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防水工程施工完成后怎样检查与检验
防水工程施工完后应这样检查与验收:
1.地下防水工程的检查与验收。
核对地下防水渗漏情况,检查地下防水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屋面防水工程的检查与检验。
防水层施工完后,应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小时后,有可能做蓄水检验的屋面,其蓄水时间不应少于24小时。检查屋面有无渗漏,积水,排水系统是否通畅,施工质量符合要求方可进行防水层验收。
3.厨房,卫生间防水施工检查与验收。
厨房,卫生间防水施工完后应做24小时蓄水试验,确认无渗漏时再做保护层和面层.设备与饰面层施工完后还应在其上继续做第二次24小时蓄水试验,达到最终无渗漏和排水畅通为合格,方可进行正式验收。墙面间歇淋水试验时间应达到30min以上不渗漏。
⑵ 防水怎么验收
防水施工要用涂膜防水材料,防水材料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要有产品合格证书。
防水验收步骤如下:在准备验收的房间门口做起15厘米高的挡水墙,在房间里放进10厘米深的水,同时要做好水面的高度标记,24小时以后观察水面高度是否发生了变化,同时还要检查楼下相同位置房间的天花板是否出现渗水现象。
如验收不合格,防水工程必须整体重做后,并重新进行验收。对于轻质墙体防水施工的验收,应采取淋水试验,即使用水管在做好防水涂料的墙面上自上而下不间断喷淋3分钟,4小时以后观察墙体的另一侧是否会出现渗透现象。
本条内容来源于:建筑工业出版社《家庭装修大全》
⑶ 防水材料质量检验方法是什么
防水材料,防水材料因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每份材料在试验前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至少放置24小时。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具有拉伸强度和抗撕裂强度高、断裂伸长率大、耐热性和低温柔性好、耐腐蚀、耐老化等特点,是新型高档防水卷材。其中常用品种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综合性优越,目前产品检验标准为GB18173.1-2012;该标准几乎包括了现有高分子片材的性能指标,并分为均质片和复合片两部分,它们根据生产工艺及材料性质不同又分出硫化橡胶类、非硫化橡胶类、树脂类,每一类均列出了物理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片材的不透水性按沥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试验方法GB/T328.10-2007进行,将三个试样按在试验机透水盘上,注意密封圈均匀密封,一般材料薄弱的一面作为迎水面,一次性将水压力加至规定压力,保持30min后三个试样均未出现渗水漏水现象为不透水性合格,否则不合格。
⑷ 防水卷材怎么检验合格
卷材拉到工地后,应请甲方抽检,从抽检的样品中取样到实验室做复试,复试报告回来后拿合格证、检验报告、复试报告、备案证明等资料向甲方报验
1、凡进入施工现场的防水卷材应附有出厂检验报告单及出厂合格证,并注明生产日期、批号、规格、名称。
2、同一品种、牌号、规格的卷材,抽样数量为大于1000卷抽取5卷;500~1000卷抽取4卷;100~499卷抽取3卷;小于100卷抽取2卷,进行规格和外观质量检验。
3、对于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外观质量达到合格的卷材中,将取样卷材切除距外层卷头2500mm后,顺纵向切取长度为800mm的全幅卷材试样2块进行封扎,送检物理性能测定;对于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和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在外观质量达到合格的卷材中,在距端部300mm处裁取约3m长的卷材进行封扎,送检物理性能测定。
5、胶结材料是防水卷材中不可缺少的配套材料,因此必须和卷材一并抽检。抽样方法按卷材配比取样。同一批出厂,同一规格标号的沥青以20吨为一个取样单位,不足20吨按一个取样单位。从每个取样单位的不同部位取五处洁净试样,每处所取数量大致相等共1kg左右,作为平均试样。
(二)防水涂料
1、同一规格、品种、牌号的防水涂料,每10吨为一批,不足10吨者按一批进行抽检。取2kg样品,密封编号后送检。
2、双组份聚氨酯中甲组份5吨为一批,不足5吨也按一批计;乙组份按产品重量配比相应增加批量。甲、乙组份样品总量为2kg,封样编号后送检。
(三)建筑密封材料
1、单组份产品以同一等级、同一类型的3000支为一批,不足3000支也作为一批。
2、双组份产品以同一等级、同一类型的1吨为一批,不足1吨按一批进行检验;乙组份按产品重量比相应增加批量,样品密封编号后送检。
(四)进口密封材料
1、凡进入现场的进口防水材料应有该国国家标准、出厂标准、技术指标、产品说明书以及我国有关部门的复检报告。
2、现场抽检人员应分别按照上述对卷材、涂料、密封膏等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现场抽检必检项目应按我国国家标准或有关其他标准,在无标准参照的情况下,可按该国国家标准或其他标准执行。
4、建筑幕墙用的建筑结构胶、建筑密封胶绝大部分是采用进口密封材料,应按照《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检验。
⑸ 建筑材料常规检测项目及试验方法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建筑材料质量问题是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及控制工作,严格控制进厂原材料的质量。为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我们必须根据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对建筑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科学的试验、检测。通过科学的试验、检测,我们才能准确地判断建筑材料合格与否,用于建筑工程中能否合适,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影响因素
1.材料员能力、经验、工作态度等,也会影响材料监测工作,影响工程质量。
2.建筑材料供应无计划、堆放不规范、混堆、无标识牌。管理人员管理不当,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材料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一些材料因防护不当而日晒雨淋失去了原有的性能。
3.由于建筑材料检测不及时,错检、漏检(如水泥存放超三个月),使不合格的材料当作合格的材料来使用,造成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
4.施工中操作人员水平低,使得钢筋焊接(搭接)接头处不符合要求,焊接后未及时检测,就直接使用,影响了设计钢筋原材料力学性能要求,影响工程质量。
5.直接使用未达龄期的产品,造成不必要的质量事故。
6.各地检测标准、程序不一,加之各地检测管理系统和检测仪器不同,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工程材料质量的检测管理。
三、建筑材料的检测
1.检测项目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各种材料进场使用前,我们必须根据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对建筑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科学的`试验、检测。主要建筑材料一般是指结构用钢材及焊接试件、水泥、混凝土试块、砌筑砂浆试块、防水材料、混凝土及砂浆外加剂、建筑砂石及轻骨料等。
2.见证取样和送检为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我们必须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试块、试件和材料有: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国家标准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
3.试验误差造成试验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种,如试验的方法不正确、试验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的影响,人为因素等。其中人为因素影响最大,如试验操作人员进行试验的操作方法不对,则试验结果也不会正确,可能由误差变成错误。如钢筋做拉伸试验时,有的工作人员将钢筋拉伸至出现缩颈时便停止了,而不是将钢筋拉断,这样是不对的,得到的伸长率结果是错误的,这不属于试验误差而是人为的失误。我们必须掌握好正确的试验方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4.数据处理有时,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离散性比较大,为使试验结果准确,我们应该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在对水泥胶砂进行强度抗压、抗折测试时有 3 种情况:①如果在三个强度值中的其中一个超过了平均值±10%的需要去掉该超出值,将剩余两项强度值取平均数来作为最后的测试结果;②如果在三者中有两项两个强度值超过平均值的±l0%,这时就以剩下的一项作为测试结果;③如果三项测定值都超过平均值的±10%,这时就需要进行重新检验。
试验结果有时候会出现比预期的过大或过小,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有时候也会相差很大,或者同一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出现矛盾的现象,对于这些,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查明原因,及时进行重新检测。
四、建筑材料抽样方法及检测要求
1.钢筋抽样方法:热轧钢筋按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重量不大于 60t 的钢筋为一个检验批。
外观检查检验要求: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
力学性能试验要求: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要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式样为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
2.水泥抽样方法: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 200t、散装水泥不超过 500t 为一检验批。
检验要求:水泥进场时应检察出厂试验报告,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性能指标进行复检。
3.骨料抽样方法:按同产地、同规格的砂、碎石,400m3或 6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者亦为一批。
检验要求:砂的检验主要是颗粒级配、含泥量以及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等。
碎石的检验项目为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
4.砖取样方法:每一生产厂家的砖到现场后,应按烧结砖 20 万块为一验收批,抽检数量为一组。外观验收抽 50 块,尺寸偏差抽 20 块,强度等级抽 10 块。
检验要求: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和强度等级。
五、材料的质量控制
1.质量保证措施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在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中,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
明确材料检测程序,即制定材料检测细则,针对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材料检测规划和细则。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试验检测制度,专人负责试验检测工作,坚持“三检”制度。要落实“事前”、“事中”、“事后”三层控制,特别是“事前”控制,要防微杜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为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材料进场时,应进行检测验收,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工程上使用的所有建筑原材料,都必须通过审批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在日常监督检查和工地巡查中,应将材料进场复验情况作为工作重点。应该检查材料的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数量、产地、外观质量等,看这些是否符合采购合同要求,若不符合,则要求返回。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按要求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对于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建筑工程。每次检查中应认真核对施工记录和材料进场复验报告,保证材料进场复验频次、数量、报告结果满足要求。对于种类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型号不同、批号不同的材料应该分别堆放,界限清晰,并有专人管理。对于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制度的产品,应该具有许可证编号及安全认证标志。在材料选购前应该复核检查其生产许可证及安全认证标志的原件,以防假冒伪劣。
随着建筑业迅猛发展,建筑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对工程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与保障,而试验检测是保证检验材料质量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必须根据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对建筑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科学的试验、检测。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材料检测程序,坚持三检制度,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⑹ 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要求及检查和验收内容有哪些要求
(一)屋面工程的质量要求
屋面工程进行分部工程验收时,其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2.屋面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规定。
3.找平层表面平整,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4.保温层的厚度、含水率和表观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天沟、檐沟、泛水和变形缝等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6.卷材铺贴方法和搭接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搭接宽度正确,接缝严密,不得有皱折、鼓泡和翘边现象。
7.涂膜防水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涂层无裂纹、皱折、流淌、鼓泡和露胎体现象。
8.刚性防水层表面应平整、压光,不起砂,不起皮,不开裂。分格缝应平直,位置正确。
9.嵌缝密封材料应与两侧基层粘结牢固,密封部位光滑、平直,不得有开裂、鼓泡、下塌现象。
10.瓦屋面的基层应平整、牢固,瓦片排列整齐、平直,搭接合理,接缝严密,不得有残缺瓦片。
(二)屋面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的内容
1.准备工作的检查验收:在防水工程施工前,应检查屋面工程是否通过图纸会审,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的内容是否完整,工序安排是否合理,进度是否科学,质量要求是否明确,质量目标是否制订;审查防水专业施工队的资质等级和施工人员的上岗证;检查屋面材料的进场情况,材料现场外观检查是否合格,现场抽检取样是否符合标准,测试数据是否有效,能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施工机具和劳保用品数量和完好程度。
2.基层质量的检查验收:找平层施工前,检查结构基层的质量是否符合防水工程施工的要求,找平层原材料的质量是否合格,配比是否准确,水灰比和稠度是否适当;分格缝模板的位置是否准确,水泥砂浆抹压是否密实,坡度是否准确,是否及时进行二次压光;找平层表面质量检查。
3.保温层质量的检查验收:保温层材料的品种是否正确,质量是否合格,板材的厚度是否准确;整体现浇保温层的配比是否正确,搅拌是否均匀,压实程度是否符合要求;松散保温材料的分层虚铺厚度和压实程度是否与试验确定的参数相同;板状保温材料铺贴是否平稳,板缝间隙是否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上下板块接缝是否错开;保温层施工完成后是否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如在覆盖前遇雨,有否采取临时覆盖措施,雨后应重新测定保温层的含水率。
4.防水层的质量检查验收:防水层施工前应检查基层(找平层)质量是否合格;防水层材料及配套材料有否抽样检验合格,防水层施工时的气候条件是否满足要求,细部构造有否按照要求增设附加增强层;卷材铺贴前有否弹线,卷材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是否正确,铺贴方向是否正确,粘结方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卷材底面空气是否排尽,卷材的搭接宽度是否满足要求,卷材接缝是否可靠,封口是否严密;防水涂料配比是否准确,搅拌是否均匀,每遍涂刷的用量是否适当,涂刷的均匀程度,涂刷的遍数和涂料的总用量是否达到要求,涂刷的间隔时间是否足够,胎体增强材料的铺设方向、搭接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涂膜防水层的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刚性防水层与结构基层间有否设隔离层,分格缝模板的位置是否正确,模板是否牢固,钢筋品种、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间距和位置是杏正确;细石混凝土的配比是否准确,搅拌是否均匀,每格的混凝土是否连续浇筑,混凝土有否压实抹光,是否及时进行二次压光,养护是否及时充分,养护时间是否达到要求,表面有无裂缝、起壳、起砂等缺陷,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5.保护层的质量检查验收:防水层是否已经验收合格,保护层施工时有否采取保护防水层的措施;浅色涂料保护层涂刷是否均匀,有无漏涂、露底现象;绿豆砂、云母或蛭石撒布是否均匀,粘结是否牢固;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间有否设置隔离层,分格缝的位置是否准确,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是否密实,表面有无缺陷;保护层的排水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瓦屋面的质量检查验收:瓦及其配套材料是否抽样检验合格,基层质量是否合格,节点部位有否增强处理,防水层有否检查验收;平瓦屋面的顺水条、挂瓦条分档是否与材料尺寸匹配,铺钉是否平整牢固;平瓦铺置是否牢固,坡度过大时有否采取固定措施,瓦面是否整齐、平整、顺直,脊瓦与平瓦、脊瓦之间、平瓦之间的搭盖方向和尺寸是否正确,屋脊与斜脊是否顺直;油毡瓦固定钉的数量是否足够,有否钉平、钉牢,钉帽有无外露现象,与基层是否紧贴,油毡瓦间的对缝是否错开;金属板材的安装固定方法是否正确,搭接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板材间的接缝是否有密封措施,密封是否严密,螺栓固定点密封是否严密,檐口线、泛水段是否顺直。
7.隔热屋面的验收:隔热层施工前防水层有否验收合格,有无采取保护防水层的措施;架空隔热制品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架空板施工前,屋面有否清理干净,支墩底部有无加强措施,支墩的间距是否准确,架空板是否采用座浆铺砌,铺设是否平整、稳固,相邻板面的高低差是否符合标准,板缝是否勾填密实;蓄水区的划分及构造是否正确,排水管、溢水口、给水管、过水孔的位置尺寸、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种植屋面的排水坡度是否准确,种植层、疏水层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泄水孔的位置、尺寸、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⑺ 我工地里要做地下室防水了,防水材料怎么取样送检,具体检测什么项目呢
工程所有的材料进场由材料设备科负责人负总责,需要取样试验的由试验员负责进行,并且结合工程进度落实检验计划,提出清单,必要时材料负责人、质安员、技术员一同参加检验验收。文件和资料由材料设备科收集,资料员进行登记管理。
检验范围:钢材、水泥、砖、砂石、防水材料,装饰材料、半成品。
材料的验收是根据采购员的通知和采购的手续,分供方的供料、凭单和凭证在这些材料验收地或施工现场验收,并参照有关的资料对名称、规格(标识)、数量、外观特征、包装标识通过适当的检查,对照、检测计量等加以检验,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想要更专业、良好的防水品牌推荐你选择科顺防水。
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历经二十余年的稳健经营和高效发展,现已成长为以提供防水综合解决方案为主业,集工程建材、民用建材、建筑修缮业务板块于一体,业务范围涵盖海内外的综合建材公司。
⑻ 防水砂浆施工层质量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防水砂浆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要点:
主控项目
1 砂浆防水层的原材料、配合比及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抽样试验报告。
2 砂浆防水层不得有渗漏现象。
检验方法:持续淋水30min后观察检查。
3 砂浆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及防水层各层之间应结合牢固,无空鼓。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小锤轻击检查。
4 砂浆防水层在门窗洞口、穿墙管、预埋件、分格缝及收头等部位的节点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般项目
5 砂浆防水层表面应密实、平整,不得有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6 砂浆防水层施工缝留槎位置应正确,接槎应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7 砂浆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80%。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⑼ 地下结构做防水前需要进行分部验收吗需要那些资料
做防水前要准备防水材料的复试,等到防水做好后,报工序通知监理验收,等到基础验收时,在分部分项验收表中显示出来就好了 ,还要做防水隐蔽
⑽ 建筑防水施工验收规范及标准
建筑防水施工验收规范及标准:
1、电气设备安装程序和工艺应按制造厂家要求进行;现场制作、安装的附属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电气连接应可靠,所有的连接件如接插件、连接线、接线端子等应能满足当地环境条件和运行条件;
3、站内、站外电缆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的有关规定;
4、低压盘柜、控制柜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的有关规定;
5、高压组合电气设备、高压盘柜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7的有关规定;
6、母线安装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9的有关规定执行;
7、电力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8的有关规定;
拓展资料
一、简介
为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措施。防水多使用在屋面、地下建筑、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和需防水的内室和储水构筑物等。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不同,分为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两大类。
二、防水材料
1、沥青类防水材料。以天然沥青、石油沥青和煤沥青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沥青油毡、纸胎沥青油毡、溶剂型和水乳型沥青类或沥青橡胶类涂料、油膏,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塑性、抗水性、防腐性和耐久性。
2、聚乙烯丙纶类防水材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加入抗老化剂、稳定剂、助粘剂与高强度新型纺粘法丙纶长丝无纺布,采用热融直压复合工艺制成的复合型防水卷材。具有抗渗能力强、抗拉强度高、低温柔性好、线胀系数小、稳定性好、无毒、变形适应能力强、适应温度范围宽、使用寿命长等良好的综合技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