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国内的船舶修理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维修的
船舶自然是在船厂修理,船厂一般位于港口附近,舟山附近就有很多大小版船厂,另船舶是权可以拖上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干坞,即船舶驶进干坞,然后关闸放水,使船舶坐在陆地上,俗称坐墩。还有一种叫浮坞。内陆这块不熟,不清楚有哪些修理厂。
2. 船舶管理的具体工作有哪些
1.消防救生培训,演习
2.船舶防污染--油污,垃圾,压载水管理
3.保安及保安计划
4.ISM体系管理
5.船舶维修保养
6.航行安全
7.货物积载,装卸管理
8.船员管理---配备,证书,健康,职责
9.其他
3. 在船舶设计中改善稳性的措施有哪些
在船舶设计中改善稳性的措施有:
①合理调整B(或B/T)、水线面系数、重心高版度,适当控制初稳性高度。
②尽权可能降低,增大D/T(或F/T),采用大的舷弧和外飘的横剖线,控制好静稳性曲线的形状特征。
③注意液舱数量及大小的布置,尽量减少自由液面对初稳性和稳性曲线的影响。
④增大横摇阻尼(如设置舟比龙骨,减小舟比部半径等),减小横摇角。
⑤减小横倾力矩(如:控制好上层建筑的布置,减小受风面积及风压中心的高度;限制旅客横向活动范围;降低拖钩位置;防止货物横向移动等)。
4. 技术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技术措施包括改进工艺,采用新技术,改进产品设计,减轻劳动强度,回提高生产效率答,节约材料、能源,降低产品成本和减少公害等诸方面。技术措施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技术革命与技术革新中,职工群众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革新方案,也是一个主要源泉。
技术措施在处理问题的对象、手段等方面都是从纯技术角度着眼,这是它区别于其他措施的最鲜明的特点。
(4)在具体的船舶维修工作中有哪些技术措施扩展阅读
在中国,技术措施一般是利用国家更新改造措施预算拨款、科研费用拨款、企业基本折旧基金和自有资金,以及国内外贷款等,由企业、事业单位自行组织实施。
技术措施一般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针对性强等特点。它对于克服生产上的薄弱环节,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巩固和实现科技研究的成果,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等具有重大作用。
实施技术措施的目的大都是为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在现实工作中,有些技术措施常需要有适当的行政手段作为实施的保证。
5. 船上设备都有什么 哪些属于检修范围
为了管好、用好、养好船舶设备,将全船设备实行分工管理按项落实专人负责,进行定期维修保养,将日常养护、预防性检修和计划检修相结合,使船舶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船舶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船舶设备维修保养分工负责制
(一)船长职责1、负责领导督促轮、驾两部船员开展全船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对船舶设备的技术维修保养状况负领导责任;2、负责监督执行设备技术定额及有关维修保养规定,以身作则、带头执行;3、督促船干如实填写各类日志及报表,并审核签字;4、组织和督促全船各部门编制各类修别的修理单,及时上报;5、掌握配件、耗料等备用状况,及时上报申请领料;6、每2个月向设备管理处上报《船舶技术状况表》;7、对全船设备安全工作负责。
(二)大副职责1、负责驾驶部所有区域或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2、除直接负责自己所分管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外,还要负责督促各驾驶员及水手长开展其分管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3、对驾驶部所有设备的维修保养状况负监督检查的责任;4、督促驾驶员及时如实填写《工作日志》、《驾驶部技术状况报表》,并审核签字后交船长审核签字;5、负责统计驾驶部的配件、耗料的使用和备用情况,并填写申领单后交船长签字上交;6、对驾驶部的安全工作负责。
(三)轮机长职责1、负责轮机部所有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2、除直接负责自己所分管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外,还要负责督促各轮机员开展其分管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3、对轮机部所有设备的维修保养状况负监督检查的责任;4、督促轮机员及时如实填写《轮机日志》、《轮机部技术状况报表》,并审核签字后交船长审核签字;5、负责统计轮机部的配件、耗料的使用和备用情况,并填写申领单后上交;6、根据设备说明书规定周期及设备实际状况,及时进行维修保养,收集整理和保管设备技术资料,研究分析磨耗规律,保持船舶良好及时状态;7、对轮机部门的安全工作负责。
(四)各级驾驶员和轮机员职责
1、带领本班人员开展所分管设备或区域的维修保养工作;
2、对所分管的设备或区域的维修保养状况负直接责任;
3、及时如实填写《轮机日志》、《工作日志》、《轮机部技术状况报表》、《驾驶部技术状况报表》,并审核签字后交大副、轮机长审核签字;
4、负责统计本班的配件、耗料的使用和备用情况,并报轮机长、大副;
5、根据设备说明书规定周期及设备实际状况,及时进行维修保养,收集整理和保管设备技术资料,研究分析磨耗规律,保持船舶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6、积极主动地配合大副、轮机长及船长开展各类工作;7、对分管的设备、区域和人员的安全负责。
(五)水手长职责1?除对所分管的设备负责外,对船舶水线以上的除锈涂漆负直接责任;2?对全船的木制设备的维修保养负直接责任;3?带领本班人员做好所负责的工作,并对本班的安全工作负责。
(六)其它各船干所分管的设备或区域见《船舶设备分工负责制度》;审核签字即表明对维修保养的工作量及质量认可,并对此负责;如船舶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有因维修保养不力而引起的事故、过早磨损或锈蚀,将追究分管该设备或区域的轮驾员的直接责任,大副、轮机长的监督检查责任以及船长的领导责任。二、船舶设备维修保养内容及间隔期在两次扩大自修计划修理期间,船舶除了完成航行或施工生产任务外,还要充分利用生产间隙、泊位、装卸等非生产时间,对船舶进行以船员为主的维修保养工程。在航行或施工中,要按规定程序搞好日常维护管理,从而有效地保持船舶设备的技术状况良好,防止设备损坏。
6. 施工中有哪些技术管理措施
1、收到正式图纸后,组织力量做好图纸审查和各专业图纸会审工作。及时解决内图纸上容的问题,由专人负责管理洽商。
2、设专人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及新技术工艺卡,结合施工实际,严格审批、变更及检查制度,做到先有方案后施工。
3、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艺卡外,组织学习和做好各级技术交底和培训上岗教育工作。
4、组织加工订货翻样工作,统一管理内外加工订货事务,执行加工订货复验工作。
5、施工过程中要认真积累技术档案资料,明确入档项目、份数及标准。及时收集资料,按国家重点工程要求编制竣工档案。
6、加强原材料检验、试验及管理工作,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准用证和现场复验证明资料。
7、加强特殊过程技术控制,如屋面防水、桩基施工等。
8、加强测量、放线、标高控制管理,加强沉降观测和联络。
9、成品保护的技术措施。
来源于问问我网
7. 船舶日常维修保养有哪些内容
日常维修保养工作的分类
1、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分为:日保养、月度保养和停航检修三种,其中,停航检修又分为半年度检修和年度检修。
2、日保养每天进行;月度保养每月进行一次,每次一天;半年度检修按主机运转500-600小时或半年进行一次,每次3-5天;年度检修按主机运转1000-1500小时或一年进行一次,每次3-7天。
日常维修保养的主要内容
1、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内容和计划的确定应依据CWBT思想和原则,并借鉴和引用CWBT管理技术中四类八级维修制及与之相对应维修周期的概念;日保养、月度保养沿用CWBT管理技术中A、B、C级保养的表格管理形式,停航检修则按船舶技术状况并主要针对D、E、F级保养要求编制维修计划。
2、日保养:以制定日保养工作计划表形式进行(A、B级维修保养)。其主要内容是:搞好船舶环境和设备的清洁卫生,对设备进行检查并排除“三漏”(水、油、气),检查蓄电池及电解液比重,检查机油柜、发动机、齿轮箱等的机油位、膨胀水箱冷却水液面高度等。
3、月度保养:以制定月度保养工作计划表形式进行(C、D级维修保养)。其主要内容是:检查甲板设备的紧固情况以及防水、防晒装置有效性,检查窗、门、盖水(风雨)密性能;清洗或更换燃油、机油滤器及空气滤清器;检查主机等设备润滑状态;对各设备按规定定时加注润滑油等。风油切断、火灾报警、集中监控常规检查;检查液压舵机管路密封性能、油质;检查泵水封、尾轴油、水封密封性等;其它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
4、半年度检修:计划检修项目由船舶负责编制(D、E级维修保养),报批后执行。其主要内容是:检查舱室、甲板、护舷等锈蚀情况,局部除锈、补漆;检查轴系、管系;拆检主、副机、电气设备或更换部件;检查舵系统及其它航行设备。其它必要的检修。
5、年度检修:计划检修项目由船舶负责编制(E、F级维修保养),报批后执行。其主要内容是:上层建筑壁板、各层甲板、船体外板、甲板机械及其管系除锈、油漆等。主、辅机等设备的检修保养按其“保养手册”执行,其它项目参照半年度检修项目执行。
8. 确保船舶设计、制造、结构等方面较高技术标准的措施有哪些
这些具体的相关信息,你可以到龙de船人论坛上面咨询
9. 如何做好船舶设备维修保养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设备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航运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和协内调地发展。备件管理是设备管容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设备管理已被现代企业管理学称之为“命脉管理”,备件管理与运行管理和检修管理又被称之为设备管理的三大支柱。可见搞好企业的备件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瀚科船舶管理系统中的设备备件管理功能,包含了设备信息管理、公司备件手册、船舶备件管理、船舶备件配置、备件申请、备件审批、备件发运通知单、船舶备件预警等功能,对备件的计划、定货、采购、供应及合理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合理的安排,保证了储备备件所占用的资金最少,资金周转率最高,各种备件储备量适宜。
10. 说明维修技术工在具体工作中应该避免的事项
维修技术工在具体工作中应该避免的事项首先,维修技术工的话肯定是在。安全的措施下来修理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