品质量稽核费用。
(5)试验和测试的人工费用。
(6)测试和检验仪器的维护和校正:内部校验与委外校验。
(7)测试和检验资料的检讨:诸如质量改善计画的提出、执行、效果确认追踪。
3、内部失败成本:
产品、组件、物料在出厂前未达成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成本。
(1)报废。
(2)重加工(再制或修理)。
(3)追查故障(失败分析):因质量不良所产生的问题分析检讨成本。
(4)再检验、再测试:不良品经整修完后入厂经进料检验再次检验测试所产生之成本。
(5)降等损失:因质量不良遭客户降等处置,如厂内之厂商管理分级制由A级降B、C级等。
(6)材料检讨活动:质量不良产生之原因也有可能是材质之选用不适当、或是制程中因加工过程致使材质特性降低所造成而所需的检讨,诸如刚性不足等。
4、外部失败成本:
产品出厂后顾客发现不良所造成的成本。
(1)服务材料支出成本:保固期内所更换而无法向客户收取之物料成本。
(2)抱怨处理损失:如工时、差旅费、邮电费等。
(3)折让损失。
(4)延长保固损失:如公司规定的保固期是一年但因质量问题致客户要求延长保固。
(5)产品拒收退货。
(6)交换新品。
(7)逾期交货赔偿:签约内容若有明定逾期交货须赔偿时。

9. 在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与内部故障成本有什么关系

运行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付的一切费用以及因质量故障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它又分为四类,即企业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等。
①企业内部损失成本,又称内部故障成本
企业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废品损失费用、返修损失费用和复试复验费用、停工损失费用、处理质量缺陷费用、减产损失及产品降级损失费用等。
②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水平所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进货检验费用、工序检验费用、成品检验费用、质量审核费用、保持检验和试验设备精确性的费用、试验和检验损耗费用、存货复试复验费用、质量分级费用、检验仪器折旧费以及计量工具购置费等。
③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需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质量计划工作费用、质量教育培训费用、新产品评审费用、工序控制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质量审核费用、质量管理活动费用、质量奖励费、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其附加费等。
④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成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申诉受理费用、保修费用、退换产品的损失费用、折旧损失费用和产品责任损失费用等。

阅读全文

与机器故障维修算质量成本中什么成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家电维修光碟 浏览:555
测量转化电路 浏览:562
报考国家电网的大学有哪些条件 浏览:113
车在水里怎么防水 浏览:307
密室电路图 浏览:254
汽车量缸四级维修量缸怎么量 浏览:636
vca电路 浏览:145
上电电路 浏览:593
北京东城区燃气灶维修电话 浏览:854
重庆海信电视售后维修 浏览:668
方波展宽电路 浏览:758
维修电工怎么打广告 浏览:736
一次性牙刷如何做防水 浏览:44
做功电路 浏览:362
明代家具为什么那么多 浏览:784
阳台推开门防水怎么做 浏览:741
地砖深颜色配什么颜色的家具 浏览:453
判断电路馈电 浏览:434
中式家居酒柜 浏览:603
维修工应该发哪些劳保用品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