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平头锁眼机断线问题如何解决
---杭州搜盈服装设备有限公司今天来说说平头锁眼机断线的解决方法,5个窍门避免这些故障。
断线是机器在缝纫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产生断线的原因很多,如:有操作工使用不当;由于维修不当致使机器的有关位置搞错;机器长期使用造成零件磨损等,都可能会造成在正常缝纫过程中出现断线故障。
重机781平头锁眼机正常缝纫时,由低速转向高速缝纫,或者是加固缝和改变缝制针位时,往往容易发生断面线的故障。造成正常缝纫中断面线故障的原因很多,下面笔者分别分析该机在正常缝纫中断面线故障的原因及几点维修窍门。
窍门1检查底线、面线的张力调整是否合适
检查底线、面线的张力调整是否合适。缝线的张力要根据缝料的差别、缝线的粗细及其他一些因素而改动。如果仅根据某种缝料、缝线就可以定出缝纫的张力,那是十分困难的。在实际使用中,笔者都是依据缝纫出来的线迹来调节底面线的张力,一般底线在60g~80g之间,面线在120g~200g之间,才能得到正常的线迹。
窍门2关注旋梭的质量问题
旋梭的质量是影响缝纫性能好坏的关键,出现断面线的故障与旋梭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检查方法:首先,取下旋梭,用手轻轻转动旋梭,一般转动轻滑,无明显的响声,轴向、径向间隙都很小,说明旋梭质量好。旋梭尖往往会被机针扎毛,长时间使用的旋梭尖会变钝,如果旋梭尖扎发毛,可用细砂纸处理毛刺,而变钝的旋梭尖可用油石修磨,再用汽油清洗干净。其次,检查旋梭过线的各个部位有无毛刺,如果过线不流畅,可用修磨、研磨等方法解决,否则会使面线拉毛或轧断造成断线故障。旋梭经过修磨后,必须进行清洗,装配好后,加点机油,使其转动灵活后,按要求装在下轴上,用手转动上轴皮带轮试缝一下,并检查面线经过旋梭和梭壳底缺口下方有无受阻现象。若有受阻现象,那么我们要合理地修磨,利于过线轻滑。
窍门3检查机针和缝线的配合是否适宜
检查机针和缝线的配合是否适宜,特别是缝线的选择,一定要按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即面线用左旋线,底线用左、右旋线均可。
窍门4检查机针是否弯曲、变形,针尖是否变毛、变钝,针孔是否有毛刺
检查机针,可将机针放在缝纫机台板上,用手指按住针柄滚动,观察针尖与缝纫机台板之间的间隙是否时大时小,如果时大时小,说明机针已弯曲,需要更换机针。检查针孔是否有毛刺,可穿进一根缝线,来回多拉几次,看缝线是否会被割断或拉毛,如果不符合要求,应更换机针。
窍门5检查各过线道零部件是否有毛刺或不光滑
认真检查各过线道零部件是否有毛刺或不光滑,经过检查若发现有问题,可用细砂纸或研磨膏进行抛光。不能修复的零件需要更换新的零件。
除上述5个方面造成断面线故障外,夹线器上挑线簧强度和行程也要合理调整,方可进行正常缝纫。
5个小窍门希望能让平头锁眼机避开这些问题。
(中国缝纫机网。缝纫机视频网。
B. 怎么调节平头锁眼机压脚前后位置
怎么调节平头锁眼机压脚前后位置?781平头锁眼机的调整 01-1、 停车时间调整。 01-2、 摇动手柄,在听到切刀下切声音后翻到机头,此时送料曲柄应停在大曲道盘凹槽的最凹处;停车勾块尖与停车当块尖对齐;如果需要调整旋松相应的螺丝分别归位后拧紧螺丝。 01-3、 在停车位置时两止动勾块垂直方向应该有0.5—1.0mm间隙,如果需要调整旋松勾块螺丝调整到位后拧紧螺丝。 01-4、 拉动止动架,使止动架与止动轮之间应有7mm的间隙,如果没有7mm间隙旋松止动勾螺丝,水平方向调整到位后拧紧螺丝。 01-5、 止动架缓冲簧螺杆应有10mm丝杆外露,以保证缓冲力,如果需要调整可拧动缓冲簧螺母。 02-1、皮带勾的调整,旋松皮带勾两颗固定螺丝,使皮带勾在高速和低速时,分别处在高速轮和空转轮相应的位置上。 03-1、扭孔机构调整,松开调节螺丝的螺母,在扭孔尺标槽内左右移动,压脚、送料板不能有移动,如果需要调整翻到机头。 03-2、在停车位置(送料曲柄的滚珠运行至大曲道大盘最凹槽处)旋松送料轴固定螺丝、送料板螺丝。 03-3、翻正机器摇动针距调节螺丝,使送料板、压脚都不再有移动想象,把压脚前边缘移动到距离机针2.5mm处,翻到机头固定,拧紧送料轴固定螺丝、送料板螺丝。 04-1、安装上机针、切刀,拆下送料板。 04-2、激培御旋松四颗针板固定螺丝,降下机针,前后、左右移动针板,使机针位于针板孔中央位置,按下切刀使切刀落下后处刀槽中间两边位置相等,拧紧四颗针板固定螺丝。 05-1、切刀动作调整,摇动手柄在切刀动作勾靠上切刀驱动柄时;转动皮带轮,在动作勾勾住驱动柄时,调整动作勾限位螺丝,使动作勾与驱动柄上下有0.5—1.0mm间隙。 05-2、切刀时间调整,切刀下切后机针还应该再运行2—3针停车,如果需要调整,翻到机头旋松顶块固定明岩螺丝,向顺时针方向滑移提前下刀,向逆时针方向滑移推迟下刀,调整到位后旋紧切刀顶块螺丝。 06-1、摆针调整,旋下缝线宽度调节与摆针架的连接螺丝,旋松基线调节与摆针架的螺丝,打开左边的大盖板,右边的小盖板,卸下两根摆针架拉簧。 06-2、从左边旋松摆针后曲柄固定螺丝,时针杆能自由地左右摇动。 06-3、摇动手柄使左基线调整螺丝顶起, 06-4、转动皮带轮使摆动叉运行至最左边,抬起摆动叉垫入一个8mm垫片, 06-5、使垫入的8mm垫片完全垫在摆动叉与机壳之间,从前面左右移动机针至切刀槽的中间后,再拧紧摆针后曲柄螺丝。 06-6、挂上两根拉簧,取出8mm垫片,顺序安装上左右盖板,拧紧基线调节柄螺丝,安装上缝线宽度调节柄与摆动叉连接的螺丝。 07-1、基线调节,往下旋左基线调节螺丝,左基线整体往左移动,往上旋左基线调节螺丝,左基线整体往右移动;往下旋右基线调节螺丝,右基线整体往左移动,往上旋右基线调节螺丝,右基线整体往右移动;往里旋进缝线宽度调节螺丝,缝列宽度加宽,往外旋出缝线宽度调节螺丝,缝列宽度减小;往里旋进套结宽度调节螺丝,套结宽度加宽,往外旋出缝线宽度调节螺丝套结宽度减小。 07-2、摇动手柄在左基线调节螺丝刚刚下降时,套结螺丝应该就有动作并开始打第一个套结,如果时间有误翻到机头调整松线挡块螺丝。 07-3、旋松第一松线挡块的两个螺丝,顺中闹时针移动挡块松线时间提前,逆时针移动挡块松线时间推迟(在移动套结挡块时,套结螺丝应该有动作)。 07-4、在第二套结结束时左基线调节螺丝应该顶起,如果没有顶起旋松第二挡块螺丝调节(顺时针移动挡块松线时间提前,逆时针移动挡块松线时间推迟)。 07-5、在缝制时有套结就应该有松线,在松线挡块顶起时松线量如果不合符要求(顶过量或者没顶起)时,应该打松松线顶块的固定螺丝,移动松线顶杆(松线顶杆往下移动松线量增大,松线顶杆往上移动松线量减小)至合适位置后(顶开量在1mm左右)拧紧螺丝。 07-7、第一夹线器的调整,是靠旋紧或旋出夹线器螺钉调整的。 08-1、摆针调节,当机针下刺回升离开缝料10mm后摆针才能有摆动动作(摆针时机不正确后发生断针或者跳线)。 08-2、摆针调节,旋松摆针齿轮的固定螺丝,转动皮带轮使机针在直针位置下刺上升离开缝料1
C. 781锁眼机不回位怎么修
781平头锁眼机的维修与调整 1、针杆、挑线、勾线机构 针杆与旋梭的配合 ① 当针杆下降至下死点时,针杆下平面至针板上平面的间距为13.6mm。 ② 当针杆由下死点回升约2.2~2.6mm时,旋梭尖勾线,梭尖与机针中心相交。 ③ 此时,梭尖高于针孔上面为1.2~1.6mm。 ④ 同时,梭尖与机针间隙为0.05~0.1mm。 调节顺序 ① 确定针板高度、梭尖勾线、梭尖与机针间隙; ② 注意机针在左右针位时的高低位置不同,所以一定要使机针在任何位置均能顺利形成线环并被梭尖勾线。 2、针摆、套结、复位机构 ⑴ 机针的摆动应在机针退出缝料后到刺入缝料前进行,一般调节至开始摆动到摆动结束时针尖距离针板的间距一样;调整方法:将机针降至下死点,旋松针摆小齿轮,并轻转小齿轮,使针摆凸轮的最大半径转到最右边。 ⑵ 针在右基线落针时应落在针板孔中心;调整方法:将针降至下死点,旋松摆杆上的螺钉,拨动摆杆,使之落在中心。 ⑶ 在机头右侧有4个螺钉(2个水平、2个垂直),其中2个水平螺钉分别调节左右基线,也就是调节两横列中间空隙的间距的大小;2个垂直螺钉调节横列宽度下面的主调节套结的宽度。 ⑷ 左右横列中间间距一般调整为0.5mm左右,过小有可能切断横列线,过大会出现毛刺。 ⑸ 适当调节紧固螺钉,否则会发生间距变大、横列变宽、套结变宽等现象。 3、送料、压脚、松线机构 送料凸轮 ⑴ 运动路线 上轴转动——带动钮孔针数变换主、副齿轮——送料凸轮传动齿轮——带动送料凸轮动作。 ⑵ 送料凸轮上有 ① 一凹槽带动滚珠、从动杆等送料,停车时,滚珠落在心形凹部正中。 ② 一半凸起、一半平的圆轨道,目的是左右横列位移。 ③ 2个松线顶块,目的是使前面套结时,下夹线器张开松线。 ④ 2个套结顶块,为了打2个套结。 ⑤ 一个落刀定时顶块,目的是为了选择最佳落刀时机。 ⑥ 下部有低速停车顶块,目的是为了缝纫即将结束时产生低速,最后停车。 ⑶ 2个夹线器 ① 上夹线器:工作时(横列套结)均夹紧,只有停车时松开,目的是为了让打线杆拉出一部分线。开机时,因长拉杆拉动锁紧钩,使锁紧钩上连着的连杆松线曲柄、上夹线挺杆从平面上落入斜面上,使之夹紧工作。停机时,长拉杆推动锁紧钩,使之松开。 ② 下夹线器:横列工作时夹紧,套结时松开,原因是因横套结时摆幅突出增大,减轻线张力,避免套结时断线,停车时,一般也调为松开,但起针一针必须落下,目的是为了防止起针时脱线,可调节2个松线线顶块。 ⑷ 调节顺序及配合 ① 停车时,滚珠落在心形凹槽正中。 ② 手摇送布手柄时,注意第1套结顶块一开始顶,第1松线顶块也开始顶。 ③ 第2套结刚走完,第二松线顶块也完成,但未落下,一开机即落下夹紧。
④ 第2套结刚走完,低速停车顶块也顶完。
⑤ 第2套结即将结束,尚差2~3针时,切刀定时顶块开始顶。
⑥ 要注意左右横列长短,右横列长,左横列短,说明第一套结太迟,应提早。 4、变速制动机构 工作程序
⑴ 脚踩踏板——启动架摆动——启动架上调节螺钉压向制动架下部的启动顶销——机器安全缝锁开始。
① 制动架摆动,拉动皮带,产生高速,开始工作。 ② 变速杠杆因其上的压簧作用,挂到高速档上。 ③ 因制动架摆动,拉动锁紧钩,使上夹线器夹紧。
④ 锁紧钩又锁住压脚架,使抬压脚剪线机构等暂不工作。 ⑵ 停车和低速的调整
① 大约距缝纫结束7~8针时,低速顶块向下顶,引起变速杠杆脱档(高速档落入低速档),同时,制动架因拉簧作用轻微摆动,拨动低速皮带进入低速带轮上,高速皮带进入滑动轮上,产生低速。
② 转到低速停车顶块最高点时,引起变速杠杆再次脱档(由低速进入空档),同时,制动架因拉簧作用,再次摆动。将低速皮带也拨入滑动轮上,高速皮带在原滑动轮右端到左端,其间尚有制动减速弹簧板卡进制动盘曲面上,减速后,制动定位块卡进定位凹槽制动定位。 调整要求
⑴ 用手动送布曲柄转动机器,将变速杠杆由高速档转到低速档后,调节制动架顶块与变速杠杆顶块的间隙为0.2~0.5mm。
⑵ 制动缓冲大弹簧的弹力一般调整在螺柱伸出螺母10~15 mm。
⑶ 启动架的调节螺钉头部与制动架下部的启动顶销的间隙应调为0.5~1mm。 ⑷ 制动缓冲弹簧前端与制动凸轮盘的距离应调为0.5mm。 5、切刀和剪线机构 切刀
⑴ 切刀的动作是由底下送料凸轮上的落刀定时顶块来控制的。时间一般是在缝纫结束前2~3针时进行,即第二套结顶块即将完成时,切刀顶块开始工作。 ⑵ 切刀的动力来源于上轴带动的切刀偏心。
⑶ 切刀位置为两横列间距正中,不能切到横列或套结线迹。 ⑷ 切刀落点应调节在针板槽正中。 ⑸ 切刀的动作过程
① 落刀定时顶块上顶,使落刀顶杆向上顶,推动落刀顶架顺时针摆动并推动落刀曲柄顺时针摆动。
② 落刀定时顶块落入落刀顶块和落刀顶架之间,落刀曲柄逆时返回,使落刀曲柄下面的突头落入落刀顶块和落刀顶架之间,落刀曲柄逆时针摆动过程中,其凹部刚好与上面落刀摆架的突出部咬合。
③ 随着落刀摆架的上摆,拉动落刀曲柄上摆并拉动落刀杠杆动作,使切刀下落切下缝料。 ④ 切刀切下缝料后,因落刀摆架又向下动作,拉动落刀曲柄下摆,使切刀退出缝料。 ⑤ 因减速停车顶块的作用,使机器停机,制动架往前摆制动定位的同时,长拉杆推动锁紧钩动作,锁紧钩上突出部分推动落刀曲柄使其与落刀摆架脱离,各部件回复原位(因拉簧等的作用)。 ⑹ 调节要求
当落刀摆架摆到最低位置时,落刀摆架突出部分卡进落刀曲柄凹部,此时落刀摆架下平面与落刀曲柄下平面之间的间隙为0.1~0.15mm。调节时可旋转落刀杠杆上的螺钉,使落刀曲柄摆动来达到上述要求。
⑺ 注意自动停刀杆的作用,在机头右侧,面线在工作时被拉紧,使钢丝也被拉向夹紧器一边,此时自动停刀杆因平衡块作用被平衡,而当断面线时,钢丝摆动,使自动停刀杆摆动,一端勾住了落刀曲柄,使机器不能切刀(要注意拨线钢丝与自动停刀杆的平衡配合)。 剪线部分 ⑴ 闭合剪线
踩踏板,抬压脚架动作,一是斜面使面剪前移;二是斜面使面剪右摆,面剪的圆柱销碰面剪闭合挡块,产生剪线动作并夹住线头。 ⑵ 张开
放下压脚,面剪刀轴等复位,开动机器向前送料,面剪联动机构前移,面剪圆柱销又碰到面剪张开导面,使面剪张开。 ⑶ 调节要求
① 面剪尽量调低,不碰压脚。
② 面剪尽量调后,但要能夹住线并能剪断。
③ 调节面线张开时间调节器,使面剪张开时间尽可能晚,防止起针脱线。 ④ 面剪右摆时,最右点离切刀槽中心约为3.8~4.3mm。
⑤ 剪线后被夹住的线头要能被缝纫的线迹包住,使锁眼美观。 ⑷ 反应压脚的同时,底面剪线也同时进行
抬压脚架的摆动,带动底剪摆杆左摆,拨动底剪启动杆,推动底剪推刀架,使底线拨杆动作拨完线,再推动动刀圆柱销剪断底线。 6、高、低速调整
⑴ 钮孔针数变换由调换主动、被动齿轮来达到,其中主动、被动齿轮齿数为定值。 计算公式:针数=137×被动轮齿数÷主动轮齿数
⑵ 紧急停车手柄轴上有一深一浅2个平面及圆面,正常位置时,顶柱落在较深平面上,可产生高速。当手柄转动90°时,落入浅平面,引起变速杠杆脱档到低速位上,产生低速;如果转180°时,变速杠杆再次脱档落入空档,停机。
⑶ 手动送料手柄,因两个离合弹簧的作用,顺时针转时,两离合弹簧能栓紧轴,从而能带动送布凸轮动作。
当手柄反转时,弹簧无法将轴栓紧,所以无法使送布凸轮工作。因此,在发生断线或其他故障时,停车再倒回到故障点,重新工作。 7、锁紧钩的作用
⑴ 开机时,长拉杆拉动锁紧钩 ① 使上夹线器夹紧,开始工作。
② 锁紧钩锁住抬压脚杆,使抬压脚机构、剪刀机构等无法工作而进行安全缝锁。 ⑵ 停车时,长拉杆推动锁紧钩复位 ① 使上夹线器松开,便于拉线。
② 释放被锁的抬压脚杆,使之可以工作。
③ 抬压脚杆上部突出部分推动切刀曲柄,使之与切刀摆架分离。 8、高、低速皮带
⑴ 首先应明确各个皮带轮的情况:从左到右分别为左滑轮、低速轮、中滑动轮、高速轮。 ⑵ 停机时,低速带在左滑动轮上,高速带在中间滑动轮上空转。
⑶ 开机时,脚轻踩踏板,则因拉钩向外拉,低速皮带拉进低速带轮,使机器低速工作,而此时高速带则只是在中间滑动轮上平移一段距离而已。
D. 重机781平头锁眼停车不稳机针不在同一位置怎没办
平头锁眼机老是断线、跳线,一般情况是由与机针的安装不正确以及机针弯曲,穿线错误,过线部位有线痕造成缝线过线不畅引起的断线、跳线,针杆的高低位置不合理,机针与旋梭的时间位置及配合不合理,梭尖有磨损及毛刺,压脚工作状态不好或因缝制薄料时产生松动引起断线、跳线等问题。处理方法:换新机针装好后,按正确方法穿好缝线,如过线部位有线痕,把线痕抛光,针杆最底点时,针杆的下端与针板平面的距离用标尺“1”端进行调整,针杆在针板中间部上升时,用标尺“2”端放入针杆与针板中间,并把旋梭轴固定螺钉松开调至梭尖到达机针中心时紧固,一定要注意针与梭尖的间隙为0.05mm,修磨梭尖的毛刺,磨损严重的予以更换新旋梭,压脚压力的轻重不一,调换安装压脚用的轴位螺钉,如压脚大于钮孔时,使用适合钮孔大小的压脚,缝制薄料时使用薄料及针织编织料的专用压脚。参考资料:桑博缝纫机商城 ~~
E. 781落刀故障,如何处理平头锁眼机,落刀,故障
平头锁抄眼机,落刀,故障? 如何处理?平头锁眼机,落刀,故障? 我们通常会遇到———平头锁眼机锁扣眼时,有时锁10个~20个纽孔就会有1个~2个下刀不到位,这是由于没有调整到位所引起的,建议采取如下方案处理故障: 1.切刀动作钩不良,我们要按标准重新对平头锁眼机锁扣眼进行有效调整。 2.停刀杆平衡块和停用过线钩钢丝调节不良。在缝纫中停刀过线钢丝穿线孔中央与过线钩中央一致时,停刀杆与切刀动作钩分离,停止时停刀杆钩住切刀动作钩,可以移动平衡块及停刀过线钢丝来调节。 3.切刀动作钩拉簧拉力不足。平头锁眼机的切刀动作钩拉簧由于长期使用容易疲劳,会造成拉力不足,应注意调整或更换
F. 781平头锁眼机底线从底锁中出来怎么回事
781平头锁眼机底线从底锁中出来的原因有3点,分别是:
1、针没有装到位,装的方向不对,或者不是合适的型号。
2、梭芯没有装到位,例如有线缠在梭芯套里,平头锁眼机的切刀动作钩拉簧由于长期使用容易疲劳,会造成拉力不足,应注意调整或更换。
3、某个传动机构松动导致了针和梭不同步,切刀动作钩不良,要按标准重新对平头锁眼机锁扣眼进行有效调整。
G. 我是服装厂。会修机子的178美机锁眼机卡住不动怎办
平头锁眼机维修中的几个定位要点
平头锁眼机是专门用于缝制钮孔的设备。它除了具备普通缝制设备中最基本的机构外,还增加了摆针及变位机构、切刀机构、剪线机构以及制动变速控制机构等。目前,国内最常见的平头锁眼机基本结构大致分为两大类,以重机761、781为特征的机型,如大连GI3-1、上工GF108等,其主控制大盘(曲线轮)水平摆放机座下部;以兄弟814、816为特征的机型,如标准GT670、华南GI6-1,其主控制大盘垂直摆放机座中间,缝锁顺序有由左向右和由右向左的区别。
了解并掌握平头锁眼机最基本的调试定位要点,对于设备出现故障时能作出准确的分析,调试定位,提高工作效率,无疑是维修这类设备的前提。
刺布机构的定位
平头锁眼机的针杆在缝制过程中,除了做上下运动外,还要作横向摆针运动,在摆针和变位机构的作用下,使直针能在针板孔的不同位置上刺入缝料,实现左横列、右横列、前后套结,以形成完整的钮孔缝制。
针杆高度、摆针时间、针位定位在刺布机构定位过程中的重要性。
1. 针杆高度定位
针杆高度定位在缝制设备调试中非常重要,许多调试工作都是以它为基准。高度是否合理,与缝制效果好坏和故障率的高低都有直接关系。一般的方法是:按要求装上机针,取左横列右针位或右横列左针位(图1 a),用手转动机器使针杆下降至最低位置,测针杆下端距针板平面之间的尺寸(重机781约11.9mm,兄弟814约13.5mm)。这个参数对于不同的机型,或同机型缝制面料差异太大的产品,定位时都会有所不同。在实际调试工作中,为满足缝料类别和特殊产品缝制需要,就是同一型号的设备,针杆高度还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一些,弹性、软缝料针杆宜下降些,厚、硬缝料针杆宜上升些,再加上勾线机构的配合,会使缝制效果得到提升。针杆高度尺寸变化应当控制在标准值±1mm内为好。
处理平头锁眼“机缝厚料”易断线窍门
2010年1月15日 来源: 中国服饰报
在线投稿
通常情况,用平头锁眼机缝制较厚面料时常会发生断线、跳针等故障,而这给维修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长期的修理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这里推荐给服装设备修理工朋友们,也许能帮助你减少一些麻烦。
平头锁眼机安装机针时,要求机针的容线槽向前,背对操作工。当缝线穿过针杆穿线夹头右侧过线孔进入机针孔后,右侧过线孔中心与机针容线槽中心约在一条水平线上,与容线槽垂直中心线约成90度。当机针上下运动缝制较厚面料时,机针容线槽不仅不能保护缝线,减少缝料对缝线的阻力,反而使缝线始终与容线槽右侧边缘摩擦后挤入缝料,这样很容易产生断线故障。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需要改制针杆上的穿线夹头。当缝线穿过针杆穿线夹头右侧过线孔,再穿过内侧过另一线孔以后,此时的缝线便能够很好地进入容线槽。当机针上下运动与较厚缝料摩擦时,缝线能受到很好的保护,从而降低断线故障率。
改制方法:首先用一块0.8 mm左右厚的不锈钢皮,按相应的尺寸下料、钻孔,用细砂纸将钻好的孔磨光,将其内侧面抛光。然后找一根报废的平头锁眼机针杆做模具,把磨光后的不锈钢皮按相应的形状弯折在针杆上,成型后取下做好的针杆穿线夹头,细磨抛光,尤其是两个过线孔。最后便可以装机使用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自制的针杆穿线夹头安装上针杆后,要将切刀架向前移动0.8mm,保证切刀不与自制的针杆穿线夹头相碰。针杆穿线夹头经改制后锁出的纽孔与改制前的纽孔相比大了0.8mm,一般来说这样的差别是可以接受的,其他尺寸均不会改变
重机781平头锁眼机断线故障的排除方法
2008-9-4 9:18:33 作者: 黄卫清 文章来源: 中外缝制设备
重机781平头锁眼机是服装厂常用设备之一,机器长时间使用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怎样维护好机器及发现和排除机器故障,是维修人员最头痛的事,这要求维修人员不仅要了解和掌握机器的结构原理,还必须善于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和掌握故障排除的方法,才能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
断线是机器在缝纫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产生断线的原因很多,如:有操作工使用不当,有维修不当致使机器的有关位置搞错。另外机器长期使用造成零件磨损等,都可能会造成在缝纫过程中出现的断线故障。下面笔者就重机781平头锁眼机断线故障谈谈个人的修理心得。
1 机器起针时断面线
机器刚启动就断面线,这种缝纫故障出现的不多,一般机器在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试缝,由于运输过程中出现碰撞,或安装不合理,造成机器刚启动就出现断面线故障。
⑴ 踩动启动踏板或者用手把制动架(B2604-771-000-A)向后推,使制动架上的制动定位块(B2653-781-000)勾住锁定板(B2607-761-000),转动上轴使针杆下降到最低位置,用量规检查针杆的下端面与针板的上平面的距离是否为11.9mm。如果做针织面料针杆应下降一点(注意针杆要在针板中心),然后针杆上升到13.6mm,旋梭尖到达机针中心,并且旋梭尖与机针中心的间隙为0.05mm。上述两项如果都在规定的范围内,再检查机针柄是否装在针杆装针孔的孔底,应按标准要求重新进行调整。
⑵ 检查上轴、立轴和下轴上的两对伞齿轮咬合的累积间隙,这一间隙最终反映在最末一级的下轴伞齿轮上,若间隙过大会使旋梭在上轴转动之后才开始转动,这样就会延迟旋梭的勾线时间。原则上伞齿轮咬合的间隙越小越好,但不能过紧(无齿轮间隙),否则会加剧齿轮的磨损,同时会出现较大的噪声和引起转动不平稳。检查方法:一只手抓住上轴的皮带轮,一只手抓住旋梭反复摇动,鉴别齿轮间隙是否大于1mm,再检查上轴、立轴和下轴的轴向窜动间隙是否在0.05mm范围之内。如果伞齿轮的间隙过大,可旋松伞齿轮上的紧固螺钉,通过轴向移动进行调整,然后拧紧紧固螺钉。调整时,使被调整的那只伞齿轮与其咬合的伞齿轮不要脱开,这样不会使两齿轮错位,否则就会发出噪声。
轴向间隙的调整,可旋松轴套上的紧固螺钉,把所要调整的轴套轻轻地向有间隙的一边敲击,使轴套轴向移动可消除间隙,调好后再拧紧轴套上的紧固螺钉。
⑶ 检查面线压线器的压力是否正常,周期的松线和压线时间是否准确,前后压线器的夹线板接触是否严密,若有不符合要求和失灵,可按标准要求进行调整,使压线器不但压线自如,时间正确,且压线张力均匀。
⑷ 检查机针装的方向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机针是否装到针杆装针孔的孔底上,穿线的顺序、位置是否符合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应调整到合理的位置。
⑸ 检查一下针杆行程是否在规定的尺寸范围,该机的针杆行程是34.6mm,偏差为0.5mm。造成不符合规定尺寸的原因是:针杆曲柄上的挑线曲柄定位螺钉没有定在挑线曲柄的定位平面上,或者是定位螺钉松动,使挑线曲柄失去正确位置。上述原因出现极少,一旦出现,调至正确位置即可解决。
⑹ 摆针时间不正确,平头锁眼机与平缝机不同,它除了针杆要作往复直线运动外,还要作间歇的摆动运动,如果摆动时间不对,也会出现刚开机即断面线。调整方法:按规定标准进行调整。
2 正常缝纫过程中断面线
重机781平头锁眼机正常缝纫时,由低速转向高速缝纫,或者是加固缝和改变缝制针位时,往往容易发生断面线的故障。造成正常缝纫中断面线故障的原因很多,下面笔者分别讲解造成机器在正常缝纫中断面线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⑴ 检查底线、面线的张力调整是否合适。缝线的张力要根据缝料的差别、缝线的粗细及其他一些因素而改动,如果说某种缝料、某种缝线就可以定出缝纫的张力,那将是十分困难的。在实际使用中,都是依据缝纫出来的线迹来调节底面线的张力,一般底线在60~80g之间,面线在120~200g之间,使之能得到正常的线迹。
⑵ 检查机针和缝线的配合是否适宜,特别是缝线的选择,一定要按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即面线用左旋线,底线用左、右旋线均可。
⑶ 检查机针是否弯曲、变形,针尖是否变毛、变钝,针孔是否有毛刺。检查机针,可将机针放在缝纫机台板上,用手指按住针柄滚动,观察针尖与缝纫机台板之间的间隙是否时大时小,如果时大时小,说明机针已弯曲,需要更换机针。检查针孔是否有毛刺,可穿进一根缝线,来回多拉几次,看缝线是否会被割断或拉毛,如果不符合要求,应更换机针。
⑷ 旋梭的质量是影响缝纫性能好坏的关键,出现断面线的故障与旋梭的质量有直接关系。检查方法:取下旋梭,用手轻轻地转动旋梭,一般转动轻滑,无明显的响声,轴向、径向间隙都很小,说明旋梭质量好。旋梭尖往往会被机针扎毛,长时间使用的旋梭尖会变钝,如果旋梭尖扎毛,可用细砂纸处理毛刺,变钝的旋梭尖可用油石修磨,再用汽油清洗干净。其次检查旋梭过线的各个部位有无毛刺,如果过线不流畅,可用修磨、研磨等方法解决,否则会使面线拉毛或轧断造成断线故障。旋梭经过修磨后,必须进行清洗,装配好后,加点机油,使其转动灵活后,按要求装在下轴上,用手转动上轴皮带轮试缝一下,检查面线经过旋梭和梭壳底缺口下方有无受阻现象,若有受阻,要合理地修磨,利于过线轻滑。
⑸ 认真检查各过线道零部件是否有毛刺或不光滑,经过检查若发现有问题,可用细砂纸或研磨膏进行抛光。不能修复的零件需要更换新的。
除上述5个方面造成断面线故障外,夹线器上挑线簧的强度和行程也要合理调整,方可进行正常缝纫。
3 正常缝纫过程中断底线
在正常缝纫中,断底线也是经常发生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原因。
⑴ 由于绕线器接触不好,梭心在绕线时出现有时转有时不转,绕在梭心上的缝线有松、乱、散等情况,使底线在缝纫过程中出现量时多时少,时紧时松,引起断底线的故障。排除方法:合理地修复绕线器,使梭心上的绕线达到均匀、紧凑、整齐。有时由于绕线量过多,出现梭心上的缝线与梭壳内表面发生摩擦而增加了出线的阻力,造成断底线故障。
⑵ 由于梭壳与梭心的配合精度低,梭心与梭壳内表面之间有摩擦,造成出线不均匀,使缝纫过程中出现断底线的故障。排除方法:取下梭壳,试一下出线情况,梭心在旋转时是否碰到梭壳内表面,然后装入旋梭,抽出底线查看底线有无受阻现象,若有此现象,应选配合适的梭心,使梭心和梭壳之间的配合有一定间隙,运转自如。
⑶ 梭壳外壳上的梭皮配合不紧密,间隙不均,会使底线经过梭皮底面时,使线的张力时小时大,导致缝纫时出现断底线的故障。排除方法:调整梭皮底面与梭壳外壳的配合间隙,使底线在任何位置上的出线张力无明显的变化。
⑷ 底线动刀背面有毛刺,拨线时,由于毛刺将底线滑伤使底线撕断。排除方法:拆下底线动刀,用油石将毛刺磨光即可。
⑸ 拨线簧拨线部位有毛刺,拨线时,由于毛刺将底线划伤使底线撕断。排除方法:拆下拨线簧,用油石磨去毛刺,并将其抛光。
在缝纫过程中,断底线的故障较少,出现断底线的故障一般是由上述5个方面造成的,找到上述5个原因并进行维修,断底线故障一般可以解决。
另外,锁眼机对缝线要求也很高,许多服装厂为了降低成本,使用质量较差的缝线,也容易造成锁眼机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