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周易参同契(原文)
周易参同契(原文)
上 卷
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仑,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执衔辔,准绳墨,随轨辙。
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记。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为六十四,刚柔为表里。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如次序。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
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俱得序。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为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
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升降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没亡。
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类结字,原理为证。
坎戌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合。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巳之功。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辐凑而轮转,出入更卷舒。
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时,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掸持,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蠕动莫不由。
于是仲尼赞洪濛,乾坤德洞虚。稽古称元皇,关睢建始初。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
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
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消息应钟律;升降据斗枢。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伤其明,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
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十,阳气索灭藏,八卦列布曜,运移不失中。
元精妙难睹,推度效符证,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发号顺时令,勿失爻动时,上察河图文,下序地形流。中稽于人心,参同考三才,动则循卦节,静则因彖辞。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后治。
可不慎乎?御政之首,管括密微。开舒布宝。要道魁柄,统化枢纽。
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乖戾,移离俯仰。文昌总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备典所部。
日合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
原始要终,存亡之绪。或君骄溢,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不顺轨。弦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刺讥,诘过贻主;辰极受正,优游任下;明堂布政,国无害道。
内以养已,安静虚无。元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珠,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
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末可持。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
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
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
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阴阳之始,玄含黄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车,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
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
真人至妙,若有若无。仿佛太渊,乍沉乍浮。退而分布,各守境隅。
采之类白,造之则朱,炼为表卫,白里居贞,方圆经寸,混而相拘。
先天地生,巍巍尊高。旁有垣厥,状似蓬壶,环匝关闭,四通蜘蹰,守御密固。瘀绝奸邪,曲阁相通,以戒不虞。
可以无思,难以愁劳。神气满堂,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动静休息,常与人俱。是非历藏法,内视有所思。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辰。阴道厌九一,浊乱弄玄胞。食气鸣肠胃,吐正吸新邪。昼夜不卧寐,肠鸣未尝休。身体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驰,不得清澄居。累垣立坛宇,朝暮敬祭祠。鬼物见形象,梦寐感慨之。心欢意喜悦,自谓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举措辄有违,悖逆失枢机。诸术其众多,千条有万余。前却违黄老,曲折戾九都。明者省厥旨,旷然知所由。
勤而行之,夙夜不休。服食三载,轻举远游。入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潜伏俟时。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满上升,膺录受图。
《火记》不虚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鼎炉,白虎为熬枢。汞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
上弦兑数八,下弦亦如之。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斤,易道正不倾。铢有三百八十四,亦应卦爻之数。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其金光。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金本从月生,朔旦受日符。金反归其母,月晦日相包。隐藏其匡郭,沉沦于洞虚。金复其故性,威光鼎乃嬉。
子午数合三,戊已号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
呼吸相贪欲。伫思为夫妇。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母。水以土为鬼。土填水不起。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水胜火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
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土服食之,受命得长久。土游于四季,守界定规矩。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熏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白发更生黑,齿落出旧所。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冰雪得温汤,解释成太玄。金以砂为主,禀和于水银。变化由其真,终始自相因。
欲作服食仙,宜以同类者。植禾当以粟,覆鸡用其子。以类辅自然,物成易陶冶。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椟。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是以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马。水流不润上,火动不炎下。
世间多学士,高妙负良才。邂逅不遭遇,耗火亡货财。据按依文说,妄以意为之。端续无因缘,度量失操持。捣冶羌石胆,云母及舆磁。硫黄烧豫章,泥汞相炼冶。鼓下五石铜,以之为辅枢。杂性不同种,安肯合体居。千举必万败,欲黠反成痴。侥幸讫不遇,圣人独知之。稚年至白首,中道生狐疑。背道守迷路,出正入邪蹊。管窥不广见,难以揆方来。
若夫至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结体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选兴更御时。优劣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审分铢。有形易忖量,无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为世定诗书。
素无前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褰帷帐,嗔目登高台。《火记》六百篇,所趣等不殊。文字郑重说,世人不熟思。寻度其原流,幽明本共居。窃为贤者谈,曷敢轻为书。若遂结舌喑,绝道获罪诛。写情寄书帛,又恐泄天符。犹豫增叹息,俯仰缀斯愚。陶冶有法度,安能悉陈敷!略述其纲纪,枝条见扶疏。
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金数十有五,水数亦如之。临炉定珠两,五分水有余。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入,水二与之俱。三物相含受,变化状若神。
下有太阳气,伏蒸须臾间。先液而后凝,号曰黄舆焉。
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形体为灰土,状若明窗尘。
捣治合并之,驰入赤色门。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
炎火张于下,昼夜声正勤。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陈。候视加谨慎,审察调寒温。周旋十二节,节尽更亲观。
气索命将绝,休死亡魄魂。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粉提一刀圭,九鼎最为神。
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日月相激薄,常存晦朔间。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名者以定情,字者缘性言。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
吾不敢虚说,仿效圣人文。古记题《龙虎》,黄帝美金华。淮南炼秋石,王阳加黄芽。贤者能行持,不肖毋与俱。古今道犹一,对谈吐所谋。学者加勉力,留连深思维。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
中 卷
乾刚坤柔,配合相包,阳禀阴受,雄雌相须。须以造化,精气乃舒,坎离冠道,光耀垂敷。
玄冥难测,不可画图。圣人揆度,参序元基。四者混沌,径入虚无,六十卦周,张布为舆。
龙马就驾,明君御时,和则随从,路平不邪,邪道险阻,倾危国家。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谓万乘之主。处九重之室,发号出令,顺阴阳节,藏器俟时,勿违卦日。
屯以申子,蒙用寅戍,余六十卦,各自有日,聊陈两卦,未能究悉。
立义设刑,当仁施德,逆之者凶,顺之者吉。
按历法令,至诚专密。谨候日辰,审察消息。纤芥不正,悔吝为贼。二至改度,乖错委曲。隆冬大暑,盛夏霜雪。二分纵横,不应漏刻。风雨不节,水旱相伐。蝗虫涌沸,山崩地裂。天见其怪,群异旁出。孝子用心,感动皇极。近起已口,远流殊域,或以招祸,或以致福。或兴太平,或造兵革。四者来之,由乎胸臆。
动静有常,奉其绳墨,四时顺宜,与气相得。刚柔断矣,不相涉入。五行守界,不妄盈缩。易行周流。屈伸反复。
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浑沌鸿蒙,牝牡相从。滋液润泽,施化流通。天地神灵,不可度量。利用安身,隐形而藏。
始乎东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呕轮吐萌。潜潭见象,发散精光。毕昂之上,震出为征。阳气造瑞,初九潜龙。阳以三合,阴以八通。故三日震动,八日兑行。九二见龙,和平有明。三五德就,乾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盛衰渐革,终还其初。巽继其统,固际操持。九四或跃,进退道危。艮主进止,不得逾时。二十三日,典守弦期。九五飞龙,天位加喜。六五坤承,结括终始。蕴养众子,世为类母。阳数已讫,讫则复起。推情合性,转而相与。上九亢龙,战德于野。用九翩翩,为道轨矩。循据璇玑,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得察睹。故无常位,为易宗祖。
朔旦为复,阳炁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兆乃滋亨。播施柔暖,黎蒸得常,临炉施条,开云正光,光耀浸进,日以益长。丑之大吕,结正低昂,仰以成泰,刚柔并隆。阴阳交接,小往大来,辐辏天寅,运而趋时,渐历大壮,侠列卯门。榆荚堕落,归还本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夬阴以退,阳升而先,洗濯羽翮,振索宿尘。乾健盛明,广被四邻。阳终于巳,中而相干。垢始端绪,履霜最先。井底寒泉,午主蕤宾。宾服于阴,阴为主人。遁世去位,收敛其精。怀德俟时,栖迟昧冥。否闭不通,萌者不生。阴伸阳屈,没阳姓名。观其权量,察仲秋情。任蓄微雅,老枯复荣。荞麦牙孽,因冒以生。剥烂肢体,消灭其形。化炁既谒,亡失至神。道穷则反,归乎坤元。恒顺地理,承天布宣。
玄远幽眇,隔阂相连。应度育种,阴阳之源。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轨,后为主君。无平不陂,道之自然。变易盛衰,消息相因。终坤始复,如循连环。帝王承御,千秋常存。
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禀躯,体本一元。元精云布,因炁托初。
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
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营外。筑垣城郭。城郭完全,人物乃安。于其之时,情合乾坤。
乾动而直,炁布精流。坤静而翕,为道舍庐。刚施而退,柔化以滋。九还七返,八归六居。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则水定火,五行之初。
上善若水,清而无瑕。道之形象,真一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
类如鸡子,黑白相扶。纵横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具。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
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二气玄且远。感化尚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阴阳配日月,水火为效证。
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旋曲以视览,开合皆合同。为已之轴辖,动静不竭穷。离气内营卫,坎乃不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蒙。三者既关键,缓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寤候存亡。
颜容寝以润,骨节益坚强。排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修之不辍休,庶气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到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容中。反之道之验,弱者德之柄。芸锄宿污秽,细微得调畅。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明。
世人好小术,不审道浅深。弃正从邪径,欲速瘀不通。犹盲者不任杖,聋者听宫商。投水捕雉兔,登山索鱼龙。植麦欲获黍,运规以求方。渴力劳精神,终年不见功。欲知服食法,事约而不繁。
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液,凝而至坚。金华先唱,有倾之间。解化为水,马齿琅Q裟送停郧樽匀弧
迫促时阴,拘畜禁门。慈母育养,孝子报恩。严父施令,教饬子孙。
五行错王,相据以生。火性销金,金伐木荣。三五与一,天地至精。可以口决,难以书传。子当右转,午乃东旋。卯酉界隔,主定二名。
龙呼与虎,虎吸龙精,两相饮食,俱相贪便,遂相衔咽,咀嚼相吞。
荧惑守西,太白经天。杀气所临,何有不倾。狸犬守鼠,鸟雀畏鹯。各有其功,何敢有声。
不得其理,难为妄言。竭殚家产,妻子饥贫。自古及今,好者亿人。讫不谐遇,希有能成。
广求名药,与道乖殊。如审遭逢,睹其端绪。以类相况,揆物终始。五行相克,更为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禀与。凝精留形,金石不朽。审专不泄,得为成道。
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天地至象。
若以野葛一寸,巴豆一两。入喉辄僵,不得俯仰。当此之时,虽周文揲蓍。孔丘占象,扁鹊操针。巫咸叩鼓,安得令苏?复起驰走。
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物无阴阳,违天背元。牝鸡自卵,其雏不全。夫何故乎?配合未连。三五不交,刚柔离分。施化之精,天地自然。犹火动而炎上,水流而润下。非有师导,使其然者。资始统政,不可复改。
观夫雌雄交媾之时,刚柔结合而可不解。得其节符,非有工巧以制御之。若男生而伏,女偃其躯,禀乎胞胎,受气元初。非徒生时,著而见之,及其死也,亦复效之。此非父母,教令其然。本在交媾,定置始先。
坎男为月,离女为日。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月受日化,体不亏伤。阳失其契,阴侵其明。朔晦薄蚀,奄冒相倾。阳消其形,阴凌灾生。
男女相须,含吐以滋。雄雌错杂,以类相求。金化为水,水性周章。火化为土,水不得行。
故男动外施,女静内藏。溢度过节,为女所拘。魄以检魂,不得淫奢。不寒不暑,进退合时,各得其和,俱吐证符。
丹砂木精,得金乃并。金水合处,木火为侣。四者混沌,列为龙虎,龙阳奇数,虎阴偶数。
肝青为父,肺白为母,肾黑为子,脾黄为祖,为五行始,三物一家,都归戊已。
刚柔迭兴,更历分部。龙西虎东,建纬卯酉。刑德并会,想见欢喜。刑主伏杀,德主生起。
二月榆落,魁临于卯。八月麦生,天罡据酉。子南午北,互为纲纪。九一之数,终则复始。含元抱真,播精于子。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盘蚪相扶。以明牝牡。毕竞相胥。
假使二女共室,颜色甚姝,令苏秦通言,张仪结媒,发辩利舌,奋舒美辞,推心调谐,使为夫妻,弊发腐齿,终不相知。
若药物非种,名类不同,分刻参差,失其纪纲。虽黄帝临炉,太已降坐,八公捣炼,淮南执火,立宇崇坛,玉为阶陛,麟脯凤腊,把籍长跪,祝章神祗,请哀诸鬼,沐浴斋戒,冀有所望,亦犹和胶补釜,以硇涂疮,去冷加冰,除热用汤,飞龟舞蛇,愈见乖张。
下 卷
惟昔圣贤,怀玄抱真。服炼九鼎,化迹隐沦。含精养神,通德三元。津液腠理,筋骨致坚。众邪辟除,正气常存。累积长久,变形而仙。
忧悯后生,好道之伦,随傍风采,指画古文,著为图籍,开示后昆。露见枝条,隐藏根本。托号诸石,覆谬众文,学者得之,韫椟终身。
子继父业,孙踵祖先。传世迷惑,竟无见闻。遂使宦者不仕,农夫失耘,商人弃货,志士家贫。
吾甚伤之,定录斯文。字约易思,事省不繁。披列其条,核实可现。分两有数,因而相循。故为乱辞,孔窍其门。智者审思,以意参焉。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沟数万里。河鼓临星纪兮,人民皆惊骇。晷景妄前却兮,九年被凶咎。皇上览视之兮,王者自退改。关键有低昂兮,害气遂奔走,江淮之枯竭兮,水注流于海。
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寅申阴阳祖兮,出入复终始。循斗而招摇兮,执衡定元纪。升熬于甑山兮,炎火张设下。白虎倡导前兮,苍龙和于后。
朱雀翱翔戏兮,飞扬色五彩。遭遇罗网施兮,压之不得举。嗷嗷声甚悲兮,如婴儿之慕母。颠倒就汤镬兮,摧折伤毛羽。漏刻未过半兮,龙鳞狎猎起。五色象炫耀兮,变化无常主。沽沽沸驰兮,暴涌不休止。接连重叠累兮,犬牙相错距。形如仲冬冰兮,阑干吐钟乳。崔嵬以杂厕兮,累积相支柱。
阴阳得其配兮,淡泊自相守。青龙处房六兮,春华震东卯。白虎在昴七兮,秋芒兑西酉。朱雀在张二兮,正阳离南午。三者俱来朝兮,家属为亲侣。本之但二物兮,末乃为三五。三五并与一兮,都集归二所。治之如上科兮,日数亦取甫。先白而后黄兮,赤黑通表里。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
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山泽气相蒸兮,兴云而为雨。泥竭乃成尘兮,火灭而为土。若蘖染为黄兮,似蓝成绿组。皮革煮为胶兮,曲孽化为酒。同类易施功兮,非种难为巧。
惟斯之妙术兮,审谛不诳语,传于亿代后兮,昭然而可考。焕若星经汉兮,炳如水宗海。思之务令熟兮,反复视上下。千周灿彬彬兮,万遍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魂灵忽自悟。探端索其绪兮,必得其门户。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于贤者。
五 相 类
《参同契》者,敷陈梗概。不能纯一,泛滥而说。纤微未备,缺略仿佛。今更撰录。补塞遗脱。润色幽深,钩援相逮。旨意等齐,所趣不悖。故复作此,命《五相类》,则大易之情性尽矣。
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枝茎华叶,果实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诚心所言,审而不误。
象彼仲冬节,竹木皆摧伤。佐阳诘商旅,人君深自藏。象时顺节令,闭口不用谈。天道甚浩旷,太玄无形容。虚寂不可睹,匡郭以消亡。谬误失事绪,言还自败伤。别序其四象,以晓后生盲。
会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栖迟僻陋,忽略利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平。远客宴闲,乃撰斯文。歌叙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旨趣,一统共伦。务在顺理,宣耀精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
表以为历,万世可循。序以御政,行之不繁。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后,归根反元。近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长存。
配以服食,雄雌设陈。挺除武都,八石弃捐。审用成物,世俗所珍。
罗列三条,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门。非徒累句,谐偶斯文。殆有其真,砾硌可观。使余敷伪,却被赘愆。命《参同契》,微览其观。辞寡意大,后嗣宜遵。
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化形而仙,沦寂无声,百世一下,遨游人间。陈敷羽翮,东西南倾。汤遭厄际,水旱隔并。柯叶萎黄,失其华容。吉人相乘负,安稳可长生。
鼎 器 歌
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两寸唇。长二尺,厚薄匀。腹齐三,坐垂温。阴在上,阳下奔。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匀。阴火白,黄芽铅。两七聚,辅翼人。
赡理脑,定升玄。子处中,得安存。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土,性情纯。却归一,还本元。善爱敬,如君臣。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途路远,极幽玄。若在此,会乾坤。
乐道者,寻其根。审五行,定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
御白鹤兮合驾龙鳞,游太虚兮偈仙君,录天国兮号真人。
② 《周易参同契》完整原文2021-04-16
周易参同契》完整原文——周易参同契白话解读
太白童子
关注
《周易参同契》完整原文
《周易参同契》完整原文
作者魏伯阳,名翱,号云牙子,东汉末年人。第一章 乾坤者易之门户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
第二章 牝牡四卦牝牡四卦,以为橐龠,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准绳墨,执衔辔,正规矩,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
第三章 朔旦屯直事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
第四章 既未至晦爽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
第五章 春夏据内体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戍亥。
第六章 赏罚应春秋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序。
第七章 天地设位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
第八章 以无制有以无制有,器用者空。故推消息,坎离没亡。
第九章 言不苟造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度神明。推类结字,原理为证,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为易,刚柔相当。土旺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己之功。
第十章 易者象也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穷神以知化,阳往则阴来。辐凑而轮转,出入更卷舒。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时,天地构其精。日月相撢持。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蠕动莫不由。
第十一章 于是仲尼于是仲尼赞洪濛,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关雎建始初。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
第十二章 圣人不虚生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天符有进退,屈伸以应时。故易统天心。
第十三章 复卦建始萌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消息应钟律,升降据斗枢。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蟾蜍视卦节,兔魄吐精光。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
第十四章 十六转受统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明。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
第十五章 壬癸配甲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十,阳气索灭藏。象彼仲冬节,草木皆摧伤。佐阳洁商旅,人君深自藏。象时顺节令,闭口不用谈。天道甚浩广,太玄无形容。虚寂不可睹,匡郭以消亡。谬误失事绪,言还自败伤。别序斯四象,以晓后生盲。八卦列布曜,运移不失中。
第十六章 元精眇难睹元精眇难睹,推度效符征。居则观其象,准拟其形容。立表以为范,占候定吉凶。发号顺节令,勿失爻动时。上察河图文,下序地形流,中稽于人心,参合考三才。动则依卦变,静则循彖辞。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后治。可不慎乎?
第十七章 御政之首御政之首,管括微密,闿舒布宝,要道魁杓,统化纲纽。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乖戾,离俯仰。
第十八章 文昌统录文昌统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各典所部。
第十九章 日合五行精日合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原始要终,存亡之绪。或君骄溢,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不顺轨。弦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剌讥,诘过贻主。
第二十章 辰极受正辰极受正,优游任下。明堂布政,国无害道。内以养已,安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固灵株。三光陆沉,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
第二十一章 黄中渐通理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末可持。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
第二十二章 上德无为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
第二十三章 知白守黑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阴阳之始,玄含黄芽。五金之主,北方河车。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
第二十四章 金为水母金为水母,母隐子胎。水者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无。仿佛大渊,乍沉乍浮。进退分布,各守境隅。
第二十五章 采之类白采之类白,造之则朱。炼为表卫,白里贞居。方圆径寸,混而相拘。先天地生,巍巍尊高。
第二十六章 旁有垣阙旁有垣阙,状似蓬壶。环匝关闭,四通踟蹰。守御固密,阏绝奸邪。曲阁相连,以戒不虞。可以无思,难以愁劳。神气满室,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动静休息,常与人俱。
第二十七章 是非历藏法是非历藏法,内视有所思。履斗步罡宿,六甲次日辰。阴道压九一,浊乱弄元胞。食气鸣肠胃,吐正吸外邪。昼夜不卧寐,晦朔未尝休。身体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沸驰,不得清澄居。累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祀。鬼神见形象,梦寐感慨之。心欢而意悦,自谓必延期。遽以夭命死,腐露其形骸。举措辄有违,悖逆失枢机。诸术甚众多,千条有万余。前却违黄老,曲折戾九都。
第二十八章 明者省厥旨明者省阙旨,旷然知所由。勤而行之,夙夜不休。服食三载,轻举远游。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潜伏俟时。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满上升,膺箓受图。
第二十九章 火记不虚作火记不虚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鼎炉,白虎为熬枢。汞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上弦兑数八,下弦艮亦八。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一斤,易道正不倾。铢有三百八十四,亦应卦爻之数。
第三十章 金入猛火中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金本从月生,朔旦受日符。金返归其母,月晦日相包。隐藏其匡郭,沉沦于洞虚。金复其故性,威光鼎乃熺。
第三十一章 子午数合三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呼吸相含育,伫思为夫妇。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子。水以土为鬼,土镇水不起。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水盛火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
第三十二章 巨胜尚延年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土游于四季,守界定规矩。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熏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皆变黑,齿落生旧所。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
第三十三章 胡粉投火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冰雪得温汤,解释成太玄。金以砂为主,禀和于水银。变化由其真,终始自相因。欲作服食仙,宜以同类者。值禾当以黍,覆鸡用其卵。以类辅自然,物成易陶冶。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类同者相从,事乖不成宝。是以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马。水流不炎上,火动不润下。
第三十四章世间多学士世间多学士,高妙负良才。邂遑不遭遇,耗火亡货财。据按依文说,妄以意为之。端绪无因缘,度量失操持。捣治羌石胆,云母及矾磁;硫黄烧豫章,泥汞相炼治。鼓下五石铜,以之为辅枢。杂性不同类,安有合体居?千举必万败,欲黠反成痴。侥幸讫不遇,圣人独知之。稚年至白首,中道生狐疑。背道守迷路,出正入邪蹊。管窥不广见,难以揆方来。
第三十五章 若夫至圣若夫至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结体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迭兴更御时。优劣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审分铢。有形易忖量,无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为世定此书。素无前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褰帷帐,瞋目登高台。
第三十六章 火记六百篇火记六百篇,所趣等不殊。文字郑重说,也人不熟思。寻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窃为贤者谈,曷敢轻为书?若遂结舌喑,绝道获罪诛。写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犹豫增叹息,俯仰缀斯虑。陶冶有法度,未可悉陈敷。略述其纲纪,枝条见扶疏。
第三十七章 以金为堤防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金计有十五,水数亦如之。临炉定铢两,五分水有余。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遂不入,水二与之俱。三物相含受,变化状若神。下有太阳气,伏蒸须臾间。先液而后凝。号日黄舆马。岁月将欲讫,毁性伤寿年。形体如灰土,状若明窗尘。
第三十八章 捣治并合之捣治并合之,持入赤色门。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炎火张于下,昼夜声正勤。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陈。候视加谨慎,审察调寒温。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气索命将绝,休死亡魄魂。色转更为紫,赫然成还丹。粉提以一丸,刀圭最为神。
第三十九章 推演五行数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日月相薄饰,常在晦朔间。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
第四十章 名者以定情名者以定情,字者缘性言。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吾不敢虚说,仿效圣人文。古记题龙虎,黄帝美金华。淮南炼秋石,玉阳加黄芽。贤者能持行,不肖母与俱。古今道犹一,对谈吐所谋。学者加勉力,留念深思惟。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
第四十一章 乾坤刚柔乾刚坤柔,配合相包。阳禀阴受,雄雌相须。须以造化,精气乃舒。坎离冠首,光耀垂敷。玄冥难测,不可画图。圣人揆度,参序元基。四者混沌,径入虚无。六十卦周,张布为舆。龙马就驾,明君御时。和则随从,路平不邪。邪道险阻,倾危国家。
第四十二章 君子居室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谓万乘之主,处九重之室。发号出令,顺阴阳节。藏器待时,勿违卦月。屯以子申,蒙用寅戌。余六十卦,各自有日。
第四十三章 聊陈两象聊陈两象,未能究悉,立义设刑,当仁施德。逆之者凶,顺之者吉。按历法令,至诚专密。谨候日辰,审察消息。纤芥不正,悔吝为贼。
第四十四章 二至改度二至改度,乖错委曲,隆冬大暑,盛夏霜雪。二分纵横,不应漏刻。风雨不节,水旱相伐,蝗虫涌沸。群异旁出,天见其怪,山崩地裂。孝子用心,感动皇极,近出己口,远流殊域。或以招祸,或以致福,或兴太平,或造兵革。四者之来,由乎胸臆。
第四十五章 动静有常动静有常,奉其绳墨。四时顺宜,与气相得。刚柔断矣,不相涉入。五行守界,不妄盈缩。易行周流,屈伸反复。
第四十六章 晦朔之间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混沌鸿濛,牝牡相从。滋液润泽,施化流通。天地神明,不可度量。利用安身,隐形而藏。始于东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呕轮吐萌。潜潭见象,发散精光。
第四十七章 昂毕之上昂毕之上,震出为征。阳气造端,初九潜龙。阳以三立,阴以八通。故三日震动,八日兑行。九二见龙,和平有明。三五德就,乾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盛衰渐革,终还其初。巽继其统,固济操持。九四或跃,进退道危,艮主进止,不得逾时。二十三日,典守弦期。九五飞龙,天位加喜。六五坤承,结括终始。蕴养众子,世为类母。上九亢龙,战德于野。用九翩翩,为道规矩。阳数已讫,讫则复起。推情合性,转而相与。
第四十八章 循据璇玑循据璇玑,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可察睹。故无常位,为易宗祖。
第四十九章 朔旦为复朔旦为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蒸得常。
第五十章 临炉施条临炉施条,开路正光。光耀渐进,日以益长。丑之大吕,结正低昂。
第五十一章 仰以成泰仰以成泰,刚柔并隆。阴阳交接,小往大来。辐辏于寅,运而趋时。
第五十二章 渐历大壮渐历大壮,侠列卯门。榆荚坠落,还归本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
第五十三章 夬阴以退夬阴以退,阳升而前,洗濯羽翮,振索宿尘。
第五十四章 乾建盛明乾建盛明,广被四邻。阳终于巳,中而相干。
第五十五章 姤始纪序姤始纪序,履霜最先。井底寒泉,午为蕤宾。宾服于阴,阴为主人。
第五十六章 遁世去位遁世去位,收敛其精。怀德俟时,栖迟昧冥。
第五十七章 否塞不通否塞不通,萌者不生。阴伸阳屈,没阳姓名。
第五十八章 观其权量观其权量,蔡仲秋情。任畜微稚,老枯复荣。荠麦芽孽,因冒以生。
第五十九章 剥烂肢体剥烂肢体,消灭其形。化气既竭,亡失至神。
第六十章 道穷则反道穷则反,归乎坤元。恒顺地理,承天布宣。
第六十一章 玄幽远渺玄幽远渺,隔阂相连。应度育种,阴阳之元。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轨,后为主君。无平不陂,道之自然。变易更盛,消息相因。终坤始复,如循连环。帝王承御,千载常存。
第六十二章 将欲养性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禀躯,体本一无。元精云布,因气托初。
第六十三章 阴阳为度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营外,筑固城郭。城郭完全,人物乃安。斯之时,情合乾坤。乾动而直,气布精流。坤静而翕,为道舍庐。刚施而退,柔化以滋。九还七返,八归六居。男白女赤,金火相拘。则水定火,五行之初。上善若水,清而无瑕。道之形象,真一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
第六十四章 类如鸡子类如鸡子,黑白相符。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如铅。
第六十五章 阳燧取火阳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二气玄且远,感化尚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阴阳配日月,水火为效征。
第六十六章 耳目口三宝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扬。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旋曲以视听,开阖皆合同。为已之枢辖,动静不竭穷。离气内营卫,坎乃不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蒙。三者既关键,缓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颜容浸以润,骨节益坚强。排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修之不辍休,庶气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涂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容中。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耘锄宿污秽,细微得调畅。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明。
第六十七章 世人好小术世人好小术,不审道浅深。弃正入邪径,欲速阏不通。犹盲不任杖,聋者听宫商。没
水捕雉兔,登山索鱼龙。植麦欲莸黍,运规以求方。竭力劳精神,终年无见功。欲知服食法,事约而不烦。
第六十八章 太阳流珠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液,凝而至坚。金华先唱,有顷之间。解化为水,马齿琅。阳乃往和,情性自然。迫促时阴,拘畜禁门。慈母育养,孝子报恩。严父施令,教敕子孙。五行错王,相据以生。火性销金,金伐木荣。三五与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
第六十九章 子当右转子当右转,午乃东旋。卯酉界隔,主客二名。龙呼于虎,虎吸龙精。两相饮食,俱相贪并。遂相衔嚥,咀嚼相吞。荧惑守西,太白经天,杀气所临,何有不倾。狸犬守鼠,鸟雀畏。各有其功,何敢有声。
第七十章 不得其理不得其理,难以妄言。竭殚家产,妻子饥贫。自古及今,好者亿人。讫不谐遇,希有能成。广求名药,与道乖殊。如审遭逢,睹其端绪,以类相况,揆物终始。
第七十一章 五行相克五行相克,更为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禀与。凝精流形,金石不朽。审专不泄,得为成道。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天地至象。若以野葛一寸,巴豆一两,入喉辄僵,不得俯仰。当此之时,虽周文揲蓍,孔子占象,扁鹊操针,巫咸扣鼓,安能令苏,复起驰走?
第七十二章 河上姹女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第七十三章 物无阴阳物无阴阳,违天背元。牝鸡自卵,其雏不全。夫何故乎?配合未连。三五不交,刚柔离分。施化之精,天地自然。犹火动而炎上,水流而润下。非有师导,使其然也。资始统政,不可复改。观夫雌雄,交媾之时,刚柔相结,而不可解,得其节符。非有工巧,以制御之。若男生而伏,女偃其躯。禀乎胞胎,受气元初。非徒生时,著而见之,及其死也,亦复效之。此非父母教令其然。本在交媾,定制始先。
第七十四章 坎男为月坎男为月,离女为日。日以施德,月以舒光。月受日化,体不亏伤。阳失其契,阴侵其明。晦朔薄蚀,掩冒相倾。阳消其形,阴凌灾生。男女相须,含吐以滋。雌雄错杂,以类相求。
第七十五章 金化为水金化为水,水性周章,火化为土,水不得行。故男动外施,女静内藏。溢度过节,为女所拘。魄以钤魂,不得淫奢。不寒不暑,进退合时,各得其和,俱吐证符。
第七十六章 丹砂木精丹砂木精,得金乃并。金水合处,木火为侣。四者混沌,列为龙虎。龙阳数奇,虎阴数偶。肚青为父,肺白为母。肾黑为子,脾黄为祖。子五行始,三物一家,都归戊已。
第七十七章 刚柔迭兴刚柔迭兴,更列分部。龙西虎东,建纬卯酉。刑德并会,相见欢喜。刑主伏杀,德主生起。二月榆落,魁临于卯。八月麦生,天罡据酉。子南午北,互为纲纪。一九之数,终则复始。含元虚危,播精于子。
第七十八章 关关睢鸠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盘虬相扶。以明牝牡,竟当相须。假使二女共室,颜色甚姝。令苏秦通言,张仪结媒,发辨利舌,奋舒美辞,推心调谐,合为夫妻,弊发腐齿,终不相知。若药物非种,名类不同,分刻参差,失其纲纪。虽黄帝临炉,太乙执火,八公捣炼,淮南调合,立宇崇坛,玉为阶陛,麟脯凤腊,把籍长跪,祷祝神祗,请哀诸鬼,沐浴斋戒,冀有所望。亦犹和胶补釜,以硇涂疮,去冷加冰,除热用汤,飞龟舞蛇,愈见乖张。
第七十九章 惟昔圣贤惟昔圣贤,怀玄抱真。服炼九鼎,化迹隐沦。含精养神,通德三元。精液腠理,筋骨致坚。众邪辟除,正气常存。累积长久,变形而仙。忧悯后生,好道之伦。随傍风采,指画古文。著为图籍,开示后昆。露见枝条,隐藏本根。讬吃诸石,复谬众文。学者得之,韫椟终身。子继父业,孙踵祖先。传世迷惑,竟无见闻。遂使宦者不仕,农夫失耘。商人弃货,志士家贫。吾甚伤之,定录此文。字约易思,事省不繁。披列其条,核实可观。分两有数,因而相循。故为乱辞,孔窍其门。智者审思,用意参焉。
第八十章 法象天地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沟数万里。河鼓临星纪兮,人民皆惊骇。晷影妄前却兮,九年被凶咎。皇上览视之兮,五者退自改。关键有低昂兮,害气遂奔走。江淮之枯竭兮,水流注于海。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寅申阴阳祖兮,出入复终始。循斗而招摇兮,执衡定元纪。
第八十一章 升熬于甑山升熬于甑山兮,炎火张设下。折虎唱导前兮,苍液和于后。朱雀翱翔戏兮,飞扬色五彩。遭遇罗网施兮,压之不得举。嗷嗷声甚悲兮,婴儿之慕母。颠倒就汤镬兮,摧折伤毛羽。漏刻未过半兮,龙鳞狎猎起。五色象炫耀兮,变化无常主。谲谲鼎沸驰兮,暴涌不休止。接连重叠累兮,犬牙相错距。形如仲冬冰兮,琅吐钟乳。崔嵬而杂厕兮,交积相支柱。
第八十二章 阴阳得其配阴阳得其配兮,淡泊而相守。青龙处房六兮,春华震东卯。白虎在昂七兮,秋芒兑西酉。朱雀在张二兮,正阳离南午。三者俱来朝兮,家属为亲侣。本之但二物兮,末而为三五。三五并为一兮,都集归二所。治之如上科兮,日数亦取甫。
第八十三章 先白后黄先白而后黄兮,赤黑达表里。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山泽气相蒸兮,兴云而为雨。泥竭遂成尘兮,火灭化为土。若蘖染为黄兮,似蓝成绿组。皮革煮成胶兮,孽化为酒。同类易施功兮,非种难为巧。惟斯之妙术兮,审谛不诳语。传与亿世后兮,昭然自可考。焕若星经汉兮,昺如水宗海。思之务令熟兮,反复视上下。千周灿彬彬兮,万遍将可睹。神明或告人兮,心灵乍自悟。探端索其绪兮,必得其门户。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与贤者。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两寸唇,长尺二,厚薄均。腹齐三,温坐垂,阴在上,阳下奔。首尾五,中间文。始七十,经三旬,二百六,善调匀。阴火白,黄芽铅,两七聚,辅翼人。赡理脑,定升玄。子处中,得安存。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情性纯。却归一,还本源。善敬爱,如君臣。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途路远,复幽玄,若达此,会乾坤。刀圭沾静魄魂,得长生,居仙村。乐道者,寻其根,审五行,定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御白鹤兮驾龙鳞,游太虚兮谒仙君,受天图兮号真人。
第八十四章 补塞遗脱《参同契》者,敷陈梗概,不能纯一,泛滥而说,纤微未备。阔略仿佛,今更撰录,补塞遗脱,润色幽深。钩援相逮,旨意等齐。所趣不悖,故复作此,命《三相类》,则大易之情性尽矣。
第八十五章 大易情性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
第八十六章 枝茎华叶枝茎华叶,果实垂布。正在根株,不失其素。诚心所言,审而不误。
第八十七章 象彼仲冬节象彼仲冬节,竹木皆摧伤。佐阳诘贾旅,人君深自藏。象时顺节令,闭口不用谈。天道甚浩广,太玄无形容。虚寂不可睹,匡郭以消亡。谬误失事绪,言还自败伤。别序斯四象,以晓后生盲。
第八十八章 会稽鄙夫会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栖迟僻陋,忽略利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宁。宴然闲居,乃撰斯文。歌叙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旨趣,一统共论。
第八十九章 务在顺理务在顺理,宣耀精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表以为历,万世可循。序以御政,行之不繁。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近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长存。配以服食,雄雌设陈。挺除武都,八石弃捐。
第九十章 审用成物审用成物,世俗所珍。罗列三条,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门。非徒累句,谐偶斯文。殆有其真,砾硌可观。使予敷伪,却被赘愆。命《参同契》,微览其端。辞寡意大,后嗣宜遵。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寥廓,与鬼为邻。化形而仙,沦寂无声。百世一下,遨游人间。陈敷羽翮,东西南倾。汤遭厄际,水旱隔并。柯叶萎黄,失其华荣。吉人相乘负,安稳可长生。
第九十一章 鼎器歌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两寸唇。长尺二,厚薄匀。腹齐三。坐垂温。阴在上,阳下奔。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二百六,善调匀。阴火白,黄芽铅。两七聚,辅翼人。缮理脑,定升玄。子处中,得安存。来去游,不出门。渐成大,性情纯。却归一,还本源。至一周,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路途远,复幽玄。若达此,会乾坤。片子沾,净魄魂。得长生,居仙村。乐道者,寻其根。审五行,定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御白鹤兮,驾龙麟。游太虚兮,谒仙君。录天图兮,号真人。
第九十二章 赞序《参同契》者,辞隐而道大,言微而旨深。列五帝以建业,配三皇而立政。若君臣差殊,上下无准,序以为政,不致太平。服食其法,未能长生。学以养性,又不延年。至于剖析阴阳,合其铢两,日月弦望,八卦成象。男女施化,刚柔动静。米盐分判,以易为证。用意健矣,故立为法,以传后贤,推晓大象,必得长生,强己益身,为此道者,重加意焉
③ 云南昌泰茶业集团的详细资料
云南昌泰茶业集团注册资本1200万元,资产总值8000万元。预计2005年以精选优质云南大叶茶为原料,生产“无公害”生态系列优质茶、特种茶3500吨,实现经营收入8000万元。
云南昌泰茶业集团成立之后,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在众多合作伙伴的关爱和支持下,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公司发展迅猛。目前公司拥有各类杰出的茶叶专家、茶叶科技工作者、专业化企业管理经营专业人才,现有员工600多人,其中茶叶专业人才、管理人才60多人,建成占地30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厂房,拥有10000多亩优质生态茶园。
公司主要生产易昌号、昌泰号、恒丰源、陈弘昌、思普源等系列近300多个产品声明远播,获得了众多普洱茶爱好者的良好的赞誉。产品辐射京、沪、两广、深圳、河南、河北、安徽、港台等地区,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集团荣获“中国西部知名品牌”、省农业银行授予集团AAA+企业,2004年11月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工商企业诚信单位”;产品参加“康乐杯”名优普洱茶评比活动中,荣获铜奖1个、优秀奖5个等荣誉称号。
1999年成立的昌泰茶行,于同年在易武设立昌泰茶行易武分行,开始生产第一批易武茶区野生普洱茶饼,名“易昌号”。易昌号的推出,马上引起了业界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流逝,陈化后的易昌号,其口感丰富而茶韵十足,很快得到广大消费者和商家的普遍喜爱,并将第一批易昌号称为“99易昌”。到现在为止易昌号仍是昌泰集团的旗帜产品,易武茶 山野生茶品最高品牌。05年荣获国家绿色食品AA,有机食品认证。
易昌号,选用西双版纳易武茶区野生,野放茶为主,按传统方法石磨加工而成。其产品根据用料的不同,分为:极品,珍品,精品,正品,其规格有400g、250g、100g、以饼、沱为主,还有一些特型砖等。其篆体字包装美观大方,具富传统文化底韵。
④ 周易八卦六十四图解
周易八卦六十四图解车牌号 1229 履与两卦履为穿鞋出门为即将决裂意解:出车不安全
易经八卦的易经八卦中六十四卦解释 易经所延伸出来的六十四卦的详细解释 :第1卦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上上卦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第2卦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上上卦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第3卦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下下卦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第4卦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中下卦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第5卦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中上卦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第6卦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中下卦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第7卦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中上卦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第8卦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上上卦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第9卦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下下卦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第10卦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中上卦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A(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第11卦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中上卦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
周易六十四卦如何用 这个问题问得好大,周易是上古时期先民的智慧结晶,是说自然界万事万物客观规律的典籍,是群经之首,各个行业都能用的,怎么用?就得学习周易基本弧识然后自己去悟了。
六十四卦-易经六十四卦详解-六十四卦金钱课-64卦图 先天八卦:乾南,兑东南,离东,震东北,巽西南,坎西,艮西北,坤北。
《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周易八卦中六十四卦中卦位有哪几种? 下位与上位,阴位和阳位,刚位和柔位,平行位
守护・八卦六十四掌的出处 该招式首次出现于火影忍者动画版第151集 《燃烧吧 白眼 这就是我的忍道》一话中,是雏田为了得到大家(更是鸣人)的认同,努力修业的成果。第二次出场于火影忍者动画版第176集,雏田使用守护八卦六十四掌完美的击碎了洞窟上风因起爆符炸落的大部分碎石。第三次出现于火影忍者动画版第190集《 白眼开!磁使的死角》一话中,雏田使用该招式,免疫了磁使的磁砂电波(一种通过磁砂产生干扰人脑工作的电波控制型忍术,忍术名――磁石忍术・电磁波)的攻击。另外在火影忍者游戏中雏田也能使用。
周易八卦图解的图书目录 序编纂说明宋・刘牧《易数钩隐图)(一)太极图(二)太极生两仪图(三)天五图(四)天地之数十有五图(五)天一下生地六图(六)地二上生天七图(七)天三左生地八图(八)地四右生天九图(九)两仪生四象图(十)四象生八卦图(十一)二仪得十成变化图(十二)天数图(十三)地数图(十四)天地之数图(十五)大衍之数图(十六)其用四十有九图(十七)少阳图(十八)少阴图(十九)老阳图(二十)老阴图(二十一)七八九六合数图(二十二)乾画三位图(二十三)坤画三位图(二十四)阳中阴图(二十五)阴中阳图(二十六)乾独阳图(二十七)坤独阴图(二十八)离为火图(二十九)坎为水图(三十)震为木图(三十一)兑为金图(三十二)天五合地十为土图(三十三)人禀五行田(三十四)乾坤生六子图(三十五)乾下交坤图(三十六)坤上交乾图(三十七)震为长男图(三十八)巽为长女图(三十九)坎为中男图(四十)寓为中女图(四十一)艮为少男图(四十二)兑为少女图(四十三)坎生复卦图(四十四)离生垢卦图(四十五)河图(四十六)河图天地数(四十七)河图四象(四十八)河图八卦(四十九)洛书五行生数(五十)洛书五行成数(五十一)十日生五行并相生图宋・刘牧{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一)太嗥氏授龙马负图(二)重六十四卦推荡诀图(三)太衍之数五十图(四)八卦变六十四卦图(五)辨阴阳卦图(六)复见天地之心图(七)卦终未济图(八)蓍数揲法图(九)阴阳律吕图宋・佚名辑(一)太极图(二)周氏太极图(三)郑氏太极贯一图(四)河图之数图(五)洛书数图(六)天地自然十五数图(七)曰月为易图(八)六位三板图(九)先后中天总图(十)先天数图(十一)先天象图(十二)六十四卦阴阳倍乘之图(十三)乾坤六子图(十四)浑天六位图(十五)六十四卦生自两仪图(十六)先甲后甲图(十七)八卦纳甲图(十八)八卦本象之图(十九)乾坤交成六十四卦图(二十)八卦生六十四卦图(二十一)李氏六卦生六十四卦图(二十二)八卦推六十四卦图(二十三)帝出震图(二十四)卦配方图(二十五)乾坤不居四正位图(二十六)坎离天地之中图(二十七)六十四卦大象图(二十八)乾坤易简之图(二十九)屯象困(三十)蒙养正图(三十一)需须图(三十二)讼象图(三十三)师比御众之图(三十四)大小畜吉凶图(三十五)履虎尾图(三十六)否泰往来图(三十七)同人图(三十八)大有守位图(三十九)谦象图(四十)豫象图(四十一)随系失图(四十二)蛊象图(四十三)临象图(四十四)观观国光图(四十五)噬嗑身口象图(四十六)贲天文图(四十七)剥为阳气图(四十八)复七日图(四十九)无妄本中孚图(五十)颐灵龟图(五十一)大过栋隆桡图(五十二)习坎行险图(五十三)离继明图(五十四)咸朋从图(五十五)恒久图(五十六)遁象图(五十七)大壮羊藩困(五十八)晋康侯之象(五十九)明夷箕子困(六十)家人象图(六十一)睽卦象图(六十二)蹇往来图(六十三)解出坎险图(六十四)损益用中图(六十五)央决之图(六十六)垢遇图(六十七)萃聚图(六十八)升阶图(六十九)困蒺藜葛葛株木图(七十)井鼎水火二用之图(七十一)革炉鞴鼓铸图(七十二)震动心逮图(七十三)艮背象图(七十四)鸿渐南北图(七十五)归妹君娣袂困(七十六)丰日见斗图(七十七)旅次舍图(七十八)巽床下图(七十九)兑象图(八十)涣躬图(八十一)节气图(八十二)中孚小过卵翼生成图(八十三)既济未济合律之图(八十四)方以类聚图……
求八卦中六十四卦的卦辞及解说 第1卦
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第2卦
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第3卦
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第4卦
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第5卦
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
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第7卦
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 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第8卦
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 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
第9卦
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
第10卦
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 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A(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的向前进取的意思。
......>>
图解周易爻辞文化卜筮全书第一部―六十四卦断的图书目录 本书内容导航 第一章 《卜筮全书》概要1.《卜筮全书》的成书:作者、地位与成书环境2.《卜筮全书》的内容:纳甲卜筮法3.《卜筮全书》的理论基础:万象之源《易经》4.《卜筮全书》的基础篇章:《启蒙节要》第二章 卜筮的常用概念1.卜筮的原则:无疑不卜2.卜筮的常用方法:纳甲法及其他3.卜筮的哲学基础(一):阴阳观念4.卜筮的哲学基础(二):五行学说5.卜筮的方法来源:八卦与六爻6.经天纬地的符号系统:天干地支7.卜筮纳甲的延展:纳音之法8.从唯物主义视角看卜筮:对卜筮的理性认识 第一章 八卦方位与六十甲子1.八卦方位之图2.六十甲子歌第二章 五行与六亲的生克1.五行相生相克2.六亲相生相克第三章 八卦象例与八宫所属1.八卦象例2.八宫所属3.以钱代蓍画法第四章 六十四卦名1.乾宫八卦2.兑宫八卦3.离宫八卦4.震宫八卦5.巽宫八卦6.坎宫八卦7.艮宫八卦8.坤宫八卦第五章 八卦与五行次序1.八卦次序2.五行次序第六章 卦的次第与象类1.六十四卦次第歌2.系辞八卦象类歌第七章 天干、地支与纳甲1.十天干2.十二地支3.纳甲歌第八章 世与应1.安放世应歌2.安身诀3.起月卦身诀4.起六神诀5.飞伏神歌第九章 诸种卦歌1.不全爻象各卦歌2.五件俱全各卦歌3.游魂八卦歌4.归魂八卦歌第十章 查月干、时干、时辰歌1.年上起月歌2.日上起时歌3.定寅时法4.天乙贵人第十一章 干支五行关系1.三刑2.六冲3.六合4.三合成局5.长生沐浴 第一章 纳甲法第二章 逐卦爻辞1.乾为天:大龙御天,广大包容2.天风ィ悍缭葡嗉茫君臣会合3.天山遁:豹隐南山,迁善远恶4.天地否:天地不交,人口不圆5.风地观:云卷晴空,春花竞发6.山地剥:去旧生新,群阳剥尽7.火地晋:龙剑出匣,以臣遇君8.火天大有:金玉满堂,大明中天9.坎为水:船渡重滩,外虚中实10.水泽节:船行风横,寒暑有节11.水雷屯:龙居浅水,万物始生12.水火既济:舟楫济川,阴阳配合13.泽火革:豹变为虎,改旧从新14.雷火丰:日丽中天,背暗向明15.地火明夷:凤凰垂翼,出明入暗16.地水师:天马出群,之寡伏众17.艮为山:游鱼避网,积小成高18.山火贲:猛虎负,光明通泰19.山天大畜:积小成高,龙潜大壑20.山泽损:凿石见玉,握圭为山21.火泽睽:猛虎陷阱,二女同居22.天泽履:如履虎尾,安中防危23.风泽中孚:鹤鸣子和,事有定期24.风山渐:高山植木,积小成大25.震为雷:震惊百里,有声无形26.雷地豫:鸾凤生雏,万物发荣27.雷水解:春雷行雨,忧散喜生28.雷风恒:日月长明,四时不忒29.地风升:灵鸟翱翔,显达光明30.水风井:珠藏深渊,守静安常31.泽风大过:寒木生花,本末俱弱32.泽雷随:良工琢玉,如水推车33.巽为风:风行草偃,上行下效34.风天小畜:匣藏宝剑,密云不雨35.风火家人:入海求珠,开花结子36.风雷益:鸿鹄遇风,滴水天河37.天雷无妄:石中蕴玉,守旧安常38.火雷噬嗑:日中为市,颐中有物39.山雷颐:龙隐深潭,迁善远恶40.山风蛊:三蛊食血,以恶害义41.离为火:飞禽遇网,大明当天42.火山旅:如鸟焚巢,乐极哀生43.火风鼎:调和鼎鼐,去旧取新44.火水未济:竭海求珠,忧中望喜45.山水蒙:人藏烟草,万物始生46.风水涣:顺水行舟,大风吹物47.天水讼:从鹰逐兔,天水相违48.天火同人:游鱼从水,管鲍分金49.坤为地:生载万物,博厚无疆50.地雷复:淘沙见金,反覆往来51.地泽临:凤入鸡群,以上临下52.地天泰:天地交畅,小往大来53.雷天大壮:先顺后逆,羝羊触藩54.泽......>>
⑤ 《周易参同契》全文
《周易参同契》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WwpVKuHnvdBn4VZMOE3Lyg
《周易参同契》,是东汉魏伯阳所著,简称《参同契》,属道教早期经典。
⑥ 东莞长安镇身份证办理地点
各区县车管所办理:古蔺县车管所:古蔺县古蔺镇汪家沟公交总站;合江县车管所:合江县合江镇建设路上段246号;叙永县车管所:叙永县环城中路10号附近;泸县车管所:泸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底楼;泸州市车管所四分所:纳溪区新乐镇大河村四社(二级路安富桥头);泸州市车管所:江阳区蓝安路二段36号等。
换证地点:
泸州支队车管所(江阳区蓝安路二段36号;2504766)
二分所(龙马潭区关口;3992086)
四分所(纳溪区安富桥;4270001)
市政务服务中心车管窗口(江阳区龙透关;3124882)
川南自贸区政务中心车管窗口(龙马潭区西南商贸城;3789306)
此外,也可选择到就近的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办理期满换证业务,或是部分派出所也开放了驾照延期换证服务。
合江县:符阳街道派出所、临港街道派出所、福宝派出所、先滩派出所、白沙派出所、白米派出所、先市派出所、九支派出所、虎头派出所。
古蔺县:太平中心所、双沙中心所、石宝中心所、箭竹中心所、大村中心所、观文中心所、龙山中心所。
叙永县:赤水派出所、摩尼派出所、观兴派出所、分水派出所、马岭派出所、水尾派出所。
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泸州新申二手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龙马潭区迎宾大道东侧301综合楼(车管二分所对面)3178586泸州首创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龙马潭区龙马大道三段602号1号楼105号(四季澜庭酒店旁)2666669泸州市蓝安二手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江阳区蓝安路2段38号6669760泸州市省心二手车市场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纳溪区蓝安路三段209号皂角树公交车站旁2501779泸州利懋二手车市场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柿子村6社(二级路机场路_)3897033泸州君安百车汇=手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江阳区蓝安路二段9号2795353泸州好快优机动车服务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江阳区蓝安路二 段36号泸州市机动车检测中心6522519泸州建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镇经济开发区振兴路西侧建国汽车园区内2733708泸州市龙马潭区科尔商贸有限公司科尔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龙马潭区向阳路附106号2276877泸州市志远登记服务站泸州市龙马潭区西南商贸城20区1街2502757泸州市大陆车行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316号13438583335泸州市汇海商贸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路- -段510号15283061130泸州和众利德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江阳区蓝安路二 段1号附8号17360448687泸州骏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江阳区蓝安路二 段1号附10号3175050泸州达昌汽车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江阳区蓝安路二 段1号附7号3999900泸州宏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江阳区连江路二段4号3605848泸州长盈汽贸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江阳区未来大道70号附1号8558666泸州瑞隆新元素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纳溪区浙江产业园二级路与机场路交汇处4792333泸州凯联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纳溪区浙江产业园南路74号18113526676泸州忠山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纳溪浙江产业园顺屋基(二级路机场路_)4276666泸州弘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江阳区蓝田镇蓝安路二段-号附12号6121385泸州市佳诚报废汽车回收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蓝天路3号4276123泸州市沱二桥旧机动车展场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柿子村(浙江产业园)6600622泸州嘉诚协力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泸州市纳溪区东升街道蓝安路三段235号4270208
⑦ 泸州在哪个省
泸州市,四川省辖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川渝黔滇结合部。地理坐标北纬27°39′—29°20′,东经105°08′41〃—106°28′,东西宽121.64千米,南北长181.84千米,幅员12,243平方千米,区号:0830,邮政编码:646000,车牌编号:川E。距省会成都市267千米。东邻重庆市、贵州省,南界贵州省、云南省,西连宜宾市、自贡市,北接重庆市、内江市。辖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平坝连片,为鱼米之乡。南部连接云贵高原、属大娄山北麓,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海拔高度240—520米。�
合江县九层岩长江江面海拔203米,为最低点。叙永县罗汉林羊子湾梁子主峰海拔1902米,为最高点。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部为准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南部山区气候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气候之分,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7.1℃—18.5℃,年平均降雨量748.4—1184.2毫米,日照1200—1400小时,无霜期300—358天。土地肥饶,物产富庶。具有春荣、夏艳、秋实、冬秀的江南特色。�
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沱江、永宁河、赤水河、濑溪河、龙溪河等交织成网。境内长江航道133千米,入境水量2420.8亿立方米,出境水量2945.6亿立方米。近30年,长江最高洪水位18.86米。泸州行政图泸州市处川东南平行褶皱岭谷区南端与大娄山的结合部,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兼有盆中丘陵和盆周山地的地貌类型,分属四川盆南山地与丘陵区和巫山大娄山中山区两个地貌二级区。总的特点是:南高北低,以长江为侵蚀基准面,由南向北逐渐倾斜,山脉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呈东西向、北西向及北东向展布。大体上以江安——纳溪——合江一线为界,南侧为中、低山;北侧除背斜形成北东向狭长低山山垅外,均为丘陵地形。最低点是合江九层长江出境河口,海拔203米;最高点是叙永县分水杨龙弯粱子,海拔1902米,相对高差1699米。按其特点,全市地貌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1、北部浅丘宽谷区:包括泸县、江阳区、龙马潭区、合江县和纳溪区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为川东平行褶皱地带的延伸部分,属四川盆中丘陵区的南缘,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18.6%。海拔多在250-400米,最高为万寿山,海拔757米。长岗山多为林地,浅丘宽谷多为耕地,田多土少,是全市主要农业区。
2、南部低中山区:包括叙永、古蔺县大部,属四川盆地南缘的盆周山地低中山地貌类型区,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38.6%。出露的地层以古老海相沉积的各类灰岩、泥岩为主,侵蚀严重,形成山峦迭嶂,沟谷纵横的复杂地貌类型,平均海拔800米左右,最高为叙永县分水杨龙弯粱子,海拔1902米。山地为林地、旱地和园地(茶园);槽坝地势平坦,以耕地为主,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也是我市主要农业区之一。
3、中部丘陵低山区:长江以南,南部低中山区以北为中部丘陵低山区,包括泸县少部,江阳区一部,合江县、纳溪区大部和叙永、古蔺县北部,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41.5%,山地海拔一般为500-1000米,最高为古蔺县斧头山,海拔1895米,丘陵海拔350-500米。山地以林地为主,全市现存的两大片原始森林——福宝林区和黄荆林区以及楠竹林,均集中在这一区,丘陵以耕地为主,其次是园地(果园和茶园)。
4、沿江河谷阶地区:沿长江、沱江等大、中河流两岸,由于河流的冲积、堆积而形成数级阶地,面积占总幅员面积的1.3%。一、二级阶地为第四系现代河流冲积物,阶面平坦宽阔,宽达500-1000米,海拔250米以下,相对高差小于30米,厚15-20米,以耕地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全市蔬菜、甘蔗、龙眼的集中分布区。三、四级阶地为第四系近代冰水沉积物,由于流水的侵蚀,只零星残留于河谷两岸的基座台面上,海拔250-330米,多为耕地和园地,土层深厚,是全市甘蔗、荔枝的集中产区。江阳区面积660平方千米,人口60万。区人民政府驻大山坪街道星光路6号。辖大山坪、南城、北城、茜草、华阳、邻玉、蓝田7街道,弥陀、黄舣、泰安、通滩、方山、江北、况场7镇,石寨、分水岭、丹林3乡。乡镇社区居委会11个、村民委员会201个、城市社区居委会32个。
纳溪区面积1150平方千米,人口47万。区人民政府驻安富街道云溪西路117号。辖安富、永宁街道和丰乐、护国、渠坝、合面、上马、白节、打古、大渡口、龙车、天仙、棉花坡、新乐12镇。村民委员会238个、村民小组1844个、农村社区居委会10个,城市社区居委会9个。
龙马潭区面积344平方千米,人口33万。区人民政府驻莲花池街道龙马大道1号。辖红星、小市、莲花池、高坝厂区4街道,罗汉、鱼塘、石洞、胡市、特兴、双加、安宁7镇,长安、金龙2乡。村委会58个、社区居委会39个。
泸县面积1508平方千米,人口103万。县人民政府驻福集镇花园干道。辖福集、嘉明、喻寺、方洞、牛滩、天兴、潮河、海潮、得胜、石桥、玄滩、奇峰、云龙、兆雅、太伏、云锦、百和、立石、毗卢19镇。村民委员会58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7个、农村社区居委会32个、居委会9个,村(居)民小组7029个。
合江县面积2417平方千米,人口84万。县人民政府驻地合江镇少岷路。辖合江、白沙、先市、九支、凤鸣、榕山、福宝、先滩、望龙、佛荫、尧坝、五通、白鹿、甘雨、自怀、大桥、车辋17镇,白米、密溪、参宝、焦滩、榕右、天堂坝、二里、锁口、实录、虎头、南滩、石龙12乡。村民委员会502个、村民小组3497个、城市社区居委会5个、农村居委会32个。
叙永县面积2981平方千米,人口65万。县人民政府驻叙永地镇。辖叙永、江门、水尾、落卜、赤水、两河、分水、天池、摩尼、后山、马岭11镇,大石、向林、兴隆、石坝彝族、震东、麻城、营山、观兴、黄坭、高峰、龙凤、枧槽苗族、合乐苗族、白腊苗族、水潦彝族15乡。城市社区居委会8个、村民委员会567个、村民小组3715个。
古蔺县面积3181平方千米,人口74万。县人民政府驻地古蔺镇府前街。辖古蔺、太平、二郎、德耀、双沙、永乐、丹桂、龙山、大村、石宝、观文、水口12镇,桂花、东新、土城、鱼化、护家、玉田、白泥、石屏、金星、大寨苗族、乌龙苗族、黄荆、椒园、马蹄、建新、马嘶苗族、箭竹苗族17乡。村民委员会269个、居委会(社区)16个(其中城市社区3个),村民小组4558个。
江阳区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阳县枕带双流,据江(长江)洛(沱江)会(汇流)也。(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赵相苏嘉为侯国。”江阳县(治今江阳区)属益州犍为郡。建置历史2156年。�
《春秋谷梁传·禧公二十八年》:“水北曰阳。”因治所在长江之北得名。�
泸州南朝梁武帝萧衍大同年间(535—546年)置泸州,领江阳郡。江阳郡领:江阳县(治今江阳区)、汉安县(治今纳溪区大渡口镇)、绵水县(治今长宁县北)、安乐戍(治今合江县合江镇)。州、郡治今江阳区。得名历史约1459年。
得名“泸水说”。〔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梁大同中置泸州,远取泸水为名。”〔清〕李元《蜀水经》:“郡得名为泸者,盖始因梁大同中尝(曾经)徙(迁移)治马湖江口(金沙江、岷江汇流处)置泸州。马湖(金沙江下游自雷波至宜宾市一段,因流经古马湖县得名)即泸水(雅砻江下游)下流,因远取泸水为名。”
� 泸县 《辞海 1999年版》:汉置江阳县,隋改泸川县,元入泸州,1913年改泸县。〔民国〕王禄昌、高觐光等纂修《泸县志》:“民国二年(1913年)改(泸州)为县,设泸县知事公署。”驻所位于今四川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东区,属永宁道。从泸州得名。
� 合江县 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设符县,治今合江县城南关,属益州犍为郡。建置历史2120年,因符关(巴蜀入黔要隘,今合江城区南关)得名。�
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撤销安乐戍,设置合江县,治今合江镇,属江阳郡。《永乐大典·泸州志》:“合江县……前在江(长江),右(西南方)枕安乐溪(赤水河),二水相合,因名其县。”
� 纳溪区 西汉至西晋本江阳县地,成汉(304—347年)时江阳郡为夷僚(少数民族)所据,江阳郡寄武阳县地(今井研县南),后寄治武阳县治(今彭山县东北),称西江阳郡,后复故土。东晋穆帝(在位345—361年)于此(今纳溪区大渡口镇)置汉安县,初属江阳郡,后为东江阳郡郡治。建置历史约1643年。�
《永乐大典·泸州志》:“〔北〕宋皇佑三年(1051年)于纳溪口置军寨,元丰元年(1078年)徙都巡检使主之,绍定中(绍定五年,即1232年)升〔纳溪〕寨为县,县治距州城下流三十里。”属泸州泸川郡。《永乐大典·泸州志》:“纳溪,古寨名。……昔诸葛武侯平云南,于溪右立寨〔招〕降。……纳溪县,县名。古之有溪,上控永宁界首,下注泸江,昔诸葛武侯平定云南,蛮夷(少数民族)纳贡而出此溪,因名纳溪,又曰云溪。”
� 叙永县 唐朝元和元年(806年)于纳州以南至赤水河中上游北岸置羁縻蔺州。近人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唐朝置羁縻宋州,州治今兴文县中城镇,领牁龙、牁支、宋水、卢吾4县。以彝族首领为州刺史,属剑南道泸州。建置历史1199年。元朝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置永宁路。明末置叙永同知,隶叙州府。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叙永厅升为叙永直隶厅,治今叙永镇,以贵州永宁县来属。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以永宁县移治于古蔺场。宣统元年(1909年)叙永直隶厅改为永宁直隶州。民国2年(1913年)改永宁直隶州为叙永县,治今叙永镇,属永宁道。�
《叙永厅志》(清朝康熙年间著):“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改土归流后,在原土司地区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等,这加强了边远地区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加强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统治),以叙(州府)郡丞驻永(宁)治之号叙永(直隶)厅,即以‘叙州府’之‘叙’、‘永宁’之‘永’为‘叙永’。”
� 古蔺县 唐朝元和元年(806年)于纳州以南至赤水河中上游北岸置羁縻蔺州。约于同一时期,彝族扯勒部落二十七世不结布歹,在柏雅妥洪袭君长(首领,彝称)职,属剑南道泸州。建置历史1199年。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以永宁县移治于古蔺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名古蔺县,治今古蔺镇,属下川南道永宁直隶州。�
古蔺得名:(一)蔺境为唐代羁縻蔺州地。蔺州盛产蔺草(灯心草),唐宋之世地无珍重,每岁土人以草织花席,故名。(二)“古蔺”与“永宁”同义。民国余达父《且兰考》:“按蔺即宁之转。”�
龙马潭区 〔清〕常明、杨芳灿等纂修《四川通志》卷百六十八:唐朝王昌于梓州遇落魄仙,落魄仙姓张。后王昌入泸州,落魄仙呼昌为“易元子“,授以道术,取马送昌归至家,马化龙入潭。昌后遂仙去。�
1996年7月设置县级区。从龙马潭得名。风光旖旎的泸州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地处长江和沱江汇流处。辖江阳、龙马潭、纳溪三区和泸县、泸州佛宝合江、叙永、古蔺四县。幅员12243平方公里,人口462万。气候温和,物产富饶,荔枝、龙眼等佳果久负盛名。境内江河纵横,素有"鱼米之乡"、"天府粮仓"之称。泸州又是多民族聚居地,民风纯朴,民俗独特。
泸州旅游资源:江阳大地多佳景,国家级森林公园佛宝,被誉为地球同纬度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常绿阔叶树带,景区面积达380平方公里;古蔺黄荆原始森林、八节洞瀑布、红龙湖、二郎美酒河、吴公岩、白马洞、乌龙洞等等,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位于市区茜草坝长江岸边的泸州桂圆林风景区,沿江岸十华里翡翠长廊,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誉"四川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的理想场所"。叙永丹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画稿溪、龙泉洞;泸县玉蟾山、玉龙湖;纳溪天仙洞、凤凰湖;江阳区方山、杨桥湖、甜蜜樱桃园、桂妃园、泸州桂圆林的"山、水、园、林";合江省级风景区笔架山、法王寺、将军湖和巴蜀一绝--泸州汉棺、尧坝古镇、福宝古镇;龙马潭区九狮山、大通山、芙蓉岛、龙马潭、洞宾亭等等,构成泸州旅游资源"多、广、奇、美"的特色。泸州古称江阳,西汉景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置江阳县建制并筑城寨,至今已有2150年历史。1983年建立省辖泸州市。宋代,泸州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达到了极盛时期。史书记载,宋徽宗颁诏书云:"泸州,西南要会,边阃之寄付非轻,可升为节度,仍赐名泸州军。"明代,泸州跻身为全国33个商业都会之一,四川仅成、渝、泸三个城市。1994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继后又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享有"酒城"美誉。
泸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存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全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64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10处,泸州大曲明代窖池、龙脑桥、报恩塔、春秋祠、护国岩、龙透关、玉蟾山摩崖造像、合江汉代画像石棺,以及市区内的明代城垣和清代民居,都是珍贵的旅游资源。
张坝桂圆林泸州地灵人杰,孕育了历代名人:西周太师尹吉甫,蜀汉尚书令董允,晋朝被誉为"忠规奋烈,美志不遂"的江阳太守侯馥,元末明玉珍王朝右丞相刘桢,明末兵部尚书熊文灿,清末志士佘英、黄方等,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宝贵的一页,为故乡人民争了光。解放前夕,在重庆渣滓洞牺牲的革命烈士刘国志、成善谋、李青林、刘振美、雷震、陈继贤等,是泸州人民的优秀儿女。艺术家蒋兆和、王朝闻、凌子风、屈义林、刘止庸的成就,离不开养育他们的这方热土。
江阳大地多佳景:国家级森林公园佛宝,被誉为地球同纬度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常绿阔叶树带,景区面积达380平方公里;古蔺黄荆原始森林、八节洞瀑布、红龙湖、二郎美酒河、吴公岩、白马洞、乌龙洞等等,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位于市区茜草坝长江岸边的泸州桂圆林风景区,沿江岸十华里翡翠长廊,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誉"四川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的理想场所"。叙永丹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画稿溪、龙泉洞;泸县玉蟾山、玉龙湖;纳溪天仙洞、凤凰湖;江阳区方山、杨桥湖、甜蜜樱桃园、桂妃园、泸州桂圆林的"山、水、园、林";合江省级风景区笔架山、法王寺、将军湖和巴蜀一绝--泸州汉棺、尧坝古镇、福宝古镇;龙马潭区九狮山、大通山、芙蓉岛、龙马潭、洞宾亭等等,构成泸州旅游资源"多、广、奇、美"的特色。
泸州城肘江负山,枕带双流,扼蜀南、渝西、黔北、滇东交通咽喉,有"天生重庆,铁打泸州"美誉。长江、沱江如两条彩带,绕城而形成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美丽壮观的城市风貌。江阳道上,花团锦簇;滨江路上,游人如织;长江岸边,酒楼、船舫、渔村,灯红酒绿,重现清代诗人张问陶"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的景象。
泸州是川、滇、黔、渝四省市通衢之地,交通十分便利,长江水道横贯东西,穿城而去;隆纳高速公路和321国道纵穿南北,傍城而过;泸州民航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海口、昆明、贵阳等9条航线。程控电话直拨世界各地。旅游宾馆、饭店服务一流,设施完善。
山川灵秀的泸州,展示了清代诗人张船山笔下的"滩平山远人潇洒,酒绿灯红水蔚蓝。只少风帆三五叠,更余何处让江南"的境界。
周边旅游景点——
·泸州概况· 玉龙湖·张坝桂圆林 ·尧坝古镇 ·玉蟾山 ·佛宝 ·丹山
·方山 ·海潮湖 ·红龙湖 ·天仙洞 ·龙脑桥 ·泸州大曲老窖池
·忠山 ·黄荆 ·倒流河 ·凤凰湖 ·报恩塔 ·九狮山
地方特色
泸州,长、沱二江交汇而过,带给她水的灵秀;浅丘地形,使她呈现独有的小山城魅力;站在茜草看夜景,整个城市犹如一艘“铁达尼”号,昂扬向前航行。更有醇香的老窖、甜蜜的桂圆、荔枝以及热情好客的泸州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繁华的都市与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完美结合。
特产小吃
四川火锅起源于长江与沱江交汇处的川南重镇泸州,这里的火锅业兴旺,造就了许多品牌的火锅店。鱼火锅有长江鲜鱼黄辣丁、沙锅鱼、半汤鱼,家常麻辣,鲜美而不燥火,川南风味突出。
泸州老窖、泸州郎酒、泸州花酒、先市酱油、泸州桂圆、银针米、合江荔枝、泸州白糕、猪儿耙、古蔺麻辣鸡、殷家坡醪糟、泸州红伞、纳溪泡糖、白果鸡、卤蹄花泸州地处川渝黔滇结合部,运输方便,商贸发达经济繁荣由来已久。唐宋时期城区商品繁多数量巨大,商号遍布城乡。成都蜀锦,自贡食盐,内江砂糖,黔铅,滇铜,泸州大米、白酒、药材、猪鬃、山羊皮、山货等经此地集散辐射。明代中叶,泸州为全国33个大中商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泸州市努力发展区域经济,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商贸繁荣。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国营企业(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个体企业(泸州比比利服装有限责任公司等)、乡镇企业(泸州市第二印染厂等)、集体企业(泸州轻工彩印包装厂等)、合资企业(兆峰陶瓷泸州外墙砖有限公司等)开发名优特新产品,挺进国内国际市场。农业扩大规模生产名优产品,大力开发特新品种。泸州市3区4县均建有综合商业城,各乡镇建有商贸市场,发展成为融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日用百货、服装化纤、汽车建材等现货、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商品辐射国内外。为促进商贸发展,泸州市迄今共举办了9届中国泸州国际名酒节经济文化交流会、3届中国泸州国际兰展暨经贸洽谈会、12届中国合江荔枝节、9届赤水河之声音乐节暨经贸洽谈会。泸州产品参加广交会、国际化工展、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春季全国糖酒交易会、四川工业产品博览会、四川省名优特新博览会等商贸交易。组织商贸盛会泸县玉蟾春会、叙永古蔺苗胞踩山节等。部分企业通过中国中央电视台广告宣传产品。
⑧ 周易的出处,在历史上地位的变迁
《周易》成书时代及作者
按照传统的说法,《周易》成书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也就是《周易》成书经历了上占、中古、下古三个时代(即所谓“三古”),是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的(即所谓人更三圣)。
伏羲,又名宓羲、包牺、庖牺等,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兄妹相婚而产生。又说他教民织网狩猎,并发明了八卦。根据许多学者研究考证,他是原始社会中的部落首领。从考古出土文物看,伏羲像多是人头蛇身,这可能是后人对自己祖先加以崇拜的结果,是一种图腾崇拜。
文王,周族首领,姬姓,名昌。商朝末年,纣王残暴,不断遭到人民反对,而作为商统治之下的周国在文王治理之下日益强大,文王也大得民心。这就构成了对商的威胁。在此条件之下,商王纣将文王囚禁在羑里(河南汤阴县内),文王在遭难之时而演出六十四卦和卦爻辞,故史书称文王作《周易》。
孔子,是春秋时鲁国(山东曲阜)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曾作过鲁国司寇,一生不得志,主要致力于教育,并对流传下来的古代文献加以整理,按照史书说法,《易传》是他晚年创作。
根据“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周易》不是一个时代,一个人的作品,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但也有许多问题,如伏羲画八卦只是一种传说,没有更多的实物去证明它,同时也没有更多的证据去反驳这一论断。而关于文王重八卦、作卦爻辞的说法,也有问题。因为在《周易》卦爻辞中记载了文王以后的史实,如有的学者认为“箕子之明夷”“康侯用锡马蕃庶”等辞反映了文王以后的史实。由此卦爻辞不是文王所作,也有人认为重卦也不是文王,如王弼认为伏羲重卦,郑玄认为神农重卦,孙盛认为夏禹重卦。
孔子作《易传》说法也有分歧,有说是孔子所作,也有说是孔子学生所为,传统说法是孔子作《易传》,但是,在《易传》中有“子曰”之称,“子曰”在古代是指学生对老师尊称,孔子不可能称自己为“子曰”。
根据现代学界研究的情况看,一般认为,《周易》(指64卦及卦爻辞)成书于殷末周初,反映了殷末周初文王与纣之事,其重卦出自文王之手。而卦爻辞是周公所作。
关于《易传》,大多学者认为,它成书于战国时代,作者不是孔子,是孔子后学者作品,但体现了孔子的精神,反映了孔子儒家的思想,可能有许多话是孔子传授《易》时所说。孔子的学生根据孔子讲《易》时的记录,加以整理、补充、润色而编纂成《易传》。据刘大钧先生《周易概论》考证,《易传》为思孟学派(孔子后代子思和后学孟子)所为。(见《周易概论》P27—37)当然也有人提出孔子不仅没有作《易传》,也没有读过《周易》,但这一看法是不正确的。理由是:在《论语》中,孔子明确地说过“五十以学《易》”,也引用过《周易》恒卦九三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司马迁、班固在史书中肯定过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所谓“韦编三绝”,是说孔子在反复读《易》时,其中串书的牛皮断过三次,说明读易之勤,功夫之深。韦:牛皮。韦编:用牛皮串竹简。三绝:断了三次。春秋时没有纸,将字写(或刻)在竹简上,用牛皮串起来成册。由此可见,孔子读过《周易》。(孔子与《周易》关系见《周易概论》P145)。
一、《周易》释名
古代对“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英文中The Book of Chang的译文就是取此义。具体地说,“周”字,有二义:①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②指代号,即周朝,古代常称周朝的书为周书,如《周礼》、《周语》等。“易”字也有二义:①是指变化,从文字学看,有说“易”字的构成是“日”、“月”。“易”上为“日”,下为“月”象征日月阴阳变化;有说“易”的甲骨文为 象征将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变换、交易。从《周易》内容看,包含着变化的思想:如卦爻辞中,《乾》卦从初爻到上爻“龙”由“潜”、“见”、“飞”、“亢”的变化,《泰》卦中大小、往来、平陂、往复的变化。行筮时运算而显示出数的变化,等等。《周易》中这种变化被注释《周易》的《易传》深刻地、明确地阐发出来。《易传》所谓的阴阳交感、天地变化的思想成为中国先秦辩证哲学中的精粹。故“易”有变化之义。②是指古代卜筮之书的代名词。按照古书记载,有《连山》、《归藏》、《周易》三部筮书称为“三易”,故易是筮书专有名词。(见刘大钧《周易概论》Pl-4)。
二、《周易》书名辨异
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战国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周易》、《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所谓“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传》。
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自此以后,《周易》、《易经》、《易》混合使用,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其实含义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传》,一直沿用到今天,仍然没有严格区分。有的学者为了区分《周易》经传之不同,称六十四卦及卦爻辞为《周易古经》,称孔子儒家注释《周易古经》的十篇著作为《周易大传》。
三、《周易》性质
《周易》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学界长期以来存在分歧,有人主张《周易》是一部筮书,有人主张《周易》是一部历史书,也有人主张《周易》是一部哲学书等。我们认为:《周易》性质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能以偏概全,应当客观地、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周易》随着政治变迁,理论需求以及自身地位变化,其性质也有所不同。
(1)从《周易》产生以及早期应用看,《周易》是一部筮书。在中国早期的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就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帝和(或)神的存在,它支配着世界上的一切。当人们屡遭意外的天灾人祸打击后,就萌发出借助于神意预知这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基于此,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故《周易》纯是满足当时人们生产和生活预测需要而产生。
《周易》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主要用于占筮,在《春秋左传》和《国语》中就记载了 22个运用《周易》占筮的事例。如在《春秋左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棠公死,崔武子吊丧,看其遗霜美貌,想纳为妾,但心中没有底,故用《周易》占了一卦,得《困》,有人根据爻辞“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断定,此女人不可娶,而崔武子不相信,认为一个无夫之妇有何害,若有害早已让先夫带走。故取之为妾。我们可以看到在春秋时期,《周易》主要用于筮占,为人们行为提供指南。
(2)从《易传》对《周易》解说看,《易传》注重《周易》的筮占功能,反复强调学好《周易》可以知死生之说、幽明之故、鬼神之情,可以断天下之疑、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并且明确地告诉人们《周易》是使人们顺从天意,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系辞》)同时,在《易经》中包含了比较完整的《周易》筮占的方法一一大衍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周易》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功能是筮占,为人们提供行动的准则。
但是,到了汉以后,《周易》的性质有所变化,它一方面还是保留了原有占筮的性质,并且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易学家们克服了大衍法的种种局限,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新筮法。焦延寿作《易林》创立焦氏筮法。其弟子京房则更胜其老师一筹,对筮法进行了彻底变革,创立了纳甲法。因而在汉代筮法趋向完备。另一方面,《周易》也有了新的功能,因为《周易》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尤其经过《易传》解释和发挥,其哲理化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周易》遂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典籍。也正是这个原因,《周易》得到了汉代统治者的青睐,由原来卜筮之书,而成为官方安邦治国、修身养性的哲学之书,被称为五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思想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变成了统治者治国的理论根据。自此以后,《周易》包含了二重性,一方面在历代统治者加封之下,其理论指导作用日益显露和光大;另一方面,民间术士不断更新,完善筮法体系。一直到今天,《周易》二重性还是十分明显。
⑨ 湖南易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电话是多少
湖南易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系方式:公司电话0731-89913758,公司邮箱[email protected],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5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1条。
公司介绍:
湖南易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2007-08-17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长沙市雨花区人民中路722号。
湖南易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波,注册资本12,800万(元),目前处于开业状态。
通过爱企查查看湖南易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